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媒體不止一次出現這類文章,說烏克蘭即便有了F-16戰機,在俄烏之戰中也不見得馬上就扭轉乾坤。事實或許是如此,但我們想要告訴你,這篇文章值得一讀的原因是,作者把烏克蘭可能遭遇的難題幾乎全列出來了。我們的好奇是,會不會出現一種狀況,如果烏克蘭把這些難題都解決了,俄烏戰爭會不會已經結束?
F-16戰機是目前我國空軍功能種類最多的機種,涵蓋對空、對地、對海任務。除了火箭沒選配,能打飛彈能丟炸彈。在對地任務是彈性最大的機種。以傳統炸彈的投射而言,軍事迷常聽到的CCIP、CCRP是什麼?雷射裝備的輔助怎麼用?部隊鍋這集手把手帶你進入對地炸射的世界。
台北市長蔣萬安今天確定率訪團於8月29日至31日出訪上海「2023雙城論壇」,是兩岸分治以來,蔣家後代第一位以城市首長的身分赴陸,備受關注,雙城論壇自2010年至今已連續舉辦13次,過去3年因疫情沒有實體論壇,今年恢復交流,藍營人士指出,適逢如火如荼的總統、立委大選,蔣萬安此行要慎防綠營「抹紅」。
8月12日(明天)清泉崗基地開放,勇鷹首度亮相,F-5斯人獨憔悴,AT-3組成的雷虎特技小組,也會在空中演出。空軍新項目陳展,又是選在清泉崗基地空軍第三聯隊,在這看到經國號毫不稀奇,但預定在機坪陳展的1503號機,有曲折的身世,建議絕對不能錯過這架戰機的故事…
美國參議院與眾議院相繼有提出透過實力促進台灣和平法案,要求行政部門優先處理對台軍售,修改台灣關係法,將售台武器須為防禦性質的限制,改為有助台灣嚇阻中國人民解放軍侵略的武器。這讓某些人認為是美台軍售大突破。 事實上,1960年代,國軍雖然成為優先使用勝利女神飛彈與F-104等先進裝備的盟國,但這些都算是防禦裝備。到底美方過去供應台灣的武器,限於防禦用途,這個說法起源何時?美國多年來的軍售項目,是否都符合所謂防禦?更重要的是,所謂防禦武器,究竟有沒有定義呢?
花蓮佳山基地在大山洞內,誕生緣由是因應中共襲台的可能戰術。號稱亞洲最大最貴,也有驚人預算維持100%的妥善率,佳山基地是如何運作? 在這個神秘基地內,最寶貴的資產並非戰機飛行員,而是那些勞苦功高的地勤人員們。但隨著解放軍逐漸發展出海上鉗形攻勢,佳山基地的優勢與必要性會不會受到影響?
俄烏去年2月開戰以來,烏克蘭空軍無論在規模和戰力上,均遭俄羅斯壓倒。俄烏戰場上少見空戰場景,烏軍幾乎只能以地制空,依賴地對空飛彈攔截。歐洲與北約國家將美製F-16戰鬥機援烏已成定局,硬體即將到位,合格飛行員及後勤等機工人員不足,凸顯正發動大反攻的烏方困境。 主管F-16機隊的挪威空軍司令福蘭德(Rolf Folland)表示,提供F-16不會是基輔贏得這場戰爭的靈丹妙藥或終南捷徑。
烏克蘭用西方的武器和軍備展開反攻一周以來,已收復至少7個村莊,不過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承認,反攻進展緩慢。根據公開來源情報分析,烏軍已折損16輛美製布萊德雷步兵戰車(Bradley infantry fighting vehicles),此型戰車為什麼不耐打?西方還提供反攻必需的非攻擊軍備,包括行動燃料箱和水箱、醫療和維修卡車、安裝行動橋梁或掃雷的特殊載具,其中一輛德國裝甲救濟車(Armored Recovery Vehicle)上周成功收回一輛受損的豹2戰車,這些支援軍備在反攻中有多重要?
25年前5月22日,空軍台中清泉崗基地為F-104星式(Starfighter)戰鬥機舉行除役典禮。時至今日,F-104已告別國軍四分之一世紀,最後用戶義大利空軍2004年退役。不管國內或國外,F-104是許多飛機迷津津樂道的話題,顯示其傳奇始終不衰。早年軍方資訊不公開,許多故事難免以訛傳訛;隨著時光流轉,類似神話更是不可收拾。在國內各社群網站上,不難找到關於F-104的討論區;近年軍事新聞成為顯學,媒體常見F-104服役史的懷舊文章,內容往往偏離事實。
美國對台開始執行「總統撥款權」5億美元軍援項目,部分肩射刺針防空飛彈已低調送抵台灣,國防部也證實此案所涉工業合作已在執行。但立委批評,美方目前有我已給付近6000億元台幣的軍備尚未提供,還有眾多採購軍備的工業合作、技術轉移沒有執行,這些加起來可能遠遠超過這5億美元軍援。
解密艦載機的設計與功能,粗勇外表下是細膩的思維。而陸基戰機又為何物?操控性一定勝過艦載機嗎?再回到最基本的話題:台灣適合或需要艦載機嗎?似乎有一款大黃蜂家族的戰機能補上缺口...
