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局勢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左二)9月13日造訪俄國東方太空發射場,俄國總統普亭(右)在現場介紹。法新社

金正恩對美使出和戰兩手策略 還想拉攏北京卻敗在台灣問題

北韓第14屆最高人民會議第9次會議於9月26至27日在平壤萬壽台議事堂舉行,通過一堆內政相關的法案決議,其中最引起外界注目的是將擁有核武寫入憲法增修條文。另一個引人側目的舉動是27日當天,國營朝鮮中央通信社報導,北韓已決定將7月越過兩韓交界而被捕的美國二等兵金恩驅逐出境。 這可以稱做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和戰兩手策略,或是他強調的「並進」,已經引起南韓提高警覺,統一部長金暎浩接受金融時報訪問時表示:「平壤要抵達華府或東京,必須經過首爾」。

朝中社今年4月13日發布的照片,金正恩與女兒金主愛(左)、妻子李雪主(左二)一同視察火星18洲際飛彈試射,右後方是金與正。法新社

一張照片曝金正恩交棒盤算?10歲女兒軍營趴趴走 宮鬥劇上演中

世人初見金主愛是在去年11月,約莫10歲大的小女孩出現在北韓試射洲際彈道飛彈的場合,感覺十分突兀,她牽著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的手,兩人都有圓嘟嘟的臉頰,是金正恩的掌上明珠無誤。 從那時起到今年8月,南韓統一部官員統計,金主愛已公開亮相16次,而且集中在軍事場合;甚至嘴角愈來愈嘟,推測是好奇心消失,可能倦了。分析家認為,現在要斷言金主愛被立為接班人,言之過早;但金正恩的胞妹,有「女帝」之稱的金與正,在金主愛頻頻曝光的這段期間,似乎遭到邊緣化。「同根生」畢竟比不上「從己身所出」?暗潮洶湧的宮鬥戲碼熱映中,誰能笑到最後?

美國總統拜登(中)10日下午赴越南進行國是訪問,英國經濟學人指出,這是繼柯林頓2000年破冰之旅後最重要一次訪問。圖為拜登在新德里準備搭機前往越南。美聯社

越南周旋美中俄四角關係微妙 「竹子外交」不選邊站有何底氣?

美國總統拜登10日下午赴越南進行國是訪問,英國經濟學人指出,這是繼柯林頓2000年的破冰之旅後最重要的一次訪問,美國需要拉攏越南抗衡中國,而中國在南海騷擾越南的漁船和油氣探勘船,被越南視為最大安全威脅,因此河內需要與美國加強軍事關係。美越彼此需要,拜登此行料將與越南升級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但美方若以為越南會加入美國陣營,將是一廂情願的想法。而紐約時報在拜登訪越前夕披露,越南不惜違反美國制裁,計畫向長期盟友俄羅斯秘密買武器,但美國也不敢批評越南,顯示在戰略和經濟上相當有底氣的越南,正與美中俄維持著複雜而微妙的四角關係。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左)與新加坡總理李顯龍6日出席東協—美國峰會。法新社

東協力求中立反遭邊緣化 如何走出美中爭霸的新路?

東南亞國家協會(東協)年度峰會與相關峰會7日在印尼雅加達落幕,除了中國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為福島核汙水排入太平洋一事互嗆,幾乎沒有其他亮點。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東協—美國峰會中向美國副總統賀錦麗直言,東南亞國家關注的是,中美一旦發生誤判,可能把本區域推向嚴重衝突。李顯龍沒提的是,美中各自抱團,東協努力不選邊站隊,長期標榜的「中立性」如今被視為旗幟不夠鮮明,立場不夠堅定,兩面不討好。美國總統拜登選擇缺席東協峰會,就是警訊。

高樓林立的「森林城市」原計畫供70萬人入住,已蓋好的公寓大廈和別墅型平房可供10萬人居住,但現在整座城市僅號稱有9000居民。法新社

碧桂園斥資千億美元在馬國打造森林城市 惹3國政府淪「鬼城」

爆發債務危機的中國大陸房地產開發商碧桂園在馬來西亞斥資1000億美元打造的「森林城市」(Forest City),原計畫供70萬人入住,已蓋好的高樓和別墅型平房可供10萬人居住,但現在整座城市僅號稱有9000居民,而且看不到他們的蹤影。城裡近九成的商店被棄置,街道空蕩蕩,淪為詭異的「鬼城」,碧桂園野心勃勃的造城計畫出了什麼問題?

