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BBC

BBC科技記者克雷頓(右)11日深夜訪問推特老闆馬斯克(左),卻頻頻被馬斯克逼問,完全招架不住。圖/截自YouTube 國際

BBC記者訪問馬斯克大翻車 慘被「反專訪」完全招架不住

英國廣播公司(BBC)不滿推特(Twitter)把該公司貼上「政府出資媒體」標籤,在向推特的老闆馬斯克(Elon Musk)反映後,馬斯克同意讓BBC記者到位於舊金山的推特總公司談談,雙方臨時安排了一次專訪,由BBC和推特語音平台Twitter Spaces直播。未料BBC記者因準備不足大翻車,馬斯克在訪談中反客為主,不但否認自從他買下推特後,推特的仇恨言論變多了,還指責BBC記者說謊,並反過來質疑BBC多次傳播假新聞,讓BBC記者招架不住,根本變成「反專訪」。有英國觀眾抱怨BBC記者準備不充分,更有英國網友直言馬斯克只用10分鐘就毀了BBC。

英國廣播公司(BBC)體育節目主持人、前國家足球隊隊長萊尼克爾在社群媒體批評英國的移民政策,遭到BBC停職處分。法新社 國際

英足球明星批政府丟主持棒 BBC堅持新聞中立卻變炎上事件

英國廣播公司(BBC)體育節目主持人、前國家足球隊隊長萊尼克爾(Gary Lineker)在社群媒體批評英國內閣部長有關移民政策的發言涉及種族歧視,可比德國納粹,因而遭到BBC停職處分,不僅引起廣大觀眾抗議,BBC其他體育節目主持人、球評也為聲援他拒上節目,連現役足球員都拒絕接受訪問,BBC體育節目幾近停擺,還可能波及新聞節目,董事長和總裁面臨下台壓力。這起風波觸及英國人最喜愛的足球和BBC,以及備受爭議的新移民政策,隨著風波擴大,將對BBC和保守黨政府造成多大的衝擊?

英國BBC電視紀錄片「獵食者:J-Pop的秘密醜聞」,追蹤日本男團教父傑尼.喜多川性侵旗下藝人醜聞。圖/取自BBC官網 國際

BBC記者揭傑尼斯教父恐怖惡行 為何日本社會集體沉默?

英國BBC電視紀錄片「獵食者:J-Pop的秘密醜聞」 (Predator: The Secret Scandal of J-Pop)追蹤日本偶像男團教父強尼.喜多川性侵旗下藝人醜聞,4名昔日「小傑尼斯」露臉受訪。然而衝擊的內容在日本國內未掀波瀾,主流紙媒與電視台噤聲,推特熱門關鍵字榜也只有7個小時的生命。

由公視承辦的國際影音平台TaiwanPlus一則「台灣行人地獄真實性」的新聞遭譏「(幫台灣)包糖衣」。圖為10月3日公共電視Taiwan Plus頻道開播記者會,公廣集團董事長胡元輝(左起)、行政院長蘇貞昌、蔡英文總統、文化部長李永得、TaiwanPlus代理執行長余佳璋出席。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TaiwanPlus成為外國人眼中糖衣大外宣 問題就出在台灣之美

由公視承辦的國際影音平台TaiwanPlus一則「台灣行人地獄真實性」的新聞遭譏「(幫台灣)包糖衣」,公視回應台新聞製播都致力做到BBC、NHK等國際媒體那樣的平衡、客觀、真實。在台外國人指出,TaiwanPlus官網的使命宣言內容看來,跟BBC等相較恐怕在定位上相距甚遠。

隨著俄羅斯正在準備大規模的新攻勢,西方官員擔憂,時間不站在烏克蘭這一邊,烏軍恐無法同時保衛巴赫姆特並發動成功的春季反攻。美聯社 國際

陸間諜氣球未自毀原因成謎 烏國死守巴赫姆特讓美不滿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美國追蹤資料顯示,中國大陸偵察氣球起飛後一路往東前進,目標疑為關島與夏威夷,但為何最後會出現在美國本土上空?值得注意的還有:氣球上的自毀裝置並沒有被啟動。 看點2:一份做空報告讓印度阿達尼集團陷債務危機,更扯出商業巨頭和國家領導人間的親密關係;另一方面,BBC一部紀錄片惹毛印度當局遭查水表。莫迪政府會被接二連三的爭議燒到倒台嗎? 看點3:烏克蘭想同時保衛巴赫姆特並發起春季反攻,在西方看來不僅不切實際,還可能影響後續行動,隨著俄羅斯反撲在即,拜登勸告基輔應撤退以積蓄實力。

針對大陸地區反抗封控的「白紙革命」運動,會否連動中共解放軍在台海採取不明智的舉動,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今天給出回應。路透 政治

陸白紙革命會否連動台海情勢? 國防部:會用監偵手段掌握

大陸地區反抗封控的「白紙革命」運動熾盛,會否連動中共解放軍在台海採取不明智的舉動?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上午表示,目前台灣周邊共軍機艦,並沒有異常活動,但面對敵情威脅,國軍會帶著敵情練兵,以料敵從寬原則,適切應處。

