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行道

台灣長年因都市設計不佳、街道設計多「以車為本」,讓行人死傷數居高不下,一群民間力量為主的「人本規劃師」跳出來自救,希望號召更多人成為「街道醫生」。圖為民眾簽署人本規劃師願景推動宣言。圖/貳本規劃設計顧問公司提供 生活

斷鏈道安/人行道改革屢受阻 人本規劃師號召「街道醫生」搶救行人地獄

由於台灣長年因都市設計不佳、街道設計多「以車為本」,街道設計缺乏人行道、騎樓被霸占,行人無路可走,只能被迫走在馬路上,甚至屢屢出現父母推著娃娃車與車爭道、險象環生,讓行人死傷數居高不下。「行人地獄」,至今依舊難解,一群民間力量為主的「人本規劃師」跳出來自救,希望號召更多人成為「街道醫生」,他們大聲呼喚交通部長王國材快來參加。...

外媒形容台灣為「行人地獄」,時常可見行人在車流中奔過馬路,險象環生。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行人地獄悲歌/弄懂路權和用路人強弱勢觀念 才能做出正確道路工程

台灣自從2022年底被CNN冠上「行人地獄」稱號後,蔡英文政府修法、大執法等動作不斷,卻加深行人、駕駛等不同用路人間的對立,更出現諷刺行人在行穿線慢慢走猶如「帝王」的言論。當交通安全改革成為既急迫又重要的工作之際,專家為何認為,若政府與民眾不了解「路權」及「道路使用者等級」觀念,落實在道路工程,相關爭議,恐怕難解?

雲林縣斗六市大學路三段、中山路路口的行人庇護島,去年11月首次發生汽車碰撞事故時,庇護島還未畫設「黃黑斜紋」,不夠醒目,被指稱是肇事主因。圖/雲林縣警察局提供 生活

駕駛「切西瓜」開上庇護島批設計不良 地方政府祭改善方法

政府為洗刷「行人地獄」惡名,在全國各地重要路口陸續施設人行道或行人庇護島,但仍頻傳有駕駛左彎不慎「騎」上庇護島,光是雲林縣就累計發生6次撞擊事故,引發民怨。雲林縣府交通工務局被投訴指庇護島設計不良,不夠醒目,是釀禍主因,還被諷刺是「闖禍島」。究竟駕駛怎麼轉彎才最安全?地方政府又該如何進行改善?

桃園一名國中生創作的「帝王條款」獲全國美術大賽特優,因作品主題引來爭議。中央社 生活

「帝王條款」不是免責金牌 行人幾種違規行徑也得罰

桃園東興國中學生創作「帝王條款」漫畫,引發有百萬訂閱的YouTuber Cheap砲轟醜化台灣行人,但也有不少民眾以惡搞方式呈現「帝王條款」真人版,力挺國中生創作,引發網路正反兩極議論。新北市警察局交通大隊表示,行人在道路上違規仍可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相關規定處罰,行人肇事也不全然免責,呼籲行人得遵守相關交通法規,以免挨罰或生憾事。

俄勒岡州波特蘭的一處營地。無家可歸者的帳篷宿營地一開始出現在美國西岸城市,現正在美國各地蔓延。 美聯社 國際

要住房不要鎮壓 遊民路邊紮營蔓延全美 清掃無效還被批違憲

無家可歸民眾在人行道、公園等公共場所搭帳篷棲身現象,近年來從美國西岸向其他城市蔓延,許多官員和居民認為街頭帳篷有治安和衛生問題,各城市因此花了幾千萬美元加強「清掃」,街頭帳篷數量卻沒有減少,也有一些官員和倡議者反對清掃,提出訴訟聲援街頭帳篷住民。為何美國街頭帳篷問題難解?

遠東SOGO百貨後方已設置圍欄,將改造成瑠公綠廊帶,預計明年3月完工,成為行人徒步區。記者楊竣傑/攝影 生活

北市東區即將改頭換面 綠廊帶能成為人本交通灘頭堡?

