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每天更新,總編輯、主筆群親自點評國內外重大議題,帶來深度觀點。
周一至周五傍晚,犀利點評當日新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救國團自強活動蓬勃發展的年代,各地青年活動中心承載四、五年級生青春美好歲月,南橫公路曾建利稻、埡口及梅山三處山莊,埡口因八八風災變廢墟,梅山明年2月約滿後前途未卜,另在高雄市區的澄清湖青年活動中心歇業多年,水漾會館也在今年10月走入歷史,「老蔣時代憲兵連住處」的神秘過往也在時代洪流灰飛煙滅、不留痕跡。 日前國內8家國軍英雄館宣布到年底前熄燈,原因在於觀光署「發展觀光條例」10年緩衝期將至,無旅館執照者不得繼續營業。而救國團、教師會館與救國團青年活動中心等機構須在明年初取得「旅館業」登記。受限合法化困難重重以及不堪長年虧損,澄清湖水漾會館(原名傳習齋)今年10月結束43年營運,全高雄只剩南橫梅山青年活動中心延續救團團精神。
南橫公路開通後,部分遊客駕車行經南橫,看見台灣黑熊在公路奔跑,也有人遇到黑熊媽媽帶著兩頭小熊在公路漫步,有駕駛人憂心黑熊是否會對人造成傷害或影響交通。台東原住民表示,黑熊早就生活在山林,是南橫公路開通後遊客才看到牠們,也憂心有人駕車不慎,反而可能讓黑熊受傷。...
台東強震造成東部房屋倒塌,列車出軌,橋樑斷裂,南橫公路多處坍方,再度興起還地於天的爭論,專家認為,既然南橫已花費130億元修復,卻不能改變向源侵蝕造成大崩壁等現實,人定不能勝天,應審慎評估南橫的發展,是否還要與天爭地。
民國98年,莫拉克風災重創南橫公路,總共毀損22座橋梁,路基流失12公里,梅山口到向陽路段封閉,統計從甲仙到新武長達140公里的路段受損,第一時間公路單位投入大量資源搶通,但包括串起中央山脈東西兩邊布農族人交流孔道的大關山隧道也被掩埋,還有天池大崩壁、埡口大崩壁,都是南橫公路最難處理的路段。而110年8月8日降下豪大雨,當天玉穗溪挾帶大量土石流,沖毀106年興建完成的明霸克露橋,目前也只先搭建出一座短期鋼便橋,終於在今年5月1日檢視路段已達安全通車條件,有條件開放民眾通行,中斷13年後終於讓民眾可以重新進入這條全台最美麗的高山道路。
南迴公路及5月起復通的南橫公路,沿線美景多,吸引不少民眾「衝一波」,但顧美景也要顧荷包,很多人不知道這些道路有違規「雷區」,近日頻有人吃罰單才恍然大悟。走南迴、南橫要小心踩雷,以免荷包失血...
龍眼木在土窯爐內燒得亮紅,一旁Q彈的麵包,靜靜地在架上風乾,等待修復13年的南橫公路,終於盼得有條件復通,迎來新的顧客與商機,讓苦撐多年自力救濟的寶來居民,終於見到公路開通後帶來的一盞明燈,打散長久未散的陰霾。
南橫公路上的明霸克露橋鋼便橋前,巨大石塊巋然不動,像是大自然宣示其偉大及敬畏的一面;台東端的164公里摩天路段,歷經四次重建,路基不斷流失,路面幾已退無可退。南橫公路,柔腸寸斷,在修復13年後,雖然將於5月有條件通車,卻更提醒人類在自然前何其渺小,「人定勝天」已不可行,「人應順天」才是公路發展未來的走向。
南橫公路是台灣三大橫貫公路之一,台20線起自台南,經高雄甲仙、桃源、越過中央山脈玉山國家公園的大關山到台東海端,全長150公里。南橫公路從民國98年莫拉克風災後,因受損嚴重中斷,經過12年施工努力逐段修復,可望於今年5月通車。104年起從寶來修復到桃源,近年從梅山口修到天池,而最後一段路「天池至向陽段」將於4月達到安全通車條件。
今年8月南橫公路高雄桃源區明霸克露橋被土石流沖毀,正值盛產金煌芒果運輸困難,果農急如熱鍋上螞蟻。學術單位嘗試要用無人機載運,一次可負重6公斤,後來南橫東段道路緊急開放通行,無人機運芒果沒進一步實現。美國、澳洲、大陸已在試驗無人機送貨,印尼在疫情期間發展出無人機送藥減少接觸,宣告無人機智慧運輸時代來臨。
南橫公路上的明霸克露橋8月才因土石流沖刷,導致橋面斷裂,並出現大片沖積扇,一度造成3個原鄉部落成孤島,在公路總局搶修下,終於在8月25日搶修出一條便道,目前公路總局仍在提升便道的抗洪能力,預計2022年4月底完工。這高達1100萬方的崩塌量到底何時發生的?
台灣今年5月起從缺水到淹水,旱澇不均的現象也顯示出極端氣候危機未來只會更加頻繁出現,在南橫公路上布農族語口中的希望之橋-高雄桃源區的明霸克露橋,上個月初被湍急土石流攔腰沖斷,斷橋畫面震撼全台。過去這座橋才因八八風災被洪水沖斷,當地人等了8年、2017年重建完成,豈料再度不敵洪水摧殘,也讓南橫全線通車的夢再度幻滅,人與自然的拔河,保障當地居民通行安全,在現實面上如何實現尚待定論,多年來在這條台灣最長的橫貫公路上,始終有一批公路英雄,堅守崗位搶救每一次的公路災害,他們攀爬數百公尺,像蜘蛛人般貼在大崩壁搏命施工,從天而降安全索是生死一線牽保命工具,更承載南橫早日通車期待。...
參加過救國團南橫縱走的四、五、六級生,或是挑戰南橫百岳山友,一定對埡口山莊不陌生,在莫拉克風災後埡口山莊下方走山嚴重,因而走入歷史。埡口山莊建址在海拔2568公尺處,是救國團經營山莊海拔最高,也是救國團辦南橫健行縱走行程中必宿之地,參與健行縱走的青年學子在當地留下青春回憶,採訪團隊走進廢棄的埡口山莊,裡頭木造隔間陳設還算完整,對照昔日榮景顯得淒涼,也透過空拍視角,帶讀者近看、遠望失落的埡口山莊。
南橫公路1968年7月動工,1972年10月31日通車,迄今49年,當年工程艱鉅,陸續有116名工作人員因炸隧道、渡河遭沖走、被落石擊中、失足跌落山谷等因素失去生命,為感念闢路先賢的犧牲,公路總局在天池路旁設置長青祠供悼念,南橫沿線隧道、橋梁命名也有洋蔥,陽剛工程的背後,不失人性溫度。
台東縣台20線南橫公路上,隨著海拔高度增加,山區櫻花成為每年2至3月的「嬌點」,尤其布農族利稻部落,每到櫻花綻放,就會舉辦「櫻花祭」活動,成為部落觀光特色。不過,近年來櫻花樹卻疑遭昆蟲「天牛」啃食,導致櫻花樹陸續死亡,讓族人擔心櫻花美景不再,櫻花祭恐停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