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10月某日,屏東空軍基地的地勤維修官兵,正檢視一架剛從戰場受損歸來的F-47戰鬥機。當天稍早,飛行員李鉅滔中尉奉命偵察福建中部一處疑似新啟用的機場,他為了判斷機場使用狀況,冒險低飛通過,旁邊樹叢中埋伏的共軍高射機槍立刻開火。F-47尾翼被轟出半個人大小的窟窿,更糟的是升降舵卡住不能動彈。眼看座機向地面衝去,李鉅滔腦海突然閃現,20多年人生的「重播」,他死命狠拉駕駛桿,終於在最後關頭,伴隨著一聲金屬斷裂,硬是把機頭帶了起來。 回到屏東,地勤人員赫然發現:升降舵卡住的原因,是垂直尾翼的一根鋁製支架被打斷,卡住操縱鋼纜的滑輪。在李鉅滔大力拽扯下,居然硬把卡住的碎片給拉開。眾人模擬把另一片碎片卡住滑輪,結果沒有任何人,包括李鉅滔自己在內,能夠把鋼索拉動。大家對人類面對生命危險時腎上腺激發出的驚人潛力,不禁嘖嘖稱奇。 李鉅滔的故事,是作家王立楨本月出版的新書《飛行線上》的第一章,也是2005年以來,他第六本以中華民國空軍飛行員故事為主題的著作。
台南地檢署偵辦台南市議會正副議長賄選案,陸續向法院聲請羈押民進黨前中執委郭再欽等6人,歷經近3個月調查,認為議長邱莉莉、副議長林志展等10人涉嫌違反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等案件,偵查終結,提起公訴。 台南地檢署今指出,遭起訴的10人分別是議長邱莉莉、副議長林志展、民進黨前中執委郭再欽、台南市無黨團結聯盟顧問楊志強、市議員李文俊及友人黃怡萍、台南市區漁會理事長林士傑、市議員黃麗招、李鎮國及妻子高玫仙。
華盛頓郵報以長篇幅報導台灣即將取得大批新戰機,但急缺飛行員。台灣向美國採購的66架F-16戰機將於2026年底之前完成交機,但台灣沒有足夠的飛行員。要飛這批新的F-16戰機,需要新增大約100名飛行員,但台灣在2011年到2019年間,只增加了21名能飛F-16戰機的飛行員。國防部對華郵的報導目前沒有回應。
空戰軟體DCS(Digital Combat Simulator) ,先找我家在哪裡,再來線上打漢光。 了解電腦、了解F-16,再了解作戰體系,Falcon BMS 今晚吃雞非難事! 民航模擬按部就班,空戰模擬樂趣在於更多變數,會被後座同僚酸落地太爛。 模擬飛行很迷人,花大錢買F-14,卻比F/A-18更難飛。 但學會空戰模擬遊戲,就會開飛機??想太多。
國軍與美軍都有飛行時數超高的老飛行員,但是最老的飛機可以用多久?尤其現代軍機服役時間愈來愈長,例如B-52轟炸機是1960年代初出廠,還要換發動機再飛30年,估計除役時的機齡將達到90年,這些飛機飛行時數,是否高到難以想像的天文數字?
接收F-35的國家越來越多,現在提需求,20年後或許能到手,台灣空軍在1970年代就想採購F-16A/B,拖到了90年代才獲得。台灣想要F-35B,因為可以短距起飛、垂直降落,有效用於兩岸之間可能的衝突模式。 等到可以買F-35B,還要附加多少作業費用,划得來?台灣想買高性能戰機,美方根本不想理你。難道自行研發下一代戰機,才是獲得高性能戰機的最短距離?
蔣經國總統生前推動經國號戰機的自力研發,在美國的協助下,最後完成了國人自製的首款戰鬥機,當初民進黨嘲諷自力研發戰機IDF是I don't fly,目前蔡英文總統推動的潛艦國造也屢屢被人質疑造不出來,無非是政治報應,你以前惡劣待人,今日他人也如此回敬你民進黨政府。空軍當年對於國機國造,認真推動,並不敷衍了事,今日海軍對於潛艦國造,更是抱持同樣決心,只不過許多人因為利益,因為立場,因為無知,屢屢發表似是而非觀點,與過去經國號研發所經歷一樣,混淆社會視聽,以反對爭取外界目光關注。...
美國政府2011年宣布,將為我國提升現役F-16A/B戰鬥機的性能。空軍配合執行鳳展專案,包括F-16A/B機隊升級,以及增購新式精準導引武器,全案1402億元,要到2026年結束。2019年美方增售66架F-16C/D,採取等同鳳展案的新式雷達與航電,未來國軍的F-16總數達200架以上。 F-16升級計畫原本只打算用於外銷,近幾年國際形勢日益緊繃,使華府改變心意,對美軍F-16機隊進行改良。駐德國的美軍480戰鬥機中隊,成為空軍第一支完成升級F-16部隊。美軍F-16升級方案,是以APG-83主動電子掃描陣列雷達(AESA)為核心,由於我國是方案原始客戶,分攤研發成本,美軍或其他國家的升級,我方可獲得一定額度回饋。
空白支票,一張就夠用了,兩張支票讓你選,空白支票當然更好用。美國台灣政策法看來誘人,其實愛之適足以害之。 1979年,美國國會在白宮不情不願之下,通過台灣關係法,用來界定華府與北京關係正常化之後,如何維繫與台灣的關係。台灣關係法許多文字相當籠統,就像是空白支票一樣,隨便你填。譬如有義務提供防衛武器,但是究竟賣些什麼武器,什麼叫作防衛,全讓行政部門自己決定。...
