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談不攏…揭「開放式初選」黑歷史 當年的失敗不在於制度

對國民黨在「藍白合」第一次會談時,提出以「開放式初選」決定人選建議,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很快的就以「代表性不足」、「名冊建置問題」、「準備時間倉促」否絕,並要國民黨提替代性方案再來敲「藍白合」第二次會談時間。黃珊珊更以「過來人」姿態,憂心非綠陣營因此分裂,另一談判代表周榆修則指出民進黨當年也因開放式初選重傷。「開放式初選」一出手就推倒了「藍白合」,真是如此嗎?到底「開放式初選」過去有何黑歷史,被柯文哲和民眾黨視為洪水猛獸?又或者黑的不是「開放式初選」本身?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