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醫聲

台大醫院副院長、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婁培人表示,台灣約三到五成口咽癌患者是感染HPV造成。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元氣醫聲EP56|HPV是禍首!男性口咽癌倍數成長 白領高社經地位成新癌患

HPV(人類乳突病毒)竟然是白領社經地位高的男性罹患口咽癌的兇手? HPV會造成「六癌一病」,包括女性的子宮頸癌、陰道癌、外陰癌及男性居多的頭頸癌之一的口咽癌、肛門癌、陰莖癌等六癌及菜花生殖器疣一病。 台大醫院副院長、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婁培人指出,國外口咽癌患者有9成都是HPV感染造成,台灣約有3到5成。

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台灣精神科診所協會理事長王仁邦表示,中年男性是三明治族,夾在職場、家庭間,卻又較少對外傾訴,增加輕生死亡風險。記者曾吉松/攝影

元氣醫聲EP55|三明治中年人是輕生最大族群!精神科醫分享3步驟拆彈

職場上,不只要承擔來自高層的壓力、領導下屬的衝突。在家中,面對照顧長輩、青春期兒女的叛逆、妻子的抱怨,中年人是典型三明治族。 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台灣精神科診所協會理事長王仁邦表示,中年男性通常都到最後一刻,或是老後才求助心理資源。根據衛福部最新112年死因統計,45至64歲中壯年輕生人數1345人、佔35%,位居第一,再者是25至44歲青壯年1139人、29.2%,而向來都是高風險族群的老人卻不升反降,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本集榮幸邀請到王仁邦理事長,來為我們說明趨勢背後的原因,面對心理困擾時,又該如何解決呢?

在乳癌治療領域,張金堅教授獨具慧眼,被喻為台灣國寶級乳癌權威。記者李樹人/攝影

元氣醫聲EP54|咖啡這樣喝不僅養生還能促進好菌 這「5種人」要小心不能亂喝

一天不喝咖啡就全身不舒服?你是咖啡成癮,一定要喝咖啡的「重度咖啡迷」嗎?罹患癌症也能喝咖啡嗎?你害怕咖啡因攝取過量嗎?一天喝多少杯最適當? 現代人愛喝咖啡已不是新鮮事!乳癌治療權威、台大醫學院外科部名譽教授及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平時對咖啡也深有研究,他表示,咖啡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都有正面影響,化療期間也可飲用,不會對治療產生負面影響!

臺北市衛生局局長 陳彥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元氣醫聲EP53|意想不到又出乎意料?想要預防失智 就要先戒掉這些生活習慣!feat. 失智•好好生活

聽到失智這個疾病,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很多人一定會說:忘東忘西、失去記憶,接著想到無法自理生活的可怕畫面等等。但我們不應該只是感到害怕,隨著相關研究愈來愈多,失智其實是可以預防的,只要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增加大腦保護因子、同時減少危險因子,就能降低罹患失智的風險。 . 本集邀請臺北市政府衛生局 陳彥元局長,向聽眾介紹想要預防失智,首先任務為培養良好生活。

台灣免疫暨腫瘤學會理事長張文震指出,患者若要接受細胞療法,須了解其治療方式和風險,並尋求專業醫療團隊的第二意見,以做出明智決定。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元氣醫聲EP52|百萬細胞療法治療癌症?免疫治療權威張文震這麼建議

《再生醫療法》和《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雙法,都在今年6月4日三讀通過,為缺乏治療方法、現有治療方式效果不佳的急重症病患,帶來了新的曙光。 但「細胞療法」究竟是什麼?是急重症病患的最新曙光嗎?本集榮幸邀請到台灣免疫暨腫瘤學會理事長張文震介紹細胞療法,以及適用於哪些類型的患者?

台灣醫事法律學會理事長表示,若想減少醫療暴力事件,從情緒降溫技巧的運用,到醫療空間的動線設計等,每一環節都要納入考量,才能全方位減少醫療暴力傷害。記者許凱婷/攝影

元氣醫聲EP51|美醫療暴力頻繁竟是醫護短缺造成 台灣也將步上後塵?

