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酒駕

李佳修(左)無照酒駕撞死王姓單親父親,檢方依酒駕致死罪起訴,台北地院國民法官庭判李7年2月徒刑。李上訴後,本案成全國二審最先開庭的國審上訴案,高院定3月26日行審判程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判決書沒寫清楚的全成上訴理由 國民法官會成一場戲嗎?

在酒店和夜店兼差的李佳修無照酒駕撞死王姓單親父親,不僅是台北地院第一件國民法官參審案,也是台灣高等法院首件國審上訴案。李一審被依酒駕致死罪判7年2月徒刑,他上訴,除爭執符合自首外,也質疑母親給被害人20萬元為何無助減刑。高院依被告要求整理出4項爭點,外界好奇若首件就推翻一審量刑,國民法官法意義何在?

國民黨桃園市議員詹江村(左)與少年召開記者會,指控桃園警方刑求。記者鄭國樑/攝影 政治

桃園17歲少年遭電擊刑求 涉案3員警移送

.桃園一名17歲黃姓少年指控,18日晚間行經桃園警分局武陵派出所時,遇到3名員警將他攔下,稱他涉嫌擄人勒贖並帶進派出所,但過程中員警竟勒住少年脖子拖進偵訊室,持甩棍、印章鐵盒及電擊棒等刑求少年。對此警方回應,少年指控經調查屬實,已依法將涉案3名員警移送桃園地檢署指揮偵辦,所長調整非主管職務,分局長自請處分。

桃園市警中壢分局交通中隊一名林姓女警,因執勤時酒駕肇事,被警方重懲,將她記兩大過報請免職。圖為酒測攔檢示意圖,與本案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女警開巡邏車酒駕肇事 是否被免職其實非人民最關心的

桃園市警中壢分局交通中隊林姓女警,12月10日駕駛巡邏車執行公務時發生車禍,酒測值高達0.69毫克,被依公共危險罪送辦,事後警方重懲,將她記兩大過報請免職;據聞林女得知懲處當場痛哭,將尋求救濟,希望能保住警察工作。 員警酒駕該不該免職,一直是嚴肅的話題。林女應是繼2020年10月高雄市茂林分駐所休假喝酒自撞的謝姓警員後,3年來第二起警察酒駕肇事被報免職案例。免職是剝奪公務員身分,對林女影響極大,尋求救濟人之常情;但酒駕是全民公敵,林女否因此被免職,其實並不是人民最關心的,社會在意的是掌權者應以身作則,不容許警察抓民眾酒駕自己卻貪杯上路。...

記者實際在網購平台淘寶購買約252元的A款市售酒測器、蝦皮購買289元的B款市售酒測器,並與警方經標檢局檢驗合格的15萬元酒測器做比較,發現結果差很大。圖為警用酒測器。記者李定宇/攝影 生活

尾牙季市售酒測器熱銷 記者實測淘寶貨與警用版檢測結果差很大

歲末年終尾牙餐聚增多,民眾不免小酌兩杯,近來市售酒測器熱銷,不少民眾會將市售酒測器酒測結果作為是否開車上路的參考,但市售酒測器未經過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檢驗,檢測值不見得正確。標檢局及警方表示,最好勿用市售酒測器數值來判斷是否能開車上路,確實遵守酒後不開車,才能確保自己與用路人安全。...

今年9月16日,國道一號北上17公里處發生小客車被聯結車擠壓成廢鐵,車上1對夫婦死亡的事故。記者李隆揆/翻攝 評論

危險大貨車趴趴走頻釀憾事 交通部和審驗中心還想當濫好人?

小貨車被聯結車撞成廢鐵,貨櫃車衝出國道邊坡,大貨車事故每日上演,畫面一次比一次離奇。在道路上,大貨車是最強勢車輛,發生事故非死即傷,交通部與車安中心卻從執行法規、審驗端就不確實,放任聯結車在道路馳騁成了移動式「不定時炸彈」,政府繼續裝瞎,誰還能替民眾的安全把關?

台北馬偕醫院精神部資深主治醫師方俊凱是國內酒癮防治專家,幫助許多人戒酒。圖/方俊凱提供 聽幕後

元氣醫聲EP14|千杯不醉健康嗎?關於飲酒的7大迷思,專業醫師解惑!

現代人交際應酬,總離不開酒,但是你知道,原來只要喝酒,就有可能傷害腦和肝嗎?而且酒量越好、越練酒量,傷害的程度越大,甚至容易成癮,成為酒鬼! 如果社交應酬需要喝酒,那該怎麼喝才剛剛好,或是該做哪些措施避免喝醉?隔天宿醉頭痛,又如何怎麼解酒?歡迎點擊報導,讓酒癮防治專家方俊凱為你解惑關於酒的7大迷思!

