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川普重返白宮,北京輿論界傳出悲觀、審慎樂觀、極度樂觀3派判讀。悲觀一派相信川普仍利益至上,且中共決策層可能上二次當;審慎樂觀一派認為貿易戰、科技戰、貨幣戰「三戰」將熄火,中美雙方會針對這3個領域進行交易;樂觀一派認定川普上台主要是「刀刃向內」至少忙一年,期間中國只要讓利多,中美「小蜜月」春天可來,中國經濟「小陽春」夏天將至。 但真正影響政策制定的北京當局究竟怎麼想?聯合報資深香港特派員李春,用一篇內部演講帶讀者一窺端倪。...
近期大陸央視製播的新聞專題片《反腐為了人民》,曝光了幾起中共官員貪汙案件,官員們在鏡頭前懺悔說出自己怎麼走上歧路、如何貪汙。然而,收賄方式千奇百怪,令許多大陸網友翻新了官員貪汙方式的想像。例如,有的直接將個人收款的QRcode(二維條碼)印出放在繳費窗口;有的讓妻子掌控34家公司;甚至還有人「與時俱進」利用虛擬貨幣為工具。大陸官員收賄方式花樣繁多,一個比一個更誇張,讓網民大嘆「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俄烏戰爭爆發後,大陸坊間興起一股「挺俄經濟」,「俄羅斯商品館」遍地開花,有電商直播請來俄羅斯人帶貨,後面打上「買點吧,我掙錢有大用」等標語。但近月,包括上海、成都等城市相繼立案,針對多家商品館查處,為數可觀的「挺俄經濟」正面臨一場大翻車,究竟原因為何?
中國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1月4日傍晚在釣魚台國賓館會見來訪的台東縣長饒慶鈴一行,作為2025年第一場公開在大陸進行的兩岸交流活動,這次會見其實透露很多細節,甚至預示著2025年中共對台政策的走向。
川普2.0即將展開,美中的脫鉤恐進一步升高,包括學術的脫鉤。就在川普就任10天前的1月10日,美國密西根大學以「國家安全」為由,終止與上海交通大學的合作。這不只是一個象徵,更是一個預兆。
年尾年頭兩個月,是中國大陸雷打不動的會議月。重要的會議先開,去年十二月以中央級會議為主,今年一月以省級地方的人大政協會議為主。但近日有兩個過去不被留意的會議被特別關注,一是「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一是「全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被關注是因其折射著特別的政情。
在剛過去的2024一整年,中國大陸有大量醫院破產和倒閉,和過去幾年相比,醫院破產數量快速上升。對於一般的大陸民眾而言,最關心的問題是:如果愈來愈多的醫院面臨經營壓力,虧損壓力會不會轉移給患者,看病變得愈來愈貴?哪類醫療項目會對民眾增加的負擔最大? 另一頭,上門求診的病人與家屬訴苦「看病貴」,結果醫院仍在虧損中勉強度日、走向破產,究竟問題在哪?病人支付的高額醫療費用,又是流向何方?
彭博日前引用中共內部消息人士表示,為提振公務員士氣、也為推動消費,決定給公務員「大幅度」加薪,其中,中國大陸政府公務員的基本工資,每月漲幅不會少於500元人民幣(單位下同,約新台幣2241元),加薪回溯自2024年7月開始。加薪幅度將根據基本工資高低不同,約在5%左右,教師、警察和醫生都在這波加薪潮之列。但是,這樣的「救民先救官」真能拉動內需?或者效應能外溢到其他上班族?
中國大陸桌球選手樊振東、陳夢宣布退出世界桌球職業聯盟(World Table Tennis, WTT)排名,引發大陸體壇震撼。由於兩人分別為巴黎奧運桌球男、女單打冠軍,金牌選手的選擇受到廣泛關注,不過也有大陸網友為其抱不平,認為WTT在「欺負中國選手」,認為兩人意在「為運動員發聲」,背後癥結究竟為何?
踏入2025年後,中國大陸已現多重政經變局,其中最峰迴路轉的是對外關係,其間最敏感的又是川普再登台的中美交手。傳說川普和習近平的工作團隊一直保持低調接觸,於是近日大陸圈子傳出一份低調談判中,美方團隊提出的一套「川普底牌」。 這套「川普底牌」涉及部分北京當局一直畫為「紅線」或認定為「核心利益」的東西,所以外界議論紛紛,將信將疑,就怕川普會像不斷變臉的「川劇」。而在「川普底牌」之外,更傳出俄羅斯和中國大陸,都為川普上台準備了「賀禮」。...