美國醫療暴力事件頻傳,有人在急診室潑尿、撒野,甚至踹懷孕的醫師,所以越來越多州政府制訂法律,保護急診醫護人員,到底美國是怎麼做的呢? 這次,我們邀請到台灣醫事法律學會理事長張朝凱,分享對美國、台灣相關制度的看法。此外,時下最夯的AI能否用來預防醫療暴力的發生?就讓我們來聽聽有哪些措施,可以讓醫護人員看診安心,病人就醫放心,避免遭到醫療暴力波及!

即將接任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執行長蔡宏斌分享,105歲子孫滿堂阿嬤病危時,與其家人耐心溝通的感人故事。記者陳正興/攝影

元氣醫聲EP50|人生最後一哩路 安寧緩和醫療讓「好死」不會那麼難

你知道「安寧緩和醫療」和「全人善終」嗎?你上網登錄了「器官捐贈聲紋卡」嗎?你知道現在可以線上註記「器官捐贈意及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嗎? 隨著超高齡社會的到來,「活著」恐怕會成為象徵而已,即將接任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簡稱器捐病主中心)執行長蔡宏斌分享一個105歲子孫滿堂阿嬤的故事。

食食樂語言治療所所長王雪珮。圖/朱韻璇提供

元氣醫聲EP49|一日三餐傷腦筋?有吞嚥困難的失智者怎麼吃? feat. 失智•好好生活

美食的視覺和氣味吸引我們的注意力,享受美食更會帶來身體和情感上的安慰,對於健康的我們來說,吃東西是件再不自然不過的事,但你一定無法想像,台灣有超過40萬名65歲以上的長者正在經歷吞嚥困難問題,其中還包括失智症及巴金森病患者,他們一定也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吃東西會變得如此費勁。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歐弘毅表示,社會大眾對糖尿病的誤解將導致病患延遲就醫,或血糖控制不佳。圖/歐弘毅提供

元氣醫聲EP48|母子糖友頻尿丟工作!專家破解糖尿病4迷思

國健署數據,台灣糖尿病的盛行率大概有到10-11%,全國有近220萬名糖尿病患,每年以16萬名速度增加,每10個台灣人就能有1個有糖尿病,糖尿病已經身處你我的周圍,快要把我們包圍起來了,但是你/妳真的認識它嗎?

台北榮總副院長曾令民表示,台灣外科界面臨外科住院醫師招不滿、外科人力不平衡等困境,可靠科技輔助減少基層負擔。記者邱德祥/攝影

元氣醫聲EP47|懷孕30周發現四期乳癌!乳癌權威曾令民助傷心媽翻轉命運

「曾醫師,我只希望可以陪伴孩子到幼兒園階段,就已心滿意足⋯⋯」在病床上,一名年約30歲、孕期三十周確診第四期乳癌的孕媽咪,努力壓抑即將流出的淚水,向台北榮民總醫院乳癌治療權威曾令民娓娓訴說自己的心願。 . 幸好在醫療團隊的全力幫助下,孕媽咪終於平安生下孩子,且成功存活下來,至今已10多年,病情正穩定控制,當年的孩子,現在即將國小畢業。究竟醫療團隊是如何協助罹癌孕媽咪翻轉命運?一般人只能透過像日劇《醫龍》、美劇《良醫墨非》這類戲劇想像外科醫師的生活有多緊湊,那到底外科領域的真正魅力在哪裡? . 這次,我們榮幸邀請到臺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乳房外科界權威曾令民揭開外科醫師的神秘面紗,一起來聽聽他們的工作點滴及精彩故事吧!

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董事長李明哲認為,要讓生命末期的病人選擇自身醫療的最佳途徑,及擁有身體的自主權利,更該讓醫療人員參與病人死亡後的家屬關懷。記者曾學仁/攝影

元氣醫聲 EP46|花蓮器捐率居全台之冠 生命末期臨終關懷可以做什麼?