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是下任總理人選(右),他去年7月在G20峇里島財長與央行總裁會議中,與澳洲國庫長查默斯(左)舉行雙邊會談。路透

李顯龍稱交棒計畫回正軌 選前或選後卸任考驗智慧

「4月是最殘酷的月分」是艾略特詩作《荒原》最有名的開頭。對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來說,最殘酷的月分可能是7月,內閣接連出包、利益衝突、部長貪腐、國會議長不倫戀。李顯龍8月20日演說時強調,新冠疫情已經過去,「我的交棒計畫回到了正軌」,並強調近期發生的爭議事件不會延後交接時間表。不過,觀察家咸認,李顯龍要交棒,起碼是一年後的事了。

福島縣相馬市的漁船22日靜靜停泊在岸邊,12年前的核災重創福島漁業及水產。美聯社

福島核汙水令人聞之色變 兩個日本小鎮卻爭取核廢貯藏

反對歸反對,抗議也抗議過了,日本政府仍決定24日將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核汙水排放入海。在人人聞核色變,避之唯恐不及的時刻,卻有兩個日本小鎮默默爭取核廢料在當地貯藏。圖的是什麼?兩地的首長為何無視居民及環保團體強烈反彈,自告奮勇接下燙手山芋?

南韓總統尹錫悅(左起)、美國總統拜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達成三方協商承諾,說好在攸關集體利益與安全的區域挑戰、挑釁和威脅時,要迅速協調應對行動。歐新社

美日韓建元首危機熱線 但北京擔心的「亞洲小北約」仍有待檢驗

美日韓峰會18日落幕,一如會前預告,美日韓元首建立危機應對熱線,講究迅速協調應對行動。對此,北京擔心若美國成功在亞洲建立小北約,擴大啟動軍事行動的條件,將對其帶來衝擊。不過,按照目前來看,是否發展成北京擔心的「亞洲小北約」,還得留待檢驗。...

日本商家對中國人回來爆買充滿期待。圖為2014年陸客在東京銀座買了多個免治馬桶。路透

觀光公害vs.經濟復甦 日本開放大陸團客的兩樣情

中國大陸8月10日開放團客到日本旅行,日本民間機構推算2023年將增198萬名外國旅客入境。但是疫後嚴重缺工,觀光產業期待又怕受傷,部分日本民眾擔心「觀光公害」加劇,影響日常。 中國官方宣布第三波開放團客的國家名單前,日本先傳出解禁消息。日媒報導,中國旅行社已在募集本周五(11日)到京都、箱根的旅遊團。日本地接業者表示,他們本周的名額幾乎都滿了。

南韓總統尹錫悅上任後一系列對北韓強硬、靠攏美日的作法,已引起中國大陸警惕。圖為尹錫悅6日在首爾參加顯忠日紀念儀式。

南韓放棄終戰宣言 新國安戰略恐讓朝鮮半島核威脅更緊張

南韓總統尹錫悅政府7日公布新版國家安全戰略文件,大幅調整前任總統文在寅任內強調的核心議題,刪除「推動終戰宣言、和平協定」等內容,代之而起的是把北韓的核威脅視為安全上的最大挑戰,且將北韓明確定義為敵人。分析家指出,此文件可能使南北韓關係更加緊張。

這次山東號從海南出發,編隊單薄只有兩艘水面艦,直到經過巴士海峽到台灣東部後,跟其他已經在執行巡航任務的水面艦會合,加上航母總共6艘船艦才形成比較完整的編隊。圖/國防部提供

解放軍航母「佔位」台灣東部盤算外阻內封 真能如大陸所願東西夾擊?

