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買賣除了擔心房屋漏水、鄰近有嫌惡設施外,誤買凶宅恐怕是買家最不願遇到的事。北市李姓男子去年透過王姓房仲牽線,以9百多萬價格購買一處3樓公寓的2樓,簽約後隔天,李在網路上以門牌號碼搜尋,竟然意外發現,他的直下樓層,也就是1樓曾經發生過自縊死亡案,也就是凶宅。 李拒絕購買卻被買方求償,最後只好以70萬元和解,李不甘損失轉而控告仲介要求賠償付出的和解金,但仲介表示事前就提醒買方1樓是凶宅,是買方簽約後又不履行,賠錢後才遷怒於他。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長者在過世前預先處置財產,或為節稅,或是獨愛特定子女而贈與,儘管這類贈與子女無權置喙,但長者過世後難免成為子女之間繼承遺產時,因公平性而心生芥蒂。高雄一戶人家父親有十多筆土地房產、股票與現金,父親在過世前2年,兩度贈與長子220萬元,第二次贈與沒多久就去世,結果次子不滿父親不公,對哥哥、弟弟與母親提告,要求把這440萬元也列入遺產計算,因為民法有規定過世前2年的贈與,要視為遺產,但卻被法官駁回官司吞敗...
從事運動競技難免潛藏受傷風險,若場館負責人提供之設施或管理不當造成他人受傷,可能得負賠償責任,但是否得照單全收?黃姓男子4年前去中部一家高爾夫球場打球,未料一顆失控球飛來,黃的左眼直接被打爆,經多次開刀後,視力僅剩對光有反應近乎全盲,黃向球場提告要求近80萬元賠償金,原本一審法官如數照准,但二審法官查出,打球過程中,黃的兩個舉動導致他自己也「與有過失」,導致賠償金被法官直接砍一半,只剩39萬餘元。
人手一機、人人當網紅的時代,路上自拍直播相當常見,更常出現「不想被拍」糾紛。韓國YouTuber小熙日前在台南旅遊沿途直播,有男子訐譙認為侵犯「肖像權」,鬧到進警局。律師點出,如果拍到的畫面讓一般人可以從中辨識出特定身分,就屬民事肖像權保護之標的,至於有無到侵害權益程度,要視比例原則判斷。 律師解釋,法院對於侵害肖像權的裁量,會考慮包括拍攝目的的合理性、一般社會能容忍範圍等。
父母買房助子女成家立業甚為常見,若子女把父母給的房產贈與另一半後兩人離婚,長輩就只能眼睜睜看著房產落入他人手中?北市林姓男子數年前打算結婚,其父兄大喜集資2000餘萬元買一戶公寓供林男夫妻居住,幾年後林男與妻子婚姻陷入危機,林為安妻子的心,將房子過戶給妻子「安太座」,但兩人關係還是無法改善,妻子也搬回娘家住還打離婚官司,林的父兄翻臉不認人,以當初買給林男的房子僅是「借名登記」,給其夫妻借住為由,控告媳婦要她把房子還回來……
日前受颱風淹水影響,南部不少車子泡在水裡損失慘重,因為是天災車主只能自認倒楣,但如果是人禍造成該如何求償?嘉義一處大型社區,管委會去年委託業者清洗地下一樓的蓄水池,疑因業者施工出包,兩位向社區承租車位的車主,接到通知下樓查看,才知道自己的車已經成為泡水車,機械車位凹槽足足淹水60公分,車齡分別才2年、4年的車子只能賤價賣給車行,兩車主提告求償,沒想到業者、保全到管委會卻異口同聲說自己沒有責任。
藝人陳蔓菲日前在臉書辱罵同為藝人的夏克立是「被人養的狗」,結果付出8萬元和解金才獲夏原諒同意撤回告訴。這類公然侮辱案件,甚至網路上還流傳有「罵人價目表」,臚列被依公然侮辱罪分判拘役、罰金,各要付出多少價碼。然而也有罵人瘋子、對人比中指卻獲判無罪,這又是為什麼?
