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雙語政策

日本國內美語授課的國際學校、印度系統、華人系統的國際學校,現在備受矚目。美聯社 國際

跨國攬才先安頓家庭 專家:台積電模式值得日企學習

外派逾300人到日本的台積電得到熊本縣配合,擴建、新建國際學校,令工程師舉家遷徙,能安心工作。國際教育專家指台積電模式值得日本企業學習:招攬優秀的外國人才,得先留住他的家庭。此外,雙親都是日本人的家庭,現在也渴望培養雙語孩子,追求外語教育環境,不過專家指有連帶風險。

劉家的兩個孩子在美國同時學習三種文化,圖為日本新年寫毛筆。圖/劉碩雅提供 聽幕後

遠方EP140|二寶媽分享台日混血兒在美國三語並進的祕訣

旅居海外的人若有小孩,最煩惱大概是他們的語言問題。尤其另一半是外國人,怎麼讓孩子會說自己的母語,保有他與家鄉的連結。這集邀請到二寶媽Nancy,分享在美國營造中文、日文及英文的母語學習環境。讓原本不會說英文、中文的台日混血兒子,現在能說三種語言。以及怎麼融入美國中西部鄉下生活。

雙語教育在國內一直是引起熱烈爭論的話題。其實,不用好高騖遠,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最新研究發現,對於那些能使用多種語言的人,關鍵可能是個人對母語的精熟度。路透/Alamy 國際

如何學會多國語言?MIT研究揭密「母語是關鍵」

雙語教育在國內一直是引起熱烈爭論的話題。其實,不用好高騖遠,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最新研究發現,對於那些能使用多種語言的人,關鍵可能是個人對母語的精熟度。

一封檢舉信,一個糾正案,曝露蔡政府對外師把關漏洞百出,雙語政策帶動外籍師資需求,引進的是師是狼,政府一無所知。記者潘俊宏/攝影 評論

引進是師還是狼?賴清德推雙語國家政策 外師好壞誰把關

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在2018年任行政院長時喊出「2030年成為雙語國家」,也帶動外籍師資需求,但外師教學大好大壞,還有監委接獲陳情,指一名在台任教的英國籍教師,過去曾因與中國未成年學生發生性關係,也曾在瓜地馬拉偷看女學生胸部等行為,遭解僱且被驅逐出境,但他卻能在台灣安然教書18年,究竟引進的是師還是狼?把關機制漏洞百出。

雙語教育讓英語教師也深受其害,為了達標7成全英語教學,還得克服「用英文教英文文法」的難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雙語教育困境/用英文教文法難...學者反對全英教學綁7成 恐導致能力「雙貧」

雙語教育近年讓教學現場怨聲載道,全教總日前公布2023年10大教育新聞,排首位的就是當年賴清德擔任行政院長任內拍板的「雙語政策」,且連2年入榜。雙語教育讓英語教師也深受其害,為了達標7成全英語教學,還得克服「用英文教英文文法」的難題。為此,有學者示警,基本的聽說讀寫和文法都會出現在國中會考考題,若老師在講重要文法時要用7成英文解釋,恐導致學生學習陷「雙貧」。...

近年不少高中獲得教育部核定補助開設雙語實驗班,聘用外籍老師入班教學,鼓勵學生親近英文,但教學現場仍遇到不少困難。此為示意圖。記者張裕珍/翻攝 教育

雙語教育困境/「用英文教數學」學生吃不消 高中實驗班回到衝刺升學老路

近三年,多所公立高中獲教育部國教署核定開設雙語實驗班,不少學校都寄望雙語教育帶動招生成績以及學生競爭力,但走訪實際的教學現場,卻不如政策想像美好。數學主科採雙語教學成效差,也有老師反映雙語實驗班的學生除了英文比較好之外,其他學科成績跟普通班相比沒有比較突出,升上三年級,必須全力衝刺學科考試,雙語教育課程驟減;雙語實驗班政策困境多,距離2030年140校開班的遠程目標,仍有漫漫長路。...

2030雙語政策爭議不斷,高中雙語實驗班推動遇到不少狀況。此為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雙語教育困境/外師教學品質落差大 英文口音學生聽不懂 不備課遭投訴

蔡英文政府喊出2030雙語國家政策,2021年起補助高中開設雙語實驗班,每校一年補助124萬元聘僱一名外籍英語文教師,不少社區高中趨之若鶩,三年來雙語實驗班從50校增至60校。但外國月亮有比較圓?教育界觀察,外師教學大好大壞,有外師來自南非土著部落口音重,學生聽課「霧煞煞」。學者指出,聘用外籍英語文老師的資格認定就有盲點,不能仲介塞人來就用;另外,有學校爆中央補助縮水,只能找鐘點費外師,雙語教育雪上加霜。...

