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血糖

只要不碰大量奶油和鹽,爆米花就是最健康的零食之一。路透/Alamy 國際

健康來得及/竟有爆米花! 6大另類健康食物跌破你眼鏡

健康飲食只能侷限於全麥麵包、雞胸肉、新鮮蔬菜和莓果?專家指出,雖然這些食物對健康有益,但你還能有更多「另類」選擇,例如...…爆米花。這些你以為不健康的食物,實際上卻有著意想不到的好處。如果想為一成不變的飲食增添新意,不妨試試將專家推薦的這「6種食物」納入你的菜單或當作零食。

奇美醫院家庭醫學部部長蔡岡廷表示透過生活型態門診、整合性門診如何幫助大家控制三高,並就由數據,讓身體保養效果更好。記者周宗禎/攝影 聽幕後

元氣醫聲EP61|以為大餐引發血糖失控 奇美醫院生活型態整合門診揪出元兇

元氣醫聲與慢病好日子聯名節目【慢性共病放大鏡-全人門診系列-3】系列Podcast,從各面向探討全人門診現況、困境,至大家醫計畫底下的社區醫療整合,朝向全人照顧及服務的目標。 第三集的主題是《以為大餐引發血糖失控,奇美醫院生活型態整合門診揪出元兇》。控制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光靠用藥沒有用,還要改變生活型態,才能真正達標,但到底甚麼是生活型態?光是講少吃多動,但到底要怎麼少吃、怎麼多動? 這次,我們邀請到奇美醫院家庭醫學部部長蔡岡廷聊一下生活型態門診、整合性門診如何幫助大家找到更聰明的方法,來控制三高,並透過數據的力量,讓身體保養更有效率!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歐弘毅表示,社會大眾對糖尿病的誤解將導致病患延遲就醫,或血糖控制不佳。圖/歐弘毅提供 聽幕後

元氣醫聲EP48|母子糖友頻尿丟工作!專家破解糖尿病4迷思

國健署數據,台灣糖尿病的盛行率大概有到10-11%,全國有近220萬名糖尿病患,每年以16萬名速度增加,每10個台灣人就能有1個有糖尿病,糖尿病已經身處你我的周圍,快要把我們包圍起來了,但是你/妳真的認識它嗎?

糖尿病與高血壓可能讓開車的長者,變危險駕駛。圖為日本90歲駕駛肇事後,車輛被拖離現場。美聯社 國際

健康來得及/為何高齡駕駛車禍多?過度攝取兩類東西恐傷大腦釀禍

去年台灣有7.3萬名65歲以上老人駕汽機車發生車禍,高齡人士如何擺脫「移動式神主牌」的標籤?日本腦神經外科、認知症專科醫師給出答案。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高血壓對身體會造成各種傷害,卻很少人知道,對大腦白質也會造成影響,甚至影響銀髮族能否安全駕駛。...

專家說,不妨多找機會跟小娃兒玩,會找到「無比的快樂」。美聯社 國際

看世界如喜劇!2歲娃竟掌握幸福人生秘訣 6習慣值得大人學習

正在學走路的2、3歲幼兒調皮又愛哭鬧,連貓狗都嫌。但專家說,0到5歲的幼兒有一些好習慣,成人應該向他們學習,有益身心健康。精力充沛、充滿好奇心的小娃兒竟掌握了幸福快樂和成功的人生秘訣?他們的哪些行為和習慣值得大人學習?

吃晚餐時間應該在幾點,最有益你的健康與睡眠?醫界最新說法是:睡前4小時。路透/Alamy 國際

健康來得及/睡前4小時吃晚餐是最佳時機 專家提出多項優點

在意體重的人或許聽過晚上6點後不要進食,也有其他版本指7點、8點,眾說紛紜。究竟吃晚餐時間應該在幾點,最有益你的健康與睡眠?醫界提供一個簡單公式:睡前4小時。這是怎麼算出來的?

國家衛生研究院副院長許惠恒表示,若要遠離慢性病,必須先從改變生活習慣做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聽幕後

元氣醫聲EP26|內臟脂肪腰圍一量就知!糖尿病名醫4秘訣教你防治慢性病

慢性病是生活習慣病。擁有正確的健康識能,養成運動及健康飲食等習慣,能大幅降低日後罹患慢性病機率,但是養成習慣好困難,有沒有簡單的方式?從哪裡開始好呢? 本集節目榮幸邀請到國內糖尿病權威、國衛院副院長許惠恒,他表示,生病不只是醫師的事,自己的健康自己也該負責,也不藏私分享自己有在實施的4個健康秘訣,就讓我們仔細聽、認真做吧!