112年度國防部預算中,出現多個一年就完成的投資案,多數專案沒有如此速戰速決。以數十億或數百億的中大型軍投案而言,期程起碼要5年以上。目前時間最長的軍事投資案,是愛國者二型升級與三型飛彈增購的疾鋒專案,從96年度開始,經過數次延長,要到116年度結案。而如果把範圍擴至一般武器採購以外,國軍最苦命的案子,從95年度開始執行,進度不斷延宕,目前規畫121年度結案,期程高達27個年度,足以讓新科少尉升為將軍。下一位總統即使成功連任8年,都來不及看到完工。
台灣沒有空中加油機,F-16的選擇是:一個中線油箱,或兩個腋下油箱? 任務來了:Scramble臨時實戰掛彈,應急用;CAP(Combat Air Patrol)是空軍平日比重最大的任務,這兩樣多了,一般訓練必受影響。CAP是防衛,防衛什麼?防衛中,不挑釁、不避戰的意義是什麼?這是空中巡邏時的大哉問。
英國馬丁貝克公司生產的戰機彈射椅,發現性能瑕疵,影響飛行員逃生,美國上周開始停飛數百架海空軍戰機,以色列空軍也受到影響,台灣的戰機部隊(F-16為主)也使用這家公司產品,空軍司令部表示,空軍現有戰機的彈射椅,沒有性能方面的問题。
俄國及烏克蘭22日簽訂了穀物出口協議,2000多萬噸卡在烏國黑海港口的穀物恢復出口,土耳其總統厄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扮演了一回德高望重政治家角色,還自稱此舉「嘉惠全人類」。但私底下,美國拜登政府官員把厄多安當成頭痛人物,卻又擺脫不了他。厄多安究竟有什麼能耐,讓美國如此無可奈何?
雖然美國為首的歐美國家,對中共崛起日益緊張,拜大陸軍工產業發展之賜,近年北京的軍火外銷市場不斷開展。阿根廷參謀總長訪問巴基斯坦,外傳很可能將採購巴國與大陸合作生產的JF-17梟龍戰鬥機,以解決阿國空軍青黃不接、幾乎已經沒有戰機可用的窘境。
川普之前,美方擔心刺激北京,台灣提採購,通常併案處理。川普時期,美刺激北京成為樂趣,軍購隨時提出,美方逐案審查,台灣自己造雄二,美方就賣魚叉飛彈,我們造經國號戰機,華府就給F-16亮綠燈,自製能力,可能真的是敲門磚。
戰鬥機是諸多軍事發燒友的入門,政府遷台後,國軍先後引進F-84、F-86、F-100、RF-101、F-104、F-5、F-16等美製戰機,至於F-14、F-15、F/A-18、F-22、F-35、F-117,注意時事讀者也耳熟能詳。程度較高的軍迷,不會忘記幽靈機F-4,以及活躍越戰的F-105、F-111,還有美國本土防空的F-102、F-106。在這些名機之外,數列中還是有大量空號。這些失敗的產品,有的是原型機出廠後,無法通過測試;有的停留在圖紙或模型階段,就停止研發。 這些是怎麼失敗的?它們對航空史產生哪些影響?美軍第一種大量生產服役的噴射戰鬥機,是洛克希德的F-80流星(Shooting Star),故事就由這裏講起。
相隔36年,美國影星湯姆克魯斯主演的捍衛戰士推出續集《捍衛戰士:獨行俠》(Top Gun: Maverick),依舊在海軍服役的彼得.「獨行俠」.米契爾上校,如同第一集般,在電影中繼續展現他高超、驚人的飛行技巧,不僅在電影一開頭就將極音速飛行實驗機飆到超過10馬赫,更在接下任務後展現了多場精彩刺激的空中纏鬥、高攻角飛行技巧。不過,現實中的飛行畢竟還是得講求科學驗證與遵守標準作業程序,到底電影中的哪些不太可能在真實世界中發生,而是因應劇情需求設計的橋段?戰鬥機飛行員帶您一一解密。
CNN在6月7日報導,當地時間6月6日,台灣空軍一架機號為0817的F-16A戰機在夏威夷轉場降落時發生意外,機前起落架故障無法放下,飛行員只好靠著後方主起落架和尾鉤拉住阻攔索迫降。同一天,朝鮮日報報導,韓「張保皋」級潛艦部分技術,疑遭參與潛艦國造計畫的企業人員外洩給我方,韓警方已逮捕與通緝相關涉案嫌犯。而更早前,日媒披露日將派防衛省官員駐台,日官方更透露,日本防衛省擬設立統一指揮海陸空自衛隊的「統合司令官」及「統合司令部」,一日3件與台海形勢相關事件,被大陸軍迷與評論者普遍關注。
國軍接連三天在屏東九鵬外海實施海空聯合空對面實彈射擊訓練,模擬攻擊敵軍航空母艦,日前兩枚自海上發射的雄二反艦飛彈與一枚岸置雄三反艦飛彈,精準命中並擊沉四十海浬開外的靶艦。
獨行俠湯姆克魯斯回來了!5月25日上映的電影「捍衛戰士:獨行俠」在影迷苦苦等待多年,挺過新冠疫情衝擊後,終於回歸大螢幕。歷經30多年的歲月,阿湯哥的戰機從F-14雄貓換成了F/A-18E超級大黃蜂,身上的帥氣飛行夾克款式也有所不同,但不變的是影迷、軍事迷的熱血沸騰。 聯合報數位版軍武頻道,從許多讀者喜愛的戰機武器角度,由資深軍事記者操刀,帶你從不同的角度,解讀這兩部橫跨數十年、已成影史經典的「捍衛戰士」系列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