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藝術作品

1954年11月18日,第9屆全省美術展覽會上午在台灣省立台北博物館二樓揭幕,時任台灣省府主席嚴家淦(左一)在會中觀展。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專題

照片看歷史/1954年第9屆全省美展開幕 由嚴家淦剪綵

1954年11月18日,第9屆全省美術展覽會上午9時,在省立台北博物館(即今國立臺灣博物館)二樓揭幕,由時任省府主席嚴家淦主持並剪綵,嚴主席致詞說,在此大時代中,人們除物質生活更應注重精神生活,而美術為精神生活中最重要之一環。

1962年7月9日,由廣東、廣西同鄉舉辦的名家書畫義展,當日上午在台北市三軍軍官俱樂部隆重揭幕,時任行政院副院長王雲五(前)在中姐們陪同下觀展。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專題

照片看歷史/1962年書畫義展救濟難胞 方瑀等多位中國小姐出席剪綵

1962年7月9日,支持政府救濟大陸逃港自由難胞,由廣東、廣西同鄉舉辦的名家書畫義展,當日上午10時在台北市三軍軍官俱樂部隆重揭幕。由時任行政院副院長王雲五主持剪綵,中國小姐方瑀、江樂舜、曹開武、涂咪咪、于儀、錢彩雲等出席,展覽當日下午1時開展,並邀該年的中國小姐主持每日義賣抽彩。馳名中外的聯勤總部軍樂隊,在隆重的揭幕儀式中演奏。

「天龍房屋」是李根在2021年作品,當時他提案與抗議高房價的社運團體「巢運」合作,募款租下一間房布置成號稱「天龍房屋」的假房仲公司,收集民間各式租售屋荒謬案例做成屋內海報,用以諷刺台灣房價過高現象。 圖/黃明川提供 生活

街友進駐五星級飯店藝博會 重現「天龍房屋」諷台灣房市

飯店型博覽會盛行台灣,現場往往營造藝術作品擺在奢華客房內的高貴美感。但近來一檔藝博會的策展作將突破此典型印象,設計師透過作品不但嘲諷展出場地象徵的台灣住房問題,還邀來街友成為作品主體,現場與觀眾互動。這也是街友首次進駐國內藝博會。

荷蘭藝術家法蘭奇通常選白天裝設作品,穿著螢光橘的條紋背心,看起來就像市府清潔員。圖/取自法蘭奇IG 國際

真實人生/荷蘭藝術家偽裝清道夫 在街頭藏彩蛋「換一個你的微笑」

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有一人穿著螢光橘條紋清道夫背心,隨身帶著兩支交通錐,騎著腳踏車穿梭大街小巷。讓人意想不到的是,47歲的路爾並非清道夫,而是街頭藝術家。他在找什麼?真實人生很少人像他這麼具體、又這麼抽象地,希望在偶然相遇中,鼓舞人們發現生活的高光。 藝術家路爾,以綽號「法蘭奇」(Frankey)在荷蘭街頭走跳,他的日常打扮是清潔員,專挑阿姆斯特丹不起眼的角落融入裝置藝術,奇思妙想吸引市民爭相前往。...

東方畫會的藝術家秦松在1964年創作的油畫《復活》,當年被扣上「紅旗」大帽子,盛怒下的他在畫上割了一刀。相比於戒嚴時期下東方畫會的波濤,五月畫會則較安穩無波。圖為2005年秦松受訪談心路歷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五月與東方/五月畫會為何躲過戒嚴震盪?背後靠山與蔣中正、陳誠有關

國立歷史博物館展覽「五月與東方」重新揭開東方畫會成員導師李仲生遠走之謎,也再次把東方畫會成員秦松畫作當年遭指「倒蔣」事件帶到眼前。相比於戒嚴時期下東方畫會的波濤,外界不免納悶為何同時期創立的五月畫會較安穩無波,如今90歲的當年五月成員、藝術家陳景容受訪解謎。 「那個時候,社會上動不動就要吃牢飯,我們五月沒有什麼感覺,東方那邊比較嚴重。」在處處層疊作品、彷如工作室的住家,陳景容回憶起1957年23歲就讀師範大學(今台師大)大四時,應畢業不久的學長姊郭東榮、劉國松、郭豫倫、李芳枝之邀,參加他們甫創五月畫會的首屆正式展覽。...

