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每天更新,總編輯、主筆群親自點評國內外重大議題,帶來深度觀點。
周一至周五傍晚,犀利點評當日新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聯合報每天推出「圖解新聞」,希望藉由圖像設計幫助讀者理解生硬內容。這次的圖表帶你看不同語言導遊人數差異懸殊,以及東南亞來台旅客復甦強勁的現象。
台灣無障礙環境不斷改善,但對於身障者或輪椅族,想要開心出遊,仍存在難以跨越的鴻溝。身障團體直言,誰都想要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對身障者而言,卻沒有這般任性的空間,光搞定交通、住宿就已人仰馬翻,步道順不順比景點美不美更重要。
後疫情時代出國觀光逐漸復甦,但久未與人面對面互動,導致人們該有的社交禮節全忘光。以往跟團出遊最大樂趣之一在於能認識同團的新朋友,現在卻可能是最糟糕的部分。導遊可能還得充當調解者甚至團體心理治療師的角色。一些旅遊達人也分享他們最近跟團出遊的見聞。...
50歲以上的樂齡族,每年約可創造千億觀光產值,為了爭取樂齡及銀髮族旅遊商機,雄獅旅遊和台灣高鐵聯手,推出「大人囝仔高鐵行」,以50歲以上限定,搭高鐵全包式旅遊,是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下,觀光與軌道運輸業及早佈局,搶占銀髮族旅遊市場的重要象徵。
農曆春節有許多吉祥的習俗,期盼開運一整年的顏色、習俗與飲食,在全球各國的新年期間,也有各種特殊的風俗來歡慶這個新的開始。 本集遠方再次邀請國際導遊王崇林Andy,繼上次談了亞洲各國的特色新年之後,這次要來談歐美國家在新年期間,有什麼特別的喜好與禁忌呢?
進入2023年後,馬上就要迎接華人的農曆兔年新年,而全球各地,依照種族、曆法、宗教的不同,各有不同文化的新年。 本集遠方邀請國際導遊王崇林Andy,分享他走過世界60多國,親身經歷的全球過年體驗。
1955年1月9日,企業界人士鄭拯人、李憲明及高文魁等人為提倡觀光旅行事業,集資創辦台北聯合遊覽汽車公司,其在美援商業採購項下申請輸入的1954年最新型雪佛蘭大客車。定期營業路線暫定為日月潭、烏來、獅頭山、礁溪、蘇澳等四處,以遊日月潭為例,普通乘火車至台中轉乘汽車,280公里的路程,買票候車,往返需時2日以上,需費至少300元,但聯合遊覽汽車公司汽車前往雖然來回亦為一日,但加遊新竹縣的獅頭山,包括一路膳宿,只要160元。
台日邊境於今年10月中旬陸續解封,但雙邊互訪旅次逆差達四倍以上,台人蜂擁赴日就像「回家」,但日人來台卻相當冷淡。縱使交通部觀光局日前發布新聞稿強調喜迎疫後獎勵旅遊首發團體近百人來台,可負責接待他們的台灣地接旅行社向聯合報數位版透露,團員們來台旅遊後的感受就是「沒有什麼改變。」
邊境解封,觀光產業即將迎來復甦的春天,但旅宿業、觀光業缺工嚴重,頻傳業者找不到人上工,恐讓服務品質難提升,眼看國際遊客這塊大餅即將進到台灣,業者卻有食不下嚥之感,究竟問題出在哪裡?業者說,這個產業受傷近3年,各項條件不如人,已成弱勢的就業市場。