你簽過「器官捐贈卡」嗎?你知道「器官捐贈」和「善終三法」嗎?你知道年滿20歲,就可以透過「公證」來簽署醫療自主權和表達捐贈意願嗎? 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董事長李明哲談到,令他難以忘懷的個案,她是一位18歲的少女,因術後進食不幸嗆到而離世,原以為器捐是提高她的生存率,沒想到意外縮短她性命,他坦承「這是非常難以承受之重!」 這次,我們邀請到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董事長、器官移植醫學的權威李明哲分享一路上的心路歷程,還有,生命末期臨終關懷可以做什麼?器官捐贈、病人自主權、善終三法為什麼很重要?

臺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乳癌多專科團隊召集人曾令民表示,目前即使是晚期乳癌,病患依然有機會存活超過5年。圖/聯合報系喜資料照片

元氣醫聲EP45|台劇《不夠善良的我們》Rebecca得乳癌 其實有機會外觀漂亮、活很久?

在台灣夯劇《不夠善良的我們》,Rebecca得到乳癌,開始對自己的生命,展開許多省思。為什麼有些人明明還很年輕,就得到乳癌?是不是有什麼原因、風險因子,還是純粹只是太衰?究竟為何Rebecca或許能繼續漂亮地活下去? 本集榮幸邀請到臺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乳房外科權威曾令民,分享現在的治療趨勢,包含其實很多病友不用切這個、切那個,晚期病患的生命也有機會延長,就讓我們來聽聽Rebecca可能的未來!

國防醫學院外科學科教授查岱龍表示,許多基因變異與癌症生成、惡化有關。記者林澔一/攝影

元氣醫聲 EP44|基因檢測揪癌變關鍵 哪些人需要精準治療?

你知道什麼是癌變火車理論嗎?癌化過程中,某些基因突變就像是火車司機,駕駛著火車走向死亡之路,但現在有方法有機會找出火車駕駛殲滅它。 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國防醫學院外科學科教授查岱龍用清晰易懂的火車理論,告訴你什麼是現今最流行的精準醫療,5月健保開始給付的次世代基因定序,可以為你的家人帶來哪些幫助?以及,男人的痛——攝護腺癌居然跟女人的乳癌有關?

台北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及乳房外科主治醫師周旭桓表示,現在罹患乳癌,乳房不一定要全部切除,存活率也不受影響。記者侯永全/攝影

元氣醫聲EP43|罹患乳癌要全切嗎?4手術傷口小保有乳房外觀、恢復感知

罹患乳癌後,患者第一時間除了想到存活率,也會擔心乳房外觀... 但台北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及乳房外科主治醫師周旭桓表示,現在乳房不一定要全部切除,存活率也不受影響!而且透過「4項手術」,可以控制傷口大小、恢復知覺,讓關聯到自尊的乳房接近原先狀況。 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就讓我們來聽聽看吧!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胸腔暨心臟血管外科系主治醫師吳青峰表示,即使進入局部侵犯或第三、四期,病患接受化療、免疫或標靶治療後,還是有機會接受手術治療,去除殘存腫瘤細胞。記者陳正興/攝影

元氣醫聲EP42|咳嗽超過兩星期,病情不單純!醫提醒:盡快檢查肺部

在街上、在辦公室,或者搭公車、捷運,常可聽到有人咳嗽!聽說久咳不癒,也可能是肺部長了壞東西,也就是肺癌,千萬不要輕忽!到底咳多久,算久咳不癒?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謝承恩表示,以質子治療肝癌的控制率達九成,患者可以延長兩倍的存活期。記者陳正興/攝影

