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公有文資除了成為消費空間,也常見成為辦公空間或展覽場館。台南市近年陸續將文資化為圖書館,其中變身中西區圖書館的台南州會還是市定古蹟等級,使用讀者都很滿意,圖書館員也大讚「文資本來就不該只給有錢人用」。 台南州會建於日治時期,當時為「台南州」的議會,以空橋與台南最高行政中心「台南州廳」相連。二戰後,台南州會陸續做為台南市議會、台南市攝影文化會館、台南市議政史料館等功能,列為市定古蹟,2022年9月改為「台南市二二八紀念館暨中西區圖書館」。
台灣許多公有文資都成消費空間,但近來越來越多場館規定不消費就不能入內參觀,且金額訂得不低。例如台北大安區的榕錦時光生活園區興波咖啡內用最低消費1000元,台灣文學基地的平安京Matcha One低消380元,草山行館侍衛廳舍變身的旅館,一泊二食更要價1萬3千元,被譏「權貴圈定文資」。
momo購物網上月推出2元書特賣引起熱議,不過有出版社指出,momo當初是請出版社提供樣書,沒想到會拿去賣,若打這種價格戰,「會把我玩死!」業者發現後,已請momo立即將該書從活動中下架,momo也照做,momo表示,該場活動僅是短期行銷,活動前都有取得廠商同意。
網路書店折扣近年越打越低,momo購物網上月推出單本書2元特賣,雖是限時限量,仍在出版圈炸開議論。依據momo邀請出版社參與活動所開條件,是以1元進書、2元賣出,出版社看來鐵定做賠本生意,為何不怕賠本反加碼供書?
故宮設於外雙溪坡上,銀髮族等行動不便者早年必須搭車直抵展廳門口,才能不面對樓梯乾瞪眼。近年故宮山腳下多了條「林蔭大道」,成為各年齡層民眾悠閒漫步好去處,故宮人士透露,該便道成永久的無障礙坡道其實是「美麗的錯誤」,未來故宮希望打造通用設計園區,但目前仍面臨挑戰。
故宮是台灣最享譽國際的美術博物館,但堂堂國際級博物館為何內部挑高有限,導致造成許多展品展出困難?故宮人士指出,展館空間會愈來愈低,背後可能與三個原因相關。
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院落成近60年,至今有許多大作品未展出全貌,原因是展覽空間寬度及挑高不夠。故宮近來正重新規畫修復計畫,希望未來不論是寬幅手卷如「清明上河圖」,或長軸如「清聖祖御筆蘭亭詩序」,都能首次完整展現觀眾面前。究竟老故宮將如何打掉重練,向觀眾呈現新風貌?
雕塑大師朱銘辭世,作品最知名傳世的就是1970年代發展出的「太極」等系列,雕塑家楊英風則是他的風格從早年「寫實」轉變成「寫意」的關鍵。朱銘曾自言,當年是他捧著以太太陳富美當模特兒的木刻作品「玩沙的女孩」,拜訪楊英風,得到對方讚許,也打開他通往藝術家之路的大門。
文化產業跟進減碳風潮,連帶影響紙本書出版。台灣電子書市場雖然仍有限,但已出現「先電(電子書)後紙(本)」趨勢,過去先出版紙本書再出電子書的情況將被翻轉。而過去台灣紙本書必備的「書腰」,也將在減碳風潮中慢慢消失。出版人預言,1990年代從日本傳入的書腰文化,恐會和錄音帶、錄影帶一樣,成為某一個時代的懷舊回憶。
網路書店折扣戰近年愈演愈烈,一群出版業者日前連署呼籲政府立法「圖書折扣秩序制」,至今數百位出版相關人士參與。不過另一群出版業者近來也連署反對,指出若不滿大型網路書店折扣戰,大可不與對方往來,像他們一樣省掉給電商等平台的折扣,直接低價賣書給讀者,一番話點燃出版圈內戰火。
知名設計師蕭青陽年初甫與女兒蕭君恬獲葛萊美最佳唱片包裝設計獎,近來卻飽受AI設計震撼。名為Jondoe(無名氏)的雙人創作組合日前邀他設計實體專輯封面,也羞赧拿出他們之前用AI設計的網路專輯封面,蕭青陽一看覺得做得很好,頓感「我還能做出什麼和AI對抗?」 面對AI新時代的到來,蕭青陽說,他周遭也有設計師擔心失業,但他反而認為,「這其實是設計師升級的契機,不是失業。」...
