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史1025/600人視死如歸 170年前的悲壯衝鋒源自烏龍
![1855年,英國畫家辛普森(William Simpson)筆下的巴拉克拉瓦戰場,畫面中央的英國騎兵向左方衝鋒,三面都被敵人火砲包圍。圖/引自維基共享資源](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4/10/24/realtime/30775208.jpg&s=Y&x=56&y=0&sw=879&sh=587&exp=3600&w=800)
今天是台灣光復節,回顧19世紀的克里米亞戰爭,與20世紀的太平洋戰爭,都曾在10月25日這天爆發重大戰役。我們要用戰爭文學的方式呈現歷史,並說一個和南丁格爾有關的故事。
資深記者程嘉文在本篇文章描述170年前的今天,英國騎兵陰錯陽差在克里米亞戰爭中發起向俄國砲兵衝鋒,也以敘事詩《輕騎兵的衝鋒》(The Charge of the Light Brigade)為這場戰役標示出現代義意。
「他們什麼也不說,
不問原因為什麼,
他們只知誓死做。」(後略)
系列文章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