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丁學文專欄

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日前在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會用肯定句進行開場:「調整貨幣政策的時候到了」。美聯社 財經掃描

丁學文專欄/全球央行升息之路走得顛簸 降息也非坦途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日前在傑克森洞(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會用肯定句進行開場:「調整貨幣政策的時候到了」。幾乎可以確定,Fed 9月降息在即,市場更關心的是,Fed會降息1碼(0.25個百分點)還是2碼?我們又可以從過去幾年的升息周期中總結出什麼經驗教訓?

美國前總統川普(右)12日接受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的線上訪問,兩人聊了兩小時,互相拉抬。美聯社 財經掃描

丁學文專欄/企業決策者像無頭蒼蠅 如何找對方向轉型

愈來愈多企業現在更相信的是大政府思維。這使得大企業愈加重視政經情勢的分析,甚至不惜放下身段巴結各路政治人物。現在的情況是,ESG呼聲已經被就業和愛國主義所取代,另外,保護主義以及美中對峙不會改變,跨國投資只是變得愈來愈棘手。跨國企業決策者愈來愈像無頭蒼蠅般找不到方向,應該怎麼因時制宜,找到最好的處身之道或是轉型方向?

產業界公認,過去獨領風騷的「德國模式」已失靈,德國可能面臨「去工業化」風險。圖為德國消費者外出採購畫面。歐新社 財經掃描

丁學文專欄/商業前景惡化 德國淪「歐洲病夫」困境怎解?

諸多數據顯示,德國的商業前景持續惡化,加劇人們對這個歐洲最大經濟體的擔憂。疫情、地緣衝突、嚴重通膨、缺工、轉型困境等,過去10年獨領風騷的「德國模式」開始失靈。德國現狀就像《格列佛遊記》被小人國兵士用眾多細線釘得動彈不得的主人翁。德國出了什麼問題?「歐洲病夫」窘境如何解決?

亞馬遜打算推出新服務,從中國倉庫直接出貨廉價流行服飾、日常家用品等,以降低成本,對抗Temu、希音(SHEIN)等來自中國大陸的電商平台的低價競爭。美聯社 財經掃描

丁學文專欄/陸電商「出海」頻受挫 為何淪各國喊打的過街老鼠?

隨著中國大陸經濟內捲化嚴重,被其他國家指控的低價傾銷愈演愈烈,尤其網路交易平台的化整為零,已經淪為各國喊打的過街老鼠。為什麼會這樣?我們又應該怎麼解讀這樣的現象?

今年初以來的美元強勢進一步引發了全球地緣政治的動盪升級,世界各地出現的經濟困難愈來愈有可能一下子氾濫成災。歐新社 財經掃描

丁學文專欄/強勢美元看不見盡頭 全球債務違約風險恐一觸即發

隨著川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的恐慌愈來愈有可能成真,從貿易失衡到地緣政治緊張,再從美元升值到通貨膨脹,全球面臨的挑戰愈來愈多。現在,只要美國聯準會不敢輕言降息,全球大部分國家的債務負擔就不可能減輕,全球面臨的債務違約風險升高…

台灣當前正為供電不足、電費漲價陷入擔憂,但其實國外有不少地方,反而為了能源太便宜而傷透腦筋。記者黃仲裕/攝影 財經掃描

丁學文專欄/當中國掀綠色浪潮影響地緣政治 台灣能源政策何去何從?

相對於國內擔憂著供電不足電費漲價,國外更多的地方卻開始為了能源太便宜而傷透腦筋,最明顯的,就是中國大陸的綠色浪潮,來勢洶洶席捲歐洲大地。太陽能產業的獨占鰲頭,讓中國掌握下一波綠色科技的權杖,中國正在以太陽能嘗試改變全球的再生能源產業布局。IEA預測,2023年的全球太陽能生產已經第一次超越了石油,太陽能取代石油後,對全球地緣政治的影響將無比巨大。

