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萬象

關節退化注射玻尿酸成首選 健保給付與自費差在哪?

40歲男子左膝因曾受傷,反覆疼痛及積水,經過清創之後,在手術中注射自費的高分子量玻尿酸治療。圖/中壢天晟醫院提供
40歲男子左膝因曾受傷,反覆疼痛及積水,經過清創之後,在手術中注射自費的高分子量玻尿酸治療。圖/中壢天晟醫院提供

70歲老婦走路常感左膝疼痛,就診經X光檢查顯示為中度膝關節炎,經藥物及物理治療逾半年仍然疼痛,到門診注射健保給付三針型玻尿酸後,依醫囑保養逐漸好轉,但同樣關節軟骨有磨損,40歲上班族卻得自費注射玻尿酸治療,到底玻尿酸健保給付、自費差在哪?注射玻尿酸後,關節痛難道就能一勞永逸嗎?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

掌握新聞脈動

還不是會員? 馬上註冊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掌握新聞脈動

系列文章

大千健康醫療體系德恩眼科診所主任黃慶瑄為患者檢查。圖/大千健康醫療體系提供

白內障「幾分熟」動手術?醫師建議時機點與術後保養

隨著老化及科技產品過度使用等因素,國內白內障患者愈來愈多,且有年輕化的趨勢,視力受影響,但現代醫療科技進步,透過微創手術置換人工水晶體,手術時間短、恢復快,術後可大幅改善視力,甚至近視、老花、散光都能去除,重回光明。 萬一發現自己已經出現白內障的相關症狀,究竟何時才要手術,過去曾有所謂「水晶體八分熟再動手術就好」的傳聞,真的是如此嗎?聯合報數位版醫病之間專欄,本周將詳解白內障的治療方式,歡迎訂閱分享。

醫師主出,不少病患長期痔瘡腫脹、脫垂,甚至造成流血多年,卻因羞於就診,恐失去治癒先機。圖/Ingimage

痔瘡流血忍多年嚴重貧血才就醫 自費手術不是人人適用

是人就有痔瘡!彰化縣秀傳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林安仁說,痔瘡是由血管和彈力組織組成,可協助控制排便,便祕、久坐、懷孕生產等,都可能造成痔瘡腫脹或在擠壓下而出血;不少病患長期痔瘡腫脹、脫垂,甚至造成流血多年,卻因羞於就診,有人因流血過多嚴重貧血,更有人以為只是痔瘡流血,延誤就醫,一檢查才發現原來是大腸癌,所以發現異狀,一定要趕快釐清病因,才不會失去治癒先機。 若嚴重到需要手術,除了常見的雷射燒灼外,「冷凝刀」療法也是另一種選擇,究竟哪類型痔瘡才適合用冷凝刀?此療法有何優缺點?需要自費還是健保有給付?聯合報數位版本周醫病之間專欄,將為讀者詳解,歡迎訂閱分享。

國人膝關節退化普遍嚴重,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中心主任林頌凱(右)為長輩、患者注射玻尿酸延緩退化的個案不少。記者曾增勳/攝影

膝關節退化年輕化 打玻尿酸延緩哪些人符合健保給付?

國人隨著工作時間增長、運動激烈,過度使用膝關節,膝關節退化比例增加。門診醫師發現嚴重膝關節退化有年輕化趨勢,除了膝關節磨損已經走路疼痛,無法走路或蹲下,必須置換關節外,延緩膝關節磨損,在健保給付下,玻尿酸成為第一選擇。 究竟膝關節損傷到哪種程度才需要換人工關節,打玻尿酸又有哪些注意事項,本周聯合報數位版醫病之間專欄,將為讀者詳解,歡迎訂閱分享。

醫師沈宜靜說明,以近紅外光高光譜影像快照足底,紅色區域為神經病變高風險區,方便糖友照護雙足。圖/台中榮總提供

糖尿病足嚴重恐截肢 關鍵的定期追蹤如何更便利?

國內糖尿病患者超過220萬人,其中遠端對稱性多發性神經病變占75%,可能在早期就發生,此與後續糖尿病足潰瘍,甚至截肢息息相關。 55歲曾姓舞蹈女老師罹糖尿病多年,需定期回醫院追蹤足部是否病變,但過程冗長且麻煩,台中榮總團隊經歷6年多研究,開發「主動式短波近紅外高光譜成像儀」,非侵入、免接觸、快照方式篩檢糖尿病足部病變。 然而醫師仍提醒,「確診糖尿病後,控制血糖、定期回診是預防併發糖尿病足的不二法門。」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