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人物

美國女性洛爾斯(如圖)以二等兵身分被延攬進入戰略情報局士氣作戰部,策畫「酸菜行動」大獲成功。她2009於華府辭世,享壽95歲。圖/取自美國中情局官網

真實人生/二戰心理戰 美戰略情報局「宣傳嬌娃」祕辛

二次大戰期間美國成立的「戰略情報局」是現今中央情報局的前身,其中一支鮮為人知的娘子軍主打心理戰,用各種腦洞大開的「黑色宣傳」擊潰日軍和納粹士氣。這些情報界的女性是何方神聖?她們想出什麼惡搞招數,又如何對於陪睡即將上戰場的傘兵習以為常,在男性主導的軍情界殺出重圍? 1940年代以前,美國政府仰賴外交專家負責情報蒐集和傳播,直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戰機偷襲掠過夏威夷歐胡島,原本遠在千里之外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來到了美國門戶。羅斯福政府宣布參戰,戰略情報局(Office of Strategic Services,OSS,以下簡稱戰情局)應運而生,就是現今中央情報局的前身。

菲律賓前總統杜特蒂遭國際刑警組織押解到荷蘭國際刑事法院受審,圖為杜特蒂9日在香港對菲國移工演說。美聯社

星期人物/杜特蒂發揮剩餘價值 企圖催出總統票護女

菲律賓前總統杜特蒂遭國際刑警組織押解到荷蘭國際刑事法院受審,整個過程牽涉到現任總統馬可仕,冠冕堂皇的借刀殺人,排除連任之路的絆腳石,杜特蒂自投羅網,將計就計為女兒薩拉更上一層樓催出同情票。菲國兩大政治家族決裂至此,影響的不僅是菲國內政,默默關注局勢發展的,還有華府和北京。

聯邦參議員史拉金被民主黨指派回應川普的國會演說。路透

星期人物/民主黨新面孔戰川普 批經濟政策劫貧濟富

就任後氣勢有如暴風掃平原的川普到國會聯席會議演說,在野黨按慣例派出一名議員駁斥。這可視作總統大選後兩黨首度交鋒,民主黨派出密西根州新科聯邦參議員史拉金(Elissa Slotkin)出馬。擁有常春藤盟校碩士學位又擔任過CIA情報分析師三度派駐伊拉克,史拉金代表中西部藍領選民發言,針對民生物價議題,砲轟川普財經政策劫貧濟富,移民和國安毫無章法。史拉金初步奠定她在黨內明日之星的地位,只是黨內對於如何回應川普政權,尚無定論。

繼貝聿銘和王澍之後,中國大陸建築師劉家琨成為第三位拿下普立茲克建築獎(Pritzker prize)的華人建築師。圖/取自普立茲克建築獎官網

摘建築諾貝爾獎的小說家 劉家琨如水般滲透的創作之路

繼貝聿銘和王澍之後,中國大陸建築師劉家琨成為第三位拿下普立茲克建築獎(Pritzker prize)的華人建築師。也是小說家的劉家琨接受西方媒體訪問表示,「我渴望像水一樣滲透一個地方,不帶我個人的固定風格,滲入當地的環境。」這位文人建築師為何能獲得「建築界的諾貝爾獎」? 劉家琨獲獎後,英國衛報的建築及設計評論家溫萊特(Oliver Wainwright)訪問了他。劉家琨在他的事務所受訪,家琨建築設計事務所位在成都一棟不起眼的公寓裡,辦公室有3隻貓看守,劉家琨還在同棟公寓裡開了一間咖啡店和畫廊……

在汽車核心零件商擔任銷售總監的崔麗麗,在一次出差期間的商務宴會後,遭到公司老闆趁其酒醉性侵得逞,其經歷在大陸社會引發關注。圖/截自bilibili涼子訪談錄

真實人生/別說我勇敢...揭職場性侵獲認工傷的女總監

日本記者伊藤詩織導演的紀錄片《黑箱日記》揭露了個人遭遇職場權勢性暴力的經歷,入圍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儘管該片仍未能在日本上映,已讓外界注意到日本社會結構深層的黑暗面。 對性暴力事件較為隱蔽的中國大陸,近期也有一起引發社會關注的職場#MeToo事件。在汽車核心零件商擔任銷售總監的崔麗麗,在一次出差期間的商務宴會後,遭到公司老闆趁其酒醉性侵得逞。 她原想私下獲得老闆的道歉後就默默離職,但歷經轉折,她除向警方報案,也以遭受性侵造成心理創傷為由獲工傷認定,成為大陸國內首例,她更站到鏡頭前向世人訴說她的遭遇。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川普與威科夫(左)交情深厚。有人形容,威科夫是「比較有禮貌的川普」。美聯社