圖為當時艋舺店鋪中使用的烤爐、鐵鍋與刮刀。圖/聯經出版提供 生活

書摘|德國藝術家踏上福爾摩沙 寫下日治時期艋舺街巷的繁華與熱鬧

為了展開我的內地之旅,我需要一位值得信任、體力好的漢人僕役。打探到這樣的人選之前,我還有一些時間在附近走走。在這些景點當中,艋舺肯定是最有趣的地區之一。要進入這座再道地不過的中國城,你首先必須穿過一道低矮的城門,走上狹窄、由拳頭和孩子頭大的石塊鋪成的悽慘街道。拱廊狀的人行道沿著房屋而建,有著遮陽避雨的功能。從這裡的房屋和屋前沒有加蓋的水溝當中,飄散出無以言喻的難聞氣味,來自各種腐爛發臭的東西。而就算你不想看,放眼四周,你也只見得到一片醜陋、令人作嘔的景象。在這個安靜、繁榮的城市裡,所有的工作都是靠著靈巧的手腳所完成的,因為如同所有堂堂正正的漢人,這裡的居民也拒絕一切的機械輔助。開放式的作坊兼賣東西,室內雜亂地堆滿五顏六色的商品,最裡面靠牆的地方經常藏著一座祖先祭壇,飄盪出氤氳繚繞的香火。

圖/AI生成 生活

當AI大軍來襲/蘇黎|馴聲記

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發軔於1950年代,隨著科技突飛猛進,近年隱隱然有大軍來襲之勢。面對這波浪潮,與其摒拒,不如深入了解、善加利用。本專題從文學、教育、設計、音樂、醫療五個面向,邀請盛浩偉、須文蔚、蘇黎、鄭司維、汪漢澄等人,提出他們的觀察與建言。 【精彩語錄】你的網路足跡已經足夠刻畫你偏好的音樂的模樣——未來的音樂牧場可以產地直送「只為你而作」「唯你能作」的創作服務……

今年邁入第二屆的亞洲插畫藝博會日前落幕,博覽會上也有很多外國藝術家作品。記者何定照/攝影 生活

從服務別人到開展自己 插畫家不設限自己的藝術之路

插畫一般定義為替書刊文字配圖,全球相關展獎中以義大利波隆那國際兒童書插畫展最知名。台灣近年插畫藝術展也漸成系統,從2018年開始的台北插畫藝術節,到2022年在高雄登場的亞洲插畫藝術博覽會乃至台北國際插畫博覽會,都吸引各路插畫家投入創造更多元作品,也打開新市場。 今年邁入第二屆的亞洲插畫藝博會日前落幕,再度創出銷售佳績。但對參與的插畫家來說,更重要的是在傳統「服務他人」的插畫作品外,也創造「打開自己」的純創作。而不同於傳統藝術家,他們笑說不會認為未來一定要當藝術家,比較傾向水到渠成,如此面對時代快速變化也才能保持更大彈性。

杜忠誥(右)一生恩師無數,這些書畫名家、國學大師對勤懇篤實的他無不傾囊相授。圖為他與南懷瑾(左)在香港南先生寓所合影。圖/養龢齋提供 生活

他鄉故鄉/相濡以墨——一生伯樂無數 杜忠誥的書道師友傳奇

總說「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但這要等最壞的時刻過去才知道。杜忠誥,一個在糞土堆長大的台灣鄉下孩子,上學便當裡經常只有地瓜,他怎能有機會受教於一群自大陸各地來台的大師,讓他變成書法家、國學家?南腔北調,他和他們怎麼相遇、如何相濡以「墨」?而這窮孩子怎麼付得起大師學費? 他總是遇到貴人,一生恩師無數,那是因為他的勤(不間斷)、精(不粗疏)、進(日新又新)感動了他們,在那個苦難的時代,他們在他小小的身影上看到一股奮力向上的「不甘心」。

嘉義市「九怪」藝術家陳志韋喜歡隨性創作,紙雕、泥塑、手繪圖、場景都難不倒他。記者李宗祐/攝影 生活

在地職人/「九怪」藝術家創作醜怪不設限 作品細緻吳淡如也收藏

48歲的嘉義市民陳志韋在就讀高職時,曾以「18羅漢洞」紙雕令評審驚豔,獲得第三屆桃城美展設計立體類首獎,他喜歡隨性創作,作品有紙雕、泥塑、手繪圖、場景等;精細的作品讓人難以聯想到他粗獷的外表,他笑說,年少輕狂時做過酒店圍事和討債,曾多次進出警局,直到退伍後才專心創作。 陳志韋創作蔡英文、賴清德、柯文哲等政治人物紙雕作品常令人會心一笑;「百鬼」手繪圖更顯現他不符常規、天馬行空的創作,如今經營廣告設計公司,百忙中仍不斷創作,但堅持「不參加比賽」、「不當評審」、「不接受客製化」三原則,自稱是「九怪(台語難搞) 」的藝術家。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館」是科技藝術等研發展演基地,圖為藝術家自虛擬世界輪迴、投胎為概念出發,運用網路程式運算生成影像。圖/北藝大提供 生活