元氣醫聲EP41|質子治療殲滅癌細胞不傷及無辜 肝癌控制率達9成

活著就有希望!雖然癌細胞非常難纏,但醫療科技日新月異,讓已有百年治療歷史的放射線治療,不再只有X光一項武器而已! 近年,醫界開始利用質子或是重粒子等高能量的放射線來殺癌細胞,它跟傳統的X光有哪裡不同呢?治療費用會高不可攀嗎?本集我們榮幸邀請到林口長庚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謝承恩,分享有深水炸彈之稱的質子或重粒子治癌的可行性。

前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緩和醫療科主任蔡兆勳表示,家屬自行為親人實施斷食善終,不僅可能反而讓親人走得不舒服,甚至有加工死亡的倫理問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元氣醫聲EP40|老母親被迫餓5天後偷吃 專家:斷食善終有倫理問題

有些人認為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病人自主權利法要求的條件嚴格,轉而尋求斷食善終,但現行法規真的嚴格、斷食善終又是好的嗎?本集榮幸邀請到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緩和醫療科主任蔡兆勳,分享他在臨床遇過的各種故事,以及安寧緩和醫療其實可以涵蓋的範圍,而他也在最後透露對目前生死議題的看法。

台中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畢柳鶯表示,醫界以各式維生醫療,讓病人延遲死亡,造成病人的痛苦、家屬的負擔,及社會資源的浪費。記者林琮恩/攝影

元氣醫聲 EP39|斷食善終是加速死還是安樂死?畢柳鶯聊臨終的「另一種選擇」

你知道斷食善終嗎?大家都希望疾病末期、臨終時可以不要太多痛苦,現在法律上也有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病人自主權利法可以幫助患者依照自己的意願,拒絕維生醫療或人工營養、流體餵養。 然而,有些人認為既有法律過於嚴格,因此轉向斷食善終,但斷食善終要如何進行呢?會有法律、倫理問題嗎?本集邀請到已為120餘位患者施行斷食善終的畢柳鶯醫師,來為我們揭開這層神秘面紗!

朱芯儀(左)罹患乳癌後,積極接受治療,去年也出書分享心路歷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元氣醫聲EP38|朱芯儀曝罹癌心境 乳癌治療致爛痘、掉髮⋯張金堅讚:非常勇敢!

朱芯儀在36歲那年罹患乳癌,身為女明星卻得忍受副作用帶來的難堪,不僅臉上冒出爛痘、戴上假髮又怕被風吹掉、擔心路人異樣的眼光,真正最過不了的坎,是對父母的愧疚感。乳癌權威張金堅稱讚朱芯儀就像打不倒的戰士,為了自己、為了家人,是這麼努力去對抗癌症。 本集很榮幸邀請到台灣女演員朱芯儀與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教授,兩人針對乳癌病患的心路歷程精彩對談,甚至暢談乳房重建秘辛,快來收聽獨家內容!

台大皮膚部主任、台灣乾癬暨皮膚免疫學會理事長蔡呈芳指出,以東方人為例,一天掉髮60根以內是正常,掉下來的頭髮要是壽終正寢的粗長髮,若是細短髮就要小心。記者陳正興/攝影

元氣醫聲EP37|壓力大到鬼剃頭真的沒救嗎? 60秒測試正常掉髮量

你有留意你一天掉幾根頭髮嗎?100根、80根、50根...正常的掉髮量可利用洗頭前梳髮60秒看其掉髮情形而得知。不過,有些人就是一遇到考試或換工作就開始掉髮。 這種俗稱鬼剃頭到底怎麼發生?有辦法阻止嗎?若帶有雄性禿基因的人,有可能逆轉勝嗎?這些禿髮的正確知識及解方式,台大皮膚部主任、台灣乾癬暨皮膚免疫學會理事長蔡呈芳一次告訴你。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暨睡眠中心主任李信謙表示,有睡眠困擾的民眾可寫睡眠日記紀錄睡眠狀況,就醫時提供給醫師參考,有助於後續診斷與治療。記者曾學仁/攝影

