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每天更新,總編輯、主筆群親自點評國內外重大議題,帶來深度觀點。
周一至周五傍晚,犀利點評當日新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新加坡4月宣布從12月起實施彈性工作指導原則,其中最引人注意的,莫過於指導原則直接賦予勞工可以向雇主提出申請每周工作四天,「這不就是周休三日?」是的,之前討論周休三日議題,都是遠在挪威、英國等遙遠的國度,如今就在鄰近台灣不遠的新加坡,也率先大膽由政府帶頭實施周休三日創舉,台灣呢?
與世界主要國家相比,日本有16天國定假日為七大工業國家(G7)最多,工作滿半年、次年便有10天有薪休假,也令台灣勞工稱羨。然而許多日本人覺得自己沒有休息到,為什麼? Expedia例行調查,日本的有薪休假消化率排倒數第二;日本厚勞省統計勞工有薪休假平均17.6天,實際用到10.9天,反觀德國有30天有薪假、平均消化27天;英國27天有薪假、使用23天。疫後「在家工作」的風潮,更加劇日本上班族的疲憊…
30多歲的吉原(化名)任職的系統開發公司在疫情爆發的2020年起允許在家上班,一開始他會在上班時間上三溫暖,之後兼做美食外送、YouTuber,還把煙灰缸長壓在電腦鍵盤,偽造出勤加班紀錄。疫情肆虐,改變日本職場,遠端工作成常態,幽靈員工卻因此爆增。
日本內閣府調查顯示,以前十幾、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有擔憂或煩惱向朋友傾吐,近幾年不同了,找媽媽商量的年輕人增加。 東洋經濟網路版報導,24歲的小惠(化名)在出版社工作,最近與大學時期朋友聯絡,變得猶豫。大四的時候改線上教學,同學很少見面,現在傳LINE訊息,不太確定彼此關係的親疏,「相約見面,也覺得像工作預約時段,很沉重」。...
新的一年到來,有些人可能計畫轉職,但也不少人期待可以在工作上升遷,但光想沒有用,彭博(Bloomberg)建議做對5件事,讓你更有機會從團隊中脫穎而出,獲得長官賞識。...
產業布局吹南風,中南部工作職缺大幅增加,甚至有些工作的薪資超越北部的工作,根據薪資查詢平台《比薪水》、104人力銀行調查,越來越多北漂者有意願南下工作,南部的生活物價、交通成本確實比較低,居住環境及買房居住相對容易。但想南漂或是不想北漂,該考慮什麼樣的產業?什麼工作的CP值又高於北部呢?
新冠疫情延續兩年多,對全球影響巨大,各方專家指出在職場、校園,最主要的改變,就是因遠距工作、學習普遍,數位工具使用成了基本技能,讓國界距離得以突破物理限制,愈來愈多人得到跨國實習,工作機會,世界更寬廣。
隨著三級警戒結束,全國降至二級警戒有限度解封,大家又開始逐漸恢復進公司上班,不少人哀嚎好想在家工作,但其實遠距上班隱藏了許多你所不知道的缺點。科技巨頭微軟(Microsoft)發布最新研究指出,在家上班會降低員工創造力、溝通力以及團隊合作精神,同時也增加了員工每周的平均工作時數,這代表許多人可能無形中在家「加班」了,卻渾然不知。
過去15年來的絕大多數時間,美國的勞動生產力每年僅以微幅增長,但現在數據顯示,從去年第二季以來,也就是新冠疫情在美爆發以來,這項數據大幅攀升。這是怎麼回事?對投資人及趨勢專家而言,這又代表什麼意義?