「還路於民大遊行」將於8月20日登場,當不少人希望「強化人行設施,建立通暢的人行道」的訴求可以被政府聽見時,台北市遠東SOGO百貨後方卻悄悄成為「人本交通」與「車本交通」交鋒的衝突點。 由於台北市政府將把該處變成可以閒適散步,在綠蔭下野餐的徒步區「瑠公綠廊帶」,卻因近百個機車停車格被塗銷,引發政府「消滅機車族」的強烈反彈聲浪,但專家為何對這些矛盾與對立毫不意外,甚至直指這塊綠廊帶的規畫與改造過程,將成為台灣轉型成「以人為本」環境的灘頭堡?

行政院會8月17日通過「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草案,希望透過上位基本法,督導各單位擔負所屬權責,還給行人一個安全的用路權。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治

還路於民/820大遊行前政院拍板道安法 能否治本3案例見端倪

趕在820還路於民大遊行前,行政院會8月17日通過「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草案,希望透過上位基本法,督導各單位擔負所屬權責,並重新檢視法規、手冊、規範等標準是否「與時俱進」,目標2030年交通死亡人數下降30%,並訂定「零死亡願景」,外界認為民進黨在遊行前推出交通安全立法,是為了選舉拆彈。不過,這次修法能否對症下藥,讓台灣從車本思維轉為以人為本,修法是否疊床架屋、能否落實執行?既有問題又出在哪?從三個案例可見端倪。

蘆洲國小學生們走路上學要格外小心,因為圍牆旁的實體人行道不到兩公尺的寬度,其中還有路樹跟電箱,孩子們一路上要穿越各種障礙才能進入校園。記者王彥鈞/攝影 專題

全民來當街道醫生 但複雜地方治理關係 難以走出行人地獄

清晨七點多,新北市蘆洲區的忠孝路跟復興路,一如往常湧入大量的汽 、機車,因為這裡是蘆洲國小入校門必經道路,搭車的小學生一下車就往前衝,但走路上學的更不容易,因為圍牆旁的實體人行道不到兩公尺的寬度,還有路樹跟電箱,孩子們要穿越各種障礙才能進入校園。 為何周遭生活道路要改變卻如此困難?在地的民意訴求往往呈現不同樣貌,組織、里長、議員等民意代表,是否成為另種不透明的決策關係?亦或是不敢發聲的沉默多數,更是鋪往行人地獄的元凶?

隨處可見騎樓違規擺攤、遭一樓店面業主堆放雜物、停置機車、放置廣告牌等等,最危險的莫過騎樓遭占道,導致行人必須走到大馬路上。記者王彥鈞/攝影 專題

騎樓設攤、標線人行道亂象頻生 淪公權力化外之地?

「行人地獄」一詞籠罩台灣交通成為揮之不去的陰影,危險的交通現況不僅影響台灣人日常生活,也連帶衝擊台灣在國際上的評價,加拿大、美國、日本等多個國家都已對赴台的國人發出「旅遊警告」,暗示台灣交通亂象可能造成「快樂出國、無法平安回家」的結局。近期對禮讓行人的周邊討論不斷,除了改善標線、庇護島以及行穿線的修正之外,騎樓與實施多年的標線型人行道是否提供行人避險的助力?還是成為遇險的推手?

1983年6月10日,台北市警局整頓市容強制拆除違章廣告牌,執行的第一面違章廣告牌,是位於南京西路,掛了七面廣告招牌的巨幅看板。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專題

照片看歷史/違規廣告招牌太多 1983年北市警局強制拆除整頓市容

1983年10月間,台北市警察局為整頓市容,強制拆除市內街道兩旁紅磚人行道上的違規廣告招牌,1983年6月10日執行首日共拆了30件,警方表示,這項工作將持續執行。 警察局指出,違規廣告、附有廣告的遮雨棚及超出建築物1公尺的側懸廣告,警方日前均已分別通知所有人限期自行拆除,然因逾期已久,一千多名違規廣告的所有人仍未依規定拆除廣告物,故由警察局依法代為執行,並徵收費用。