TikTok正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法庭「生死戰」。羅格斯大學卻列舉了TikTok的三項「罪狀」,一是「具偏見的演算法」;二是TikTok內容過多親中共的內容;第三是TikTok使用者態度顯著轉向中國,尤其是它的重度用戶。這表明它的灌輸是成功的。 資深記者黃國樑分析上述報告及美國最高法院的可能審判結果,將如何改變TikTok的命運?
2024年,大陸汽車產業競爭日益白熱化,全年全行業都在打價格戰,導致整個行業虧損、倒閉消息不斷。連百度與吉利控股集團聯合打造,號稱定位高端智能化,致力於打造智能化領先的汽車機器人的「極越汽車」上個月都傳出面臨倒閉危機的消息。 與此同時,卻有廣汽、長安等多家大陸車企宣布進軍「飛行汽車」,瞄準所謂的「低空經濟」熱潮,企圖在下一波產業浪潮搶占先機。這是因為馬路已經太擁擠、太競爭,車廠才會紛紛將發展目標轉向空中?
2022年12月29日,卸任中共中聯部長、且未在中共二十大續任中央委員的宋濤被大陸國務院任命為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目前已滿兩周年。作為不太尋常的任命,他執掌國台辦曾引起不少關注,而他的就任也確實為國台辦帶來很大的變化。
「李宜雪失聯了!」過去這段期間,這個消息引起愈來愈多中國大陸網友關注,許多人都相信,這名江西南昌女子應該又「被精神病」了...
中共開年第一會,是一月六日一連三天召開的中共中紀委全會,每次中紀委會前,例行要「抓一批」,今次中紀委全會前夜之變,是重開殺戒要「殺一批」。 六日召開的會議,全名「二十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每屆中共中央委員會組成同期,新組中共中央紀委。年年會前都有節目,如展開特定題目的專項學習動員行動;選不同地方不同部門抓一批貪官等。但今次中紀委全會前夕,低調開了殺戒,再度對貪官實施「死立執」。
少子化已導致台灣掀起私立大學倒閉潮。據統計,自2014年至今,台灣已有15所私立大專院校走向退場、2校已核定停辦。如今,中國大陸的民辦大學(私立大學)也出現同樣的現象,但原因卻不同於台灣,因為大陸每年高考(大學入學考試)報名人數還在持續增加中。既然還有這麼多人想讀大學,為何大陸的民辦大學會辦不下去?
2017年11月19日,時任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在一場公開演講中預言,2025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經濟規模將占全世界的20%以上。時間過得很快,七年一晃眼就過去了,2025年已近在眼前。但今天包括大陸學界在內,對於2025年中國經濟的關注點,已不再是中國會不會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而是2025年的中國經濟究竟能不能「保五」?
北京年底舉行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會議,向來被認為是收尾之會,誰料12月25日閉幕時有猛料,公布了一組「終止人大代表資格」的名單,其中有兩名解放軍中將,這兩名中將不算有名,但卻分屬將領倒台風潮中的解放軍陸軍、海軍兩大軍種。而各自的案件會被扯出,都是上頭更大咖的人出了事,隨著中共軍隊近年雷厲風行的反腐鬥爭持續,這種「拔出蘿蔔帶出泥」的狀況,還在越燒越大……
中國大陸全球電池巨頭「寧德時代」創辦人曾毓群真有新能源技術?換電模式能否再突破特斯拉的「充電經濟效益障礙」? 簡單問一句,寧德時代如何重新定義電動車市場規則? 為何馬斯克全然不看好「換電」模式,並已經丟掉多年的東西,在曾毓群的寧德時代眼中,技術突破引領新能源潮流?這篇文章,或許可以看出,換電走向標準化後,能否迎來電動車行業的「黃金時代」。
2024年11月14日這天,中國大陸在湖北武漢舉行慶祝2024年第10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活動。新華社報導,上午10時許,隨著一輛粉色車身的東風「嵐圖知音」新能源汽車緩緩駛出生產線,大螢幕浮現出「10000000輛」「風起東方 中國名片」等字樣。中國一汽、東風汽車、奇瑞汽車、比亞迪、理想等多家大陸本土車廠負責人和員工代表,在場共同見證這一歷史性的時刻。
