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襲來 楊儒門與金山老農的友善耕作旅程

巡過一遍又一遍,金山友善農法推廣人楊儒門在田裡彎著腰尋找稗草的蹤跡,長得和水稻相似的稗草,繁殖力強,會搶稻子的養份,一直是農民的眼中釘,但它的生長茂盛,也象徵著這片稻田沒有使用農藥、化肥。從2015年開始,楊儒門在金山開啟了無毒友善水稻田契作,經過多年耕耘,契作面積達到30甲左右,但到了今年,種植水稻面積只剩下20甲,因為氣候的變化,金山的雨下個不停,要每日下田耕種還要拔除稗草,對老農們來說是個沉重的負擔,無力的老農們紛紛改種價格較好的地瓜,楊儒門嘆了口氣說「今年金山多下了一個月的雨,這個雨喔,不要說老人家沒有辦法啦,連年輕人都沒辦法」。
系列文章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