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萬象

【戰後台灣飲食史/上】就是愛吃麵!傅培梅食譜、國家政策... 誰影響你的飲食習慣?

影響台灣近代飲食發展的,除了電視烹飪教學節目「傅培梅時間」(圖),更多的其實是國家政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影響台灣近代飲食發展的,除了電視烹飪教學節目「傅培梅時間」(圖),更多的其實是國家政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小時候,媽媽、姊姊都會自己在家發麵做饅頭、花卷,用被子摀著麵團……」國發會檔案管理局局長林秋燕1960年代生長於本省家庭,卻喜歡吃麵食,麵疙瘩是她的最愛。這段非常個人的飲食習慣,卻標誌著國家政策如何影響一般來說極難改變的飲食文化。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

掌握新聞脈動

還不是會員? 馬上註冊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掌握新聞脈動

系列文章

1956年進馨汽水引進全台第一套自動化汽水生產設備,只剩洗瓶、綑瓶和清點以人工處理。圖/國發會檔案局提供

【戰後台灣飲食史/下】汽水土洋大戰 可口、百事可樂都靠政治力撬開市場

現在,一個最便宜的台鐵排骨便當60元,跟台鐵的票價一樣,從1995年「凍漲」至今,是乘車升斗小民的心頭好;1960年代,台鐵還有餐車的時候,觀光號餐車上提供的是菲力牛排。汽水,如今看來不過是幾個銅板的飲料,在1950年,可是關稅200%的奢侈品。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