女性在社會中往往處於弱勢,遭遇強凌弱時該如何生存?在中國大陸,女性花錢雇「白社會」撐腰,已逐漸發展成一門生意。但什麼是「白社會」?白的相反詞是黑,「白社會」某方面就是「黑社會」的反義詞。 今天在中國大陸基本上已是萬物皆可「雇」,隨著雇傭經濟興起,愈來愈多人願意花錢找人上門餵貓、代購物品、代排隊等等。而當需要人幫忙撐腰、壯膽時,也就有號稱是「白社會」的專業保鑣團隊提供服務,而這種服務如今正受到不少中國女性歡迎。
中共官修版的「清史」,近年來屢屢躍上新聞版面,因為這涉及中共官方對前朝的評價,也包含對當代邊疆、少數民族議題的態度。而先前曾傳出官修「清史」因上級的審查沒通過而停滯、甚至「陷入困境」,但聯合報數位版近日從消息人士處得知,中共官修清史工程,在延宕與停滯後,目前已經悄悄重啟,預計把原本的送審稿「改一改」,估算大概會以5年左右的時間完成。 清史工程為何重要?是因為官修清史,向來不是單純的學術問題。
今天中國大陸各行各業到底有多捲?從一杯咖啡或許就能一窺究竟。目前咖啡期貨價格已漲至近47年來的高點—每磅348美分,比年初幾乎翻倍。但人民幣9.9元(約新台幣45元)卻儼然已成為大陸咖啡的「天花板價」,並且正將大批連鎖精品咖啡店打得潰不成軍。
迫近歲尾,在中共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後,看似對中國經濟通縮僵局、對中美、中歐兩個貿易戰戰勢變局不為所動。實則已有超前動作,特別是在應對外部變局方面,已有是兩「退」兩「進」的動作,涉及的不只是美中晶片戰爭,甚至在加入CPTPP這個戰場,中國大陸與台灣勢必將有一場硬仗...
俄羅斯、中國、烏克蘭,及台灣,這四角關係,因為普亭一封給習近平的信而餘波不斷。網友揣測,是不是中俄軍事合作,由俄羅斯幫中國解決台灣問題,中國(或許可)幫俄羅斯解決烏克蘭問題。 資深記者黃國樑分析,俄羅斯國家安全會議副主席麥維德夫訪中後,「俄羅斯和中國將共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言論及其引發的國際影響有多深?俄中兩國在台灣問題及烏克蘭危機上的合作可能性,又有多大?
「經濟特區」無疑是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的標誌性象徵與成果,1980年,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正式設立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經濟特區,很長一段時間,經濟特區一直扮演著拉動中國經濟前行的火車頭。經過40餘年的發展,深圳的GDP早在2019年就超越當年亞洲四小龍之一的香港。然而四個最初的經濟特區中,有一個如今經濟卻陷入困境之中,這個曾經的「經濟特區」、「航運中心」到底是如何殞落的?
網紅「八炯」近日偕同「閩南狼」拍片,揭露中共各地台辦邀請台灣首來族赴陸的情況,相關討論仍在輿論發酵中。其中,影片所揭露的重要一個面向,就是中共的地方統戰部官員或者台辦系統官員,在與閩南狼對話時所表露出的對台工作經費情況。 事實上,大陸各省台辦的「口袋」有多深,是一個特別值得研究的議題,因為它同時反映兩個維度的情況:地方財政是否吃緊、對台工作是否重要。就此,本報整理大陸各省台辦2024年與2023年的預算,詳細揭露當前大陸各省對台工作的資金情況。
台灣六、七年級生青春年少時最常上的網站有哪些?無名小站?奇摩聊天室?11年前當無名小站關站,成為時代的眼淚時,曾讓廣大六、七年級生唏噓不已。日前,中國大陸「人人網」傳出停止服務的消息,同樣讓許多中國網友感嘆:「一代人的青春結束了!」
敘利亞反政府武裝輕車直取大馬士革,總統阿塞德意外閃敗逃亡,事件在中國大陸民間意外引發討論與熱搜,連日持續熱議的目標卻是杭州靈隱寺? 這場輿論風波,主因阿塞德一家去年被中國專機拉去了杭州千年古剎靈隱寺祈福,誰料才過一年,阿塞德閃崩垮台,還流亡到了莫斯科。此次中東蝴蝶扇動翅膀,杭州靈隱寺遭遇輿情龍捲風,甚至衍生各種「段子」,聯合報資深香港特派員李春,為讀者盤點段子背後關於阿塞德祈福的各種傳言、以及靈隱寺牽動「國運」的傳說...
人形機器人的市場前景、發展趨勢及應用範圍,甚至在汽車自動駕駛上的落地應用,技術發展、專利百花齊放。一如馬斯克所說,「汽車應該是一輛裝了輪子的機器人」。 2024年應既是全球人形機器人的量產元年,也是中美人形機器人全面開戰之年。資深記者黃國樑為您分析,究竟美中的人形機器人大戰是由一方勝出,還是共同引領風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