美感教育課程往往結合各學科創新,但許多老師覺得難以負荷。圖為屏東市復興國小做跨域美感教育,結合食農教育,認識水牛生命故事。圖/復興國小提供 教育

美感教育/師資不足又遭雙語教育排擠 第一線老師曝:走不出困境

台灣早年中小學美勞、美術課純教創作,在九年一貫教育實施後變為「藝術與人文」課,綜合視覺、表演等藝術學習,又在美感教育計畫啟動後變「藝術課程」。有教師表示,變革立意縱好,但各校藝術教師不足、無力應付各項要求,教學現場也常以智育學科為重,藝術課程被各種不同的學科搶走,現在還遭雙語教育排擠,美感教育難行,擔任美感計畫領頭羊的一位老師,則指最大困境是這個。

政府提出台灣將在2030年成為雙語國家,以中文及英文為主要國民使用語言,引起不同專家學者及民眾的熱烈討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陳超明|雙語教育是台灣孩子的福氣或夢魘?這是價值選擇問題!

自從執政當局提出台灣將在2030年成為雙語國家,以中文及英文為主要國民使用語言,引起不同專家學者及民眾的熱烈討論。不少語言學者提出語言主體性的質疑,台灣小孩應該從母語出發,求學階段再以中文為主,不應成為上個世紀英美殖民帝國的遺毒;也有不少民眾及中小學第一線教育者,站在實際執行面來看,認為使用英語成為教學語言,在有限資源及經費上,幾乎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我們撇開政治立場不談,也不要深究現今政府是否有決心、有能力、有資源推動雙語政策。看看家長及小孩學習面上,問個問題:是否要讓小孩從小擁有雙語能力(中文及英文)?雙語教育是正面?負面?

台南市教育局力推雙語,拚113學年度全數國中小達到1/6課程都雙語的目標。此為示意圖。記者鄭惠仁/攝影 教育

國中小英語教師嚴重缺、無法全英文授課 台南雙語政策十年陷窘境

台南市為了提早達雙語政策標,近年來國小教甄,大增英語老師名額,然而現實狀況卻是,課程開了,英語教師缺額卻大幅增加,根本就招不滿。近年教甄每次報名人數都不多,加上臨缺勿濫的原則,筆試也訂有門檻,只要分數沒達標就刷下,因此去年220多個名額只錄取70幾人,今年教甄英語教師名額121人僅160多人報名,目前89人通過初試。 多名校長分析,有資格考英師的人往往通曉多國語言,在職場上很搶手,薪水也高,但在學校當英語教師並不輕鬆,誘惑力自然下降,加上台南市的教甄日期較其他縣市慢,也可能是每年都沒招滿的原因。也有老師分析,英語老師無法全英語教學,也是原因之一。

今年台南市國小新任校長遴選「26取8」,競爭激烈,勝出的8名校長,多達6人具雙語或是資訊科技專長。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國小校長遴選政治化?候用校長質疑:英語和資訊專長吃香

今年台南市國小新任校長遴選「26取8」,競爭激烈,聯合報數位版掌握,最後勝出的8名校長,多達6人具英語/雙語或是資訊科技專長,有候用校長直言,校長應以綜理校務為首要,如今卻變成「專長取向」,難道是為了配合政府力推的雙語跟科技政策?台南市教育局長鄭新輝回應指出,不應這樣「事後歸因」,這幾名遴選上的校長整體表現都很好,只是「剛好」英文程度也不錯。

行政院通過國家語言研究發展中心設置條例草案,擬設立專責行政法人,立委質疑政府藉各種推廣語言名義設行政法人,規避國會監督。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治

又多一個行政法人…國家語言中心是為保存語言還是規避監督?

行政院通過國家語言研究發展中心設置條例草案,設立專責行政法人改善族群語言流失及斷層危機。立法院先前討論雙語國家發展中心設置條例草案時,立委就質疑,政府藉各種推廣語言的名義設行政法人,規避國會監督。如今行政院又提案送審,還是被質疑是疊床架屋、規避監督。 各部會為施政彈性,近年來紛透過修法增設行政法人,在監督機制上卻未盡周延。立委也質疑政府以公設私,讓機關一直膨脹,資源重疊、又做重複的工作,職權劃分又不明確,這些都是行政法人的最大問題…

來自美國的老師在首爾雙語幼兒園授課。美聯社 國際

每月2.5萬元…南韓生育率跌8年 超貴雙語幼兒園逆勢激增

在南韓首爾江南區,身穿海軍藍制服的5歲小女孩深吸一口氣,走上教室講台,開始用英語介紹「世界上最棒的發明」;這是「食農村」雙語幼兒園的期末成果發表會。南韓出生率自2015年起連年下跌,普通幼兒園也變少,雙語幼兒園卻逆勢成長:根據南韓教育部,2017年至2022年間,全國雙語幼兒園數量從474家增至811家,成長率近70%。許多家長不惜花普通幼兒園4倍學費,也要把小孩送進「沉浸式語言學習環境」...

