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萬象

人生逆轉學/導演陳德森拍《十月圍城》被憂鬱症圍城 靠轉念走出黑暗

電影導演陳德森拍攝的《十月圍城》2009年上映,轟動兩岸三地。記者曾原信/攝影
電影導演陳德森拍攝的《十月圍城》2009年上映,轟動兩岸三地。記者曾原信/攝影

2009年,描述國父孫中山1906年赴香港與各地志士共商革命的電影《十月圍城》上映,轟動兩岸三地。觀眾看得熱血澎湃,卻很難想像香港導演陳德森拍片時竟兩度被憂鬱症圍城,幾乎到失去性命地步。陳德森回溯,罹患憂鬱症緣由可能是成長過程缺少父愛,又碰上志業受挫、至親重病、財務困頓等各種悲慘集中在一起。

但光終究照進房內,他透過宗教和行善來自我療癒,並出版自傳新書,分享自己的故事幫助更多人如何自救。陳德森說,「很多憂鬱症患者會覺得活在世上沒意義,但當他們發現可以幫到人,會重新覺得活著有價值。」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

獨家預售】6/22前訂閱合購方案
抽故宮精品 蘇東坡《寒食帖》墨跡

還不是會員? 馬上註冊

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

獨家預售】6/22前訂閱合購方案
抽故宮精品 蘇東坡《寒食帖》墨跡

系列文章

藝術家吳炫三只想將生命專注於創作,一面懷著父母教誨的「奉茶」精神繼續寬厚待人。記者林伯東/攝影

人生逆轉學/遭控共產思想 吳炫三用奉茶寬厚精神面對

編按:人生必有風雨,端看個人所遇風雨大小,又如何承受面對。聯合報數位版推出「人生逆轉學」專欄,邀請各行各業知名人士分享他們曾遇的人生逆境,看他們曾流過的淚,又如何在黑暗中找光亮,把風雨化甘霖。歡迎訂閱。 臨摹畢卡索《格爾尼卡》揮就畫作《作品》時,吳炫三不知一場風暴已隱然成形。幾位教授及畫家先是稱他抄襲,不久更指控他既然研究畢卡索,必定像畢卡索一樣有共產思想。面對警備總部約談、恐被送到綠島,吳炫三在家人驚慌中開始交代各種事項。千鈞一髮之際,一通電話救了他。

攝影家何經泰曾經認為追求夢想就該克服萬難,如今他學到放下執著的重要。記者黃義書/攝影

人生逆轉學/歷經傷慟與邊緣 攝影家何經泰更懂放下執著

編按:人生必有風雨,端看個人所遇風雨大小,又如何承受面對。聯合報數位版推出「人生逆轉學」專欄,邀請各行各業知名人士分享他們曾遇的人生逆境,看他們曾流過的淚,又如何在黑暗中找光亮,把風雨化甘霖。歡迎訂閱。 35歲那年,攝影家何經泰才拍完以白色恐怖受害人為主題的「白色檔案」,沒想到自己也面臨死蔭的幽谷,一度想著這樣就能永遠脫離婚姻與愛情破裂的痛苦。如今在八斗子與女友黃宥瑜共同打造的「好好基地」,何經泰說起往事,不時朗聲大笑。尋死的失敗,將他從執著中打醒,頓悟應該珍惜生命活在當下……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涼粉伯」店長辜凱鈴原是上班族,接手爸爸的50年老攤。記者黃義書/攝影

人生逆轉學/辜凱鈴傳承爸爸好味道 從涼粉看見萬華美

編按:人生必有風雨,端看個人所遇風雨大小,又如何承受面對。聯合報數位版推出「人生逆轉學」專欄,邀請各行各業知名人士分享他們曾遇的人生逆境,看他們曾流過的淚,又如何在黑暗中找光亮,把風雨化甘霖。歡迎訂閱。 「涼粉伯」店長辜凱鈴想起疫情三級警戒時的台北萬華,籠罩著悲傷又帶點憤怒的陰鬱磁場,她日夜為這孤絕之島的人們奮力募理物資,還要面對流言攻擊。當警戒結束,她發現自己手抖不止。十幾年來總想著他人的需要,發現最急迫的功課是回到自己,「我必須緩下來,不能再硬撐著強求。」

知名藝術家程延平在1995年創立全人實驗中學,成為全台首間體制外中學。記者林伯東/攝影

人生逆轉學/辦體制外學校卻陷恐慌 程延平用藝術自救

編按:人生必有風雨,端看個人所遇風雨大小,又如何承受面對。聯合報數位版推出「人生逆轉學」專欄,邀請各行各業知名人士分享他們曾遇的人生逆境,看他們曾流過的淚,又如何在黑暗中找光亮,把風雨化甘霖。歡迎訂閱。 藝術家程延平創立全台首間體制外中學—全人實驗中學,不適應體制的孩子們在這裡悠遊自在,程延平卻愈來愈喘不過氣,為何他不敢上課、不敢開會,甚至患了恐慌症與憂鬱症?

推薦閱讀

討論

規範
  • 留言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留言,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報有權逕予刪除留言、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留言。
全部討論 ({{total}})
按讚最多 最多回覆 新到舊  舊到新 
看更多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