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獎專題精選

萊豬叩關 3大漏洞

桃園興國市場肉販業者經桃園衛生局稽查員輔導後,現場貼上產地標示。記者林俊良/攝影
桃園興國市場肉販業者經桃園衛生局稽查員輔導後,現場貼上產地標示。記者林俊良/攝影

萊劑進口豬和全齡美牛明年元旦進口,民眾有說「不」的機會嗎?聯合報採訪團隊歷時一個多月走訪北中南五縣市傳統市場、小吃攤和大賣場,由肉品源頭追蹤到末端銷售供應鏈,發現「產地標示易造假、稽查人力不足、食藥署食品登錄系統只能管百分之二業者」等三大漏洞。政府高舉「全面標示」旗號,讓民眾自行選擇,忽略系統性管理風險,恐讓問題肉品流入市面,引發食安危機。

從進口到銷售 標示都能造假

走進路邊熱炒店,牆面上「本店使用澳洲牛肉」貼紙已然泛黃,上頭還標示「行政院衛生署」字樣,年代久遠。

政府用產地標示把關肉品安全並非頭一遭,八年前開放卅月齡以下萊劑美牛也出此策略。但本報調查,肉品從進口到銷售,每一環都有造假風險,資深稽查員透露,上游進口商到中游盤商可能在分裝、供貨時出包,拆A國補B國,混裝騙下游。

下游食品販售業者,很少因更換肉品來源而同步換產地貼紙,也沒有向上游索取、核對產地證明習慣,常常一張貼到底,容易有造假空間,標示淪為參考,民眾根本沒有選擇權。

30萬家食品業者 600稽查人力

業者標示確不確實要仰賴地方稽查能力,但我國食安管理人力不足。監察院八年前曾調查過,本報發現這幾年人力不增反減,全台稽查人力六百多人,較五年前少了快二十人。據推估,此次開放影響的食品業者超過卅萬家,但稽查人力卻短少。

雲林縣政府衛生局副局長張翌君大嘆,只能先從長青食堂、學校等高風險場所開始把關,至於廣大的外食攤商,再說。

人力不足,稽查就容易不到位。數據顯示,五年來政府查牛肉標示違規只有十二件,而且清一色都是「沒貼標示」,沒有「標示不實」案例。稽查員出門一天可能查數十家,有些店家不見得能馬上拿出產地證明文件,為了達標流於形式,「有貼(標示)就過關」,至於是否正確,也再說。

標示是食安管理最後一關,台灣走過大小食安風暴,汲取國際食安管理智慧,早已確立「源頭管理」才能正本清源。但此次開放,政府鮮少說明如何在源頭擋下萊劑超標的問題肉品。

中小型肉商、攤商都沒納管

監察院報告即指出,食藥署的食品追溯系統問題百出,全台登錄業者只有百分之二,監察委員田秋堇指出,更關鍵的是查核人力不足,很難約束業者如實登錄,無法在食安事件爆發前發揮風險預測、預警功用。

目前全台肉品進口商、加工廠有納管的僅一千兩百家,數十萬家中小型肉商、攤商都沒納管,平常進出貨仰賴紙本收據,「今天開、明天丟」讓地方政府頭疼,明年進口肉品開始流竄,追流向鐵定困難重重。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