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萬象

環評大破洞/北市新建案樓高119.9公尺 巧妙規避120公尺環評規定

北市府統計,環保署放寬高樓環評標準後,這4年來新申請的高樓建照案,許多樓高是119、119.5公尺,逼近環評標準,明顯規避環評。圖為北市發展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北市府統計,環保署放寬高樓環評標準後,這4年來新申請的高樓建照案,許多樓高是119、119.5公尺,逼近環評標準,明顯規避環評。圖為北市發展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環保署2018年大幅放寬住宅、商業大樓的環評高度,一律規範樓高120公尺以上才須環評,但台北市府統計,這4年來新申請的高樓建照案,許多樓高是119、119.5公尺,逼近環評標準卻不會超過,連北市府的納骨塔開發案也巧妙避開環評的面積標準。地方官員發現開發商明顯規避環評,現象也由來已久,環保署卻視而不見,讓環評大破洞破壞環境品質,也惹出不少爭議。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

【最佳時機】11/30前訂閱年方案抽 iPhone 16
累積閱讀量再享訂戶好禮11抽!

還不是會員? 馬上註冊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最佳時機】11/30前訂閱年方案抽 iPhone 16
累積閱讀量再享訂戶好禮11抽!

系列文章

日本為杜絕高樓等開發案規避環評現象,已推行「臨界彈性」的環評制度,一旦開發規模在環評標準的75%以上,就要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視開發內涵,決定是否辦理環評,多一層把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環評大破洞/日本「臨界彈性」環評機制避免建商走巧門 值得台灣借鏡

開發案用極小差距規避環評,成就了開發者的利益,卻用全民共享的環境品質埋單,違反環境正義,這種現象屢見不鮮;環保署對此不合理現象仍不動如山,日本為杜絕這種現象,已推行「臨界彈性」的環評制度,一旦開發規模在環評標準的75%以上,就要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視開發內涵,決定是否辦理環評,多一層把關。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