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神父

圖/AI生成 生活

童年/王正方|老公雞啄了小雞雞

琦君說,「童年就像搖晃在夢般柔和的燈罩裡」,而外公每年為她紮的那盞紅花燈,一直亮在她人生的道途上;導演王正方繪聲繪影地說了個老公雞啄了小雞雞的故事;宇文正捕捉暖暖的童年光影,兄妹間七嘴八舌,到底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呢?王盛弘回憶起小學時幫男老師傳紙條給女老師,卻給錯了人的糗事;池秋美是紅極一時的明星,也是甘耀明的同鄉,一聽說大明星返鄉,他總趕緊衝出門,去瞧瞧小鎮的傳說人物;張光斗的童年,結束於一次溺水,幸運生還的他直呼「活著就是幸福」! 【精彩語錄】「雞捏我爹」,這句很重要,是什麼意思?毛提摩太嫌我囉嗦,不再解釋,或許他只會說說,意思也搞不懂。我被雞啄過,是個最怕雞的小孩,這「雞捏我爹」,是雞還要跟我爹過不去?聽起來相當可怕……

台灣唯一天主教村屏東萬金村,村內洋溢著濃濃天主教風情,圖為萬金聖母聖殿。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生活

萬金未來/「沒錢的人都能吃飽」 天主教無私扶助讓平埔女孩決定返鄉

台灣唯一天主教村屏東萬金村特色多多,除了村內洋溢濃濃天主教風情,居民逾七成為天主教友、土地多屬教會,還主要是馬卡道族、七成姓潘,彼此親屬關係密切。也因此大家多彼此扶助,全村看不見街友,村民笑說祖輩傳承諺語「沒錢的吃得飽飽、沒酒的喝得茫茫」,就是萬金最佳寫照。滯留島舞團經理蕭淑琳,2008年外公過世重返萬金,立刻被充滿天主教徒無私關懷的葬禮儀式震撼。

據萬金聖母聖殿紀錄,當地教會買地始於1869年良方濟神父。圖為萬金聖母聖殿。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萬金未來/百萬地價稅、轉手增值稅 教會當年買土地美意成重擔

屏東萬金村是台灣唯一天主教村,村民多為教友,土地也多為教會所有。然而150多年前西班牙神父買地提供當地平埔族人住耕、避免其他族群搶奪的美意,隨著社會體制與世代村民改變,成為教會莫大負擔,村民若非虔誠教友者也很抱怨,解套之路還長。

萬金聖殿每年12月初「主保瞻禮」相關儀式,會演奏150年前古調聖歌,圖為活動前晚的聖母之夜。記者何定照/攝影 生活

萬金聖母驚奇/閩南民歌式古調聖歌傳唱百年 見證了台灣族群史

每年進入12月,全台唯一天主教村屏東萬金家戶門口就擺起耶穌誕生馬槽等裝飾,讓本來就處處聖母壁畫、聖母亭的萬金村滿溢宗教節慶氣氛。民眾若在聖誕夜造訪,還能聽到萬金在台獨有、傳承160餘年的古調聖歌,那令人聯想黃梅調甚至歌仔戲的奏唱得以保留至今,正反映一頁台灣族群史。

當年萬金天主堂在12月8日進行落成祝聖典禮,恰好當日也是天主教會的聖母無染原罪瞻禮,該堂就以無染原罪聖母為主保聖人,也就是此聖堂庇護者。聖母遊行在瞻禮結束後舉行,一般從萬金村抬轎走到隔壁也有不少天主教徒的赤山村。記者何定照/攝影 生活

萬金聖母驚奇/遊行聖母像當年險遭神父丟棄 他無師自通重現「本尊」

耶誕節即將到來,身為全台現存最早天主教堂的屏東萬金聖母聖殿,又將湧入上萬人潮,觀看重點包括甫結束聖母遊行的主角「無染原罪聖母」像。眾人不知的是,這尊聖母像最原本的木頭像曾因蟲蛀,險遭當時西班牙神父丟棄,經萬金聖像製作達人潘憲德搶救翻模塑像,聖潔純美形象才留存至今。

由費囿諒神父設計的知本天主堂,原是典型簡練俐落的現代風格,後來卻被加上富有卑南色彩的裝飾木雕,且諷刺的是,這些裝飾還成了文資局國家文化資產網記載該天主堂登錄歷史建築理由。圖/翻拍自國家文資網 生活

教堂朝聖/台灣天主教1/3歷史資料四散、教堂原貌不再 文化遺跡保護堪憂

台東天主教白冷外方傳教會在台故事一直引人探訪。不過經過70年,當年瑞士神父多已凋零,僅餘的2位神父、修士也已近九旬,而因人力有限、世代乃至本地與外籍神父觀點差異等,常見的瑞士「原裝」建築遭改,失去原本樣貌。文化遺跡的保護課題,讓追溯白冷會歷史的朝聖之旅免不了無奈之處,神職人員也擔憂教會歷年資料的四散遺失,會讓白冷會歷史完整保存有問號。