非白盒子也沒觀眾席...北藝大科技藝術館顛覆傳統 為邁向元宇宙

一般藝術場館常見牆壁全白以凸顯展品的「白盒子」設計,表演場館則必有觀眾席,但月底將啟用的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館」卻顛覆傳統,既非「白盒子」也沒觀眾席。北藝大校長陳愷璜表示,這是北藝大落實邁向元宇宙藝術大學的第一步,北藝校友及學生則讚「這個場館真的不一樣」。...

當代藝術家張碩尹曾用Bbrother當筆名,在台灣各處留下塗鴉創作。記者蘇健忠/攝影 生活

人生逆轉學/當年華山塗鴉險坐牢 Bbrother張碩尹蛻變成大獎當代藝術家

人生必有風雨,端看個人所遇風雨大小,又如何承受面對。聯合報數位版推出「人生逆轉學」專欄,邀請各行各業知名人士分享他們曾遇的人生逆境,看他們曾流過的淚,又如何在黑暗中找光亮,把風雨化甘霖。歡迎訂閱。 2005年起,Bbrother這個名字隨著從政治大學校園蔓延到校外的塗鴉,逐漸被社會關注,在2006年華山園區古蹟遭塗鴉時達到最高峰。當時不少人認為Bbrother就是搞社運的屁孩憤青之一,不知他心中掙扎:「我主要想做創作,不是社會革命者。」夥伴嫌他「太軟」、「小資」而離開,成了他最大挫折。 如今,塗鴉小子換回本名張碩尹,變身當代藝術家,天天煩惱藝術創作經費哪來,還得顧妻育子,看待創作與社會關係已大不同。「年輕時把整個社會看成鐵板一塊,處處是敵人;後來才發現社會由各種矛盾勢力組成,得把周遭的人變合作者,才能推進目的。」曾經年少叛逆的他已看不出一絲火氣,笑著自嘲現在是「中年想法」。

藝術家林舜龍在國際知名,表示很希望多點年輕人加入公共藝術,但環境必須乾淨,年輕人才敢進來。圖為他與在宜蘭傳藝園區創作的「豆莢幽浮」地景藝術。圖/宜蘭傳藝提供 生活

公共藝術錢坑/「環境很髒誰敢進來」 代辦亂象讓藝術家淪為吃餿水

公共藝術在設置辦法修法後眼看將大爆發,但不少藝術家卻高興不起來。資料顯示,從2008年法令允許公共藝術可委託廠商辦理後,公共藝術「代辦」率從2011年的20%飆到2019年的66%,且特定公司長年居榜首。作品享譽國際的藝術家林舜龍感嘆,公共藝術「饗宴」早已被特定業者狼吞虎嚥,藝術家只能吃餿水。 監察院監察委員范巽綠、蘇麗瓊、林盛豐等人去年申請自動調查公共藝術諸多問題,也關切公共藝術執行遭批被特定利益團體壟斷一事。據了解,從監察院到行政院,都認為各機關未來執行公共藝術應採自辦,文化部表示,將從9月起邀學者專家、藝術家等舉行修法諮詢會議,作為後續修法參考。

陳逢顯雕刻的黃金十二生肖系列作品,只有1毫米的大小。圖/陳逢顯提供 生活

在地職人/0.1公分黃金12生肖、指甲上微型書 陳逢顯挑戰世界最小雕刻

「風起雲湧天下事,皆在微雕方寸間!」67歲的藝術家陳逢顯,專業是毫芒微刻,以創作米雕、微型書等微型作品聞名,美學底蘊深厚的陳逢顯,能刻出不到1毫米的佛像,長、寬僅0.9公分的「唐詩三百首」。 陳逢顯每年都會用黃金當雕刻材料,創造出最迷你的十二生肖雕刻,只有0.1公分大小。逾30多年來累積120多件作品,廣為國際收藏家、台北故宮、國父紀念館、機關團體等收藏。