印度大選結果於5日揭曉,印度總理莫迪贏得第3屆任期,卻失去絕對多數,印度經濟面臨失去動力的風險。美聯社 財經掃描

丁學文專欄/全球大選年震撼不斷 經濟局勢將「靠著星光顛簸前行」

2024年堪稱全球大選年,即將過半之際,多國選舉有了結果,其中又以印度選舉結果最受矚目。選民紛紛向當權者發出強烈信號:菁英政治不再可行,推動改革箭在弦上,不能改弦易轍就得下台。接下來將是金融波動與政經混亂開始互相交錯夾雜並行…

美中對抗的大時代從川普擔任美國總統開始就不曾停過,隨著近日兩岸緊張局勢加劇,美國愈來愈明目張膽的打算將先進晶片從台灣移轉分散。路透 財經掃描

丁學文專欄/川普點名台灣奪走晶片事業 台積電如何因應全球變局?

美國前總統、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挑戰白宮大位聲勢暴漲,對台態度也引發外界關注,彭博資深政治記者庫克(Nancy Cook)日前專訪川普,談及台灣議題時,川普直言,台灣拿走了所有晶片業務,要美國提供保護,台灣應該付錢。專訪7月16日曝光,台積電7月17日開盤同步走跌,反映地緣政治風險將因川普保台態度轉變,成為干擾台股新變數。 聯合報數位版5月底的「丁學文專欄」就曾深入分析,隨著兩岸緊張局勢加劇,美國愈來愈明目張膽地打算將先進晶片從台灣移轉分散,台積電在全球先進半導體的壟斷地位面臨下降風險。在這樣的國際現實下,台積電應該端出什麼樣的全球戰略因應這些新局勢?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左)近日訪法,法國總統馬克宏(右)卻在媒體專訪中表示,歐洲必須捍衛其在與中國大陸經濟關係中的「戰略利益」。法新社 財經掃描

丁學文專欄/世界工廠變全球眼中釘 中國大陸產能過剩該如何解讀?

隨著政治考量、友岸代工到小院高牆成為每個國家紛紛效尤的方向,中國大陸這個架構於全球化,一度人人稱羨的世界工廠,轉眼之間,變成千夫所指的產能過剩傾銷來源。我們怎麼看待全球貿易的真實狀況?所謂的中國產能過剩又應該怎麼解讀?

4月以來,全球股市震盪加劇開始讓大家腦海浮現20世紀、90年代末期的網路泡沫破裂時期。路透 財經掃描

丁學文專欄/金融市場飆漲令人暈眩 通膨緩和下透露不尋常

4月以來,全球股市震盪加劇開始讓大家腦海浮現20世紀、1990年代末期的網路泡沫破裂時期。和現在一樣,當時的新科技承諾可以將生產力和利潤送到月球,所討論的創新是互聯網而不是人工智慧。當時樂觀人士認為,電信的進步將改變這個世界並催生新一代企業巨頭,如今回頭看,這一點是正確的。 但當時的許多投資人其實是血本無歸的。今天的金融市場輝煌為什麼會漲得那麼讓人忐忑?狂歡過後才是需要面對現實的一刻。 仔細端倪現在的金融市場,確實有一些非比尋常的裂縫存在...

華爾街大銀行正在思考貨幣緊縮周期還沒結束的可能性。圖為聯準會主席鮑爾記者會的電視畫面。路透 財經掃描

丁學文專欄/美國降息希望恐再次幻滅 無所適從的投資人如何自處?

美國日前公布3月消費者物價年增率(CPI)月增率0.4%,年增率3.5%,比大部分的經濟學家預計的3.4%稍高,美國股市開盤立刻重挫。加上3月非農就業報告美國就業市場異常火爆,全球再度陷入「美國會不會降息」的猜謎中, 廣大的投資人應該怎麼面對這個事情? 全球經濟正在不停地「換檔和煞車」(Shift and Breaks)。當前的貨幣政策效果正在遞減,全球央行都需要對貨幣工具如何運作進行更深入的反思。