都會區住宅大樓林立,加上近年網購盛行,社區保全室常被各類宅配包裹淹沒,也屢屢發生因包裹遺失導致住戶與保全、甚至管委會間的衝突,吳姓女直播主住在永和一處老牌社區住宅大樓,以開直播販售珠寶維生,前年莊姓買家有意購買一只價值105萬的翡翠戒指,吳把戒指寄給莊鑑賞,莊把戒指寄回時,保全疏忽將內裝戒指的包裹放在其他樓層而遺失,吳女控告社區管委會、保全公司與保全員要全額賠償,但法官竟只判保全只要賠償1萬多元...
與子女關係是否和睦,通常也是長輩預立遺囑時,遺贈分配的考量面向之一,但前提仍需要符合民法規範。北市一錢姓家庭,老父在過世前3年,因為與大女兒發生爭吵糾紛,一氣之下在預立遺囑時,以大女兒不孝為由,在遺囑中聲明大女兒喪失繼承權,遺產由2個兒子繼承,而大女兒不甘繼承權遭侵害,於是將2個弟弟告上法院,還要求法院分割遺產,法院日前基於一個理由判決大女兒勝訴,大女兒可分得父親遺產近500萬元。
基隆一名女子出生時就被親生父母送給養父母,以「婚生子女」辦理出生登記,成年後尋親找到親生父母,兩方家庭相處融洽。未料該女因病在家中猝死,她自書遺囑數百萬房產、土地、股票和存款贈與照顧她的乾姊,卻因遺囑上的一個細節,法官雖認定遺囑為真,卻不符贈與條件,財產不能如願給乾姊。 律師說,自書遺囑就是自己書寫的遺囑,好處是簡單方便,不用見證人也有隱密性,但因無法律專業人士協助,當事人可能對不熟法令,有能導致不如自己預期,甚至無效的情況。
長者會預先將房產登記給子女,部分是為避免子孫因為繼承發生糾紛,部分則是因為自己重病不久於人世,於是提前規畫。但世事難料,北部一名林姓老婦罹癌,擔心不久於人世,將苗栗的6筆土地、房子借名登記次子名下,沒想到次子竟比她早過世,房產都被媳婦繼承了。後來,老婦以媳婦生下林家第三代唯一男孫為由,只要媳婦簽下承諾書,賣房賣地她都可以分一半,就不興訟討回房產,但媳婦出賣部分房地獲得1500萬元後,竟然翻臉不認人。
許多長者因為行動不便或住院等因素,把銀行帳戶印鑑或提款卡託付給信任的晚輩,幫忙領錢支應生活所需,但經常發生長者過世後,晚輩繼續提款而吃上官司的案件,嘉義蔡姓男子住院時委託姪女提款繳交住院等費用,蔡過世一周後姪女又領了7千多元,被蔡的養女、也是唯一的繼承人控告偽造文書與詐欺取財,檢察官起訴姪女與其丈夫後,一、二審都判無罪,原因在於法官採用民法的概念,認定兩人並無主觀犯意...
日前北市發生寵物店與其二樓因修繕糾紛,寵物店無法獲二樓同意營業下,負責人過世的憾事,由於雙方對同意開業條件並無簽約,真相至今仍是羅生門,到底口頭約定能否成為有效契約?高雄一戶粘姓人家,因父母都罹患重病,子女開會商量後決定賣房籌措照護費用,長女還提議,賣房後以100萬元的代價,委託長子祭祀祖先牌位並照顧父母,但此提議並無共識,未料房子賣了之後長子以沒拿到百萬為由,多次對長女、也就是自己大姊提出刑、民事告訴,要追討這100萬元…
這種冤枉錢,您有繳過嗎?台中一處社區的地下停車場,屬於車輛得用升降台進出的機械式停車位,但升降台已經受損停擺十餘年,去年社區區權會決議要修復重新使用,卻要該社區沒有停車位的住戶,也要負擔修繕費用每戶各4萬多元,無車位的三戶住戶聯手提告管委會,要求法官撤銷管委會對他們三戶的債權,一審法官認為,升降台就跟車道一樣屬於共用設施,判決三戶敗訴要付錢,二審卻因一個理由大逆轉,法官改判這三戶勝訴確定,維修費一毛錢都不用繳……
藝人唐治平母親今年6月陳屍租住處頂樓,遭鄰居發現報案,檢警找來親友指認死者為唐母,遺體冰存在板橋殯儀館。但唐治平稱,屍體不是他的母親,拒領遺體;警方已依規定發布「認領公告」,今年7月8日若無人領回,殯儀館以「有名無主屍」代為處理後事。
雖然現在講究男女平權,但在傳統觀念下,仍有父母把身家財產押在兒子身上,期待養「兒」防老,嘉義一名陳姓地主生有一男六女,因都與兒子同住,多年來陸續將價值數億元的十多筆土地房產贈與給兒子,未料晚年卻被媳婦與其姊告上法院,只為了不到百萬元的農作物補償金及債務糾紛,陳認為兒子不孝,預立遺囑不准兒子繼承遺產,但陳過世後,兒子竟將六名姊妹告上法院,瞄準父親遺留的價值近2000萬元土地與存款,要討回屬於自己的特留分...