BBC製作許多叫好叫座的戲劇節目。圖為BBC製作的「新世紀福爾摩斯」影集劇照。美聯社 國際

玩完了?英國百年老媒體BBC 拚擦亮招牌

1922年11月14日,英國廣播公司(BBC)節目總監伯羅斯(Arthur Burrows)鏗鏘有力的聲音透過無線電傳出:「這裡是倫敦馬可尼總部,2LO電台。」自此宣告BBC開播。就算是英國老字號,也難逃政府政策衝擊。 BBC每年會對每個收視戶收取159英鎊(約台幣6000元)的訂閱費用,英國大多數家戶依法都必須繳交這項類似稅收的費用。然而今年1月,時任英國首相的強生宣布訂閱費用將凍漲兩年,2027年更後將全面停收。BBC經費來源約四分之三來自訂閱費用,完全停收後,BBC的財源將成問題。...

線上交友軟體已成為現代人認識新對象的主要方式之一,但近期研究指出,許多用戶都出現了「交友軟體倦怠」的情況。 路透 國際

交友軟體滑得心好累?勞神傷財 用戶嘆:根本打卡上班

左滑右滑、聊天、見面、搞消失…… 交友軟體讓你愈玩愈心累?雖然線上交友軟體已成為現代人認識新對象的主要方式之一,但近期研究指出,許多用戶都出現了「交友軟體倦怠」的情況,甚至認為使用交友軟體就像是「第二份工作」打卡上班,令人筋疲力盡。

淘寶曾於2017年下架爭議性 「非洲小朋友舉牌」產品,微信用戶近期也被類似視頻刷屏。有人稱讚此舉有新意,但也引來種族歧視和剝削的爭議。 圖/摘自BBC中文網 國際

花點錢就能找黑人舉牌…淘寶商品背後的種族歧視產業鏈

近年來,在微博微信上有一些影片,內容是黑人組成隊伍,擺放或拿著寫有中文的黑板,唱著讚歌,或唸著歌頌慶生或結婚的詞句,為大陸民眾慶生、開業、結婚祝福。這一獨特的遠方祝福,受到大陸網友歡迎,也成為一門新生意。然而,這中間涉及毆打、施虐、詐騙和種族歧視,已經讓非洲國家無法忍受。

聯經出版總編輯涂豐恩領讀好書。5月選書《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藉詩作重現杜甫一生。圖/記者林澔一攝影、聯經出版提供 生活

總編選書/千年前的臉書網紅 詩聖杜甫不為人知的一面

有人形容,杜甫是中國的莎士比亞、雨果、米爾頓,他是現實主義的代表,既憂國憂民又擅寫長詩。但是,這些比喻都無法展現杜甫的真實面貌,近代知名史學家洪業所撰寫的《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藉詩作重現杜甫一生。杜甫一生中碰到的挑戰,放到現代困境依舊。

BBC自2008年停止持續76年的短波國際廣播,卻在這場突發的俄烏戰事中,BBC重新開始短波國際廣播。路透 軍武

寰宇韜略/英BBC恢復二戰知名短波國際廣播 成抗俄資訊戰一環

俄烏戰事意外地讓英國BBC恢復短波國際廣播,BBC自3月2日起每天自倫敦向烏克蘭進行四小時短波廣播,突破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資訊封鎖。由於受到網路科技影響,線上新聞傳播需求加大,BBC自2008年停止持續76年的短波國際廣播,卻在這場突發的俄烏戰事中,BBC重新開始短波國際廣播。

《史賓賽》這部片究竟有多貼近現實?電影開宗明義就告訴觀眾,這是一則基於真實悲劇的「寓言」。圖/摘自imdb 國際

2022奧斯卡/得罪威廉哈利甭玩了?《史賓賽》與真實英國王室的距離

【2022年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於台灣時間3月28日公布,聯合報數位版3/20-27日連8天推出深度解析,帶你快速掌握電影盛事。】 在談論《史賓賽》之前必須先知道一件事:它不能算是戴安娜王妃的傳記片;電影開宗明義就告訴觀眾,這是一則基於真實悲劇的「寓言」。雖然女主角克莉絲汀.史都華完美釋黛妃面對英國王室與丈夫花心的心理掙扎,讓她問鼎生涯首座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但這部片究竟有多貼近現實?