政治

嗜睡、昏沉「藥駕」奪命 哪些常用藥物導致危險駕駛

聯合報每天推出「圖解新聞」,希望藉由圖像設計幫助讀者理解生硬內容。這次的圖表帶你看「藥駕」致命風險不亞於「酒駕」,已成為道路安全危機。

酒駕零容忍,尤其是職業軍人被查到酒駕,幾乎一律「汰除」免職,將損失退休金約千萬元。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這個職業酒駕零容忍 貪杯上路被抓千萬退休俸飛了

酒駕零容忍,哪個職業酒駕被查獲處分最嚴格?答案是職業軍人,曾有志願役上士酒駕自撞護欄被撤職,不服提行政訴訟仍敗訴,還有志願役軍人被查到酒駕,當場向員警下跪求饒,最後寧被罰18萬吊銷駕照也拒測,就怕遭到免職、上千萬的終生月退俸「飛了」,不過即使拒測,軍方也有應對方法…

今年6月30日起,警察多一項工作,必須對違規酒駕者的車輛當場拆車牌。圖/警方提供 生活

查獲酒駕須當場「拆車牌」 規定變嚴格卻也增添員警困擾

工作項目繁雜的警察今年又多了一項新工作「拆酒駕者車牌」。今年6月30日起的交通新制,除了加強取締車輛未禮讓行人加重開罰外,另新增一項工作,攔檢酒駕者要當場查扣車牌,並由警察拆下。比過去規定車主可在30天內主動繳回車牌嚴格許多,但「拆車牌」卻也造成執法員警困擾。...

杜蘇芮颱風來襲,高雄市整夜壟罩在強風風暴之中,多區路樹倒塌,騎士風雨中冒險騎車。記者劉學聖/攝影 政治

南部縣巿風雨增強 今清晨緊急宣布放颱風假被罵翻

杜蘇芮颱風欲走還留,金門、澎湖昨天已宣布停班課,南台灣深夜風力加強,今天放假與否考驗縣市首長決策智慧,高雄台南屏東等縣巿直到今天清晨才緊急宣布停止上班上課,巿長被罵翻臉書湧入抱怨聲「下次可提早一點宣布嗎?」還有人不滿嗆說都已經到了,但也有人說,怎麼做都有人不滿意。

睡眠專家建議,10至18歲青少年平均每日所需睡眠為9至10小時,但根據調查,台灣青少年每日平均睡眠時數僅6.9小時。圖/取自Pexels 生活

安心教養/把問題少年送到校長室 不如讓他「好好睡一覺」

在當今易變、不確定、複雜、模糊的「烏卡時代(Volatile、Uncertain、Complex、Ambiguous,VUCA)」,成年的父母、青春期的孩子每天都在面對焦慮、緊繃的情緒。為什麼這個世代的青少年厭世又憂鬱?為什麼他們總是天天熬夜又睡不飽?兩本選書深度解析加速年代的教養問題,幫助父母陪伴孩子走過成長的漫漫長路。本文為《睏世代 》部分章節書摘,經聯經出版授權刊登。

台灣道安事故攀升,去年逾3千人因交通事故死亡,政府即便祭出修法、大執法,行穿線上機車不禮讓行人的畫面仍屢見不鮮。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聽幕後

你給我記者EP117|台灣行人地獄怎麼救?聽南韓用「小花理論」找回安全

行人守法走斑馬線都會被撞死,去年台灣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首度破3千,為了改善「行人地獄」惡名,行政院再度通過一個名字漏漏長的綱領,洋洋灑灑提出19個方案,仔細一看,根本是早已啟動的政策,或是在民代壓力下難以推動的政策。 南韓也曾深陷行人地獄,若單從2010年的交通事故死亡率來看,每十萬人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台灣達14.3人,南韓為11.1人;經過10年,南韓2021年的死亡率已降到5.26人,幾乎減半,台灣只小降至12.67人。究竟南韓做對什麼事?

酒駕致傷亡事故頻傳,警方及民眾對酒駕零容忍,不但酒駕加重其刑,累犯公布其身分,然而,實際上,不乏酒駕案例判無罪,連警方也沒轍。圖/讀者提供 生活

酒駕全民公敵 這3個案例為何變無罪

在台灣,酒後駕車已經被視為全民公敵,因此警方取締酒駕多採取從嚴認定,然而,警方所抓到的酒駕案件,行為人是否就真的已經構成酒駕,曾有行為人在車上睡覺、用腳滑動機車或牽車摔倒,只因為行為人有飲酒,就吃上酒駕罰單還被移送法辦,最後在法院竟翻案成功,法界人士指出,這類案件要看的是有無實際駕駛行為,不是「預備」就能處罰。

台灣被稱「行人地獄」,車搶斑馬線所在多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停讓行人僅執法1個月?不從根本找對策 台灣恐掉入行人地獄18層

台灣各類交通狀況連連,光是行人地獄議題,官方從去年底宣稱要改善,諸如幼童殞命孕婦輪下等慘案卻不斷,就可見效果有限。如果相關單位不從根本全盤思對策,老是逢慘案才針對單點稱要修正,所為恐怕只是一時堵住輿論,並非真心從民眾角度改善問題,悲劇將永難遏止。 而要擺脫行人地獄,其實光靠交通部、警政署還不夠,必須由各部門合作,環環相扣,才能發揮最大作用。...

