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每天更新,總編輯、主筆群親自點評國內外重大議題,帶來深度觀點。
周一至周五傍晚,犀利點評當日新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今年初,台灣在辣椒粉裡驗出蘇丹紅;2014年,台灣有黑心油;2011年,台灣發生塑化劑事件;1970年代,台灣查出餿水油;甚至早在1950年代,台灣的醬油大規模添加非法防腐劑。 台北糧食協進會執行長、「文青別鬼扯」臉書粉專版主劉志偉的新書《懷舊黑心食品》,提醒我們這些黑心食品的往事,並不如煙。
儘管成為廚房主力幾十年了,卻很少有居家用品比微波爐更具爭議。有些大廚稱微波爐破壞烹飪藝術,還有人一直懷疑,微波加熱是否對人體有害? BBC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說法,如果使用得當,微波爐的輻射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但其他顧慮則不甚明確,包括微波加熱食物是否會造成營養流失?加熱塑膠容器裡的食物是否可能溶出化學物質引發荷爾蒙失調?
如今孩子的青春期來得早,但多早算早?女孩6-7歲開始胸部發育,正常嗎?一項義大利研究顯示,在新冠疫情期間,義國因青春期提早而就診的女孩人數,比先前暴增兩倍以上,美國及印度部分醫師也觀察到類似情況,引發醫界再度討論:什麼原因造成了青春期提前來臨?
滅鼠先鋒、水晶寶寶、史萊姆這些當下流行的玩具,你玩過嗎?其實這些不只可以拿來把玩、舒壓而已,還被老師當作教具,治療師用來訓練小孩的專注力、記憶力以及精細動作,甚至還可以搭配增進數學運算概念呢!
台灣每年使用逾80億個紙容器,這2年疫情及餐飲外送業推波助瀾,推估用量更大,但地下工廠及合法業者短報的缺口也居高不下,環保署遭立委批評稽查不力,打算推動紙餐盒強制標示QR Code溯源,原定3月上路也遭業者反彈踩煞車,讓環團疾呼「該想想更有效的招了」。
顏色繽紛,造型多元的「滅鼠板」,號稱可以益智、紓壓,席捲國小、幼兒界,小朋友幾乎人手一個,甚至有老師用在教學上。但本報訪查發現,不少滅鼠板包裝毫無標示,更別提有沒有通過塑化劑檢驗,小朋友長時間接觸或放入口中啃咬,恐有疑慮。
面對趨嚴的限塑政策,企業用可分解塑膠取代一般塑膠的比例提升,用量愈來愈大,台塑公司今年7月更在股東會宣布,將停止生產一次性民生用品塑膠,加入生產可分解塑膠。學者、環保團體都認為,若不建立可分解塑膠的回收機制和成分標準,生產、使用更多的可分解塑膠只會造成更大的環境災難。
德國知名奶嘴品牌NUK,出口到台灣的「NUK迪士尼安睡型乳膠安撫奶嘴」被衛福部食藥署於邊境抽驗發現不合格。食藥署將NUK奶嘴放入攝氏40度水中,經過24小時,溶出雜質達到68ppm,遠超出標準。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呼籲,很多家長很喜歡用熱水消毒奶嘴,這絕對是「NG行為」。許多橡膠類的嬰幼兒產品根本不耐高溫,若用熱水燙或是直接放進滾水煮,不僅可能讓孩子吃進滿滿的塑化劑,還可能提早讓產品脆化。
考試院今年度「公務員奧斯卡獎」的公務人員傑出貢獻獎名單日前公布,6名個人獎得獎者全是男性,陽勝陰衰,沒有女性,且多年來被質疑「官愈大,得獎多」,還出現主管提名自己的情形。為避免獲選傑出公務員集中在中高階主管、男性,考試院已著手修訂選拔辦法,明訂要兼顧官等、職務及性別,以激勵基層公務員士氣,這也是該獎項創辦22年以來首次大改革。
性早熟議題在校園的討論度不如近視、肥胖,多數家長都只是一知半解,教育單位既無相關統計,連衛教都到了高年級才做,相對冷感;家長團體認為,教育體系不重視,如果家長也不夠警覺,就會錯過黃金治療時機。
兒童性早熟現象讓家長陷入焦慮,全球學界、醫界不少研究都證實,塑化劑這項環境荷爾蒙是催促孩童早熟的關鍵觸媒;國內首度證實這項因果關係的成大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主任李俊璋說,塑化劑無所不在,人們和塑化劑的距離決定兒童性早熟的快慢,也會誘發乳癌等病變,而且不要以為塑化劑只有一點點,「每一樣都一點點,加起來就會累積很多」。
「我兒子八歲竟然長出腋毛」、「天啊,我女兒才小二,已經來月經了」……上班族林佳佳(化名)的小學家長群組裡,前一陣子熱烈討論著「性早熟」這個話題,原以為自己不到9歲的女兒胸部發育得很明顯是個特例,沒想到一發言就勾出一堆家長的哀號與疑問。就診後發現,診間裡排滿了疑似性早熟的小「病患」,醫師說出驚人的數據:不只台灣,全球性早熟求診個案十幾年來增加5至10倍,尤其女童比男童多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