元氣醫聲 EP36|失眠吃安眠藥要怎麼吃?掛哪一科?睡眠專家一次告訴你

你有失眠的困擾嗎?是否有吃安眠藥呢?根據統計,2022年有453.5萬人使用安眠藥,等同每五人就有一人使用,一年總用量更突破11億顆。但專家指出,若沒有遵從醫囑使用安眠藥,恐有成癮、夢遊、反彈性失眠等副作用。 究竟失眠要掛哪一科?安眠藥分哪些種類?該怎麼吃?本集邀請到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暨睡眠中心主任李信謙,為我們解答有關失眠這個常見的睡眠障礙的問題。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長、台北榮民總醫院睡眠醫學中心執行長周昆達表示,睡眠障礙以失眠、睡眠呼吸中止症最常見。圖/滾宬瑋提供

元氣醫聲 EP35|睡眠呼吸中止症增心血管疾病、猝死風險 打呼嗜睡是前兆?

你睡覺會打呼嗎?專家指出,民眾打呼越來越嚴重,有可能已經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猝死風險。據推估,全台約2百多萬人罹患此病。 想知道如何自我檢查睡眠品質嗎?睡不好又該掛哪一科?又要如何治療?睡眠環境又要怎麼營造?就讓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長周昆達,分享讓我們一覺好眠的秘訣吧!

民眾常在元宵節前後吃元宵、湯圓過節,但腎臟病患需特別注意攝取量,專家也建議改吃紅白小湯圓或客家鹹湯圓,不僅滿足口腹之慾,也能健康過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元氣醫聲EP34|腎臟病患這樣吃湯圓、元宵才健康!專家授4日常習慣預防、減緩病情惡化

台灣腎臟疾病盛行率約在一成二,推估全台灣約有近200萬人患有腎臟病,但實際就醫人數卻不成正比,大部分病友並不知腎臟功能已經異常。 台灣的洗腎患者也約有8萬多名,其中約有四成五的洗腎病友罹患糖尿病。糖尿病、腎臟疾病可說是難兄難弟,共病機率相當高,腎臟病可能會超越糖尿病,是未來的一大挑戰。本集內容由腎臟病防治基金會營運長Elaine來談談腎臟病是什麼,以及怎麼透過生活的小習慣的養成來預防腎臟病。

飲食習慣不佳,有時會造成臉部痘痘長時間反覆發炎。圖/取自Freepik

元氣醫聲 EP33|痘痘一直好不了?兩類「食物地雷」也是痘痘肌幫兇

許多人以為青春期才會長痘痘,No No No!事實上,即使長大了、跨入中壯年、熟年期,痘痘肌問題依然可能如影隨形,有時一吃錯東西,問題還會越來越嚴重。 為了讓大家更了解如何擺脫痘痘肌的糾纏、痘痘肌真正成因,或如果有痘痘肌問題,在飲食、生活上,該留意哪些細節?我們請到基隆長庚醫院皮膚部主任許仲瑤來分享,希望大家都能盡快和痘痘肌說掰掰,也不會有痘疤、凹凹凸凸這些後遺症,養出白拋拋幼咪咪臉龐!

榮新診所、書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表示,過年送禮要注意長輩的身體狀況,挑選適合的保健食品或營養補充品。記者蘇湘雲/攝影

元氣醫聲 EP32|過年送禮禁忌!小心雞精、保健食品踩雷

到了年節送禮時刻,很多人想送長輩一些貼心好禮,像雞精或保健食品、營養補充品等,但有時擔心不了解長輩的健康狀況,送錯禮很尷尬,此外,若長輩關節痛、睡不好,又可以送什麼保健食品?這時,來聽專業營養師的建議,就非常重要! 這次,我們邀請在營養界耕耘多年的李婉萍分享保健食品、營養補充品要怎麼選、怎麼吃,才最到位。趕快來收聽本集內容,希望每份送出手的優質好禮,都能讓長輩感受到滿滿祝福心意!