拜登反對美國鋼鐵公司向日本新日鐵公司出售的計畫。圖為美國鋼鐵公司位於賓夕法尼亞州克萊頓的蒙谷工廠克萊頓工廠。 美聯社 財經掃描

丁學文專欄/美中雙重夾擊 台灣兩大之間難為小…慎防政經兩頭空

美國對中國的全面封鎖,特別是在半導體和先進封裝領域,意味台灣企業如台積電等可能早晚會面臨美國壓力,被要求限制或停止向中國市場供應關鍵的技術或產品。時至今日,中國仍然是台灣最大的一個貿易夥伴,而美國既是貿易夥伴也是安全支柱,台灣怎麼在這兩個經濟巨頭間做出選擇已經夠難,偏偏從美國鋼鐵的案例來看,美國連盟友也可以說變就變,台灣產業難道只能像傻瓜一樣躺在砧板上任人宰割?

日本正在努力擺脫以通貨緊縮爲特徵的「失落」年代,並重新激活其作爲全球第四大經濟體在投資領域的吸引力。圖為日本街頭。歐新社 財經掃描

丁學文專欄/看日本、歐洲的覺醒 資本市場改革是去全球化唯一解方

3月13日,在日本股市創下30年新高不過幾周後,日本當局又出招了,金融市場朝著另一個久違的現象狂奔:利率上升。 日本正在努力擺脫以通貨緊縮爲特徵的「失落」年代,並重新激活其作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在投資領域的吸引力。這種轉變不僅影響日本的國內企業,也正在引起全球市場的波動和關注。 無獨有偶,3月11日,歐元區各國在布魯塞爾舉行會議後發表聲明,它們將在未來5年致力改善歐洲的資本市場運作三大優先行動領域及13項具體措施,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吸引私人資本進入歐洲,為歐洲的綠色和數位創新提供資本的支持。

全球經濟欲振乏力,又大陸從去年開始陸續緊縮對台經貿讓利措施,在在考驗賴清德上任後產經政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掃描

丁學文專欄/地緣政治與台美經貿變局 賴政府產經新政局充滿考驗

受貨幣緊縮政策、中美兩大經濟體的經濟成長轉疲拖累,2024年全球經濟成長恐進一步放緩。難怪國際貨幣基金(IMF)在「世界經濟展望」最新報告預估,2024年全球經濟將成長2.9%,較2023年的3%成長率小幅放緩。 面對仍然欲振乏力的全球經濟,正蓄勢待發,準備接棒的台灣新政府,又應該有什麼樣的準備與產業政策因應?

日經225指數日前站上3萬3800點關卡,來到3萬8863點左右,距離1989年的歷史最高點3萬8915點僅差約50點左右,日股在新春過後繼續領跑亞洲,甚至全球。美聯社 財經掃描

丁學文專欄/日股羨煞亞洲要歸功政策引導 能給台股什麼啟發?

2月16日,日經225指數站上3萬3800點關卡,來到3萬8863點左右,距離1989年的歷史最高點3萬8915點僅差約50點左右,日本股市在新春過後繼續領跑亞洲,甚至全球。 面對詭譎多變的2024年,日本股市為什麼可以一馬當先?台灣的資本市場又可以從這裡面得到那些啟發?

葉門叛軍在紅海隨意攻擊商船,造成全球貿易緊張。圖為被葉門叛軍擊中的油輪。美聯社 財經掃描

丁學文專欄/紅海危機讓全球供應鏈雪上加霜 今年恐難船過水無痕

2月2日,紅海危機開始導致歐元區與英國製造業者一年來首度遭遇供應鏈惡化,元月供應商交貨時間指標一下子降到50以下,多數製造業者表示供應商交貨到工廠的時間拉長,除了進一步加重歐洲通膨壓力,還讓全球製造業雪上加霜。 同一天,全球航運第三大巨頭法國貨櫃航運巨頭達飛集團(CMA CGM SA)因安全風險暫停船隻通過紅海南部。 此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聯合國、和世界貿易組織等已經接連就紅海危機發出新一輪警告。另一方面,有跡象顯示,中國大陸已非完全袖手旁觀,開始派軍艦為中國大陸貨船提供護航。 紅海危機看起來欲罷不能,我們應該怎麼分析解讀此事?全球政經狀況又會怎麼發展?