4月初正當蔡英文在美國會晤眾議院議長麥卡錫之際,中國大陸首艘國產航空母艦「山東號」於台灣東部海上進行演訓,不言而喻的政治目的不僅台灣必須正視,重大主戰裝備的出現,也成為亞太地區不穩定的因素。聯合報副總編輯郭崇倫專訪軍事專家亓樂義,深入分析中國大陸航艦戰力,及其如何在台海衝突中發揮「外阻內封」作用,而美日又打算如何防堵解放軍突破第一島鏈。以下為第一人稱專訪。...

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從未放棄對北韓經濟制裁,但北韓經濟雖難以發展但也並未崩潰。路透

為何美國制裁拖不垮北韓?先看中國貨船起死回生的故事

無論是在美國前總統川普推動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會面之前或之後,為解決朝鮮半島無核化問題,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都未放棄經濟制裁。北韓在持續不斷制裁下,經濟雖難以發展但也並未崩潰,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去年北韓還試射了超過90枚飛彈,打破歷來紀錄。顯而易見的問題是:為什麼嚴厲制裁還拖不垮北韓,壓不住北韓核武成長?華盛頓郵報近日以長文報導一艘中國籍運煤船Petrel 8的故事,說明對北韓的經濟制裁漏洞百出,也凸顯美國制止北韓核武的左支右絀。

日本面對經濟成長停滯、人口減少和高齡化,一度在全球經濟和地緣政治重要性下降,如今有媒體指出,日本前景並非如此悲觀。歐新社

逆轉中國大陸競爭威脅 日本重新擦亮亞洲強權招牌?

外界曾經常批評日本經濟成長停滯、人口減少和高齡化,及典型的島國文化(insular culture),導致該國全球經濟和地緣政治重要性下降。「牛津大辭典」解釋insular時寫道,這是島民的典型特徵,指與外界無交流且思維有偏見。 然而,「日本時報」指出其實狀況沒這麼悲觀...

疫後日本開放邊境,南韓旅客爆量回溫,日本觀光局統計,2023年1月有149萬7300人次外國觀光客,南韓遊客占1/3。 法新社

南韓人忘了國仇 瘋赴日觀光 把No Japan拋腦後

南韓總統尹錫悅在3月1日的抗日獨立紀念日說,「日本轉變為與南韓共用普世價值、在經濟安全及全球問題上攜手合作的夥伴。」當政治不再利用愛國心煽動,南韓人3年多前發起拒買日貨的No Japan運動,也煙消雲散。

南韓尹錫悅總統夫婦1月赴阿聯進行國是訪問。路透

再接阿聯軍購大單 南韓武器外銷讓西方專家跌破眼鏡

南韓總統尹錫悅本月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為國內核電、國防、綠能等企業拉進300億美元投資;時序再往前推,去年南韓與波蘭達成歷來規模最大軍售協議,成為亞洲最大武器出口國,讓西方專家們感到意外。不過日媒指出,這是政府與民間合作的韓流式推銷成果。

北韓連日試射飛彈,次數頻繁歷來罕見。圖為日本街頭發送快報。美聯社

日本時隔3年釋出峰會訊息 南韓還有「怨氣」冷淡回應?

北韓連日試射飛彈,威脅朝鮮半島與日本和平,日媒報導,日韓領袖可能在本月出席東南亞的國際會議時,舉行時隔3年的峰會,但南韓總統府辦公室說八字沒一撇。令人想起9月的時候,尹錫悅政府被日方冷臉以對的恩怨。

日本自民黨眾議員杉田水脈的黑歷史,多添一筆。圖/截自YouTube影片

對霸凌貼文按讚法院判賠 日本國會議員黑歷史再添一筆

日本自民黨眾議員杉田水脈的黑歷史,多添一筆。東京高院日前判她要賠獨立記者伊藤詩織55萬日圓,這是日本司法史首次在社群按讚被判賠的案例。按讚就惹禍上身,聽起來很令人害怕,律師分析法官判賠的原因。

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左)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表明,會加強朝中合作。圖為金正恩2019年訪中與習近平會面。新華社

新冷戰成形!南北韓都不敢得罪中國老大哥 美日一個頭兩個大

北韓自9月25日起連續試射飛彈,不排除進行第7次核試爆,挑釁之意濃厚,東亞緊張局勢再度升級。聯合報副總編輯郭崇倫專訪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劉德海,深度解讀北韓背後的盤算,並分析南韓應對與未來中美俄三強的布局策略,以及影響何以擴及台海。以下為第一人稱專訪。...