星期人物/超越政治的私交 川普中東特使挑戰外交極限

俄國入侵烏克蘭迄今3年,拜登總統任內美俄層峰近乎失聯。川普就任後不到1個月,美、俄就在沙烏地阿拉伯會談破冰,震撼全球。與國務卿魯比歐、白宮國安顧問沃茲並排坐的是川普中東特使威科夫(Steve Witkoff),而非俄烏特使凱洛格。這不是威科夫第一次撈過界;早在2月初,威科夫就到莫斯科與普亭長談3.5小時,順利帶回被俄國判重刑的美國公民。

白宮管理及預算局局長沃特2月26日參加川普內閣會議。歐新社

整頓聯邦政府的幕後操盤者 沃特比馬斯克更危險更極端

全球首富馬斯克領軍的「政府效率部」(DOGE)裁員大刀揮向聯邦政府各機關,人人自危。馬斯克撂狠話、搶版面,是「面子」;熟悉聯邦政府架構、實際掀起腥風血雨,讓聯邦政府雇員不寒而慄的「裡子」另有他人,才是真正的狠角色……

現年69歲的基民黨黨魁梅爾茨幾乎篤定為下任總理,成為德國史上年紀最大的新任總理。路透

曾敗給梅克爾 德國新總理梅爾茨從商10年能拯救歐盟嗎

德國23日舉行國會選舉,根據出口民調,69歲的基督教民主聯盟(簡稱基民黨)黨魁梅爾茨(Friedrich Merz)將成為下任總理,成為德國史上年紀最大的新任總理。梅爾茨曾為前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在黨內的手下敗將,並棄政從商近10年,可謂大器晚成。過去幾乎無人看好的梅爾茨如何能敗部復活?他能拯救德國和歐盟嗎?

德國極右派政黨「另類選擇」(AfD)黨魁魏德爾是德國仇恨值最高、影響力最強的女性政治人物。圖為魏德爾出席AfD造勢場合揮手向支持者致意。美聯社

星期人物/德國AfD黨魁魏德爾矛盾綜合體 揭高人氣之謎

她是德國仇恨值最高、影響力最強的女性政治人物。獲得MAGA派大師兄美國副總統范斯與世界首富馬斯克的灌頂加持,集各項矛盾於一身的德國極右派政黨「另類選擇」(AfD)黨魁魏德爾(Alice Weidel),說得一口流利中文,在中國大陸社群平台有「鐵娘子」封號。魏德爾的偶像也是位鐵娘子,但不是德國前總理梅克爾,而是1980年代的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魏德爾在意的不是2月23日國會大選投票結果,而是放眼2029大選的總理大位。

洛裴茲奇蹟般從嚴重空難中生還,此後卻經歷將近百次手術,還有長達6年的心理治療,當時的生活彷彿痛苦日復一日照表操課,每一個動作都充滿疼痛。圖/紐約時報

真實人生/倖存亦是悲劇?她從空難野外停屍間奇蹟甦醒

國際社會去年底到今年初在一個月內,接連發生濟州航空及美國華府雷根機場撞機這兩起嚴重空難,但悲劇並不止於死亡人數統計。儘管生還者常被媒體描述為「幸運」,只有他們自己清楚,活下來並不意味著逃過一劫,而可能如同哥倫比亞女子洛裴茲(Astrid López)那樣,陷入無法擺脫的漫長煎熬。 洛裴茲當年如何被蓋上了白布後又奇蹟般喘氣?失去所有記憶的她,如何在近百次手術和6年心理治療中找到堅持的理由?生還的真實人生,究竟是一種恩賜還是詛咒?

約旦國王阿布杜拉二世與川普會晤時,面色凝重。法新社

星期人物/面對川普地緣政治勒索 約旦國王陷入兩難

論國力和交情,怎麼輪也輪不到約旦國王阿布杜拉二世(King Abdullah Ⅱ)成為川普就任美國總統後,第一位在白宮會晤的阿拉伯國家領袖。川普要約旦接收加薩(Gaza)的百萬難民,一旦成真,族群緊張將造成社會更加動盪,甚至動搖國本—危及約旦王室的存續。華府每年10億美元的補助是生命線,對川普說不,斷炊風險大增,同樣會讓約旦命懸一線...

魯比歐(右)與川普(左)化敵為友,進而獲得重用,出任國務卿。路透

星期人物/魯比歐與川普化敵為友 態度丕變藏何盤算?

美國總統川普二進宮的歷程讓世人嘖嘖稱奇,就職當天第一位通過國會任命的國務卿魯比歐,與川普化敵為友的過程更讓外界跌破眼鏡。川普四處結怨,得理無理都不饒人,魯比歐竟能與他大和解,驗證「交易的藝術」,究竟有何能耐?