針對BBC推出的最新紀錄片,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前左)罕見聯手王儲查爾斯(前右)和威廉投訴BBC,揚言抵制封殺。美聯社 國際

紀錄片惹怒英王室!女王聯手查爾斯、威廉 揚言封殺BBC

英國廣播公司(BBC)推出的最新王室紀錄片《王子們與媒體》(The Princes And The Press),於當地時間22日晚間9時播出,但播出內容讓王室氣得跳腳,不只白金漢宮譴責內容不實,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王儲查爾斯和威廉更罕見一同投訴BBC,揚言抵制封殺,英媒形容王室正與BBC「開戰」。

大陸的「00後」、「10後」獲取知識的管道大不同,但可以期待多元管道幫助他們探索興趣。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際

打開抖音「學物理」?陸青少年的網路知識革命

大陸的「00後」、「10後」是網路世界的「原住民」,比圖文更加生動的短影片內容,大大降低了他們獲取知識的門檻。一度曾被罵翻的大陸「抖音」。最近創辦許多供給這些小小孩的短影片,提供小小孩獲取知識的管道,對這些小朋友來說,傳播媒介已出現世代變化。

1995年11月20日,黛妃接受BBC記者巴希爾(背對鏡頭者)獨家專訪,說出了著名的「我的婚姻有3個人,太擁擠了。」 圖/截自BBC訪問影片 聽幕後

【聯合開Pod】遠方|26年前黛妃「世紀專訪」BBC承認騙來的?

英國已故王妃黛安娜1995年11月20日接受BBC記者巴希爾專訪時,驚爆婚外情內幕。BBC內部調查報告指巴希爾當年以詐欺手段欺瞞,才得以說服黛妃接受採訪。本集遠方請到歷經這段「世紀專訪」的資深編譯張佑生,來談這「騙」來的專訪。

黛安娜王妃(右)當年接受BBC專訪自爆丈夫查爾斯王子(左)婚後出軌,如今BBC內部調查報告承認記者犯下詐欺行為,且嚴重違反BBC的規定。路透 國際

BBC記者26年前欺騙黛安娜接受專訪 黛妃親筆信流出:我不後悔

英國已故王妃黛安娜(Princess Diana)1995年11月20日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巴希爾(Martin Bashir)專訪時,驚爆婚外情內幕,震驚全球。BBC內部調查報告20日出爐,指巴希爾當年以詐欺手段欺瞞黛妃胞弟史賓塞(Charles Spencer),才得以說服黛妃接受採訪,然而,調查報告也首度公開一封黛妃同年寫的親筆信,強調自己不後悔受訪,也沒有被迫受訪,捍衛自己所做決定。

一向口不擇言的英國首相強生再陷失言風暴。美聯社 國際

英相強生「堆屍體+壁紙門」讓全英憤怒 自走砲能再挺過風暴?

英國保守黨內有人爆料,英國首相強生在去年10月底一場會議上爆粗口說,「不要再有天X的封城,讓成千上萬的屍體堆得高高的」。消息曝光後,在疫情中失去親人的英國人在社群媒體上大罵強生在他們的傷口上撒鹽,並貼出逝去親人的照片,嗆聲說:「他們不是屍體!」一向口不擇言的強生再度失言,而這場風暴只是他最近一連串醜聞的最新一樁,他的未婚妻整修官邸超支由誰埋單的「壁紙門」風波愈滾愈大,他和前心腹康明思的私人恩怨也搬上檯面,被英國媒體稱為不可控自走砲的強生能再挺過風暴?...

杜拜公主拉提法2018年出逃失敗後被抓回國,BBC廣角鏡節目公布她用手機偷偷錄下的影片,指控父王把她單獨關在別墅內,處境就如同人質。路透/BBC Panorama 國際

影/被父王監禁的杜拜公主 躲浴室偷錄求救影片「我是人質被獨自關著」

杜拜公主拉提法2018年出逃失敗轟動世界,現在出現最新發展。被抓回國的拉提法用手機偷偷錄下影片,指控父王把她單獨關在別墅內,處境就如同人質,她擔心自己性命不保。拉提法的友人將影片與訊息轉給BBC廣角鏡(BBC Panorama)節目,希望外界持續施壓父王瑪克通放人。

BBC遭南越將領指控在戰況報導偏袒北越,影響南越士氣。美聯社 祕聞

BBC在越戰期間被批假新聞 南越軍官指控其偏袒北越打擊士氣

英國禁止中國環球電視網播出,北京也禁止英國BBC播出,美國聲援英國,批評北京的決定,但BBC過去曾引發假新聞爭議,並非外界以為那樣無辜。美國知名智庫蘭德公司(RAND)1978年一項有關越戰失敗的研究訪談中,曾經發現英國BBC在越戰末期的廣播,被南越軍官批評充斥假新聞,造假芽莊與藩朗遭北越攻陷...

緬甸仰光的示威者10日高舉翁山蘇姬的看板要求軍方放人。 法新社 國際

緬甸首都不在仰光?軍頭遷都固政權 這些國家也幹過

緬甸政變新聞受到各國媒體大幅報導後,很多人才發現原來緬甸首都已非仰光,而是已遷到新都奈比多,據稱當初緬甸遷都原因之一,是新都比較不會受到抗議和侵略威脅。全球許多國家設立首都和遷都考量各有不同,有些國家設立新都只為鞏固權力,例如緬甸。其他國家包括埃及、哈薩克和非洲赤道幾內亞建立新都也依樣畫葫蘆,效法緬甸以此捍衛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