以前人們重視吃什麼有益健康,現在更關心要在哪個時間點吃東西。路透/Alamy 國際

健康來得及/「第二餐效應」聰明控制血糖 遠離糖尿病關鍵在吃對時間

近年間歇性斷食蔚為流行,不少人選擇省略某一餐,以達成一天有16個小時不進食的目標。2017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頒給研究生理時鐘機制的學者以後,與時間有關的醫學研究成顯學。以前人們重視吃什麼有益健康,現在更關心要在哪個時間吃東西,配合體內生理時鐘的飲食習慣,稱為「時間營養學」。 日本「時間醫學」專家用生理時鐘營養學的角度告訴你,為什麼現代人卡路里攝取減少,糖尿病卻變多?以及什麼時間吃最能輕鬆控制血糖跟卡路里?

用餐為何最好先吃青菜?近期愈來愈多研究發現,不只食物種類會影響健康與新陳代謝,吃下食物的先後順序也相當重要。路透/Alamy 國際

健康來得及/吃飯不忌口也能控制血糖?5招從改變進食順序做起

用餐為何最好先吃青菜?近期愈來愈多研究發現,不只食物種類會影響健康與新陳代謝,吃下食物的先後順序也相當重要。例如西式餐廳往往以麵包、沙拉、湯、主餐的順序上菜,但專家說,與其一開始就吃麵包這種高碳水化合物、低纖維的食物,不如留到最後吃,好處是不用太忌口,只是稍微改變進食順序,就能控制血糖、降低糖尿病發病機率。這樣做的原理與吃糖尿病「減肥神藥」Ozempic還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政治

嗜睡、昏沉「藥駕」奪命 哪些常用藥物導致危險駕駛

聯合報每天推出「圖解新聞」,希望藉由圖像設計幫助讀者理解生硬內容。這次的圖表帶你看「藥駕」致命風險不亞於「酒駕」,已成為道路安全危機。

台灣眼科學教授學術醫學會理事長提醒,糖尿病黃斑部水腫病患一定要好好控制血糖,並及早接受治療,才能減少失明遺憾。記者高彬原/攝影 聽幕後

元氣醫聲EP7|購物看不清標價是血糖惹禍?台大眼科權威教護眼妙招

「楊醫師,我買菜看不清楚菜價,菜到底新鮮、不新鮮,也看不出來,怎麼辦?」 台灣眼科學教授學術醫學會理事長、臺大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楊長豪指出,在各式各樣的求助病患中,不少是「糖尿病黃斑部水腫」造成,這也是糖尿病病患失明主要原因之一,上述病患所面臨的生活考驗,只是冰山一角,若不盡快揪出原因展開治療,病患的世界隨時可能陷入黑暗。 衛生福利部健保署自2023年2月起,放寬眼科新生血管抑制劑給付針數,最多給付14針,不過給付有些門檻,像糖化血色素(HbA1c)也需要達到一定標準,注射藥物後,黃斑部水腫、視力也都必須有改善,才符合後續申請資格。楊長豪表示,透過藥物持續治療,病患的視力得以改善或是穩定視力,生活品質也可維持正常。 歡迎收聽本集節目!

研究指出,在全球範圍內,愈來愈多的人選擇加工食品。這對人體的微生物菌群或新陳代謝健康都不好。路透/alamy 國際

健康來得及/卡路里一樣 加工食品卻比高纖食物更易長胖? 關鍵就在腸道細菌

卡路里是衡量食物能量的基本單位,多年來科學家們始終相信,如果提到體重增加,所有卡路里都一樣。但最新研究指出,事實並非如此。當卡路里都一樣時,加工食品仍比高纖食物更容易讓人變胖,關鍵就在體內的腸道微生物菌群。 西雅圖系統生物學研究所微生物組專家兼助理教授吉本斯(Sean Gibbons)表示,這項新研究令人震驚,因為它表明,即使不運動,人們也可以通過改用針對腸道微生物菌群的飲食,來減輕體重和減少體內脂肪。...

有人早晨會用冷水洗臉,讓自己快快清醒,心臟內科醫師認為是NG行為。 路透 國際

冷水洗臉才清醒?4樣晨起習慣 增心臟負擔超危險

早上起床,對不少人是件痛苦的事,會用冷水洗臉,讓自己快快清醒。但日本血管名醫警告包括冷水洗臉,有四件晨起後的生活習慣,會不知不覺中對心臟加諸過大負擔,潛藏健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