中國大陸模擬畫像師林宇輝曾參與上千起刑事案件,已破案的有300多起,獲得「神筆警探」的稱號,成為劇集《獵罪圖鑑》的原型人物。圖/取自微博

真實人生/神筆警探畫被拐童 嘆每個人像一本推理小說

年近七旬的中國大陸模擬畫像師林宇輝,過去曾在電視節目上僅透過3張模糊成馬賽克的圖片,還原人物長相,並在48名相似的女孩中找出目標而聲名大噪,也曾受到李昌鈺的賞識,推薦加入最具權威的國際性鑑識科技類組織,他更是1980年代以來,拐賣兒童一度猖獗的中國大陸父母們,尋回失蹤小孩的指望。 退休前的他在公安體系服務,由於繪製的模擬畫像過於逼真,曾有逃亡的嫌犯因此喝農藥試圖自盡,只因畫像「太像自己」造成巨大壓力,他的畫像曾幫助許多案件的偵破,因而有「神筆警探」的稱號,成為大陸犯罪推理劇集《獵罪圖鑑》的原型人物。而實際上,林宇輝的真實人生是怎麼成為一名模擬畫像師?如何從模糊的模樣勾勒出具象的人像?又是怎麼幫助失蹤兒童的父母度過尋親之苦?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原本掛在美國國防部走廊的密利肖像在川普就職當天被撤下。紐約時報

星期人物/密利肖像遭撤 川普整肅美軍高階將領揭序幕

俗諺有云:一幅照片勝過千言萬語。川普就任美國總統當天動作頻頻讓外界眼花撩亂,其中一個動作雖小卻有重大意涵,就是川普上一任內最後一位參謀長聯席會議(JCS)主席密利(Mark Milley)掛在國防部內的肖像,被撤下來。針對性十足的舉動,預告川普整肅美軍高階將領的行動即將鋪天蓋地展開。

祖克柏擔任CEO的Meta在1月10日宣布,取消旗下各社群平台的事實查核機制。法新社

星期人物/祖克柏取消事實查核討好川普?變臉有跡可循

Meta執行長祖克柏趕在川普就任前宣布廢止旗下包括臉書、IG、WhatsApp的事實查核機制,更兩度親赴川普在佛羅里達州的寓所海湖莊園,就職典禮更與妻子連袂出席。自由派對昔日親密戰友祖克柏的變臉,譏為遞交投名狀。情緒性的人身攻擊可以洩憤,但無助於理解事情真相。 川普要讓美國再度偉大(MAGA),祖克柏要讓臉書再度偉大(MFGA)。祖克柏的豹變,其實有跡可循。

演員沈凱日前在「2024微博視界大會」獲頒「金葉榮耀」獎,他一分鐘多鐘的領獎感言在感動無數網友。圖/取自沈凱微博

真實人生/橫店漂泊12年 演員沈凱「1分鐘」爆紅夢一場

「我36歲才開始做群眾演員,做了12年,演了80部作品,但總共加起來不過就幾分鐘…」演員沈凱日前在「2024微博視界大會」真摯地發表了1分鐘的領獎致詞,登上了微博熱搜,這是他演員生涯中第一次成為「主角」的時刻。 然而典禮過後,隨著時間一周、兩周過去,他的爆紅彷彿是夢一場,「現實是殘酷的,我依然默默無聞」。沈凱在橫店一拍12年、未曾離開,他的人生故事就是「橫漂」青年的縮影……

梅蘭妮亞再度成為第一夫人。法新社

星期人物/梅蘭妮亞2.0 能否逆轉最不受歡迎第一夫人封號

川普2.0在20日登場,第一夫人梅蘭妮亞的進化版也蓄勢待發,出回憶錄和拍紀錄片,高調昭告天下「我將再臨」。四年前川普卸任時,CNN、蓋洛普的民調指出,梅蘭妮亞是歷來最不受歡迎的第一夫人。「梅蘭妮亞2.0」會有甚麼不同?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左)2024年5月14日造訪基輔時,在一間地下室酒吧和駐唱樂團 19.99 Barman Dictat一起表演。路透/Alamy

星期人物/在遍地烽火間收官 布林肯能扭轉歷史評價?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就職首年,替美軍狼狽撤出阿富汗善後。第二年,俄國全面入侵烏克蘭。第三年和最後一年,他忙於調停哈瑪斯與以色列的衝突,也無法坐視中國持續在亞洲秀肌肉,伊朗逐步發展核武……布林肯目前正進行應該是任內最後一次出訪,去了南韓、日本、法國。他的收官之旅其實是拜登外交政策的總結經驗,雖然布林肯日前接受金融時報和紐約時報等重量級媒體專訪,努力辯護拜登的外交政策,堅稱當今局勢比四年前好,但遍地烽火已說明一切...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11月15日宣布,42歲的張振熙將出掌白宮聯絡室。美聯社

