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每天更新,總編輯、主筆群親自點評國內外重大議題,帶來深度觀點。
周一至周五傍晚,犀利點評當日新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有資深學者揭露,台大有部分領域系所聘任新進教師有「暗規」,老教授指定接班人,重挫系所士氣,導致論文質量差,學術界「近親繁殖」引發議論;有教授則認為應考量歷史脈絡,台大系友本來就多,且重視血統文化,同樣崇尚血統的日本學術界會這樣嗎?
據台大校方統計,台大教師因無法升等而離開的比率低於0.8%,有一說認為新陳代謝太低,進而影響大學世界排名,建議參考美國史丹福大學設定嚴格淘汰率,例如要求每門課要有10%修課學生拿F,同時淘汰同樣比例的不適任教師。 但也有教授認為,台大的環境沒優秀到讓人拚死拚活都要待下來。更有人提醒手段若太激烈,恐重蹈韓國科學技術院 (KAIST)2011年悲劇。
台大在世界大學排名衰退,充斥「溫情」主義的台灣高教,如何打造精英「海豹部隊」?學者認為,台大等頂大師生淘汰率均低,教育界逆淘汰沒有追求「頂尖」的欲望。 不過,若一定要「取捨」,大學究竟須提升淘汰率爭取高排名,還是應包容學者暫時的「帳面績效低落」?
台大在2025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衰退到172名。為何主事者高歌戰果,年輕教授疲於奔命,大學排名卻直直落?頂大教授說,台灣高教出現危機,其中原因恐是日趨「3化」。 美國台籍學者則說,台大經費少、教授薪水低,不能期待50公斤的台大在拳擊賽中打贏70公斤的港大,有172名已經「很好」。
少子化下,大學教師發現,研究生素質降低,指導起來越來越辛苦,加上大學部教學負擔也增加,年輕教授過勞,研究成效卻有限。中央研究院院士葉均蔚直言,大學近年強調多元化及國際化,教師總工作量更大,世界排名卻退步。大學校長透露,雖然現在有多元升等管道,但對新進教師而言,走「這個」路徑升等比較有效。...
政府推出3.5萬元私立大學學雜費補貼後,公私立大學費差距縮小,前段私大確實有能力跟地區性國立大學一拚高下,國立私立學校正在模糊化。有學者認為,若奠基於教學及雄厚校產上,集中火力發展重點科研,「教研並重」培育人才,未來幾年很有機會與台成清交等頂大爭一席之地。台灣頂大陣容可能因而重新洗牌?不過也有國立大學校長認為,「教育不能只是追求CP值」。...
「你走在校園如果不是前2%,你會抬不起頭。」香港城市大學前校長郭位說,香港城大工學院教授裡面,三個人就有兩個是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其他人也在追求2%的路上,因為這是全世界頂尖大學教授都想擠進的排名。但台灣學界卻很少人在意。台大教授說,台灣教授是「有錢做研究,沒錢過日子」,香港、新加坡祭出高薪,從國外挖角頂尖學者,學術水準馬上大幅提升,想和世界競爭先應提高台灣教授薪水。
中國大陸對日本輸出軟實力,第五所中國大學在日的分校,正待日本政府核准,超越北美高教勢力。1990年代美國大學在日本各地設立分校,全盛期約有30所,現剩十分之一。日媒分析不必親赴中國深造,無需面對言論管制等環境,是目前日本分校的優勢之一。
中國大陸教育部前官員王文湛日前公開批評,大陸最高學府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已成為「留學美國的預備班」,有大陸媒體更丟出「清北畢業出國率高達80%」的說法,因此關於「頂大畢業生出國留學率是否過高」、「頂大為外國培養人才」等討論引起大陸網上熱議。事實上,數據卻顯示,近年不只頂大留學率下降,大陸全國留學增速已經放緩不少,是否「海歸」在大陸職場已不再吃香?
少子化競爭下,「中字輩」大學也在學術論文戰局打得火熱;有學校衝論文發表數,也有學校認為學術界更看重的是論文的品質。另外學士後醫學系更是兵家必爭之地,除了好招生,醫師論文量很大,有助於提升學校的學術成果和各項排名指標。中山、中興設立公費後醫系後,中正躍躍欲試,中央則決定「按兵不動」,各有盤算。
台積電被譽為「護國神山」,不僅是以良率聞名,關鍵在於有足夠的人才;高等教育的目標就是培養人才,但台灣大專院校長期面臨不合理的學雜費調整制度,最讓學界憂心的是人才培育不力,設備投資、人才延攬、國際合作、教育創新等方面都落後國際,不少教授選擇出走企業、海外,頂大校長直言,沒有人才已是嚴重的「國安問題」。 台灣教授薪資跟美國相比至少差3至4倍,跟香港差距更大,雖然台灣環境生活成本相對低,但整體而言仍不利教授發展,加上前幾年年金改革,把教授的退休金大砍三到四成,「薪資停滯、退休金又差」...