性治療師童嵩珍表示,「和性伴侶的感情狀況」、「性愛前戲的鋪陳」與「男性陰莖勃起的硬度與持久度」是影響性生活滿意度的主因。圖/童嵩珍提供

元氣醫聲EP31|過年遇情人節,專家授「情慾增溫十招」,讓你跟另一半性生活美滿

你對自己的性生活滿意嗎?根據調查,高達7成的受訪者不滿意自己目前的性生活狀態,更有逾半數受訪者因此曾考慮分手或離婚。 男女對性生活不滿意的原因不同,解決方法自然也不同,加上長假即將來臨,到底要怎麼褒愛?想看A片營造氣氛、用情趣用品助性,但伴侶間開不了口怎麼辦?又該如何選擇情趣用品?就讓專業的來,讓嵩馥性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童嵩珍教你性愛保鮮10個技巧。

今年第一波寒流來襲,輔大醫院院長黃瑞仁表示,血壓增加是猝死的前兆,所以平時需勤量血壓。記者林澔一/攝影

元氣醫聲 EP30|寒流超低溫來襲!血壓飆高是警訊?名醫教你預防猝死

今年第一波寒流來襲,部分地區氣溫只剩下6到8度的低溫,2016年霸王級寒流造成60人猝死的悲劇恐再現! 要防止猝死控制好血壓是關鍵,門診中有人收縮壓高達200毫米汞柱,卻一點事都沒有,成了猝死候選人,怎麼會這樣?輔大醫院院長、心臟權威醫師黃瑞仁將告訴你,如何預防猝死?意外發生時,旁人該怎麼辦?趕快將這些自救方法學起來!

不少人會趁著春節假期「進場維修」,卻擔心皮膚敏感問題,基隆長庚皮膚科許仲瑤主任表示,要留意「本身膚質」、「用藥習慣」與「後續照護」等3項重點。記者曾學仁/攝影

元氣醫聲EP29|想靠醫美雷射漂亮過年,又怕敏感肌?醫:「這三點」超重要

農曆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很多人希望美美過新年,想接受醫美雷射來處理一下臉上困擾,又不希望引起敏感肌問題,這時就要靠專家幫忙。 這次我們邀請基隆長庚醫院皮膚部主任許仲瑤來分享,讓大家了解過年有哪些最夯醫美療程,以及該怎麼選、怎麼做,才能減少敏感肌困擾,希望大家美美、帥帥迎龍年,好運旺旺來!

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是全台首例健保CAR-T個案的主治醫師。記者林琮恩/攝影

元氣醫聲 EP29|要價千萬元CAR-T療法納健保 比移植化療更適合長者?

罹患癌症對許多人是一大打擊,好消息是,這十年來,有個針對血癌、淋巴癌的新治療問世,叫做CAR-T細胞治療,去年11月這個原價超過1000萬的治療也正式納入健保給付,為垂危癌患帶來一線生機。 到底什麼是CAR-T細胞治療?對血癌、淋巴癌治癒率有多少?健保用藥需符合哪些條件?為什麼比移植化療更適合長者?本集我們榮幸邀請到花蓮慈濟醫院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主任李啟誠,來一一解答這個新治療!

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理事長陳麒方表示,容易手腳冰冷且體質惡寒者,可適度進補養生鍋物來抗寒,一般人則選擇平性藥材即可。記者曾學仁/攝影

元氣醫聲 EP27|不同體質冬令如何吃?中醫教你「養生三招」這樣進補

今年冬天一波波寒流來襲,國人習慣利用傳統中醫來養生、進補,但若沒有依照個人體質進補,反而可能造成血壓升高、心跳加速、身體燥熱,或手腳更冰冷、拉肚子、血壓偏低,究竟應該要怎麼進補才好呢? 本集邀請到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理事長陳麒方,來分享進補的種類和食材,以及可以幫助進補效果的三招小秘訣。趕快來收聽,聽完後,讓我們溫暖舒適地度過這個冬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