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蚵棚

雲嘉南蚵產量占全國8成以上,近年來蚵仔多蟲害、生長速度不如以往,死亡空殼率高的問題,讓蚵農分外頭痛。記者鄭惠仁/攝影 生活

蚵養愈大空殼率愈高!專家找出解決方案 蚵農卻陷兩難

雲嘉南地區正進入蚵仔養殖季,近幾年來雲嘉南蚵農面臨蚵仔生長速度慢、死亡率高及蟲害問題。經嘉義大學副教授陳淑美團隊監測及調查,提出降低養殖密度等建議,但蚵農認為,萬物齊漲,降低養殖密度不敷成本,陷入兩難。 對此,台南市農業局建議蚵農設對照組,找出最好的養殖方式。然而在越南蚵大舉進口競爭下,目前市面上販售的包裝蚵,也會發現越南蚵和台灣蚵混在一起的情形,消費者難以辨別在地蚵或進口蚵,對此農業局也給出建議...

潔淨的台南市漁光島月牙灣沙灘,是藝術節的最佳天然舞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漁光島淨灘的30元巧思 讓月牙灣變美 蚵農也笑了

過去曾上演活春宮引發熱議的漁光島沙灘,近年成熱門旅遊景點。2年1屆漁光島藝術節將在16日閉幕,從3月底開展至今已累積逾12萬參觀人次,預期這周末將再迎來一波人潮,事實上,民眾很難想像,漁光島祕境月牙灣曾滿布蚵棚與廢棄保麗龍,近2年清除7千多公噸海漂垃圾才有今日的美麗沙灘。...

養蚵人家在七股大潮溝上養殖行之有年,現在光電業者突如其來搶蚵田,漁民都很擔心將衝擊生計。記者陳熙文/攝影 政治

七股光電夢/業者搶蚵田 50年蚵農家族灰色地帶求生

大潮溝是台南七股的特殊地景之一,在地蚵農利用其水道養蚵行之有年,近來卻發現國有財產署在未告知居民的情況下,已同意將大潮溝交由光電業者開發、鋪設浮動式光電板,讓漁民相當不滿,認為政府把光電發展放在漁民生計之前,形同將在地漁民、蚵農強制驅離。

嘉義網寮漁港漁民蔡嘉宏從長長的刺網間,解下被勾纏到的蚵殼,每次他捕魚收回來的網子上面,都是數不清的蚵殼和蚵索,不少漁民像蔡嘉宏一樣,如果刺網被海底的蚵索、廢棄蚵棚纏繞住,只能忍痛割斷丟棄。記者余承翰/攝影 生活

影音/廢蚵殼蚵索纏繞漁網 西部沿海「漁具衝突」上演中

「海裡面都是這些東西,潮汐越大, 它的垃圾會越多!」嘉義網寮漁港漁民蔡嘉宏蹲在雨中,懊惱地從長長的刺網間,解下被勾纏到的蚵殼,每次他捕魚收回來的網子上面,都是數不清的垃圾,尤其沿海也是牡蠣養殖區,纏繞的垃圾中最嚴重的就是蚵殼和蚵索,「如果髒的話,整包網子差不多一兩萬塊就不見了。」不少漁民像蔡嘉宏一樣,苦於「對付」這些數不清的蚵殼,如果刺網被海底的蚵索、廢棄蚵棚纏繞住,更只能忍痛割斷丟棄。...

嘉義東石鄉掌潭村的白水湖壽島近年來因為電影消失的情人節來此取景,讓白水湖壽島成為遊客朝聖的觀光景點。記者葉信菉/攝影 生活

空拍看台灣/嘉義白水湖壽島 隨潮汐消失的地平線

嘉義東石鄉掌潭村的白水湖壽島,當地因長期地層下陷,每到漲潮時陸地就會被海水淹沒,退潮時又再度浮出水面,因此也被稱為嘉義版的「摩西分海」,近年來更因為電影消失的情人節來此取景,讓白水湖壽島成為遊客朝聖的觀光景點。

