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失智症

政治

圖解睡眠呼吸中止症 病因與年紀有關 高齡患者難察覺

聯合報每天推出「圖解新聞」,希望藉由圖像設計幫助讀者理解生硬內容。這次的圖表帶你看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同年齡層患者的症狀與病因。

陽明交大牙醫學系表示,目前對於口腔健康與大腦認知功能障礙的探討有很大分歧,但整體而言,大範圍缺牙或重度牙周病問題與失智症的關聯最強烈。示意圖。圖/基隆市牙醫師公會提供 政治

陽明交大研究:重度牙周病、廣泛缺牙與失智症有關聯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牙醫系近期於國際醫學期刊《Ageing Research Review》報告,較多研究證據支持,重度牙周病、廣泛缺牙與失智症的關聯,希望能讓民眾更重視口腔健康與高齡心智健康的關聯。 陽明交大牙醫學系發表最新研究,系統性檢視五年內分析口腔健康與認知功能障礙的28篇研究,發現大部分的研究主要聚焦在牙周病、口腔微生物與阿茲海默症的關聯性,更多研究證據支持嚴重的口腔健康問題,例如重度牙周病與廣泛缺牙,與認知功能障礙有較強烈的關聯。

知名小說家司馬中原辭世,享耆壽90歲,他早在2014年4月,就曾因為腦中風送醫急救,當時顱內出現積水超標情況。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治

司馬中原離世...晚年受失智所苦 小兒子曝早有異狀卻未作他想

知名小說家司馬中原日前病逝。司馬中原本名吳延玫,早在2014年4月曾因為腦中風送醫急救,當時顱內出現積水超標情況,而這場大病之後,司馬中原也逐漸出現失智情況。司馬中原早年與蔣經國交好,兩人無話不談,蔣經國三兒子蔣孝勇也曾是他的學生。 司馬中原晚年為失智所苦,曾對外人說他曾經登陸月球,也被鯨魚吞進肚裡後逃了出來,讓一旁子女啼笑皆非。而司馬中原目前旅居美國加州的小兒子吳融哲回憶,父親失智前,他曾一如既往陪父母在台灣過年,當時短短6周內父親就出現了種種異狀,只是當時並未作他想。...

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桃園長庚紀念醫院學術組副教授暨主治醫師徐文俊,分享許多照顧失智症患者的訣竅。記者林俊良/攝影 聽幕後

元氣醫聲EP24|破解失智照顧難題 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提多重解方

「我的母親竟然不認得我,我是每天都在照顧她的女兒,為什麼她要把我當騙子、當賊防?」 失智症病患與家人的關係常需要重新建立、連結,互動模式與面對彼此的心態,也需要改變,這一條路並不容易,過程也常充滿艱辛,常需要更多的陪伴、傾聽與理解,民眾、病患家人對於失智症的認識,也需要更深、更廣。 台灣失智症協會所提供的服務,從台灣失智症關懷專線諮詢服務,到「瑞智互助家庭」社區服務、Young會館與Young咖啡館等年輕型家庭支持服務,乃至每個月的家屬課程講座、團體活動,甚至鼓勵失智者發聲、進行政策倡議等,都可為失智症病患、家庭帶來更多的資源、支援,徐文俊希望失智症病患、病患家人可以多運用這些資源,並得到更多支持的力量。 本集榮幸邀請到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親自帶您了解失智症大小事!

藝術家湯皇珍認為,藝術的核心是創造力,如果創造新的觀點看生命一切,就能產生新能量。記者陳正興/攝影 生活

人生逆轉學/藝術家湯皇珍藉由創造力 重新找回與失智媽媽的連結

人生必有風雨,端看個人所遇風雨大小,又如何承受面對。聯合報數位版推出「人生逆轉學」專欄,邀請各行各業知名人士分享他們曾遇的人生逆境,看他們曾流過的淚,又如何在黑暗中找光亮,把風雨化甘霖。歡迎訂閱。 藝術家湯皇珍的行動藝術總出人意表:《以瘋癲為名之船》把6位彼此陌生者關進「瘋人船」14天;《我去旅行》在百貨公司放話機2個月任路人打電話給她…… 她沒想到,人生中真正震驚那刻,來自高齡父親突然說「我不想活了」,拒絕進食。 更磨人的是母親失智狀況愈來愈惡化。一切現實痛苦,都在挑戰一位被認為不食人間煙火的藝術家身心承受力,湯皇珍卻終從藝術找到辦法:「藝術的核心是創造力,如果我創造新的觀點看生命一切,就能產生新能量。」她邊說,淚水邊不斷流下,那是她口中因為敏感到他人痛苦的不由自主。