合則來,不合則散,越來越多怨偶不願委屈自己,選擇離婚來展開人生新階段。北市某名醫的妻子指控丈夫先是對她家暴、冷暴力,又與自家護理師外遇多年,因此向法院訴請離婚,妻子同時主張,她為了協助丈夫事業家庭,辭去公務員的工作,20多年來專心當家庭主婦。而由於離婚主因是丈夫有過失,所以連帶向法官請求前夫每月應支付她5萬元贍養費,但法官查過財產狀況後,卻只判決准予離婚,贍養費請求則被駁回。...
根據統計,台灣人預立遺囑並替遺產分配做安排的意願逐漸升高,從2003年的1918件,到2022年的9353件,可看出此跡象,但實務上有真正立遺囑者仍是少數,但法令對遺囑執行人的責任未明確規範,縱使遺囑有效,也恐未能確切執行,已故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的密封遺囑就發生不小爭議。 台灣於2018年成為高齡社會,推估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受少子化與家庭結構改變影響,意味著不欲按法定應繼分比例分配遺產的人,未來有可能增多,不想讓家人為自己身後事著想,預立遺囑便是其中一項選擇,但民法規定的5種預立遺囑的方式,到底哪種比較有保障,哪些方式比較會引起爭議?
不少長輩會在生前就安排子女繼承房屋的分配方式,以免百年之後子女吵成一團,但這類安排是否要提前履行可要三思。
中部某在地建商推出僅4戶的3樓透天厝建案,也順利完銷,買方付錢也完成產權移轉後卻發現供電出大包,由於建商向台電申請供電流程卡關,導致無法交屋,房屋成了「無電屋」,其中3戶買家於是控告建商要求賠償違約金,但建商卻說,房子產權都移轉了,電下不來是台電的問題,與他們無關。
基隆一名男子一個月內收到2張罰單,都是行駛在國道一號南下17.9公里處附近,被依「未依規定變換車道」開罰,2張共6000元,主要是因為行駛在主線道時,提早切換到畫有白虛線的「加速車道」;其實匯入、匯出高速公路時的車道和標線規定是常遭忽略的「大魔王」,稍一不慎荷包恐大失血,駕駛人即便喊冤申訴,罰單也難撤銷。
0403花蓮大地震後餘震不斷,全台更有200多處房屋被貼上紅黃單列為危險建築,由於集合式住宅重建依法得全部區分所有權人同意,因此最怕遇到的就是有住戶打死不同意,「一戶卡所有」導致重建延宕,北市大安區一處精華路段的老舊三層樓雙拼公寓,屋齡50多年,由於該屋經鑑定其結構安全未達最低等級,全部六戶住戶有五戶同意危老重建,唯有一戶拒絕,最後社區使出大絕將不同意戶告上法院,法官判決不同意戶得將不動產所有權「出讓」。
每有車禍,一定是「大車賠小車」?許多人不僅主觀認定「一定是大車的錯,或大車錯比較多」且想法根深柢固,然而無論成為刑民事案件甚至在調解過程,統統都要回到事實和法律要件上,實際判例更經常推翻這樣的認知。 基隆就有一場車禍,鄭姓男子騎機車載褚姓女子出遊,與曾姓男子駕駛的砂石車碰撞雙亡,法院依過失致死罪判曾男10月徒刑,鄭、褚的父母都訴請賠償,法官計算兩家共可求償約1700萬元,但最後為何獲賠金額卻打了三折?