反對為前首相安倍舉行國葬的人上街頭抗議。新華社

安倍國葬從民氣可用變一手爛牌 岸田政府如今兩面得罪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國葬依計畫於今天(27日)下午在東京都千代田區的日本武道館舉行,會場內播放回顧安倍從政以來關鍵談話與重大政績,獻花台有超過萬人到場獻花惜別,但場外更有反對國葬的團體聚集遊行抗議,在調派2萬名警力的維安下,現任首相岸田文雄上台致悼詞,並進行「弔唁外交」。外界納悶,安倍的這場國葬為何辦得如此劍拔弩張 ?

前首相安倍晉三突然過世,安倍派混亂了兩個月都還沒決定由誰來一統派系,不能排除未來分裂的可能。路透

安倍派弱化 日媒體人:台灣應拓展派閥人脈分散風險

作家也是資深媒體人野島剛今天(2日)以「後安倍時代的日台關係」為題的演講指出,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過世後,安倍派議員在岸田內閣開始被邊緣化,台灣政界必須留心,安倍派人脈不像以前那麼管用,最好分散風險。

中國大陸3月公布財政報告指出,2022年國防預算共1兆4504.5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6兆3819.8億元),比去年增長7.1%。路透

數字看國際/解析各國國防支出 台日韓星相加還不到中國大陸一半

台海關係緊張,中國大陸大動作軍演,不僅打破兩岸維持已久的「台海中線」默契,從黃海、渤海軍演,也不難看出對美日韓警告意味濃厚。儘管華府並未改變評估中國大陸可能武力犯台的時間表,即「北京在2年內不會試圖奪取台灣」,但美中兩國分歧日益加深,不少學者擔憂兩大強權管控風險的溝通管道若失靈或崩潰,軍事衝突恐一觸即發。

日本政府打算將陸上自衛隊的「12式地對艦飛彈」射程從目前的100多公里,加長至1000公里,並改良為可從艦艇或飛機發射。圖為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去年11月視察陸上自衛隊大阪營區,背景為12式地對艦飛彈(右)和19式155公厘輪型自走砲(左)。路透

台海若爆衝突日本如何有效應變? 3大障礙難題待解

美國軍事專家預測中共將在2027年攻打台灣,但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引起美中緊張關係升高,北京有可能提前行動。日本經濟新聞分析,中共若現在攻台,日本如何有效應變有三大障礙,首先必須認定中共武力犯台是對日本的「生存威脅」,其次是日本必須加強被視為防禦真空地區的南西島鏈(琉球群島)的防禦能力,第三是日本缺少具體的撤僑計畫,台灣大約有2萬4000名日本僑民,日本要同時撤離在台灣的僑民和先島群島的居民是一大挑戰。

日本退休公安指出,公司附近的飲食街,是間諜造訪熱點。美聯社

在銀座餐廳與共產國間諜過招 日本記者揭露吸收手法

日本警視廳近日呼籲企業等,要提防俄羅斯駐日貿易部職員試圖竊取日本先進技術,從事間諜活動。在沒有逮捕舉發的情況下,警視廳的動作十分罕見。有日媒記者自曝曾被外國間諜接觸試探,其手法與警視廳公布的非常相近。 日經商業記者吉野次郎說,某年秋天行經東京虎之門地區,一名素未謀面、穿西裝的白人男子看似隨性地,用英文與他攀談...

