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業署鬧笑話卻嗆爆 公部門「低EQ」最壞示範?

漁業署今年跟上手繪風推出2021海洋月曆,沒想到卻鬧出大烏龍,從頭足類、魚類、蟹類都被海洋生物界抓出了許多顯而易見的錯誤,尤其是五月頭足類把軟絲和花枝混淆引發熱議。
漁業署不僅沒道歉,反而在新聞稿中教訓批評者,「希望用謾罵的方式表達意見的人士,到此為止,不要再降低自身的格調。」此舉更是惹惱了生態界及漁業界團體。
針對漁業署的回應,你覺得:
- A. 既然有錯了就道歉,沒必要嗆聲。
- B. 公部門的危機處理應變越來越差了,新聞稿根本就是見笑轉生氣。
- C. 印刷校稿人員不夠專業,希望下次可以確認再確認。
- D. 很多網路訊息也都是錯誤的呀,改也改不完,不怪他們。
魷魚、透抽、軟絲...等常常讓人傻傻分不清楚,之前聯合報系也做過分辨這些生物的圖表,讓大家好好認識他們,或是你有什麼更快速分辨的方式,歡迎分享給大家。
你也可以看:
漁業署月曆「花枝當軟絲」還嗆糾錯者 海生界怒「好大官威」漁業署手繪月曆連環爆 重蹈石虎列車災難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Podcast群星夢幻合作,聽深度報導增廣見聞 ☛ 立即收聽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