過去20年來,美國勞工的退休趨勢是晚退,現今65歲以上仍積極工作的人,比20年前多了50%。但一場新冠疫情扭轉了這項趨勢,數百萬人出於自願及非自願地提早退休。中低收入者的早退,可能是失業後被迫退休,一些高收入且事業有成者也加入退休行列,為什麼?大批人提早退休對疫後復甦形成何種影響?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尚未停歇,但部分疫苗接種相對順利的國家已在斟酌疫後的退場策略。英國一份外洩文件顯示,政府正考慮7月19日「解封日」後的「新常態」,包括不會強制員工重返工作場所、繼續配戴口罩與旅遊回國後的隔離檢疫等,而這某種程度似乎預示了疫情後的社會新樣貌。但這項方案可能引來強烈反對和內閣的激烈爭論,如強生首相與蘇納克(Rishi Sunak)財相都提過進辦公室的好處,及永久性「宅在家文化」可能創造「殭屍城鎮」。也有人就擔心維持在家上班可能有損生產力,傷害仰賴員工進辦公室的企業,並且阻礙城鎮與市中心恢復正常。前首相布萊爾(Tony Blair)最近發表的一分報告就警告,要是在家工作革命持續下去,近600萬個白領工作崗位就有著轉往海外的風險...
目前國內疫情暫時無法緩解,在家上班仍然會持續,許多人認為在家上班壓力更大,勞工在這段在非常時期,應該注意那些事情,保障自己的工作權益?
本土疫情,使兒童類Podcast節目快速竄紅,反映近年「耳朵經濟」崛起下,聲音對各領域的影響,已不輸影音與社群平台,尤其服務親子聽眾的兒童節目,在各國疫情嚴峻下,都成為家庭間的「安定力量」,也是多元教育素材即刻支援的新樣態。
台灣隨著新冠肺炎確診人數急速攀升,地方開始出現「封城」的聲音,希望透過限制外出等高強度措施,抑制人流移動,達到防疫目的。但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卻不只一次強調:「不能一下就把強度拉到最強,這樣撐不久就會防疫疲乏。」 這一點,已經第三度發布緊急事態宣言的日本,做法和經驗也許能作為台灣未來的借鏡。...
美國疫情趨緩,拜登政府正在籌畫如何讓大量的聯邦政府員工回到辦公室,不過有消息指出,拜登計畫讓更多聯邦員工「永久在家上班」,這將是極大的職場文化改變,是疫情發生前完全無法想像的。其實早在歐巴馬時代就已著手讓部分聯邦員工在家上班,但因川普不信任聯邦員工才喊停,如今受新冠疫情影響,過去一年大量聯邦員工在家上班,拜登政府也對他們有信心、準備讓更多人永久在家上班,不過民間企業老闆仍拿不定主意...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全國升級三級警戒,不少企業開始實施分組輪流上班或異地辦公,減少進辦公室的群聚風險。上班族轉而在家工作,早上起床不再趕著出門上班,打開電腦就能與主管同事聯繫、召開視訊會議。遠距工作在去年疫情爆發時,已是不少在台外商公司及新聞媒體彈性採取的工作模式,甚至為部分外漂族、北漂族開啟了返鄉之窗。
與世界各國報業一樣,日本紙媒經營日趨艱難,這20年來發行量大減34.6%。產經新聞、每日新聞2年前開始鼓勵優離優退,日本媒體報導,發行量第二大的朝日新聞也設定目標2023年前勸退300名員工。
法新社報導,新冠肺炎疫情迫使人們減少社交活動,而日本的陪伴型機器人能緩解孤獨,銷量因此暴增。 日本23歲女子浜浦娜美大學畢業後,在東京一間貿易公司上班,去年四月為了防疫開始在家工作,她說:「我覺得我的生活圈變得非常小。」
路透報導,北歐數位基礎設施發達,在疫情爆發前就鼓勵民眾在家工作。瑞典去年有近三分之一員工有時會在家工作,比率居歐盟之首。因此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北歐比多數歐洲國家更快適應在家工作,使生產和消費繼續運作,經濟衝擊普遍低於其他歐盟國家。
新冠肺炎疫情讓在家工作成為新趨勢,美國社群媒體巨頭臉書表示,將在10年內逐步讓半數員工永久在家上班,卻有個但書,公司將自明年起將視居住地調整員工薪水,從加州帕拉歐圖昂貴的臉書總部「天龍區」搬離的員工,可能會遭減薪。這項作法在科技業創下先例,辦公室通訊軟體業者Slack也宣布類似措施,引發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