洋溢熱帶島嶼風情的墾丁國家公園是水上活動勝地,被譽為媲美國際級水準的南灣沙灘,雖擁高人氣,但業者在路邊攬客、岸邊任意堆放水上活動器材、曳引車占滿沙灘,遮陽傘凌亂等亂象,卻是遊客負評最高的沙灘;一直挨批無作為的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9月底將祭出經營管理須知,撒手鐗徹底整頓亂象,甩開「空有國際級海灘之名,卻無國際級管理水準」罵名。
近期頻傳台人赴柬埔寨打工卻遭詐騙、虐待情事,但其實過往台柬商務、觀光互訪正常,吳哥窟神廟美景也讓旅人讚嘆是一生必遊一次的景點,柬國人民的純樸、友善,也讓不少曾造訪過旅客印象深刻。只是,歷經嚴重戰亂、毀滅後的柬國政府,過分提領這項從12世紀吳哥王朝就遺留下來的「觀光財」,也讓柬埔寨的觀光外匯無法挹注給平民百姓,永續發展打上問號。
台灣邊境遲未解封,交通部觀光局也持續禁止旅遊業組團赴海外旅遊,苦撐的旅遊業持續發揮創意,這回設計出「娃娃旅遊」行程,讓枕邊寶貝、絨毛玩偶代替主人先飛出國探路,還會拍下娃娃團體照留影寄給主人/家長,娃娃團費只要1500元,還不用辦護照、打疫苗、落地居檢。
台灣多山,高山地區因不受光害侵擾,「滿天星斗」成了星空旅遊的賣點,國內各地積極營造良好觀星環境,合歡山更在2019年通過...
「最慘的時候,整整一個月都沒收入吧!」導遊當了16年的戴弘鈞談起不久前的過往,語氣充滿苦澀,收入從過去10萬元砍半,一度覺得自己像廢物,曾嘗試美食外送補貼收入,但喜歡與人接觸、親近大自然的他最後還是選擇留在旅遊業,在國旅市場深耕,他認為,帶團出遊是專業也是快樂,雖然賺得不多,但仍不願離開。
新冠疫情2020年在全球擴散,重創旅遊市場,交通部觀光局當年3月19日祭出一紙公文,要求所有甲種旅行社暫停組團赴國外旅遊及接待來台觀光團入境,等同掐住旅行業生存咽喉。縱然該紙禁令一開始寫持續到4月30日,但這場疫情愈演愈烈,禁令也多次展延,迄今近2周年,慘澹續命的旅行業疾呼禁令能盡快解除。業者分析,倘若邊境確實在7月解封,加上收客、準備時程,民眾想跟團出國,恐怕也得等到8月才會實現
幾波疫情下來,團體旅遊市場遭受輪番重擊,已回不去往日榮光;旅遊從業人員這2年來為了穩定生計,紛紛轉職求去,政府的紓困、振興措施緩不濟急,不少旅行社不是拉下鐵門,就是只留一名員工坐鎮苦撐。業界苦嘆,旅遊業恐怕被疫情玩完了,全國實際從業人數僅剩1萬多人,比疫情前腰斬逾半,即使未來旅遊業復甦,也會出現人力斷層。
「阮本來無做錯,政府來踹共,現在你欲安怎做?」蔡政府2016年上台後,陸客縮減四成,政院雖釋出300億元救觀光,但業者認為緩不濟急,2016年9月12日,觀光業史上首次走上街頭怒吼,旅行社、遊覽車、導遊、餐飲等11行業逾萬人冒雨上凱道,直言觀光產業已掀歇業潮,政府再沒具體措施,年底裁員恐將破萬。
新冠疫情重創全球經濟市場,國際觀光旅遊業首當其衝,所幸國內嚴守疫情,國內旅遊成為觀光業汪洋中的浮木,不過今年五月,台灣陷入了日益嚴重的本土疫情,還未等到國際旅遊復甦,旅遊業先迎來的國內旅遊全面喊卡。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雖趨緩,但海嘯第一排的觀光產業慘澹,也改寫旅宿業經營型態。雖然邊境仍未開放,國旅報復性出遊讓花東、離島假日訂房一房難求,業者有如久旱逢甘霖;但北台灣都會型飯店,至今仍難以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