台灣腦庫協會理事長、台大醫學院解剖暨細胞生物學教授謝松蒼表示,台灣腦庫起步雖晚,卻有一併保存患者器官、使用電腦斷層儀器檢測,這2項領先國際的創舉。記者陳正興/攝影 聽幕後

元氣醫聲EP23|專訪腦庫推手謝松蒼:研究大腦找失智、罕病解方,病患捐大腦造福世人

失智症、阿茲海默症、巴金森病、部分罕病等等源自於大腦的疾病,至今仍充斥許多謎團,若能解開,將為預防、治療帶來曙光。 等了22年,台灣首座腦庫終於成立,腦庫中的2台冰箱,恆溫攝氏零下80度,未來將是存放無數自願捐腦的病友、健康人的大愛。肉體雖逝,卻留下解開疾病密碼的珍貴線索。 本集榮幸邀請到台灣腦庫協會理事長謝松蒼,分享這一路走來的艱辛,研究大腦對防治疾病的潛力,捐腦流程,以及大愛捐腦的感動故事!

照顧是孤獨的,尤其是在照顧失智症患者的時候更是如此。示意圖,人物與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失智照顧難/他是他但又不是他...照顧失智者的孤獨怎解 專家:走進對方世界

失智症因為是腦部受損疾病,生病後會變成什麼樣難以預測,病人也常常在同一天有時很正常、有時又陷入混亂與妄想中。加上病程長,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照顧技巧。這些特質,讓失智照顧變得很棘手。而照顧是孤獨的,尤其是在照顧失智症患者的時候。 台北榮民總醫院老年精神科主任蔡佳芬指出,失智照顧者獨有的孤獨感,主要來自3個原因,其中就包括社會對失智症的不理解。至於該怎麼應對這種孤獨感,蔡佳芬認為,面對失智家人的混亂妄想、讓人窒息的依賴,或許可以用一些幽默與創意來回應。一起來看看她的分享吧!

全台有超過6萬名失智者由外籍看護照顧,他們需要相關的培訓,才能好好照顧失智症者。示意圖。圖/One-Forty提供 生活

失智照顧難/不會中文到通過華語文能力檢定 印尼看護如何從照顧失智者學習

失智者因疾病會產生認知混亂,照顧時對語言要求較高,因此台灣的法令規定,長照機構不得聘用外籍看護擔任失智型機構照服員。但法規限制了機構卻沒有規範家庭,根據致力移工教育的非營利組織One-Forty數據顯示,台灣有超過6萬失智症者,在家裏由外籍看護照顧。 當語言不通、文化隔閡的印尼移工成為失智長輩的照顧者,將會遇到什麼樣的困難?他們如何取得資源扮演好照顧者的角色?在印尼看護雪莉近15年的照顧歷程中,或許可以具體看見她們的困境,並感受她們一路走來不斷嘗試的堅韌。雪莉甚至從一開始不會中文,到如今通過英文檢定及華語文能力檢定,她究竟是怎麼辦到的?

囤積行為發生原因複雜,好發55歲以上民眾,女性占多數。圖為80歲的「古錐阿嬤」,自丈夫過世後,她已獨居十多年,家裡堆滿了雜物。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檢視囤積症/把家塞滿才不寂寞...他從整理遺物到整理囤積物 看見人生百態

獨居長者屋內堆滿雜物導致散發異味、遭鄰居反彈的現象,一再登上媒體版面,他們被指患了囤積症。囤積行為發生原因複雜,可能與身心疾病有關,囤積症好發55歲以上民眾,女性占多數,而中老年人發生囤積症機率是青壯年的3倍。 超高齡社會即將來臨,如何整理居所,讓老後生活環境安適,聯合報數位版將以「檢視囤積症」系列報導,分成上下兩篇,第一篇帶讀者走進囤積症患者家中,看看他們究竟為何囤積?而如果身邊有長輩出現類似症狀,作為家人的我們又該如何從堆積的雜物中解救他們人生?

