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台灣燈會/兔年後繼續「拋棄式」巡迴? 品牌黯淡、複製感、難累積成硬傷
「太空兔」、「機械兔」,你分辨得出哪座主燈屬於台灣燈會嗎?舉辦34年的台灣燈會與遍地開花的地方燈節,主燈及概念愈來愈相似,每年砸上億元舉辦、扛著「打造國際品牌」使命的台灣燈會,最終只能在參觀人次與觀光商機上打轉,品牌亮度卻愈顯黯淡,總統蔡英文推薦燈會的發文即驗證這項警訊。
從何時起,台灣燈會成為地方首長政治角力的工具?當台灣燈會已完成「階段性任務」,在傳統與創新間找不太到明確定位時,為何應停下流浪的腳步,才能開創新局?聯合報數位版製作「台灣燈會流浪記」專題,與民眾及政府一起思考,用你我納稅錢舉辦的燈會,究竟該何去何從。
系列文章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