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每天更新,總編輯、主筆群親自點評國內外重大議題,帶來深度觀點。
周一至周五傍晚,犀利點評當日新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雲門舞集1993年復出首演《九歌》,擔綱「雲中君」的吳義芳在兩名舞者肩上舞出8分鐘不落地的傳奇。如此輕巧平衡源於他12歲起就得天天踮腳尖、身體忽左忽右的,踩著單車幫母親送30公斤的貨。 大三時,他一度因腰椎椎弓問題,被醫師宣告終身不能跳舞。吳義芳是如何不服輸自我調理,不僅多年後仍在跳舞,更將獻上全球少見的60歲獨舞。
大江東去。俞大綱,1977年5月2日去世,69歲。絕大多數的人應該忘記他了,但只要有人記得郭小莊的「雅音小集」、喜歡林懷民的「雲門舞集」、看過「漢聲」雜誌並繼續買他們的書給孩子,在聽到邱坤良、奚淞、黃永松、施叔青的名字會啊一聲,在看國光京戲忍不住驚嘆王安祈的編劇多好時,俞大綱先生就仍活著。 他們都是他的弟子。而他的弟子還有更多。
多年前看日本舞踏大師大野一雄跳舞時,雲門舞集前客席舞者伍錦濤深受感動:「他90幾歲還在跳舞!」誓言也要跳到老。54歲的他沒想到,他要克服的不僅年齡問題,還有病。今年6月他動了腦膜瘤復發手術,化驗結果是惡性。 但他仍決定繼續跳舞。邊定期注射標靶藥物,他邊排練一手創立的「歌舞浪潮」表演藝術中心歌舞祭節目,將在10月中親自上台,舞出對人生的體悟:「我覺得最終就是要找到人生的平衡點,然後接受這一切,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人生必有風雨,端看個人所遇風雨大小,又如何承受面對。聯合報數位版推出「人生逆轉學」專欄,邀請各行各業知名人士分享他們曾遇的人生逆境,看他們曾流過的淚,又如何在黑暗中找光亮,把風雨化甘霖。歡迎訂閱。 國家文藝獎得主王榮裕與生命伴侶游蕙芬相守30餘年,育有愛子王品果,多年來無數晚上卻獨眠在創立的金枝演社劇團一張沙發。白天這裡人來人往,晚上只有三狗三貓陪伴,王榮裕堅持獨住除了「愛自由」,還因心底對已逝歌仔戲名小生媽媽謝月霞的歉疚:「我不給她家,自己如果有家,豈不很不孝?」 當年,他沒讓渴望與子孫同住的媽媽圓夢,要媽媽把參與指導歌仔戲演出的金枝當「我們共同的家」就好;媽媽故去後,他持續睡在劇團,既像說服媽媽又像贖罪地,把金枝活成自己的家。曾讓他難以釋懷的母子心結,他已然打開,只是當他終從當年如被遺棄的怨恨中解脫,想擁抱媽媽,老人家早已做仙。
林璟如是台灣唯一以服裝設計獲國家文藝獎的得主,雙手設計出的眾多劇場服裝幾乎織就台灣一頁表演藝術史。很少人知道,她的靈活巧手除了穿梭針線,竟也曾因不堪前夫家暴騷擾,用來挑破自己血管。那年她25歲。 在綠樹圍繞的深坑山上家中,林璟如撫著手腕上幾乎已看不見的傷痕,平靜得像在說別人故事。多年前在身體和心理留下的傷口,如今早已癒合,最大的撫慰來自表演藝術。
人生必有風雨,端看個人所遇風雨大小,又如何承受面對。聯合報數位版推出「人生逆轉學」專欄,邀請各行各業知名人士分享他們曾遇的人生逆境,看他們曾流過的淚,又如何在黑暗中找光亮,把風雨化甘霖。歡迎訂閱。 默劇演員姚尚德2016年偶然來到一所寺廟,發現它同時是靈骨塔,供奉的全是沒人收屍的老榮民。那瞬間他突然放聲大哭,全然釋懷12歲遭陌生老人性侵的慘痛記憶,「我想他一定很孤單,如果我持續把自己鎖起來,也許也會變他那樣。」
舞者收入以中位數(以高低順序排列的中值)計是其他表演藝術演出者三分之二,比起所有表演藝術相關工作也墊底。舞蹈生態行動協會理事張可揚說,他認識的許多舞者,若沒待在職業舞團,一年往往僅跳3、4檔演出,一年收入僅15萬,相當於每月收入1萬2500元。表演藝術界表示,越來越多台灣舞團揚名國際,更有眾多舞者考上國際舞團,顯示台灣訓練出的舞者實力堅強,但他們的生態環境又該如何改善?