中國大陸本月4日的軍演,有5枚彈道飛彈落入日本專屬經濟區(EEZ)。美聯社

日媒分析2種中共犯台劇本 指首相、防長無定期兵推令人憂心

在中共解放軍於台灣周邊軍演之後,中日17日重啟外交對話,觸及台海問題。日本經濟新聞評論指出,日本首相、防衛大臣等閣員每年參與防災訓練,卻無軍事危機的兵推,令人憂心。 評論還說,離上次台海危機20幾年,如今美中兩大強權的亞洲軍力,中國已占上風,爆發戰爭危險更勝以往。對此,日經分析了2種可能發展的劇本。

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8月4日拜訪南韓國會後出席記者會,身穿與她7月29日簽署「晶片法案」的同款套裝。歐新社

美組「Chip 4」打擊大陸晶片業 台韓左右為難 日急著盤算

南韓總統尹錫悅以正在休假為由未安排與來訪的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會面,在遭到國內批評後安排與她通電話。尹錫悅不想見裴洛西,可能是怕她向他施壓,要南韓加入美國籌組的「Chip 4聯盟」。對南韓而言,這是極艱難的決定,南韓仰賴中國大陸晶片市場,若加入聯盟,肯定會遭到中國報復,但南韓又需要美國的晶片技術和設備,因而陷入兩難。

日本已故首相安倍晉三2021年9月透過視頻在統一教合辦的活動上致詞。圖/統一教會提供

安倍外公引進統一教 和甲級戰犯一起滋養日本右翼

對北京立場強硬、不假辭色的日本防衛大臣相岸信夫,26日在記者會上透露,以前選舉的時候曾有隸屬「世界和平統一家庭聯合會」(原「統一教會」)的人士來幫忙。他說:「與幾個人有交往,有成員作為志工出了力。」關於具體的支援措施,他表示「我認為有電話拉票等工作」。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身亡,不僅震驚全世界,也讓日本政壇暗潮洶湧。美聯社

岸田繼承安倍遺志只是場面話? 日本修憲卡在2大魔王關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身亡,不僅震驚全世界,也讓日本政壇暗潮洶湧,自民黨內最大派系「清和會」(安倍派)未來會走向何方?黨內派閥勢力將重新洗牌?修憲議題再起,現任首相岸田文雄的施政方向是否調整?聯合報副總編輯郭崇倫專訪輔大日本暨東亞研究中心主任何思慎,深入分析日本進入後安倍時代的政經局勢發展。

日本6月消費者物價,食品整體上漲3.7%。路透

國民零食堅持42年沒漲 專家:「便宜日本」問題大了

一根10日圓的日本國民零食美味棒(うまい棒)4月起調漲2日圓,日本民眾盛讚他們是了不起的企業,堅持42年來不漲價。看在經濟專家眼裡,不漲價的「便宜日本」問題可大了。

7月初G20峰會期間,澳洲外交部長黃英賢與大陸外長王毅會晤。法新社

陸外長王毅向澳洲新政府釋善意 中澳關係能回暖多少?

中國大陸近年與澳洲的緊張關係升級,但最近似乎突然回心轉意。大陸外交部長王毅15日表示:「中方願本著相互尊重精神,為雙邊關係再把脈、再校準、再啟航。」兩年多來,中國都拒接澳洲官員的電話,更別說同意會面。如今跡象則顯示關係正在解凍:中澳國防部長6月舉行會晤,外交部長也在7月初的G20峰會期間碰面。究竟這些互動的意義有多大?

來自世界各地的統一教信徒2020年2月在南韓京畿道加平郡清心和平世界中心參加集體婚禮。統一教由教主為信徒集體配婚。美聯社

安倍遇刺 揭開集體配婚的統一教與自民黨的政治糾葛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8日遇刺身亡,日本共同社報導,犯嫌山上徹也供稱她母親大筆捐款給源自南韓的統一教,害他家破產,還說將該教引進日本的是前首相岸信介,「所以我就殺了(岸信介外孫)前首相安倍」。美聯社報導,統一教與日本自民黨的關係可追溯到岸信介,岸信介與統一教都反共,統一教也喜歡找政治人物背書,兩者一拍即合。日媒曾在1999年報導,當時有逾20名自民黨議員辦公室有統一教成員擔任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