全球高教排名是許多人申請學校時的選擇依據,也是國際認識台灣各大學的重要參考。但台灣第一學府台大2022年在各排名系統名次皆滑落,引發關注。去年台大在《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THE)的排名從113名跌至187名,創下最大跌幅紀錄;在英國高等教育調查公司Quacquarelli Symonds(QS)系統,台大雖然仍是全台唯一入選前百大的學校,排名卻從2021年第68名,掉到2022年第77名。
去年5月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及蘭州大學這三所985院校(指列入大陸「985工程」的重點學校)先後宣布不再參與世界大學排名,在學術界投下震撼彈。去年11月以來,耶魯、哈佛、哥倫比亞、史丹佛、加大柏克萊分校等頂尖大學法學院和醫學院相繼退出《美國新聞與全球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學院排名,不再主動提供相關數據給該機構進行評比,全球掀起「退出排名」浪潮,高教排名爭議就此延燒。 這兩起退出事件背景雖不完全相同,卻都反映出對大學排名科學性、準確性和獨立性的質疑。對大學而言,排名往往和聲望畫上等號,聲望能帶來更多人才、學費及校友捐贈,但為何有學校甘願棄守?名校接二連三退出排名,也讓各界開始反思,大學排行榜是否還有存在必要。
在競爭激烈的全球高等教育市場中,國際排名是許多人在申請時的首要考慮因素,也是許多國家和大學在制定戰略目標和發展規畫時的重要參考依據。不過,去年開始美國名校如耶魯、哈佛相繼退出《美國新聞與全球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排名,中國大陸南京大學等校也陸續宣布退出全球大學排名,引發教育界熱議,也讓各界對大學排名系統背後運作更加好奇。
每年大學入學放榜,都會公布校系最低錄取成績,但此定錨效應,可能造成學校科系排名刻板化,造成部分學生「錄取分數高」優於「興趣」的選系思維;有頂大教授建議,不應再公布大學校系的相關錄取分數,分數只會帶來盲目的競爭;家長和學生則認為,現在申請入學只填六個志願,又不知道錄取分數的話,選填志願更毫無依據。除非開放申請入學讓學生毫無上限的選填志願。
很多傳統期刊有所謂的「大佬」(big brothers)掌握刊登權、通路,形成掌控話語權的威權,導致缺乏派閥或人脈的年輕醫師,易被傳統期刊退稿,進而轉向投稿目前全球較為盛行的開放近用期刊,也就是Mega Journal。Mega Journal是經同儕評審(peer-reviewed)的學術開放取用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又稱OA期刊)。最近包括台大等幾家頂尖大學跟醫院開始針對這類OA期刊加以限制,更宣稱要進行實質審查,是否可能造成論文發表量減少,拖垮世界大學排名,值得關注。
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等多所985高校先後退出國際大學排名,排名第一耶魯和第四哈佛法學院也退出美國學生重視的「U.S. News法學院排名」,理由是U.S. News排名所採計指標,缺乏對低收入學生及公益工作的支持,讓法律教育成為貴族遊戲、軍備競賽。台灣學者表示,要減緩排名造成的扭曲,得靠那些地位穩固的名校先站出來,台灣頂大對排名非常在意,私大為了招生不得不隨波逐流,自己騙自己。反而大陸許多大學、耶魯哈佛都做了,台大可能跳出來嗎?
最近世界大學排名紛紛出爐,很多私立大學在三大「世界大學排名調查」(QS、THE、US News & World Report)表現不俗,排名贏過2/3以上的國立大學,中醫大、北醫大及亞洲大學等私大在排名上甚至超越清、交、成等頂大。在少子化下大學退場的存亡之際,不禁令人反思,現在台灣預設立場的「國留民退」的退場機制對私立大學公平嗎?現在「劫貧濟富」的大學學費計算方法並不符合公平正義,台灣獨厚國立大學的時代是否應該告終?
少子化,私立大學岌岌可危。私大校長說,教育部沒有讓公私立大學能顯出差異的機會。政府高額補貼公立學校,再用不合理的超低學費,建立公私校的垂直排名。 他表示,應該讓各校發展特色,建立水平排名。操作垂直排名,只有台大一個人是一軍,大家都不行,建立水平排名,大家在各自的多元專業領域都是一軍。...
全球大學排名爭霸戰,大學競爭激烈,也屢有奇觀,甚至傳出某私立大學發表與國際合著數學論文,但該校竟沒有數學系的怪現象。 THE世界大學排名的參考指標,包括教學、研究、論文引用率、產學收入、國際化等5項評分。 今年「中亞聯大」系統的中國醫藥大學、亞洲大學均入榜,中醫大排名世界第265名、全台第二名、私大第一;亞大排名世界第384名、全台第四名、私校排名第三、非醫學類私大第一,較去年進步202名,排名大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