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給我記者

你給我記者 EP68|雙語政策本末倒置 英文強的老師就比較會教?問過學生嗎?

因應2030年雙語國家政策,從小學到大學如火如荼開設雙語或全英語授課課程,但對學生來說,真的增加競爭力了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因應2030年雙語國家政策,從小學到大學如火如荼開設雙語或全英語授課課程,但對學生來說,真的增加競爭力了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立即收聽 按右下角播放鍵↓

英文好就等於競爭力強?2030雙語政策藍圖,教育部獲得90億經費,包含給大專校院的25億元,以及高中以下學校是65億元,從去年9月開始執行到2024年,政策執行至今滿一學年,檢視第一線教學現場,有很多怪怪的現象…

教甄篩進大量英文比較好的老師,卻不一定更會教書;而有許多早為英語所苦的孩子,面對各種喜愛的課都變成英文課,眼神透露出絕望。

📣本集重點

  • 02:31:國中小教甄,花蓮不考專科考「英文」;台北雙語缺只敢開非大考科目,這樣真的好?
  • 07:01:英文門檻高,師資難速成,流浪老師盼「扶正」只得補習,花3倍時間備課…
  • 23:06:英文代理老師靠英文考上藝能科老師,上課不知道怎麼教,只好帶遊戲。
  • 31:03:大學廣開全英文授課,學不好怎辦?台大學生爭取用中文學習的權益。
  • 43:41:雙語國家「獨尊英文」,國際化不該等於「美國化」。

📣更多收聽平台

推薦閱讀

從小學雙語更聰明? 學者憂兩頭空、台灣失語言主體無文學

英語師被要求做雙語業務和導師 雙語政策逼走一票師

北市國中藝能科教師全開雙語缺 師培公費生賠錢退出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討論數: 3
雙語政策 教甄 教育部 台大 補習 本土語言 流浪教師 教育

系列文章

阿里山其實有不少高檔又相對低廉的民宿可以入住,讓遊客深入在地,更了解阿里山茶文化。圖/讀者提供

你給我記者EP107|國旅貴又不好玩?先等等…有些玩法你可能不知道

連假又要到了,想好去哪玩了嗎?近來國內旅遊被批評住宿房價太高,一樣的錢不如出國玩,到底住個飯店在貴什麼?原來跟政府彈性調班,連假越變越多有關。 這集不只教你更道地玩國旅,也來分析一下國旅貴得有沒有道理,尤其是「浮動房價」怎麼來的,彷彿旅宿業「炒房價」?這其實是有原因的…

基隆市長謝國樑針對基隆捷運,與交通部達成兩項共識:一是針對基隆負擔額,交通部會再與基隆密集開會確認;第二是專案還款期限延至20到30年的建議,會請中央研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你給我記者EP106|錢坑基捷!林市長連17億都不想付 有臉要謝市長生出53億?

基隆捷運是變形金剛嗎?從原本的80億輕軌,到蘇貞昌拍板的425億,再到最新交通部公布的697億,甚至有工程人士推估未來將上看千億。砸大錢換來的只有每天增加約0.14%大眾運輸轉換率。這種建設真的符合納稅人期待? 為了基捷該付多少錢,前後任基隆市長槓上,本來說好免出錢的基隆,現在被分配負擔53億,林右昌要謝國樑「多努力點」。我們記者挖出一份林右昌市長卸任前22天發給國發會的公文,原來到卸任前,林右昌還在努力把基捷甩鍋給中央,不想付錢。文中精美的「不付錢理由」,讓記者好感動,換位置後的林部長立刻就忘了嗎?(錄音時間:3/17)

聯合報去年針對高中生做108課綱問卷調查,學生最常出現的課綱形容詞是麻煩、自由、混亂。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你給我記者EP105|108課綱陷陣痛期 「專題式學習」如何落實台灣? ft.親子天下

108課綱強調學習素養,上路至今陷入陣痛期。高中生對準備「學習歷程檔案」疲累不堪;國中階段強化跨領域學習,卻讓老師們傷透腦筋。這些學習上的改變,與國際教改趨勢所強調的「專題式學習」(Project-Based-Learning, PBL)概念不謀而合,本集節目與親子天下攜手製作,希望為新課綱的陣痛找到良藥。 為尋找更具體「教素養」的方法,親子天下特別探訪美國以專題式學習為精神打造的High Tech High (HTH) 學校,令他們驚訝的是,每一位師生都如此熱情,眼睛發光...

蛋價再創歷史新高,為何年年都缺蛋,與台灣產業落後大有關係。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你給我記者EP104|蛋蛋的哀傷…年年都缺蛋 出了啥問題?

蛋價3周內二度調漲,飆上歷史新高!農委會上個月還有想hold的意思,但看來漲價壓力仍太大hold不住了。官方估每日缺口是50至80萬顆,但據農業記者第一手觀察,每日至少缺150萬顆蛋,而國產蛋量要恢復正常,恐怕得等2年。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