海拔3275公尺的合歡山武嶺停車場至武嶺亭間,今年4月畫設行穿線,成為全台最高的行穿線,警方也加強取締不禮讓行人的車輛。圖/仁愛警分局提供 生活

擺脫行人地獄/不是不畫而是不能畫?全台最高海拔行穿線在武嶺 為何現在才設

合歡山的武嶺亭,是全台公路最高點,一年四季都是熱門觀光景點,日前南投仁愛警分局在合歡山武嶺開出多張車輛不停讓行人罰單,遊客才發現,公路總局竟悄悄地在海拔3275公尺處畫設行穿線。公總在這裡畫全台灣最高的行穿線,等同將改善「行人地獄」的戰線「拉高」,以後遊客在武嶺賞高山美景,欣賞綿羊秀,是不是就能不用再像參加障礙賽? 然而,武嶺亭、青青草原早已是知名景點,為何現在才設置行穿線?公路總局第二區養護工程處埔里工務段段長邱炳榕也給出了答案。...

台灣道安事故攀升,去年逾3千人因交通事故死亡,政府即便祭出修法、大執法,行穿線上機車不禮讓行人的畫面仍屢見不鮮。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聽幕後

你給我記者EP117|台灣行人地獄怎麼救?聽南韓用「小花理論」找回安全

行人守法走斑馬線都會被撞死,去年台灣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首度破3千,為了改善「行人地獄」惡名,行政院再度通過一個名字漏漏長的綱領,洋洋灑灑提出19個方案,仔細一看,根本是早已啟動的政策,或是在民代壓力下難以推動的政策。 南韓也曾深陷行人地獄,若單從2010年的交通事故死亡率來看,每十萬人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台灣達14.3人,南韓為11.1人;經過10年,南韓2021年的死亡率已降到5.26人,幾乎減半,台灣只小降至12.67人。究竟南韓做對什麼事?

在台灣騎自行車的入手門檻很低,新手小白行前檢查不可免、注意騎乘安全以及自行車相關交通知識,是車友們不能忽略的重要課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永續瘋鐵馬/自行車亂停也會被拖吊 新手小白不可不知的行前準備

根據交通部調查,國內平均每兩戶就有一戶擁有自行車,騎鐵馬移動的風氣在台灣已相當盛行,但要當心,自行車任意停放會被拖吊移置,並須繳納移置費及保管費,以台北市為例,就不能停放於「機車退出人行道、騎樓」的路段。在台灣騎自行車的入手門檻很低,新手小白行前檢查不可免、注意騎乘安全以及自行車相關交通知識,是車友們不能忽略的重要課題。

新莊區思源路與幸福東路若未搭配交通工程、行人庇護島等,即便有行人專用時向,因行穿線過長,行人不易通過,恐會進退兩難。記者楊竣傑/攝影 生活

擺脫行人地獄/交通安全綱領沒配套能終結行人地獄?還要擋得住民代壓力

為了改善「行人地獄」惡名,行政院日前通過「行人優先交通安全行動綱領」,洋洋灑灑提出19個行動方案,仔細拆解分析發現,不是納入早已啟動的政策,就是在民代壓力下難以推動的政策,一旦綱領又淪為口號,烏雲籠罩的台灣交通安全環境,恐難撥雲見日。

生活

台灣行人地獄 為何我們步步驚心

去年台灣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首度破3千,造成3085人死亡,平均每天約8.2人死於交通事故,這些人就像平常人的一天一樣離家出門上學、上班、購物、拜訪朋友……但永遠沒有回來。 近5年每年30多萬件的交通事故中,每年近3千人死亡,這其中約有超過4百位行人亡故,占死亡率的13%,這些數字都是驚人的,驚人到可以統計出一個各縣市排行榜,看看哪裡是最噩夢的行人地獄。

