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每天更新,總編輯、主筆群親自點評國內外重大議題,帶來深度觀點。
周一至周五傍晚,犀利點評當日新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國內視障者約5.5萬人,各地推動視障引導標線(簡稱導盲行穿線),新增3條白色實線貫穿斑馬線,上路近4年普及率仍低,且施工草率亂象叢生。
昨天台北市發生行人依號誌行走在斑馬線上遭撞身亡,很殘酷的是,夫妻只是出門散步,先生眼睜睜看著妻子被公車捲入車底身亡。再不久之前,高雄市也發生類似的慘劇,一個正要步行回家的長輩,因人行道施工而被迫改走馬路,遭起步的砂石車撞擊身亡,同樣令人悲憤的是,該名長輩在被撞擊前已發現即將遭橫禍,但已難逃離「路殺」的命運。
台灣深陷「行人地獄」汙名,至今仍難擺脫泥沼,交通部雖新增「行人優先區」的標誌,反遭各方批評不遵守「維也納交通公約」。究竟國人陌生、政府不遵守的公約,為何可提升台灣道路安全?台灣政府不遵守這項公約,卻可能讓國人在外駕車時衍生風險?
交通部今年9月中預告新增「行人優先區」標誌,因未遵守「維也納交通公約」,遭各方撻伐,不與國際接軌的作為等同「鎖國」,導致預告期滿後,拖了21天,再次修改圖示、刪掉「兩項元素」後才上路。究竟交通部犯了什麼錯?
台中市的公車司機撞死東海大學女大生,「行人地獄」再起,民怨沸騰,台中市長盧秀燕祭出強硬的5項態度,包括重罰業者、要求公車司機重訓、違規記點研擬加重、檢視肇事路口、全面安裝行車安全輔助系統等,但嚴懲之下必能解決問題?
台中的交通近來屢成焦點,22日2名東海大學女大生在市區逛街過馬路時遭左轉公車撞上,造成一死一傷;2022年底台中一家3口同遭轉彎公車撞上,造成母嬰雙亡,行人死在斑馬線上的悲劇一再上演,一舉引爆市民怒火。台中市長盧秀燕臉書也被灌爆,她連日宣布5大措施及公車大執法專案,處罰力道也愈來愈強,但為何負評仍愈來愈多?這起事件就是典型的危機處理失當,而這把「行人地獄之火」會不會成為盧秀燕競逐2028的破口?
台灣「行人地獄」惡行被CNN認證後,悲劇一再上演。今年1至6月行人事故死亡183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0人,以「車輛未依規...
我國交通亂象曾被外媒評論為「行人地獄」,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去年8月20日於凱達格蘭大道舉行「還路於民」大遊行,不料時隔一年,今年1至5月行人事故不減反增...
馬路如虎口,每年有上萬名兒童遭遇交通死傷,內政部編列50億元改善校園周邊道路,有調查指出改善後的路段仍為交通死傷熱點;縣市政府提報無需改善的地點,包含桃園市青溪國小等31所校園周邊路段,交通傷亡人數竟呈現成長。政府預算花了,道安卻越改越糟,孩子走路上下學成了冒險,到底那裡出錯?
各縣市將通學巷視為改善校園周邊秩序解方,在上下學時段嚴令汽機車止步,聯合報採訪團隊直擊新北、台北、新竹、高雄等地通學巷,許多機車騎士仍漠視禁止通行牌,連導護志工也束手無策。
台灣要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絕對不缺乏口號,從「道路交通安全精進作為」到近日的「道安總動員」,口號喊得響亮,但當被問到如何加速改善預期改善的路口時,卻毫無促使縣市政府提升效率的措施,等同又陷入揭露數據,就想讓全員動起來的自我美好想像中。
賴清德總統5月20日宣誓就職,新任行政院閣員也走馬上任,交通部長李孟諺就任後的諸多事務中,莫過於交通安全議題,如何降低交通死傷事故、落實行人零死亡,將是他必須堅持、重中之重的任務。
台灣交通違規法令一改再改,職業駕駛去年怒批臨停車位不足,嚴苛記點制重創他們的生計。交通部今年修法限縮檢舉權,在地方政府畫設足夠黃線或臨停空間前,先替駕駛解套,但新竹市等7個縣市,盤點後竟提出新增臨停空間需求為0,解決行人地獄難道只剩下政治上想處理?
