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中部某機車行師傅阿雄(化名)2024年3月離職,幾個月後老闆收到地方勞工局通知調解,理由是被員工申訴十幾年來都沒有發給加班費,特休假每年都也沒休完。要求老闆給付5年加班費及特休假折發現金共30幾萬元...
主計總處每次發布國內受僱員工薪資數據後,總會引來一陣質疑聲浪「我的薪水被灌水了」、自嘲「對不起,是我拉低大家薪資了?」,主計總處後來按月增加公布薪資中位數,希望較接近勞工「薪情」。何以早期平均薪資被...
勞退新制每年3月會將收益分配給新制勞工,去年因為收益分配高達16%,勞退話題再度引發關切,尤其除了雇主提繳以外,如果勞工也參加自提,加大本金後的分紅更是驚人。但統計顯示,高薪族參加自提比率達五成以上...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日前指出,將台積電擴大赴美投資說成掏空台灣根本是多慮,但也示警台灣應檢視產業結構和體質,避免陷入「荷蘭病」。台灣多年來由半導體產業一枝獨秀,真的得了「荷蘭病」嗎?
新制勞工退休制度上路21年,新制退休金不如舊制退休金優渥的辯論至今未歇。到底實情如何?數字會說話。這幾年勞退新制基金收益一年高過一年,靠著高收益分紅,新制勞工個人帳戶大豐收。3月3日勞保局才宣布將2...
勞動部年前發布每3年一次勞保基金精算報告,2024年最新精算報告顯示,因政府近年大力撥補,加上勞保基金投資效益提升,勞保基金破產年限從前次精算的2028年延至2031年。看似是個好消息,但是細看其中...
主計總處公布2024年受僱員工平均薪資,無論是經常性薪資或總薪資增幅,都打破多年紀錄,但勞工變幸福了嗎?恐怕仍有不少勞工無感。政府動員各部會低薪找出解方,相較過去也有創新做法,例如最近上路的要求上市...
勞退新制帳戶又分紅了。2024年勞退新制基金投資收益率、收益數雙創歷史新高,收益率達16.15%,收益數6989億7406萬餘元,新制勞工是最大贏家,高達467萬個勞工分紅5萬元以上,額外多出一筆豐...
台灣科技業正處於時代浪頭上,念理工科系又有相關經歷,要捧高薪金飯碗並不難,但有感於企業常遇到各種法律問題,王甲在接近50歲關鍵時刻前華麗轉身,決定向科技業說再見,投身法律界。從「理工變商管,商管再變...
台灣開放移工33年後,讓移工成為台灣永久勞動力的「中階移工留才久用方案」,在2022年4月30日實施,在這個有劃時代意義的重要政策上路時,時任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跨國勞動力管理組組長薛鑑忠是重要推手,...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立即大揮關稅大刀,貿易戰對象掃向所有國家。表面上看起來關稅首當其衝,但是專家提醒,川普簽的備忘錄不只關稅,連外國的「非關稅政策」如果有不公平貿易行為,也別想逃掉。此時台灣該注意什麼...
勞保局一年一度的勞保老年年金年度統計出爐,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止,共有187萬餘名勞工正請領老年年金,較前一年再增加12.8萬人,但增幅罕見較前一年下降;平均請領金額增加到1萬9344...
最新勞保精算報告指出,勞保基金破產時間可望再延後三年,由前次精算的2028年延至2031年。不過,勞動部的勞工生活及就業狀況調查,首次細部調查國人退休費用來源比重,結果勞保及勞工退休金明顯較過去大降...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政策每日一變,全球經濟面臨極大不確定性。在此同時,台灣從川普第一任期開始,歷經新冠疫情後,貿易結構出現重大逆轉,對美、中出口占比及貿易逆差金額逐年翻轉,到2024年對中國大陸、香港...
走過2022年通膨高峰後,各國物價逐年緩步收斂,到去年各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都降到3%以下,台灣也降到2.18%。不過全體CPI增幅雖低,其中有一樣漲幅讓國人難以消受,那就是食物類物價年...
勞退新制自提退休金比重過低,一直是最大隱憂。截至2024年第三季為止,全體勞工總共764.4萬提繳新制退休金,但除雇主提繳外,自己也提繳退休金勞工只有117.5萬人,新制自提退休金比率只有15.4%...
再過幾天就是農曆新年,年後轉職潮即將來襲,上班族蠢蠢欲動,如果想要離開原本任職的公司,但還有未休完的特休假該怎麼辦?一般來說,勞工會把離職日設定在休假日休完,但也有企業會與當事人商議直接折換現金,兩...
去年底勞動部北分署公務員輕生事件,掀起一波公私部門職場霸凌現形記。更早之前的演藝圈MeToo事件,也引發社會一連串工作場域性別平等保護不及格熱議。另一件同樣備受關注,台灣金融史上第一樁合意金控合併案...
美國新任總統川普即將就任,川普從當選後舉起關稅大旗已讓各國挫咧等,就在各國嚴陣以待川普上任,將擔任川普新政府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的米蘭(Stephen Miran)日前拿出40年前的《廣場協議》(...
亞玲(化名)今年55歲,工作一輩子老老實實每月投勞保,不知不覺勞保年資已超過30年,開始關切勞保相關保障權益。前一陣子她特地參加公司工會舉辦的勞工權益講座,聽完才發現,原來自己單身未嫁,父母也已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