2014年,雲門舞集助理藝術總監李靜君健檢時發現肺腺癌。第一次住院檢查那天,她在病房始終坐在沙發,直到晚上入睡時刻都不願坐上病床,在丈夫提醒下,才意識到是不願意相信自己成了病人。她害怕開刀,害怕死亡和術後系列治療,「我的舞蹈生涯、工作、家庭要怎麼辦?」
今天要介紹一個很狂的展覽:北美館「狂八〇特展」。80年代是解嚴前後時期,不同意識型態蓬勃發展激盪,因此誕生了不少很狂的藝術作品,到底有多狂?沒想到當眾大個便也可以當行為藝術吧? 就讓文化記者何定照當我們的導覽員,先來聽聽這個展覽的看頭!
走過戰爭、通膨、疫情、選舉交織紛擾的2022年,對於即將到來的2023年,你希望迎來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台灣?在歲末年終之際,聯合報數位版邀請了多位名人談談2023年的想望,聽聽他們如何總結過去這一年,以及對來年的期盼。或許我們也能想想,我又能做些什麼? 我對台灣2023年的期待,就是人人都堅持夢想。你有什麼樣的夢想就堅持,為了這夢想,原本的方式、策略、生活起居都可以改變,可以檢討,可以修正,但夢想不能放棄。
1980年代解嚴前後台灣藝文衝撞能量蓬勃,其中藝術家李銘盛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大廳大便,讓今日新世代藝術家猶然津津樂道。北美館館長王俊傑指出,1980年代台灣藝文如此生猛,背景是1970年代中美斷交等時代大事及蔣勳等人的文化運動,蔣勳則透露,為此他常被警總約去喝咖啡。
編按:人生必有風雨,端看個人所遇風雨大小,又如何承受面對。聯合報數位版推出「人生逆轉學」專欄,邀請各行各業知名人士分享他們曾遇的人生逆境,看他們曾流過的淚,又如何在黑暗中找光亮,把風雨化甘霖。歡迎訂閱。 醫師告知腦中長了顆6到7公分的腫瘤時,半生都在精準控制身體的雲門前客席舞者、編舞家伍錦濤,雙手忽然不自覺抖起來;恢復理智判斷後,伍錦濤找到權威名醫,很快割除了那顆腦膜瘤。但他沒想到10個月後,才是人生地獄的開始。
華航今年3月底引進第4架777F貨機,航機編號B-18775,可卻未如前3架的塗裝,在「CARGO」字母「C」中藏入台灣圖像,新機塗裝中的「C」回歸正常,後續引進的貨機塗裝預料也將比照辦理。藏有台灣圖像的塗裝概念僅使用不到2年,黨政高層就坦言要讓華航「能飛出去」比較重要,默認這樣的設計讓華航在派遣調度上遭遇困難。不過仔細檢視華航過去曾推出的彩繪機,想透過能在國際飛行、亮相的航機來宣傳「台灣」品牌,還是有很多創意做法能兼顧推展外交與企業營運。
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2019年中宣布雲門、雲門2合併,同年底將雲門交棒給原雲門2藝術總監鄭宗龍,展開林懷民口中「宗龍的年代」。如今2年多過去,鄭宗龍4月中將首演的新舞作「霞」將首次由全團共同演出,也是首次從舞者為起點,展現新雲門有別於過往純東方身體的語彙。...
人稱「小鎮醫師」的陳錦煌,1952年出生於嘉義新港鄉最窮的崙仔村,出身農家在父母寄望下從台大醫學院以優異成績畢業,1981年應父親要求返鄉開業,1987年成立新港文教基金會,1998年被天下雜誌評選為「影響台灣200人物」。
「傑出表演藝術獎」頒獎典禮,1986年11月8日在台北國賓飯店舉行。 三位得獎人與代表郭小莊、林懷民、賴聲川分別自教育部長李煥、文工會主任宋楚瑜、東區扶輪社前總監黃其光手中,接獲象徵至高榮譽的獎座,並發表得獎感言。
2006年03月24日知名舞蹈家羅曼菲清晨四時四十三分因肺癌病逝和信醫院,享年51歲。羅曼菲的主治醫師褚乃銘說,羅走得很安詳,住院過程中,她像個人生舞者,表現出對生命的樂觀與對工作的執著。
疫情延燒至今,台灣表演藝術團隊比起他國雖好很多,仍不免受創。名列台灣品牌團隊的雲門舞集近來調減人力與薪資,優人神鼓去年起也裁減十多人;但團隊也趁機力思重整,雲門繼創團藝術總監林懷民總監2019年退休,行政高層也將啟動接班計畫,明華園則拍攝「電視電影」,開啟歌仔戲第三次革命。
2014年,排灣族編舞家布拉瑞揚返鄉台東創立舞團,原想用深厚學院與舞台資歷教導舞者,很快踢到鐵板:舞者要他「別用台北腦袋」。深受衝擊的布拉瑞揚,就此斷開台北腦袋與學院訓練,隨順舞者特性與舞團有限資源上山勞動、下海排練,反讓舞團大展新局,迅速躍登雲門舞集外最亮眼的台灣舞團之一。
1993年,來自馬來西亞的青年黃誌群離開雲門舞集,在加入優劇場前,決定先到印度旅遊。在恆河邊,他遇見一位雲遊僧,談起打坐感受,對方說他的打坐猶如只在糖罐外面打轉,「裡面的糖,你還沒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