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視窗

中醫系爭議/頂大設中醫系是為大老鋪路?年輕醫師憂生計遭壓榨

一名現職中醫師不滿表示,不是想反對成立新系,但「活不下去是事實。」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一名現職中醫師不滿表示,不是想反對成立新系,但「活不下去是事實。」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立大學要申設中醫系,中醫師公會表示支持,有風聲傳出,國立中醫系的催生疑似是有中醫界大老想要爭權爭名,幫自己人找退休出路,放寬365招生總額的限制恐壓榨年輕中醫師生計。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與學士後中醫系,日前在校內針對全年級調查,近九成七受訪學生反對增加中醫學生總量。不過大學端反擊,大陸、越南、南韓都有政府支持的傳統醫藥大學,7年前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就已拜託陽明大學申設中醫系。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

【拒學風暴系列報導】
訂閱公益方案 助學捐款作公益

還不是會員? 馬上註冊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拒學風暴系列報導】
訂閱公益方案 助學捐款作公益

討論數: 1
中醫 醫師 陽明交通大學 醫學系 私校 頂大 高教

系列文章

清冠一號在新加坡、澳洲、菲律賓、泰國已經取得中成藥證,歐美也都有輸入許可證,未來還會在國際上銷售。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中醫系爭議/中醫科學家供不應求?清冠開發者:台灣缺基礎建設阻礙研發

近2年國科會生科處由醫師身分申請的專題研究計畫中,僅2.5%計畫主持人是中醫師,其他都是西醫師。學界質疑,中醫培養的科學家足夠未來發展的需求嗎?此外,繼清冠一號後台灣中醫的新藥開發,也是非常重要的產業,必須借重醫院體系來進行人體臨床試驗。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所長蘇奕彰表示,台灣中醫藥產業發展長期缺少「基礎建設」,尤其台灣中藥廠資金規模太小,完全沒有研發能力。

有中醫師表示,為了培育中醫科學家而成立國立中醫系,跟「為了喝一杯牛奶,養一頭牛」一樣荒謬。示意圖。圖/大林慈濟提供

中醫系爭議/醫師哀號「診所比小七還多」 陽明交大擬破總額管制給出這保證

陽明交通大學和中興大學正向教育部申設中醫學系/學士後中醫學系,教育部預計7月底前審查完畢,外傳可能在中醫系365個招生總額外增加名額,消息一出引起中醫界撻伐。有中醫師表示,台中的中醫診所開得比便利商店還多,不該破壞總額管制,更批為了培育中醫科學家而成立國立中醫系,跟「為了喝一杯牛奶,養一頭牛」一樣荒謬,未來難道要出現「中醫外送師」、「中醫刺青師」?

「進入臨床後第三年才慢慢有一個清晰的思路跟診斷方式」,一名中醫師坦承,進入臨床後才能證實老師的理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中醫系爭議/中醫師素質不一 菜鳥看診「亂槍打鳥」邊治療邊學習

國人生病會想看中醫的不到三成,原因很多。在中部診所執業的一名「七年級」中醫診所院長坦承,中醫沒有固定且標準答案,新手菜鳥醫師進入臨床後遇到問題往往只能「亂槍打鳥」,靠「機緣」邊治療邊摸索出自身診斷方式,導致中醫師素質參差不齊,該名診所院長也質疑,大學中醫系淪為「國考總複習班」。不過有中醫系學生認為,大學是教導學生在學會基礎的中西醫知識後可做更多延伸,並不是專門製造「診所醫生」的工廠。

中醫健保給付才約4%、5%。若中醫系畢業生人數變多,健保給付點數會被稀釋,未來開業的薪水很可能降低。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中醫系爭議/陽明交大將破「365天條」闖關成功?未來中醫師恐不再高薪

目前全台有四間私立大學有中醫學系或學士後中醫系,為培育中醫高階人才,有兩間國立大學申請113學年新設中醫系,預計7月底教育部完成審查,但招生總額365人這個「天條」如何打破?據掌握,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可能以「外加名額」的方式「放行」,讓四度闖關的陽明交大通過申設中醫系,只是中醫師人數已飽和,此門一開,恐將迎來兩大「痛點」。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