ChatGPT、Midjourney等AI生成文字、圖像工具大行其道,文化創意相關產業也熱切關注。有出版社應用相關工具,要求文編、美編都善用,從書籍簡介、封面設計到給通路資料等都由AI輔助,整體工時縮短一周,書籍產量增加,員工福利也可望提升。 不過,也有出版編輯憂心產業大量使用AI下,真人員工未來恐怕失業。資深出版人則指出,從歷史經驗看來,被淘汰的都是不願跟上時代變化者。在AI恐改變出版產業鏈下,純整理歷史資料型的作者也可能難存活,能繼續笑傲江湖的將是領域內本就頂尖者與善於串連不同領域者。
位於台中的國立台灣美術館,是全台除故宮外唯一國立美術館,卻出現展覽暫時「真空」,本月19日至24日館內空盪盪,竟無展可看。
疫情接近尾聲,烏俄戰爭掀起的戰火陰影卻仍如影隨形。邁向第10年的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考量全球特殊處境,本屆主題特別訂為「自覺又包容」,強調意識自我定位時同時包容他人的必要性,展中還有好些與俄羅斯相關的片子隱隱宣示反戰。
網路書店血戰火熱,出版社、作者乃至其他實體書店都遭殃,顯示去年五大出版公會因通路折扣戰而擬的產業自律公約難以發揮效力。出版界期待,除了談了多年的「圖書統一定價制」等願景,文化部也不妨進行跨部會協商,道德勸服相關業者。
統一集團旗下的博客來網路書店多年來穩居台灣賣書通路龍頭,近來無預警連續六天祭出大批書籍66折優惠,破了自己紀錄。讀者對折扣開心,出版社卻又苦又氣,認為突如其來的折扣除是要對戰富邦集團旗下的momo購物網書店,恐怕也與博客來去年底與眾出版社展開的年度合約談判有關…
台北大稻埕近來多了間百年街屋變身的書店「郭怡美」,背後有創設人讀書共和國集團社長郭重興重回家族老屋的故事。在尋得舊日家族情懷外,郭重興更期待的是,藉著這棟140坪中型規模書店,補足台灣書店當前大小極端化的中端空洞,「這樣書店產業才健康」。
「民歌採集運動」是台灣1960年代重大文化事件,現代多詮釋為當年是由作曲家許常惠、史惟亮等領軍,赴各部落採集各族原住民歌謠。然而當年眾人採集成果後來都損毀遺失,幸好史惟亮舊識德國歐樂思神父因資助採集活動有拷貝,2011年考量自己年事已高,詢問台灣何處可保存並數位化,2012年交給台灣師範大學,台師大也從2020年起陸續發表專輯「聽見1967長光部落」等。 細看台師大專輯,會發現採集者主要都是已故音樂學家李哲洋,並非一般印象中的許常惠等人,台師大2020年記者會也言明此點。然而許多官方資料仍難見李哲洋之名,近來主編「李哲洋談樂錄」的作家李志銘指出,2010年國立台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出版的「重返部落、原音再現」,就不顧書內明明列的採集者都是李哲洋等人,書名照樣打上大大的「許常惠教授歷史錄音經典曲選」。到底李哲洋為何會被邊緣化?當年民歌採集運動的幕後發生了什麼?來聽聽李志銘與李哲洋兒子怎麼說。
故宮近年啟動修復及再利用計畫,擬在身為歷史建築的北院正館前方新建入口亭等,引發文資爭議。北市文資審議大會日前決議不通過故宮該計畫,據指出,關鍵之一是一張從故宮園區中軸線看向入口亭正面的模擬圖。
疫情至今3年,衝擊國際往來,對台灣表演藝術觀眾最大影響是較難欣賞到國外節目,這也反映在各表演藝術中心過去兩年的國際表演藝術節陣容,或公布後又取消節目。隨著各國逐漸解封,今年國際節目紛紛重回各表演藝術節名單,讓粉絲欣喜期待不已。
高雄「承風青鳥」書店近來捲入爭議,外界對承億集團為何在高雄設酒店乃至書店、高雄市府又為何設立這與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共構的BOT案,充滿想像。承億集團董事長戴俊郎接受專訪,表示這都是天時地利人和,高雄副市長史哲則說一切源於希望圖書館多元化、做文化加值。
