郭崇倫會客室

郭崇倫會客室EP110|切身相關或是冷眼旁觀 從歐洲觀點看俄烏戰

俄烏戰爭讓德國對於安全議題的認知有了大幅度的轉變。圖為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美聯社
俄烏戰爭讓德國對於安全議題的認知有了大幅度的轉變。圖為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美聯社

🎧立即收聽 按下方播放鍵↓

俄烏戰爭衝擊了歐洲從二戰以來的安全認知,侵略領土的戰爭行為再次發生,也讓德國對於國家戰略的想法產生本質上的轉變。本集郭崇倫會客室邀請淡江大學歐研所張福昌副教授,從德國在俄烏戰爭初期的躊躇,再到近期歐洲國家對於區域安全問題的大轉變。

📣本集重點

  • 02:02:德國提出「時代轉捩點」戰略意涵
  • 08:02:能源問題亦是安全問題 德國徹底揮棄俄國天然氣
  • 26:39:歐洲安全觀點:支援烏克蘭 但不能讓普亭輸的沒有尊嚴
  • 30:51:俄烏戰爭爆發 這個國家名利雙收或成最大贏家
  • 34:50:紅綠燈聯盟對中國政策無共識 煞車油門一起踩

📣更多收聽平台

 

*本集節目由永豐金控冠名贊助,翻轉金融,共創美好生活,Together, a better life. 以新聞開啟國際視野,永豐金控與您一同掌握全球脈動。

推薦閱讀

打俄、防中、團結 這三大任務中 G7峰會只取得兩進展

俄烏戰迎向關鍵期 紐時分析烏軍下階段反攻戰略成敗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系列文章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近日訪問華府,除與美國總統拜登會面之外,也與多位國會議員寒暄。路透

郭崇倫會客室EP125|烏克蘭反攻停滯 俄軍以逸待勞 結局已現輪廓?

俄烏戰爭持續,整體局勢瀰漫著烏克蘭方大反攻的氣氛,雖然烏軍宣稱已經取得突破,但整體烏軍的進度仍在俄軍的防線控制之中。 本集由郭崇倫會客室邀請政大民族系趙竹成教授,談烏軍反攻為何停滯?俄軍防現有多堅實?以及他所研判的俄烏戰爭可能的結局。

芝加哥大學講座教授米爾斯海默,上個周末參與2023國際地緣政治高峰論壇,與多位學者對談。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郭崇倫會客室EP124|再從俄烏看台海 米爾斯海默:美國支持的烏克蘭終將是輸家

曾撰寫「向台灣說再見」的芝加哥大學講座教授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上個周末親自來參與2023國際地緣政治高峰論壇,會中對台海這個地緣政治的熱點發表他的看法。 本集由郭崇倫先生於9/5連線米爾斯海默教授,訪問他關於俄烏戰爭局勢的判斷,同時也以此類比兩岸政治與軍事上他的觀察。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和俄國總統普亭(左)皆不會出席本月在印度舉行的G20峰會;圖為兩人2019大阪G20峰會場邊兩人與印度總理莫迪合影。 路透

郭崇倫會客室 EP123|習近平缺席G20 美中元首會面無望關係難修復

中國大陸宣布國家主席習近平將缺席即將在印度舉行的G20峰會、由國務院總理李強代表出席,這個消息的背後與中美之間、以及與中印關係,是否有關連性? 本集由郭崇倫先生邀請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從G20到的消息談起,包含美中之間以及兩岸之間的局勢解析。

立法院會在去年3月25日三讀通過18歲公民權修憲案,然而在修憲複決未達約962萬張的門檻無法過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郭崇倫會客室EP122|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 為何成為網紅自媒體流量競逐場

台灣政治風向瞬息萬變,有時今天身處風口浪尖,沒幾個小時卻已成為昨日黃花。在流量為王的網路時代,受人吹捧的自媒體意見領袖是否能真正傳遞出多數人的想法呢?本集邀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楊泰順教授,從政治學的角度來分析18歲公民權以及館長網紅式的旋風。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