友善行人的行穿線退縮、設置行人庇護島、增加左轉偏心車道等路口改善工程,台灣已倡議許久,但涉及預算不足、跨單位整合不易、協調困難等阻難,明知路口改善工程有助行人安全,卻始終快不起來。圖/新竹縣政府提供 生活

擺脫行人地獄/政院下猛藥整頓道安環境 專家:恐欲速則不達

台灣何時能擺脫行人地獄惡名?交通部長王國材昨天表示,行政院會今(25)日將通過「道安行動綱領」,預計7年投入400億元改善行人安全,仍用跨部會的方式從教育、工程、執法、監理四個面向著手。交通部從2020年就用相同的運作模式整頓道安環境,去年還是有8911名行人傷亡、近400名行人在路口死亡。專家直指台灣行人空間盲點多,政府不從根本解決問題,老是用大預算、跨部會的方式提解方,急著下猛藥恐欲速則不達。

為了擺脫行人地獄,立法院日前修法通過,把民眾可檢舉交通違規項目,從原來的46項恢復到56項。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交通違規檢舉限縮又放寬 修法因人設事無助擺脫行人地獄

立法院日前修法通過,把民眾可檢舉交通違規項目,從原來的46項恢復到56項,其中臨停違規針對人行道與行人穿越道部分恢復民眾可檢舉,從上次的限縮到這次的恢復,甚至還不到一年的時間,上次修法是為了擺脫檢舉魔人,這次則是為了擺脫行人地獄,如此修來改去的立法,只會增添法律的不穩定性,也凸顯國內交通法規只有「因人設事」,缺乏「以人為本」,法再怎麼修恐也無助改善交通安全。

根據交通部道安會統計,去年平均每天約8.2人死於交通事故,行人在斑馬線、人行道遇險更是日常畫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改善人行空間要百年?官員有耐心 人民等不了那麼久

日前交通部公布去年全國交通事故死亡數創近10年新高,再加上行人地獄話題,交通安全儼然成為國家施政的重中之重,但我們的交通官員日前卻說,要徹底改善人行空間,需要100年的時間,看看鄰國日本在1970年代因高死亡數掀起的「交通戰爭」,迫使政府修法執法將死亡數壓至與台灣現在相當,台版的「交通戰爭」早已開打,但在官方怠惰下死亡數持續攀升,官員還說出「盡善盡美要長時間」的話,簡直視人命如草芥,防止人命的消逝,一天都等不及,更何況百年?

標線型人行道容易被車輛佔用,行人得走到車道上。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標線人行道被民代喊塗銷 是務實還是讓行人更地獄?

民代稱北市劃設標線型人行道,導致家長接送孩童被迫違規、汽機車無停車位,挨批浮濫設置,此言一出卻遭民眾撻伐,如同要變回「汽車天堂」。專家不以為然地質疑,每天平均有25位兒童因為交通事故傷亡,政府與其劃設不連續、如同「安慰劑」的標線型人行道,不如在學區增設實體人行道,既保護孩童,也能洗刷「行人地獄」罵名。

高雄市去年公告騎樓保留1.5米空間可停放一排機車,但仍有多處騎樓未達此標準,行人仍習慣走到道路上。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台灣想甩行人地獄惡名 專家拋標線型人行道力抗騎樓萬年難題

台灣被冠上行人地獄稱號,去年統計至11月,有2818人因交通事故死亡,行人占344人,約12%;交通部提出改善人行空間改善策略,清除占用騎樓跟人行道障礙,但台灣騎樓長期被占用,畫設人行道又被抗議,陷入行人寸步難行的窘境。專家認為,畫設「這項設施」,將替難解的行人問題,開一扇機會之窗。 行政院長陳建仁2月20日主持治安會報,針對道安問題,他指出,台灣應該以好的國家為標竿,也要了解高齡者死傷增加的原因。以好的國家為標竿,對象當然是人口是台灣五倍,但去年全年交通事故死亡數2610人,比台灣僅統計至11月還低的日本,及2021年每10萬人交通事故死亡率僅5.26人,遠低於台灣12.67人的南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