台灣交通被國外媒體報導為「行人地獄」,警政署5月展開路口安全大執法,重點取締不暫停讓行人先行通過等違規。圖/警政署提供 生活

不禮讓行人警察大執法 連續追撞30車卻睜隻眼閉隻眼 因未傷人?

警政署通令全國警政機關自5月1日起執行「路口不停讓行人大執法」,首周取締4萬1690件違規、開罰金額逾新台幣4000萬元。警方為洗刷外媒形容為「行人地獄」汙名大執法,成效有待驗證,但有肇事逃逸案件駕駛人連續追撞30多輛車,卻僅被列為一般事故。一名立院人士表示,警方這種睜隻眼、閉隻眼,消極的態度,已經形成社會隱憂。...

陳姓博士生因為酒駕紀錄申請不到良民證,無法取得美簽影響人生規劃。記者張議晨/翻攝 生活

半導體博士生赴美求學夢險碎 想拿良民證 7罪刑不會留案底

俗稱「良民證」的刑事紀錄證明,別看一張A4紙大小的白紙,用途不大,補習班、保全、計程車,想要上工還得「一生清白」,但不只求職,出國也需要。高雄有專精半導體研發的學霸博士生要出國求學,卻在申請赴美前因為酒駕被抓,不僅拿不到良民證,美國求學夢恐毀,連國科會的研發補助,後來透過訴訟策略運用,爭取符合無須記載於良民證的7種刑事紀錄,只要不再犯罪就可圓夢。

3月31日開始,汽機車不禮讓行人將重罰,不分小型車、大型車一律罰3600元罰鍰,機車維持罰1200元罰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靠重罰能洗刷行人地獄汙名? 「車本位」的駕訓教材該改改了

為了洗刷行人地獄汙名,交通部上月底將未禮讓行人的罰鍰一律調頂,希望以重罰來遏止汽機車不禮讓行人的惡習,然而,僅憑重罰就能解決問題嗎?台中市府公布近兩周執法數據,共取締5千多件,數量竟是新北1月份兩周執法量的5倍,由此可知,未禮讓行人的黑數,恐怕更高,因此政府該思考的是,除了嚴加取締、加重處罰外,到底還能做些什麼,讓禮讓行人內化於每個駕駛人心中,而不是只出於怕被開單。

國泰世華資深副總鄧崇儀,日前酒駕又讓同車女子頂替駕駛,遭車禍另一方指認,警方調閱監視器,證實鄧酒駕,圖為鄧的車輛。記者廖炳棋/翻攝 生活

國泰世華常務董酒駕找妻頂替 企業「當事人私事」聲明挨批鄉愿

國泰世華銀行資深副總經理、常務董事鄧崇儀酒駕肇事後,找同車妻子頂替,國泰金控發表聲明時稱酒駕案是當事人私事,相較職棒球星酒駕遭開除、企業表示歉意,酒駕防制團體認為酒駕已是全民公敵,在企業高舉社會責任大旗下,國泰世華對常董酒駕未積極表示歉意,不僅鄉愿,令社會失望,重傷企業形象的表現。 3月5日晚間9時許,鄧崇儀酒駕行經台北市和平東路、金山南路口時,因超車不慎擦撞另一輛車,同車鄧妻自稱是駕駛,酒測值0.19毫克;被擦撞的駕駛稱開車者應為男性,警方調閱監視器後,確認是鄧男酒駕,酒測值高達0.9毫克,觸犯公共危險罪,鄧妻涉犯使公務人員登載不實罪嫌,夫妻同遭法辦。

一輛貨車因在國道三號與2輛白色賓士轎車發生行車糾紛,被惡意攔下砸車。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遇糾紛就砸車 行車暴力肆虐街頭 終身禁考照應納入交管處罰

前年發生在台中的瑪莎拉蒂三惡少毆打宋姓男大生案,日前一審依殺人未遂罪判處主嫌張敦量9年有期徒刑,然而事發原因僅是一起擦撞車禍,卻差點出了人命。近年因汽機車事故或以汽機車為工具衍生出的暴力犯罪日益猖獗,帶頭生事者依現行交通法規,仍舊可以保有駕照,等同是路上的不定時炸彈,威脅到一般用路人生命安全,主管機關應審慎評估將終身吊照、不得上路的範圍,擴大到路上的暴力犯罪者,以安民心。

交安死亡事故年降5%跳票,交通部急補破網,針對不禮讓行人、超速、逼車將大幅加重罰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道安改善瞄準「機老酒」專家直言:數據太簡化

交通部預計12月28日舉行今年最後一次道安說明會,今年事故死亡數比去年減少5%的目標破功,年初提出道安精進七大面向,改善道路安全的方式,顯然未達成效。據悉,道安改善方向不脫機老酒(機車族、老人、酒駕)等方向,專家質疑,若過度簡化數據,未納入無人員傷亡的A3車禍資料,得出的結論就不科學,不客觀,再怎麼改都難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