以哈衝突未止歇。圖為去年12月數以百計親巴勒斯坦抗議人士走上紐約街頭並模擬葬禮儀式,抗議以色列轟炸遭圍困的加薩走廊。路透 財經掃描

丁學文專欄/地緣政治主宰經濟 準備迎接今年的全球貿易大亂流

1月10日,世界銀行發布《全球經濟展望》(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報告,預估2024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將連續第三年放緩。接著1月11日,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發布報告,今年全球貿易額將比去年減少約5%,主因利率居高,美中緊張逼得供應鏈轉向。 1月17日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Blinken)表示,台海若出現干擾將產生世界影響。這一次,以往論壇的焦點譬如利率、通貨膨脹和經濟衰退全都讓位給烏克蘭和中東的熱戰、地緣政治的新冷戰。最特別的是,今年邀請的中國大陸總理李強和阿根廷總統米萊講,更加凸顯今夕是何夕的錯亂感覺。

比亞迪在去年第四季純電車的銷售超越特斯拉。圖為比亞迪日前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車展展台。新華社 財經掃描

丁學文專欄/陸電動車逆襲特斯拉 彎道超車背後靠3個關鍵政策

1月4日,中國大陸電動車大廠比亞迪(BYD)宣布2023年第四季以52.6萬輛的銷量,首度超越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的48.4萬輛,比亞迪「躍升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銷售冠軍」。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甚至親自在X(原推特)回覆:「特斯拉是一家AI、機器人公司,不是汽車製造商。」盡顯對大陸電動車的不屑。 隨著電動車的發展,這個領域的廝殺確實愈來愈激烈,大陸電動車真的只是靠政府補貼支撐而壯大? 真的是因為大陸內捲而不得不向外擴展?大陸電動車是怎麼彎道超車的?這個逆襲之路能不能繼續?

摩根史坦利表示,在S&P 500已回到2022年初水平的背景下,投資人正開始躍躍欲試追逐美股漲勢。路透 財經掃描

丁學文專欄/別被歷史經驗迷惑 2024投資市場暗藏陷阱

耶誕、跨年接踵而來,同時間,也在提醒我們那個黏唧唧、一點都不討人喜愛的2023年也要離我們而去。 12月14日,英國《經濟學人》指出,不要指望2024年全球經濟將軟著陸,儘管通貨膨脹已下降,但明年世界經濟仍然脆弱。 但12月20日,摩根士丹利表示,在S&P 500已回到2022年初水平的背景下,投資人正開始躍躍欲試追逐美股漲勢,因此美國股市明年很可能將繼續上漲。 然而知名華爾街量化投資人、美國AQR資管公司共同創辦人Cliff Asness公開表示在全球範圍內,尤其是在美國,股票看起來有點像在墓地前借吹口哨給自己壯膽。他認為美股不太可能重複過去30年的估值成長,所以他更傾向於債券而非股票的投資。

COP28氣候峰會因對化石燃料等關鍵議題未有共識,最終成果仍讓各界失望。路透 財經掃描

丁學文專欄/COP28又爛尾!三大障礙不解 氣候峰會怎麼開都沒用

11月30日,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會議(COP28)開幕,來自全球近200個國家、約7萬人參加會議,主辦國主席賈比爾致詞期許本屆會議能獲致具體成果,「帶給世界真正需要的好消息」。 一開始確實有好消息,大家通過「損失與損害」(Loss and damage)基金。不過,爭議很快出現,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竟然在12月6日呼籲組織成員拒絕任何針對淘汰化石燃料的協議提案,甚至在12月10日在峰會場館舉行活動,想要說服年輕人支持化石燃料。或許,就像中國大陸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坦言的:「我感到COP28是我生涯中難度最高的一次氣候峰會。」最後的氣候協議草案,經過一番醜陋的拉扯斡旋,決定隻字不提「逐步淘汰」化石燃料,令人大失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