虎媽虎爸注意!日前嘉義市1名少女遭母親當街怒斥要求下跪,民眾拍照上傳網路引熱議,警方表示會依強制罪嫌將母親送辦。律師列舉實例,管教行為超過紅線,將觸刑法遭送辦。
預立遺囑可減少子孫輩在遺產繼承時發生糾紛,也愈來愈多長者採用,但萬一遺囑關於遺產分配寫錯或漏列了,繼承人就只能無奈吞下?彰化就發生一件類似案例,父親憂心三個兒子日後為遺產起衝突,去世前20年就以擲筊方式決定好自己與妻子死後,遺產分配給兒子們的方式,還簽下協議書,父親死前還預立公證遺囑避免變卦,但遺囑卻漏列一筆近2坪的土地,原應繼承該地的哥哥向弟弟催討要求辦理過戶,弟弟卻說,他是依照父親生前的公證遺囑辦理繼承,為何要配合?
在民法上,贈與也是屬於契約的一種,而且只要雙方講好就成立。然而,若贈與契約沒有進一步「加工」,效力恐怕相當有限,在東部造船的黃姓男子,去世前曾2度表明,要把自己名下的2艘漁船,過戶給跟了他近20年的潘姓同居人,未料漁船還沒過戶黃就病逝,其子繼承後直接賣船拿錢走人,潘婦提告追討,還找證人作證黃確實要把船給她,法官雖採信證詞,卻還是判潘婦敗訴,170萬元賣船款恐要不回來。...
雖說父債子償的傳統,早在十多年前民法修訂後,就可用限定繼承條款解套,但還是有人擔心不知被繼承人外面債務有多少,乾脆拋棄繼承一勞永逸,不過拋棄繼承可不只有債務而已,新北潘姓一家人,父親欠一名翁姓女子120萬元,父親過世後全家除一女兒外全部拋棄繼承,女兒繼承父親留下的房屋與債務後,卻把房屋轉贈與母親,翁女憂心債務追討無門而提告,雖然女兒辯稱,房子是母親借名登記給她,只是還回去而已,但法官認為,拋棄繼承哪有只要房子不要債務,判決女兒贈母的房產移轉登記必須塗銷…
基隆某婦人住集合住宅1樓,她平時在家照顧女兒時會彈鋼琴,3年來樓上鄰居飽受琴音困擾,認為是噪音擾人。有住戶受不了向警方舉發,警方依違反社維法裁罰婦人2000元,但婦人不服向基隆地院聲明異議,但法官駁回她的請求,認定她彈的是噪音,原因在於婦人的演奏方式有一大特徵,足以妨害他人生活安寧…
俗話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原本這只是形容女兒嫁人後以夫家為重心,但金門一對陳姓姊妹嫁到國外後,從此幾乎與父母零互動,母親罹癌到過世的8年間,姊姊只帶小孩回金門探視一次,母親去世也未回台奔喪,哥哥看不下去對兩個妹妹提告,接連剝奪兩人的繼承權後,沒想到其中一個妹妹的子女竟跨海提告要來分遺產,只因為外婆遺囑中只說兩個女兒不能分,並沒有提到外孫也不能分...
人生走到最後,能依照自己意願處理身後財產,當然最好,但有時往往難以如願,南投一名莊姓男子罹癌後,治療期間姊姊盡心盡力照顧自己,於是預立遺囑表示要把位於日月潭風景區商店街的一處店面,贈與給姊姊的兒子,表達感謝之意,莊過世後房子也如願以遺贈登記給外甥,未料莊的哥哥突然提告主張自己的繼承權遭侵害,結果法官發現遺囑違反民法相關規定,判決已經登記給外甥的這處店面,得塗銷遺贈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