苗栗青年職人邱映樺投注心力在手工書的創作與研發。記者胡蓬生/攝影 生活

在地職人/8年級生設計手工書 獨創書扣織進阿嬤茶壽技藝

苗栗青年職人邱映樺高中時找不到心中理想的筆記本,突發奇想乾脆自己動手做一本專屬的筆記本,她利用空檔學習、研究手工書,才發現世上竟有數十種用手工編織書本的方式,大二時她和同學開設了臉書粉專,開始接受客製化手工書的網路訂單。 許多訂單背後都有「故事」,有人想藉訂做手工書寄託情感,或留下重要的回憶,這些情懷讓她決心成為一個「織書人」。

現年84歲的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榮譽董事懷特,擁有數量超乎想像的文物收藏品,1990年大都會博物館曾舉辦「過去的輝煌」展覽,當時展出的近200件文物皆是懷特的收藏,她更在2017年獲卡內基慈善獎,如今卻陷入疑似劫掠文物的風波。圖/取自卡內基慈善獎網站 國際

真實人生/美國歸還中國掠奪文物幕後 84歲慈善收藏家挨批助長文物劫掠?

時代的演進不斷沖刷著人的所作所為,當德高望重的產業前輩被人揭露似有若無涉及不法勾當,總讓人不免思索:這究竟是時間無情,還是人太無情?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今年5月把兩件館藏文物歸還給中國大陸,那是北朝至唐代的國屏石榻,價值350萬美元。隱身在此古董之後的收藏家,是慈善家兼大都會博物館榮譽董事懷特(Shelby White)。現年84歲的懷特女士,一輩子致力於文物保存,令名在外,怎會涉及劫掠文物?

馬諦斯1912年的作品「金魚」是他第一幅金魚畫作,主角只有金魚。路透 國際

推翻過往認知 馬諦斯愛畫金魚…是看了中國五彩魚罐?

法國名畫家馬諦斯(Henri Matisse)畢生畫了11幅金魚畫作,其中幾幅最著名的是在摩洛哥畫的。馬諦斯為什麼想畫金魚?過去認為他的靈感來自摩洛哥,現在有理論說他的靈感也許來自中國的繪畫和陶瓷器,金魚是中國藝術常見的主題。

米莉安.尤倫斯的一生就像是童話故事,30多歲時離婚帶著兩個孩子做點心謀生,47歲與比利時男爵相戀結婚,事業一帆風順也熱心慈善,可惜童話卻沒有美好結局。圖為2007年尤倫斯男爵夫婦出席北京尤倫斯現代藝術中心的開幕慶祝派對。路透 國際

真實人生/單親媽媽與男爵相戀挺進上流 童話結局卻是豪門遺產殺人案

很少人像她那麼幸運──30多歲時,離婚帶著兩個孩子,在家烤蛋糕點心送到餐館去賣;47歲時,與比利時男爵結婚,開始結交王公貴族,進入上流社會。後來她在尼泊爾辦孤兒院及國際學校、在北京創設極具影響力的現代藝術中心、在一些醫院為癌症病患提供身心治療、自創時尚品牌……。米莉安.尤倫斯的人生,有人形容像是童話故事,只不過上個月底,這故事出現了悲慘轉折:70歲的她在比利時自家門口遭槍殺,凶手是男爵與前妻的兒子。豪門世家這條路,她如何走到盡頭?

印度企業家、藝術品收藏家暨邦加羅爾藝術與攝影博物館(MAP)創辦人波爾達。法新社 國際

外國有我們也有!印度老董捐7千藏品蓋博物館 打造數位化藝展

身兼企業家暨印度最大藝術品收藏家之一的波爾達(Abhishek Poddar)認為,印度擁有世上最令人驚豔的藝術文化傳統及當代藝術家,印度人卻老愛出國逛別人的藝術館,他於是將7千件私人收藏品捐出,創辦邦加羅爾藝術與攝影博物館(The Museum of Art and Photography,MAP),希望藉此鼓勵印度人民認識自己的文化。

國立台灣美術館是全台除故宮外唯一國立美術館,偌大三層樓館內左右兩邊常同時舉行四、五檔展覽,是民眾看展好去處。記者何定照/攝影 生活

國美館典藏逾2萬件、年度預算高 為何會鬧展覽空窗期?

位於台中的國立台灣美術館,是全台除故宮外唯一國立美術館,卻出現展覽暫時「真空」,本月19日至24日館內空盪盪,竟無展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