新活藝術創辦人暨執行長康思云認為,孤單的老年通常來自孤單的中年。示意圖,人物與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百歲孤寂/孤單不是老了才出現!從中年經營良好關係 得多講「閒話」

國內65歲以上族群的自殺死亡率一直居各年齡層之冠,高齡人口的自殺死亡與服用抗憂鬱藥的人數,在這10年間也明顯攀升。 據衛福部統計,65歲以上自殺死亡人數,在2011年是807人,但11年後,來到2022年時已攀升到1183人。而服用抗憂鬱藥物的長者,民國2012年時是27萬人,2021年時攀升到48萬人。過去的研究都顯示,自殺和憂鬱症高相關。 孤獨感也和憂鬱症高度相關。可能原本活躍的人罹患憂鬱症後社交退縮,感到孤獨;長期的孤獨感也容易導致憂鬱症。不只憂鬱症,孤獨感對人的身心都有負向影響,長期感到孤獨者,有比較高的比例出現失智症、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 老年自殺與憂鬱症嚴重,而孤獨感又和憂鬱症高度相關,年長者的孤獨感成為不可不重視的議題。「百歲孤寂」系列將分上下兩篇帶讀者探究,生命行至老年時期,「孤獨感」是怎麼回事?我們又該如何看待及因應?【上篇:百歲孤寂/老伴過世、孩子忙工作...老年孤獨是必然 想克服得學會不怕死】

老年就是一個一直經歷「失去」的生命階段,孤獨是必然,因此該如何在孤獨中沒有害怕、痛苦,成了生命課題。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百歲孤寂/老伴過世、孩子忙工作...老年孤獨是必然 想克服得學會不怕死

國內65歲以上族群的自殺死亡率一直居各年齡層之冠,高齡人口的自殺死亡與服用抗憂鬱藥的人數,在這10年間也明顯攀升。 據衛福部統計,65歲以上自殺死亡人數,在2011年是807人,但11年後,來到2022年時已攀升到1183人。而服用抗憂鬱藥物的長者,民國2012年時是27萬人,2021年時攀升到48萬人。過去的研究都顯示,自殺和憂鬱症高相關。 孤獨感也和憂鬱症高度相關。可能原本活躍的人罹患憂鬱症後社交退縮,感到孤獨;長期的孤獨感也容易導致憂鬱症。不只憂鬱症,孤獨感對人的身心都有負向影響,長期感到孤獨者,有比較高的比例出現失智症、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 老年自殺與憂鬱症嚴重,而孤獨感又和憂鬱症高度相關,年長者的孤獨感成為不可不重視的議題。橘世代「百歲孤寂」系列將分上下兩篇帶讀者探究,生命行至老年時期,「孤獨感」是怎麼回事?我們又該如何看待及因應?【下篇將於9月29日上午7點30分見刊,歡迎訂閱追蹤】

政治

一旦失蹤最難尋獲 失智症走失增加 圖解關鍵數字

聯合報每天推出「圖解新聞」,希望藉由圖像設計幫助讀者理解生硬內容,這次的圖表帶你了解台灣近年失智走失人數。

政治

每13個就醫者就有1個不是老人 一圖看懂年輕型失智症

聯合報每天推出「圖解新聞」,希望藉由圖像設計幫助讀者理解生硬內容,這次的圖表帶你認識年輕型失智症。

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分享,關渡醫院透過科技,隨時掌握社區居民的健康狀況,並給予個人化的建議。記者蘇建忠/攝影 聽幕後

元氣醫聲EP11|陳亮恭解讀台灣超高齡社會2問題 帶領關渡醫院整合科技從社區到個人

「2025年,台灣就邁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就有一位65歲以上長者,加上台灣老化速度高居全球第三快,不健康餘命長達8年⋯⋯難道迎接我們的,是又老又病的未來嗎? 幸好危機就是轉機!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分享,現在關渡醫院已經搖身一變成為智慧醫院,隨時掌握社區居民的健康狀況,並給予個人化的建議,這樣的經驗未來還有可能成為東南亞的榜樣!? 趕快收聽本集節目,聽聽陳亮恭描繪未來超高齡社會如何利用科技的藍圖吧!

高齡者不僅面臨「四缺」,沒年金、沒存款、沒保險、沒房產,連年邁引起的「情感窮」,出現心理影響生理的老年「第五缺」。此為示意圖,照片中人物與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貧窮台灣/腰痛胸悶被轉介到身心科 高齡者的問題出在第五缺「情感窮」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退休後,人生至少還有20年起跳的日子。如今高齡者不僅面臨「四缺」問題:沒年金、沒存款、沒保險、沒房產,連年邁引起的「情感窮」,也可能讓人們在「長命」的日子裡,出現心理影響生理的老年「第五缺」問題。 老人家常喊頭痛、腰痛、背痛、胸悶,四處求醫卻找不到原因,最後只得到「就是老了」的結論,但有經驗的醫師心中警鈴大作,「真正的問題出在心理!」 【聯合報數位版「貧窮台灣」系列專題,9月3日起在數位版網站連載,透過真實個案、第一線社工與專家訪談,深入解析台灣正面臨的兒少貧窮、工作窮忙、高齡貧窮三大困境。】

