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鏡頭

華府直擊/ 拜習會後美中溝通雖「檯面化」但本質仍激烈競爭

拜習會後,美中關係暫時穩定,雙方在氣候、經貿、軍事等議題恢復對話。路透
拜習會後,美中關係暫時穩定,雙方在氣候、經貿、軍事等議題恢復對話。路透

拜習會雖然暫時緩和美中關係,但激烈競爭本質猶在;在美中官員恢復交流後,美國政府並未大幅改變對中國大陸的做法,副總統賀錦麗照樣在菲律賓談中國大陸對南海採取的脅迫行動,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對華為和中興等中國大陸通訊巨頭的新商品下禁令。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

【拒學風暴系列報導】
訂閱公益方案 助學捐款作公益

還不是會員? 馬上註冊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拒學風暴系列報導】
訂閱公益方案 助學捐款作公益

討論數: 0
美中關係 北京 拜登 布林肯 賀錦麗 國際

系列文章

聯邦參議院撥款委員會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的聽證會,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左)、國務卿布林肯(中)、商務部長雷蒙多(右)罕見齊聚。路透

華府直擊/美中如何在「護欄」內競爭 從一場重量級聽證會談起

在美國政府即將面臨債務違約的焦頭爛額之際,聯邦參議院撥款委員會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的聽證會,外交、軍事和商務首長罕見齊聚,談話重點不是放在中國大陸將如何威脅美國利益,而是針對美國如何強化自身與中方競爭。 從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國防部長奧斯丁(Lloyd Austin)到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中國是美國最重要的地緣政治挑戰」不變,「勝過中國」的目標也不變,說得更多的是美國要投資自身的實力,從科技、經濟到軍事…

美國近年來高度關注北京侵台時間表,國會議員聽證會經常以此詢問美國官員的看法。圖為大陸解放軍近日進行軍演的戰鬥機。新華社

華府直擊/美若不替戰爭設期限 有望成侯郭賴柯避戰論述利基?

美國和北京對台灣的態度和作法,在近10年內發生改變,美中和兩岸之間敵意螺旋升高,造成局勢動盪;華府智庫學者都說,美中台三方利益是避免衝突,應回到此一基礎立場,不為戰略和政策目標設定期限。 美中從合作走向競爭,兩岸從和緩走向威脅壓迫,台美關係進步的同時,也面臨著各種操作過度引發的風險;走向邊緣或可反映為美中台三邊關係的主要型態。

蔡英文總統會晤的美國國會訪團是由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帶頭,形式上看層級略微提升,拜登政府一直盡力淡化這點。美聯社

華府直擊/美中台護欄內角力也不輕鬆 蔡麥會變數猶在

北京依然可能對蔡英文總統會晤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強烈回應,目前為止,台北甚為低調,華府和北京數度隔空喊話,沒上升到採取預防行動的狀態,凸顯美中台在護欄內持續角力。

長期關切美台事務的前AIT主席卜睿哲指出,美台關係看似烈火烹油,實際如走鋼索。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華府直擊/美資深涉台學者給台灣逆風建言「台美國家利益不一致」

美台關係看似烈火烹油,實際如走鋼索,長期關切美台事務的前AIT主席卜睿哲這麼說,美國資深東亞學者任雪麗也發出類似建言;她提到,晶片法案的本質是美國尋求與台灣競爭;美國決策者行事首先考量促進美國利益,貶低中國大陸的利益,而台灣的利益經常被忘在後頭。...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