嘉義縣東石鄉生產「牛奶蚵」,品質受消費者肯定。國產蚵生鮮度是迎戰越南蚵最大優勢。圖/嘉義縣府提供 生活

【青蚵嫂的煩惱/下】台灣蚵生鮮肥美 迎戰進口蚵贏的策略在哪

越南蚵價廉,大量進口蚵以低價傾銷,台灣蚵農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國產蚵如何迎戰越南蚵?學者和業者認為,唯有建立自有品牌、區隔低價市場,並輔導青年蚵農返鄉,才能闖出一片藍海。

嘉縣東石鄉75歲黃姓婦人每天可剖3籃、約3000顆蚵仔,她認為蚵產業機械化後,應有配套措施,讓青蚵嫂有工可做。記者莊祖銘/攝影 生活

【青蚵嫂的煩惱/上】越南蚵逼進下國產蚵拚轉型 是否自動化成兩難

台灣加入WTO後,未將國產蚵列為敏感農漁產品談判,越南蚵大量進口衝擊國產蚵,正值台灣申請加入CPTPP,引發台灣蚵主產地雲嘉南蚵農的危機感。 農委會今年元月時允諾投入資源,協助蚵產業轉型升級,做市場區隔,將在台南市、嘉義縣各選定示範場域,建置符合食品衛生安全的剝殼、包裝加工廠,但「蚵產業鏈」從業人口多,許多婦女、新移民以剖蚵為生,擔心自動化生產反而會斷送「青蚵嫂」們的生計,推動蚵產銷轉型有不小阻力。

國內牡蠣產業近兩年來受到進口牡蠣及死亡率增高等衝擊,加上大陸沿海也全面養殖3倍體,蚵農要求政府協助發展3倍體養殖的聲音愈來愈大。記者鄭惠仁/攝影 生活

【牡蠣存亡戰/中】3倍體牡蠣生長快、體積大 蚵農想「轉殖」盼政府協助

歐美國家發展3倍體牡蠣養殖已數十年,但國內仍停頓在天然苗的傳統養殖階段。國內牡蠣產業近2年來受到進口牡蠣及死亡率增高等衝擊,加上大陸沿海也全面養殖3倍體,蚵農要求政府協助發展3倍體養殖的聲音愈來愈大,已有蚵農引進養殖,而大陸蚵苗業者也看好市場,準備進軍台灣,未來勢必衝擊到牡蠣產業,已有風雨前寧靜之勢。

台南市牡蠣養殖產業面臨成本增加,氣候環境的挑戰,正走在十字路口。記者鄭惠仁/攝影 生活

【牡蠣存亡戰/上】極端氣候衝擊牡蠣生存 蚵農遭內外夾擊心痛想放棄

國內牡蠣養殖以雲嘉南為主,冬春季節主靠台南供應。中蚵在台南養殖2到3個月就可上市,蚵苗則是4、5個月就可收成;在此季節台南有較他縣市快速生長且適合養殖牡蠣的條件,但也面臨環境、氣候、病害衝擊、環保的考驗及成本的增加,蚵農正走在十字路口的轉捩點上。...

台灣每年平均約產生16萬公噸廢棄牡蠣殼,未妥善處理的部分高達2萬多公噸,其中四成用在飼料,其餘是堆肥和育苗栽培,經濟產值還是不高。記者王彥鈞/攝影 生活

【影音】廢殼變身「蚵」學家/ 牡蠣固碳速率高過種樹 廢殼能做機能衣

驅車來到嘉義東石,徐徐海風中飄散著淡淡的鹹味,路旁家家戶戶外堆滿一簍一簍的牡蠣,蚵農黃順章大哥隨手拿起一顆,剖開來後的牡蠣晶瑩剔透帶點乳白色,看起來肥美誘人。黃大哥說夏天是牡蠣盛產的季節,一整簍蚵仔可以來剖到一兩千斤。不過我們也很好奇牡蠣剖開後,廢殼的用途為何?根據農委會統計台灣每年平均約產生16萬公噸的廢棄牡蠣殼,絕大部分拿來做成飼料和其他用途,卻仍有高達2萬多公噸左右的牡蠣殼未妥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