俄烏戰爭爆發後,烏克蘭人民便透過各大社群媒體和網站,積極將戰爭實況傳遞到全球。圖為烏克蘭藝術家設計「基輔之鬼」的飛官臂章,廣為流傳。圖/取自FACEBOOK / Irina Kostyrenko 教育

雙語=國際觀?從俄烏社群戰 拆解Z世代的國際互動力

「2030雙語國家」隨政府大動作推行,已是許多國人耳熟能詳的重大政策,盼培養出能與國際接軌的人才。但當雙語政策開始如火如荼推動,許多教師、民間組織開始進一步思考:「有了雙語能力,就等於有國際觀、能和世界溝通嗎?」與國際社會互動除了英文要好,更考驗接收和整合資訊、溝通等能力。年輕世代如何發揮數位原住民優勢,讓世界在必要時刻看見台灣,持續近一年的俄烏戰爭中有不少案例可借鏡。

本報日前接獲讀者投訴,發現領有上億高額雙語經費的大學端,疑似出現濫用經費亂象,政策成效備受挑戰。示意圖跟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雙語補助太好拿?高教學店騙很大 課程經費全造假

「2030雙語政策」2021年9月正式實施,小學到高教開始在部分課程融入雙語,改變全台300多萬名學生的學習風景。但政策上路後亂象不斷,本報長期追蹤,從國高中偏鄉實施困境、高中雙語班掛羊頭賣狗肉,一路揭開雙語黑暗面。日前又接獲讀者投訴,發現領有上億高額雙語經費的大學端,疑似出現濫用經費的實施亂象,政策成效備受挑戰。

Google台灣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國際人才進不來、台灣人才出不去 Google台灣第一人簡立峰剖析真實原因

政府大張旗鼓推動的「2030雙語政策」期待台灣學生成為敢說敢講英語的國際人才,產業界也對政策抱有期待。聯合報專訪Google台灣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他表示,英語力和從英語衍生而出的專業能力,是台灣未來延攬人才、走向國際重要關鍵,但台灣受限產業結構、企業職場環境,目前面臨台灣人才出不去、國際人才進不來兩難題,人才要國際化仍有諸多困境待解。

雙語政策積極推展,全台各縣市教甄新增雙語師資缺,又以藝能科為大宗。示意圖。圖/高雄市教育局提供 教育

會英文就能當音樂教師?揭雙語師資3大黑暗面

影響全台上百萬名學生的2030雙語政策砸下4年100億,從2021年9月開始在現場如火如荼推展,卻也引發不少爭議。《聯合報》追蹤政策發展,近幾個月持續接獲教師投訴,發現雙語政策在高中小面臨的最大挑戰仍環繞在師資困境,從學科專業不足、教學方式混亂,再到學校消極應對、教師進修被擋,雙語政策落地仍面臨三大執行黑暗面。

國際英語測驗最新報告顯示,18至24歲大學生族群的多益平均成績未達到企業要求。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教授:填鴨教學若不改 雙語教育會先敗在高教端

英語力在近十年逐漸被台灣中大型企業視為職場基礎技能,但國際英語測驗最新報告顯示,18至24歲大學生族群的多益平均成績未達到企業要求。台灣教育從小學到高中畢業都將英文列為重要科目,為何大學生的英語力仍達不到企業期待?政府砸下100億經費的「2030雙語政策」有辦法精進大學生英語力嗎?本報專訪政大外語學院前院長、致理科技大學講座教授陳超明,解析台灣大學生英語力弱化的關鍵因素。以下為第一人稱專訪。

PISA 2025年將新增英語力評估,透過建立長期資料庫,協助各國進一步了解外語學習的狀況及困境,作為調整政策的參考。記者鄭惠仁/攝影 教育

PISA重大變革 2025年新增英語 將成台灣英語教育試驗場?

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主辦、每三年進行一次的「國際學生能力評量」(PISA)為評比學生程度的重要指標,台灣自2006年開始加入此計畫,2022年共有超過80個國家/地區參與。隨著外語力漸受重視,PISA測驗項目也即將出現重大變革,OECD宣布自2025年起評量科目新增英語,透過建立長期資料庫,協助各國進一步了解外語學習的狀況及困境,作為制定或改善教學政策的參考。

「2030雙語政策」上路,據國際英語測驗最新報告顯示,目前台灣大學生的英語表現仍不符企業期待,且低於南韓等鄰近亞洲國家。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台灣英語力危機?大學生表現落後韓馬港 未達企業要求

影響全台300多萬名學生的「2030雙語政策」砸下4年100億元的龐大經費,從大專校院到高中小學,教學現場紛紛導入雙語教學,期待2030年能培育更多雙語人才。據國際英語測驗最新報告顯示,56.3%企業招募新進人員時會參考英語測驗成績,要求分數也逐年提高,但目前台灣大學生的英語表現仍不符企業期待,且低於南韓等鄰近亞洲國家。如今企業對於現職員工的英語溝通需求快速上升,不少企業受訪時都點出,具備英語力的職員有5項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