白冷會眾多建築在多年後成了建築界眼中的寶。圖為傅義修士在台灣設計的第三個天主堂——小馬天主堂。記者何定照/攝影 生活

教堂朝聖/神父不顧癌末用就醫錢蓋球場 台東百座教堂今因他成建築界之寶

奠基於瑞士的白冷外方傳教會1953年來到台東宣教,在偏鄉教育、社福、醫療、公共建設、文化、環保等方面建樹甚多,並在山海邊建造上百座教堂。白冷會的台東開教者錫質平神父,回瑞士募款時發現罹癌,竟因不捨台東堅持回台,還拿弟弟給他的治病錢蓋公東高工籃球場,自己則因癌深入骨,每晚在房裡痛得哀號。也因錫神父,讓白冷會眾多建築多年後成了建築界眼中的寶,其中公東聖堂大樓還曾在世界遺產基金會(WMF)辦的網路票選中被選為當代建築遺產第一名。 70年後,只剩一位神父和一位修士的白冷會近來首次舉辦教堂朝聖,邀請各界沿著教堂據點,重溫白冷會與台灣的美好交會。

1964年8月22日,自由太平洋文化事業公司周年紀念暨拍攝雷鳴遠神父傳開鏡典禮,圖為眾人合影,中者為輔仁大學校長于斌總主教、左二為前考試院長莫德惠。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專題

照片看歷史/國軍出演戰爭大場面 電影《烽火鐘聲》1964年開拍

1964年8月22日,自由太平洋文化事業公司新片《烽火鐘聲》(雷鳴遠神父傳)在三軍軍官俱樂部舉行開鏡典禮,邀請考試院長莫德惠剪綵,由輔仁大學校長于斌總主教主持,並在典禮中講述雷鳴遠神父生平事蹟,及攝製該片之意義。...

1973年7月12日,連體女嬰怡心、怡德離開台大醫院,醫生、護士依依不捨準備送兩人離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專題

照片看歷史/共享一顆心臟...1973年連體女嬰確定無法分割 出院後由神父收養

1973年7月12日,連體女嬰怡心、怡德在經過1年住院後離開台大醫院,將由天母天主堂的神父白永恩收養。出院時怡心、怡德不停向醫師伯伯和護士阿姨揮著小手表示再見,她們似乎也知道即將要離開這個已住了1年的地方。許多護理師噙著眼淚,由病房送她倆到大門。護士們希望怡心、怡德到天母後,仍能像住在台大醫院一樣,受到完善的照顧。...

天主教神父吉根迪來自紐約市一個義大利黑手黨幫派家族,他曾創辦公司,為貧民窟興建數千戶新住宅。圖為他1997年檔案照片。圖/紐約時報 國際

真實人生/英雄幻滅?神父畢生為窮人蓋房 留2.2億巨額遺產給兒

人前人後都不造假,容易嗎?生前死後都維持同樣的故事,困難嗎?對於兩個多月前以90高齡辭世的紐約市退休天主教神父吉根迪(Louis R. Gigante)來說,他應該早料到有這一天。曾宣誓安貧服從守貞的他,死後被人發現,他有價值700多萬美元的遺產,約台幣2.2億元,全都留給一個人:他的兒子。 神父有兒子,還留下巨額遺產?揭發此事的紐約媒體人艾倫納(Salvatore Arena),曾任紐約每日新聞記者,他說他查過吉根迪的遺囑後,「幾乎從椅子上跌下去」。...

台東白冷會是歷史建築,白冷會在台走向尾聲之際,在台留下的120餘座教堂等建築去向也堪憂。記者何定照/攝影 評論

異鄉宣教士見證歷史 留給台灣的禮物不該被遺忘

早從17世紀西班牙來台,西方宣教士就在傳教同時,也帶入醫療、公共建設、教育、文化、環保等各方面貢獻,對台灣現代化功不可沒。然而由於這些宣教士一方面來自異國,一方面部分根據其教義,在台建設本來就要交給本地,自己不居功,除了少數知名者,許多宣教士及其所留歷史資產都被遺忘。

台東白冷會曾留下眾多神父修士為台灣貢獻。記者何定照/翻拍 生活

白冷會傳奇/辦職訓、建院接生、開窮人銀行… 神父修士故事盼承續

70年前台東縣資源貧瘠,白冷外方傳道會是協助地方發展重要功臣。在白冷會會院內牆上,貼著成排成列神父、修士照片,他們大半30歲左右就來台東,一服務就半世紀,不少人長眠於此。隨著白冷會未來熄燈,這些異國傳道者為台灣的奉獻故事是否更被忘卻,還在未知。