美國銀髮海嘯衝擊監獄,人口統計局估計,到了2030年,全美所有受刑人中,近三分之一都將超過55歲。此為示意圖,非文中報導人物。路透/Alamy 國際

失智監獄進行式…美監獄擠滿老年人 囚犯變病患「放不放」成兩難

在美國麻州聯邦監獄「戴文斯聯邦醫學中心」,89歲的囚犯歐倫納(Victor Orena)有時高傲冷漠,彷彿忙得沒空理人,有時又頤指氣使,自以為是典獄長,他會以他當年在紐約市混黑道大哥的語氣說「我要開除你」。近日他坐著輪椅在獄中受訪,被問到為何被關,他皺著眉頭說:「我不記得了。我不知道。」銀髮海嘯如今強烈衝擊美國監獄,失智的歐倫納只是冰山一角。...

鐘月霞在父親去日照據點期間,會抽空擔任志工,陪伴老人家活動。圖/鐘月霞提供 生活

照顧人力荒/婆婆染肺病、父親失智 她照顧30年不喊苦反回饋社會 怎辦到的?

前兩年的疫情彰顯了的國內照顧人力不足的困境,親人離世的悲劇、離職照顧的無奈,造成許多家庭的遺憾。其實,照顧人力荒的問題一直存在,而真正的挑戰是目前40歲到68歲的這群人。他們出生於台灣人口紅利世代,卻又在成長時碰上台灣推行生育計畫,婚後大部分只生一、兩個孩子,因此10年後,當這群人逐漸成為被照顧者時,台灣勞動力將變得更加匱乏。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認為,「照顧公共化」是必然的方向,例如日照中心「1比8」一定比「1比1」家庭照顧更有人力的效能。面對人力短缺,她認為,「照顧者」是沒有被好好開發的一塊。 為此,記者連線採訪到位於高雄的鐘月霞小姐,她是一名擁有30年經驗的資深照顧者,卻沒有自怨自艾,反而在60歲時取得了照顧服務員的資格。到底她是如何從一個家內的照顧者,走出家門照顧更多的人?以下來看看她的分享。

曾任高雄長庚失智共照中心執行總監、目前是高雄長庚醫院兼任主治醫師陳乃菁認為,避免失智失蹤,生命的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任務。示意圖,人物與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找回返家路/每個人都有可能失智...避免成為難照顧的老人 0-70歲有不同任務

失智者迷路時,狀態很像在雲霧裡走迷魂陣,走出迷魂陣的關鍵行動,就是主動向路人求助,但,真的這麼簡單嗎?為何許多長輩做不到?我們又該如何養成這樣的習慣?曾任高雄長庚失智共照中心執行總監、目前是高雄長庚醫院兼任主治醫師陳乃菁認為,避免失智失蹤,其實生命的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任務。...

雲林縣四湖鄉一位71歲陳姓老先生,雖然已經失智卻經常掛念遠在嘉義住院的老婆,三不五時就出門,有時騎機車,有時步行,他在路邊被警察發現,警察甚至不用電腦就能認出他身份。圖/台西分局提供 生活

找回返家路/千萬別問「是不是迷路」!遇失智者走失怎協助 問對問題很重要

根據失智症協會統計,目前有95.9%的失智者在社區中生活,因此我們每個人都很有機會在路上遇到失智症者。但若你遇到疑似失智長輩直接趨前問:「阿姨,你是不是迷路了?」他通常會逃避:「你才迷路!!」到底該如何好心幫忙而不碰釘子?失智症建議以4步驟處理,尤其是要懂得問問題,只有「問」得好才「留」得住。或許也可以從吳奶奶走失那天的故事得到一些啟發...

台北市大安警方接獲7旬失智老婦走失,先受理失蹤協尋,並通報捷運警察隊幫忙留意,2小時後站務人員報警「有人因票卡問題需要警察協助」,到場發現她就是失蹤的楊婦,意外尋到人成功助返家。記者翁至成/翻攝 生活

找回返家路/不知道自己走失了...防失智者走失 先搞懂他們遊走非漫無目標

高齡社會衍生的新問題使得警政署調整了「失蹤人口」的統計類別,新增「失智症走失」一欄,過去許多民間傳說中被「魔神仔」抓走的老人家,原因終於被正名。納入正式統計以來,可以看見失智症走失的人數逐年攀升,成為我們不得不正視的社會現況。 但為何失智者特別容易走失?走失時,他的身心處於什麼樣的狀態?曾任高雄長庚失智共照中心執行總監、目前是高雄長庚醫院兼任主治醫師陳乃菁,多年投入社區失智症照護,她認為,從理解開始,是終結失智失蹤憾事的第一步。以下是她的第一人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