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每天更新,總編輯、主筆群親自點評國內外重大議題,帶來深度觀點。
周一至周五傍晚,犀利點評當日新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花蓮縣七星潭,是花蓮唯一縣級風景區,斷層形成的海峽呈月牙弧形,這裡昔日是小漁村,也是花蓮定製漁業興盛之地,愈來愈多觀星、賞鯨、食魚等深度旅遊,在山海間發展。路過遊客很難想到,沿著海岸這片花生田,已被台灣兩大集團看上,預定投資222億元,搶在明年4月30日國土計畫法上路之前變更農地,打造七座國際級度假村,搶占七星潭海景第一排。 不過,攤開七本興辦事業計畫書,光是一件9.97公頃的「定廣度假休閒園區」,就讓花東居民想起20年前因規避環評,最終半路夭折的「美麗灣度假村」案。 再檢視七間公司的交錯的董監事與土地所有權人,一家在地律師事務所也直言,「未來闖關之路恐怕十分艱難」。
環保署2018年大幅放寬住宅、商業大樓的環評高度,一律規範樓高120公尺以上才須環評,但台北市府統計,這4年來新申請的高樓建照案,許多樓高是119、119.5公尺,逼近環評標準卻不會超過,連北市府的納骨塔開發案也巧妙避開環評的面積標準。地方官員發現開發商明顯規避環評,現象也由來已久,環保署卻視而不見,讓環評大破洞破壞環境品質,也惹出不少爭議。
2018年台東縣長選舉,當時國民黨候選人饒慶鈴,以五星縣長黃健庭接班人之姿,同時得到黃力挺輔選,以7萬0577票創歷屆台東縣長最高票紀錄勝選,不過,今年饒尋求連任,至今卻不見黃輔選蹤影,兩人關係變得耐人尋味,甚至傳出心結,而導火線疑源自「美麗灣仲裁案」,國民黨喊出大團結,但台東藍營團結與否,明眼人一看即知。
台北市的納骨塔位供給2026年恐拉警報,北市府要在文山區博嘉里加蓋一座納骨塔,無異是對該里里民補刀。除了是博嘉里民不可承受之重,北市府疑似帶頭規避環評的作為,再次凸顯我國環評制度墨守成規的重大缺陷,是到了該改革的時候了。 依照環評法規定,不同區位、開發性質的環評條件有所不同,但都以開發面積、長度為主要決定是否環評的門檻。這種一刀切的作法,給了公私部門迴避的巧門,歷來規避環評的個案已多不勝數,甚至造成社會紛擾、提高投資風險、政府顏面盡失等後遺症。
台東縣人口21萬4千餘人,約7萬是原住民。傳統原鄉部落,頭目擁有至高權力,如同部落之主。中央原民會推動部落主席,職責是召集並主持部落會議,部落協(進)會也是地方與政府溝通窗口,加上村里長,形成頭目、村里長、協進會理事長和部落主席四權分立情況,部分部落還有代表、議員或立委等民代,各權力山頭未必同心,甚至出現疊床架屋、撕裂和諧等內耗隱憂。部落裡誰說了算?成為各方較勁戰場,但可以肯定的是,不再是頭目定於一尊。
還記得電影「海角七號」裡的台詞「飯店BOT,山也BOT,現在連海也要BOT」,指的就是台東美麗灣渡假村開發案,要給業者BOT的是公有的杉原海水浴場。這片海灘確實是一段美麗灣,開發案也是台灣環境正義的指標案,但歹戲拖棚13年,迎來的卻是令人不滿的結局。
因黃健庭監委人事案再獲關注的台東縣美麗灣渡假村,2007年完工後遲遲未能營運,實因13年來環評一再卡關,諾大的建築體,形同廢墟般兀自矗立在台東最美麗的杉原海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