不過是一場例行的春雨,台灣各地狀況頻傳,台北車站一度成水鄉澤國,部分班次也停駛。一時的暴雨卻補不進水庫,各地旱情並未緩解,用水大的科學園區要先備水待命,當然也影響到水力發電。而桃園連續幾天停電跳電,經濟部的解釋是設備老舊,和供電無關,但興達電廠火力全開,影響到中部空氣品質,環環相扣的狀況,都說明了政府準備不足,漏洞百出,尤其是在尷尬的政府交接期,舊人未退,新人未接,誰來收拾殘局都搞不清楚。
準總統賴清德520上任前,各部會陸續清理戰場,交通部的三大戰場中,除赴陸禁團令延後到6月留給賴清德決策空間外;今年來台觀光客目標已從1200萬下修到1000萬;引發民怨的交通違規記點制,也已限縮到現場舉發案件才記點。賴清德貫徹意志到行政單位,據了解,為解決記點民怨,賴清德不惜三度對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說重話,如今政策髮夾彎,駕駛叫好,但台灣「行人地獄」惡名未除,如何徹底翻轉仍是挑戰。
行政院3月初拍板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修正草案,10項罰鍰1200元以下的微罪不開放檢舉、記點,其中有多達6項與違規停車相關,引發路權團體炸鍋。事實上,我國每年平均有逾700件因違規(臨時)停車導致的交通事故,國人最愛去旅遊的日本,街道少見車輛違規停車情形,他們是怎麼辦到的?聯合報數位版記者,整理日、韓、歐、美違停罰則大不同,不但程序繁瑣、罰款還有分級。...
由於台灣長年因都市設計不佳、街道設計多「以車為本」,街道設計缺乏人行道、騎樓被霸占,行人無路可走,只能被迫走在馬路上,甚至屢屢出現父母推著娃娃車與車爭道、險象環生,讓行人死傷數居高不下。「行人地獄」,至今依舊難解,一群民間力量為主的「人本規劃師」跳出來自救,希望號召更多人成為「街道醫生」,他們大聲呼喚交通部長王國材快來參加。...
為擺脫「行人地獄」惡名,去年6月違規記點與檢舉新制上路,之後就一而再,再而三地「朝令夕改」,最新版本甚至擬修法將在行人穿越道、交岔路口、公共汽車招呼站10公尺內停車、騎機車時手持行動電話通話等項目視為「微罪」,不開放檢舉,此舉也幾乎將可遏止累犯、不良駕駛的記點制度「自我閹割」。現在從政府到民代都在「拔草測風向」,誰會吵,誰就有糖吃,要達到行人零死亡願景,難上加難。
台灣道安改革尚未見到明顯成效,行人路權也仍在與「以車為本」的力量拔河之際,蔡英文政府在2023年推動的違規記點新制,因職業駕駛不滿、影響生計,不僅不到半年就暫緩部分項目,交通部長王國材日前還透露將研議1200元以下罰鍰的「微罪不記點」,再度遭路權團體批評走回頭路、漠視用路人性命。 當交通部改善道安的重點仍擺脫不了「執法」,忽視將路權及道路使用者等級概念導入道路工程,「以人為本」的道安鐘擺恐怕會慢慢受「車本主義」的風向影響,又擺回錯誤的方向,甚至因政府無法將改善道安的決心「一錘定音」,重演西班牙巴塞隆納原本力推人本交通,卻遭「車本主義者」反撲、走回頭路的場景。
台灣自從2022年底被CNN冠上「行人地獄」稱號後,蔡英文政府修法、大執法等動作不斷,卻加深行人、駕駛等不同用路人間的對立,更出現諷刺行人在行穿線慢慢走猶如「帝王」的言論。當交通安全改革成為既急迫又重要的工作之際,專家為何認為,若政府與民眾不了解「路權」及「道路使用者等級」觀念,落實在道路工程,相關爭議,恐怕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