吳若石神父在台東白冷會內舉行彌撒。記者何定照/攝影 生活

白冷會傳奇/在台東奉獻傳愛70年 白冷會關門在即

「我們關門了,」天主教白冷會最後一位神父吳若石坐在暮色中,窗外白冷會庭院蕭瑟沉寂。怕我沒聽清楚,他又強調一句「我們關門了」,預告白冷會在台近70年歷史即將畫下句點。

近月台灣確診數飆升,對弱勢家庭及民眾影響更大,往往得靠零星的民間社福單位補洞。圖為台北市中正區忠勤里里長方荷生在社區內設立食物銀行,讓弱勢不愁飢餓。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觀點

疫情下的弱勢悲劇靠民間補洞 凸顯長照網有多脆弱

近月台灣確診數飆升,一般家庭若有人確診都一定手忙腳亂,對弱勢家庭及民眾影響就更大。政府雖稱有建構全國社福網,但從弱勢心聲可知,他們的苦惱並沒被接住,往往得靠零星的民間社福機構補洞,來不及補洞的悲劇時有所聞。 在長照家庭,之前就傳出日照中心因疫情關閉,須長照者家屬得自行照顧,結果發生虐待老人甚至致死的慘劇。日前屏東一位男子更在自己與長照老母確診後,在無替代照顧者情況下,推母墜樓後也輕生。這都凸顯目前長照網不夠牢靠,以致一遇疫情確診等變數就漏洞百出。...

1961年5月31日,台北教區總主教座堂舉行落成大典,新堂約有1200席。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專題

照片看歷史/天主教台北教區總主教座堂 1961年落成

1961年5月31日,由台北市民生路原天主教「蓬萊町聖堂」興建的「台北教區總主教座堂」落成,歷時二年,耗資四百餘萬元,各種宗教慶祝儀式舉行一整天...

輔大民生學院沿襲修道院釀啤酒傳統,研發「神父啤酒」。圖/輔大民生學院提供 聽幕後

讀饗時光 EP22|為什麼神父要釀啤酒?輔大要研發調理包?

比利時的修道院早在西元5世紀就有釀造啤酒的紀錄。21世紀天主教輔仁大學民生學院沿襲這個精神,研發「神父啤酒」。修道院傳統在現代大學校園的意義是什麼? 後疫情時代,餐旅相關科系學生,又要具備什麼因應全球變局的新能力?

台灣文史作家曹銘宗歷史小說「艾爾摩沙的瑪利亞」中故事地圖。圖/時報提供 生活

【西班牙在台灣/上】早於「斯卡羅」!首部西班牙統治小說 揭開400年前台灣史

公視歷史劇「斯卡羅」掀起台灣史關注旋風,台灣文史作家曹銘宗以比「斯卡羅」時空還早240年的西班牙在台時期為背景,出版首本歷史小說「艾爾摩沙的瑪利亞」。書中重現台灣從西班牙入台到敗走荷軍的16年間多族群共處樣貌,也藉書中主角之口質疑西方殖民主義,揭開今人罕知的西班牙在台時期神祕面紗。

基隆和平島是首部西班牙台灣史小說「艾爾摩莎的瑪利亞」最主要的場景。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西班牙在台灣/下】跟著小說去和平島旅行 解開花蟹殼上十字架紋路之謎

基隆和平島平一路停車場的「諸聖堂」考古遺址目前開挖中,這裡也是首部西班牙台灣史小說「艾爾摩莎的瑪利亞」最主要場景。該書作者曹銘宗說,他還在書中埋了許多周遭特色梗,希望能喚起讀者對文史地點朝聖興趣,帶動相關文創熱。

花蓮玉里的法國神父劉一峰成立「愛心農場」,所種農作化為相關機構餐桌佳肴。記者何定照/攝影 生活

【環保神父/下】感恩蛋與「黃金」 劉一峰養雞還蓋雞養老院

花蓮玉里的法國神父劉一峰忙於天主堂事務外,1999年接掌收容15歲到45歲智能障礙者的安德啟智中心,2020年又為50歲以上憨兒成立怡峰園。基於對生命尊重,他同年成立「愛心農場」,也為養的200多隻雞打造養老院,雞不能生蛋了無庸擔心成為人類佳餚,「不賺錢沒關係,人和動物都高興過生活最重要」。

花蓮玉里的法國神父劉一峰相信,人人都是天主的子女,「我們有機會屬於好家庭,也該給沒機會的人一個家。」記者何定照/攝影 生活

【環保神父/上】在回收場時間比在天主堂還多 劉一峰打造社福生態圈

花蓮玉里的法國神父劉一峰(Yves Moal)常常不在天主堂。明明已高齡80歲,他卻總不停奔走,為他打造的資源回收中心親載物資、分類整理,還有接不完的電話,不斷上前求助的民眾,並得照看他負責的諸多社福機構乃至堆肥場、農場、二手中心、無家者住所等,整天往往忙得連水都沒時間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