美國總統拜登19日在七大工業國集團(G7)峰會上告訴盟邦,美國同意盟邦提供美製F-16戰機給烏克蘭,並讓烏克蘭飛行員接受F-16戰機訓練。自俄烏開戰以來,拜登一直反對將F-16戰機供給烏克蘭,以免戰事升高,他為何改變態度?烏克蘭又為何需要F-16戰機,有了這些戰機後將如何改變戰局? 紐約時報報導,盟邦提供烏克蘭美製的F-16戰機必須獲得美國同意,拜登過去反對的理由是怕烏克蘭用來攻擊俄羅斯境內目標,使俄方升高戰事。美國官員認為烏克蘭最迫切需要的不是先進的戰機,而是地面防空系統,而且F-16造價高,恐排擠其他軍援。
烏克蘭空軍航空發展部門負責人洛哈喬夫(Volodymyr Lohachov)說,「我們的飛行員目前像在刀口上飛行,(若有)F-16戰機,將使我們能夠超越敵人的防空系統」。 烏克蘭一直向外界請求增援F-16的主因之一,是F-16的飛彈有效射程可達150公里,可使烏克蘭能夠遠距攻擊俄羅斯的戰機。洛哈喬夫說,「當然,我們依然會成為目標。但這將是一場公平的戰鬥。以目前狀況,我們無法回擊…」
去年3月14日,編號2017的空軍幻象2000戰機,從台東志航機場起飛後故障墜海,飛官黃重凱中校跳傘獲救。監委賴鼎銘、葉宜津、林文程日前完成調查,委員會通過糾正空軍司令部。監委認為,問題出在氣象及管制單位未能密切合作,使故障機在空中滯留過久,不能即時降落,最後墜毀。 對此,空軍司令部則簡單回覆,尊重調查結果。但軍方本身的飛安調查結果,卻與監委的調查結論頗異其趣。甚至於說,以往幾次軍中意外,監察院的責任歸屬,往往和軍方或航空界的認知大相逕庭,令人覺得十分「特別」;重點是,飛機在天上發生事故,只有飛行員自己能處理,也只有飛行員最能了解現場的狀況,不是嗎?
4月5日,一架隸屬美國空軍23戰鬥機聯隊74中隊、序號80-149的A-10攻擊機,最後一次由駐地喬治亞州穆迪基地起飛,目的是亞利桑那州的戴維斯蒙森基地,即著名的「飛機墳場」。連同這趟最後航程,80-149號機共累積了1萬4215小時的飛行。飛機降落後,飛官杜明格上尉(Kevin Domingue)依據美軍傳統,與地勤人員一起在座艙內簽名,向老夥伴告別。...
1955年10月某日,屏東空軍基地的地勤維修官兵,正檢視一架剛從戰場受損歸來的F-47戰鬥機。當天稍早,飛行員李鉅滔中尉奉命偵察福建中部一處疑似新啟用的機場,他為了判斷機場使用狀況,冒險低飛通過,旁邊樹叢中埋伏的共軍高射機槍立刻開火。F-47尾翼被轟出半個人大小的窟窿,更糟的是升降舵卡住不能動彈。眼看座機向地面衝去,李鉅滔腦海突然閃現,20多年人生的「重播」,他死命狠拉駕駛桿,終於在最後關頭,伴隨著一聲金屬斷裂,硬是把機頭帶了起來。 回到屏東,地勤人員赫然發現:升降舵卡住的原因,是垂直尾翼的一根鋁製支架被打斷,卡住操縱鋼纜的滑輪。在李鉅滔大力拽扯下,居然硬把卡住的碎片給拉開。眾人模擬把另一片碎片卡住滑輪,結果沒有任何人,包括李鉅滔自己在內,能夠把鋼索拉動。大家對人類面對生命危險時腎上腺激發出的驚人潛力,不禁嘖嘖稱奇。 李鉅滔的故事,是作家王立楨本月出版的新書《飛行線上》的第一章,也是2005年以來,他第六本以中華民國空軍飛行員故事為主題的著作。
台南地檢署偵辦台南市議會正副議長賄選案,陸續向法院聲請羈押民進黨前中執委郭再欽等6人,歷經近3個月調查,認為議長邱莉莉、副議長林志展等10人涉嫌違反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等案件,偵查終結,提起公訴。 台南地檢署今指出,遭起訴的10人分別是議長邱莉莉、副議長林志展、民進黨前中執委郭再欽、台南市無黨團結聯盟顧問楊志強、市議員李文俊及友人黃怡萍、台南市區漁會理事長林士傑、市議員黃麗招、李鎮國及妻子高玫仙。
華盛頓郵報以長篇幅報導台灣即將取得大批新戰機,但急缺飛行員。台灣向美國採購的66架F-16戰機將於2026年底之前完成交機,但台灣沒有足夠的飛行員。要飛這批新的F-16戰機,需要新增大約100名飛行員,但台灣在2011年到2019年間,只增加了21名能飛F-16戰機的飛行員。國防部對華郵的報導目前沒有回應。
空戰軟體DCS(Digital Combat Simulator) ,先找我家在哪裡,再來線上打漢光。 了解電腦、了解F-16,再了解作戰體系,Falcon BMS 今晚吃雞非難事! 民航模擬按部就班,空戰模擬樂趣在於更多變數,會被後座同僚酸落地太爛。 模擬飛行很迷人,花大錢買F-14,卻比F/A-18更難飛。 但學會空戰模擬遊戲,就會開飛機??想太多。
國軍與美軍都有飛行時數超高的老飛行員,但是最老的飛機可以用多久?尤其現代軍機服役時間愈來愈長,例如B-52轟炸機是1960年代初出廠,還要換發動機再飛30年,估計除役時的機齡將達到90年,這些飛機飛行時數,是否高到難以想像的天文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