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故事

漁電共生或共爭?直擊美濃光電政策與農地矛盾

美濃農村田野學會總幹事溫仲良指著農地憂心的說,光電進駐農村關鍵在於租金高過農地承租行情,造成農民不願再務農,可能讓整個農業體系崩潰。記者游昌樺/攝影
美濃農村田野學會總幹事溫仲良指著農地憂心的說,光電進駐農村關鍵在於租金高過農地承租行情,造成農民不願再務農,可能讓整個農業體系崩潰。記者游昌樺/攝影

在熱辣的冬日陽光照耀下,一顆顆橙蜜香番茄,等待由綠轉紅,生機蓬勃的美濃田野,約有4000公頃土地畫入特定農業區,屬於台灣珍貴的糧食生產地。青農蕭成龍返鄉耕作多年,成績亮眼,但現在不只擔憂氣候變遷下的收成量,還得煩惱光電將成為遮蓋農田的未來景觀。蕭成龍笑說,他現在最擔心「以後人家來採我的番茄,四周圍都是光電的話,哪裡有好山啊?」他直言他反對沿海發展的漁電共生,也往內陸平原的美濃延伸。

落實淨零與綠能政策的漁電共生,在特農區掀起抗議聲浪,但如果來到沿海開發區位較不敏感的台17線以東又是另一種光景,向陽優能電力公司在嘉義義竹、布袋約360公頃的土地上,蓋出312MW的裝置容量。向陽優能電力董事長陳貴光解釋,整個光電案場可以發出約4.2億度電,等於是養一隻蝦就可以發出一度電的漁電共生遠景。11月底的嘉義,雖然正值白蝦寒害的生長周期,但卻因為飼養在太陽能電板下的溫室,一年四季都維持在20度以上,一公頃的產量會比戶外多3到5倍,漁電共生也能當作對抗氣候變遷的台灣特有款。陳貴光強調,漁電共生的意思是就是養殖跟電同時存在,「不能只有種電,但下面養殖養的不好,外人都會講話。」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

【拒學風暴系列報導】
訂閱公益方案 助學捐款作公益

還不是會員? 馬上註冊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拒學風暴系列報導】
訂閱公益方案 助學捐款作公益

討論數: 0
太陽光電 美濃 農業 生活

系列文章

根據國家人權委員會統計,41%的中小學生曾經受到老師言語霸凌。人本基金會理事長馮喬蘭表示,在所有通報流程中,最籠統的就是「不當管教」,但不當管教的定義是什麼?至今教育界並沒有一個不當管教的明確內容。此為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豐原校園霸凌再掀不適任教師爭論 教育環境惡化才是元凶?

台中市豐原高中在今年3月爆發校園霸凌事件,霸凌的主要加害者並非同儕而是學校老師與教官,最終導致男同學為捍衛自身清白選擇結束生命。案件爆發之後,涉事教師與教官以及校長都被懲處,「不適任教師」的問題再度引發外界討論,也引起朝野重視積極尋求解方。然而老師們的壓力與情緒隨著少子化、科技發展等越來越緊繃,班導師一職成為沒人要接的燙手山芋,若真的遇到問題,也沒有人可以提供老師完善的協助,會不會惡劣的教育環境,才是導致老師與學生紛紛受傷的元凶?

在都市養雞有越來越多人趨之若鶩,農委會畜牧處副處長江文全提醒,都市養雞雞隻感染禽流感風險也相對較高,呼籲飼主們養雞前得先再三考慮。記者王彥鈞/攝影

養雞當寵物又可「雞蛋自由」?農委會:恐釀禽流感破口

母雞群見到攝影鏡頭,好奇地全撲過來,一點兒都不怕生,不過抬頭一看四周卻是公寓住宅,這裡是新北市新店安坑一處社區的住家庭院,這裡也是陳老闆自家的小型農場。餐酒館老闆陳書郁說,會突發奇想把自家陽台改裝成雞舍,主要是因為養雞能幫家中陽台除草,加上去年的缺蛋潮,讓他確信自己在家養雞的想法。轉眼間才過了一年,家中陸續養了共11隻雞。

南投的北梅國中的學生看著南投青農老師羅帥龍手上的塑膠盒,裏頭是一隻隻正在蠕動的幼蟲,或黑或白,牠們便是去化有機廢棄物的天然幫手。記者李文顥/攝影

把廚餘「吃」成天然肥料 友善環境綠循環就靠這種益蟲

「同學有見過這種昆蟲嗎?」一群國一生湊上前看著南投青農老師羅帥龍手上的塑膠盒,裏頭是一隻隻正在蠕動的幼蟲,或黑或白,學生交頭接耳,時而摸摸牠,時而發出既害怕又好奇的驚訝聲。羅帥龍解釋,牠們是去化有機廢棄物的天然幫手。...

壽山動物園的公獅二哥經過右眼摘除手術後恢復良好,園方表示在照顧上都很順利。記者陳煜彬/攝影

最真實的生命教育 壽山動物園盲眼獅「二哥」術後更健康

低聲怒吼的聲音響徹天際,要我們這些陌生人別再靠近屬於牠的領域,壽山動物園的公獅二哥是園內的人氣動物,早上9點是牠每天固定的放風時間,但在這之前牠得要經過保育員仔細確身體狀況。負責照顧二哥的高雄壽山動物園保育員李宥逸說,因為2022年時二哥的右眼被發現眼球有混濁情況且越來越凸,檢查之下發現二哥患有青光眼,已邁入中年的二哥,眼疾實在沒辦法繼續拖下去,只好請屏科大的獸醫系團隊們,一起替二哥麻醉、手術開刀。...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