走過戰爭、通膨、疫情、選舉交織紛擾的2022年,對於即將到來的2023年,你希望迎來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台灣?在歲末年終之際,聯合報數位版邀請了多位名人談談2023年的想望,聽聽他們如何總結過去這一年,以及對來年的期盼。或許我們也能想想,我又能做些什麼? 我對台灣2023年的期待,就是人人都堅持夢想。你有什麼樣的夢想就堅持,為了這夢想,原本的方式、策略、生活起居都可以改變,可以檢討,可以修正,但夢想不能放棄。
承風青鳥書店在承億集團接手後,決定退書給友善書業合作社換款,友善2022年12月31日聲明青鳥書店創辦人蔡瑞珊承諾不會將書真的退給友善。這批100萬元的書籍去向何處,蔡瑞珊表示,她將於這周提出解決方案給承億,另也可能將部分書進到青鳥系列目前唯一賺錢的基隆「太平青鳥」。
日前高雄「承風青鳥」書店傳出拖欠經銷商書款,還擬退書給進書方之一「友善書業合作社」,引發獨立書店圈譁然。其實,「承風青鳥」所有權早已屬知名旅店品牌、建商承億集團,以其2021年僅系列文旅營收就約5億元的實力,很難想像付不出數百萬元書款。會出現此爭議,牽涉各方協調角力落差。...
走過戰爭、通膨、疫情、選舉交織紛擾的2022年,對於即將到來的2023年,你希望迎來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台灣?在歲末年終之際,聯合報數位版邀請了多位名人談談2023年的想望,聽聽他們如何總結過去這一年,以及對來年的期盼。或許我們也能想想,我又能做些什麼? 我經歷過刊登小說、介紹畫家就要被警總約喝咖啡的年代,當時光是雲門舞集1978年推出「薪傳」,背後都有很多密談,討論舞作觸碰到的禁忌。可是我現在回想自己這代很幸運,因為我們真的看到這種緊張、對文化的打壓一點點鬆綁。這幸運也表現在回看台灣過去半世紀發展,不管是政治走向多元、經濟繁榮、文化上的創造力,我覺得都是最好的半世紀。...
在草地野餐,逛逛戶外市集,再看場戶外電影院或表演……這不是各種園區舉辦的生活節,而是就在表演藝術劇院。過去一般想到劇院,都聯想藝術殿堂,隨著時代改變,劇院傳統定義鬆綁,越來越多國內劇院極力和民眾生活接軌,期望成為大家日常的一部分。
近年IP(知識產權)一說風行,從官方到民間都想靠一個作品發展出其他媒材作品「一元多用」,在表演藝術領域,從書籍改編的舞台劇也愈來愈多見。不過從書籍原創者角度,多認為創作時純考量作品本身真誠性就好,IP是否能多元發展,應交給後面其他團隊。
1980年代解嚴前後台灣藝文衝撞能量蓬勃,其中藝術家李銘盛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大廳大便,讓今日新世代藝術家猶然津津樂道。北美館館長王俊傑指出,1980年代台灣藝文如此生猛,背景是1970年代中美斷交等時代大事及蔣勳等人的文化運動,蔣勳則透露,為此他常被警總約去喝咖啡。
1980年代解嚴前後是台灣藝文史上公認最活力生猛、反叛的時期,不同意識型態碰撞間也產生許多衝突。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辦「狂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展,除可看到當年在美術館大便、惡搞等眾多狂放的藝術家,也可看到兩度公然毀損藝術家作品、藝術圈私下稱「最狂」的時任北美館館長事件。
坪林山中石頭屋三合院前方廣場,南管音樂家王心心對著翠綠山景虔敬舉起琵琶,端坐唱起心經。這是她許願環台「心經走讀」首場,藉著吟唱以南管譜曲的心經,她想讓更多人認識南管,也連結起台灣各地風土民情與獨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