出掌川普白宮聯絡室 光頭亞裔「相撲力士」是何來歷?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11月15日宣布,42歲的張振熙(前譯史蒂文.張,Huyen Steven Cheung)將出掌白宮聯絡室。他是川普競選陣營的發言人,公開發言尖刻、尺度令人訝異,本文介紹這位被川普稱為「相撲力士」的競選大將,和美國媒體看到他不同的一面。

美國空軍部長肯達爾將在2025年1月隨拜登政府卸下職務,他在短短4年任內大刀闊斧改革近80年歷史的空軍體系,推動環保太空武器和無人戰鬥機隊計畫。圖/紐約時報

真實人生/窮小子晉升空軍部長 他奠定美國太空戰江山

美國空軍部長肯達爾(Frank Kendall)打破華府「揮軍太空」的禁忌,下令生產「環保太空武器」,更打造出不必經人授權即可執行擊殺任務的秘密軍力,以區區4年任期變革近80年歷史的空軍體系。他如何從一個窮鄉僻壤闖進世上最大官僚機構五角大廈決策圈?一介文官如何為美國奠定太空戰江山?肯達爾的真實人生濃縮美國空軍改革歷程,見證大國軍備競賽的轉捩點。...

示威者在布魯塞爾高舉庫德族領袖歐加蘭照片,抗議土耳其總統厄多安的打壓。路透

星期人物/庫德族領袖遭關25年首獲准會面 區域和平有望?

敘利亞變天,土耳其對庫德族的態度跟著出現變化。遭終身監禁的庫德族領袖歐加蘭,10年來首度獲准面會友黨代表。這絕非土耳其總統厄多安突然佛心來著,而是一手遞出橄欖枝,一手藏著手榴彈的兩手策略。阿塞德垮台後,厄多安準備處理庫德族這個心腹大患。40年4萬人喪命的腥風血雨能否止息,歐加蘭可能是關鍵人物,川普的態度同樣備受矚目。

妮爾曼經營家庭農場「芭蕾農場」及同名品牌,憑藉農家樂和手作料理吸引超過2200萬粉絲大軍。圖/取自芭蕾農場商店IG

真實人生/芭蕾女伶變傳統妻子 農場8寶媽吸粉2200萬

美國人漢娜.尼爾曼(Hannah Neeleman)年僅34歲育有8個孩子,放棄超狂的茱莉亞學院的芭蕾舞蹈訓練,在家相夫教子,成為新時代的「傳統妻子」代表。她在育兒的同時繼續念書進修拿到博士,同時經營家庭農場,憑藉農家樂和手作料理吸引超過2200萬粉絲大軍,還曾在生產不到2周後就參加世界夫人選美比賽,多次引發熱議。 有人讚賞她選擇主婦角色,重視家庭價值,有人批評她沽名釣譽,另一些人則貪看她的不可思議日常,一邊欣羨一邊抓狂。究竟尼爾曼過著什麼樣的真實人生?

川普(左)當選後,馬斯克(右)自封「第一兄弟」,可見與川普的好交情,而他又獲川普指派為諮詢機構「政府效率部」負責人,集政商大權於一身。路透

馬斯克想稱霸自駕車和AI 得靠川普和習近平幫開綠燈?

攀上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的全球首富馬斯克(Elon Musk),認為自駕車和AI能讓他的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的市值激增5倍,達到5兆美元,因此,這兩項具有前瞻性,且密切相關的產業,是他現階段全力衝刺的目標。川普上台後,有望對自駕車的法規開綠燈,但馬斯克也需要中國當局對特斯拉的全自動駕駛系統(FSD)開綠燈,才能打敗競爭者,因此中方勢必藉此向馬斯克施壓,讓他充當美中關稅談判的調人,而川普的關稅政策嚴重影響馬斯克事業的供應鏈,馬斯克要在自駕車和AI領域稱霸,恐怕得先過地緣政治這一關。

光天化日在街頭遭到槍殺的保險公司CEO湯普森。歐新社

星期人物/美醫保CEO當街被殺 嘲諷聲中反映集體民怨

美國聯合健保執行長湯普森(Brian Thompson)光天化日當街被槍殺,很誇張;開槍的26歲兇嫌孟喬內(Luigi Mangione)逃亡期間獲得鄉民廣泛支持,甚至被喻為替天行道的黑暗騎士(蝙蝠俠),呼籲不要提供警方有關他下落的線索,被起底是學霸小開,更是離譜。湯普森絕非十惡不赦之徒,與孟喬內也無深仇大恨,加害者為何獲得這麼多聲援,比被害人更受到關注?

比亞迪董座王傳福強調,中國的插電混動汽車已經位於「世界之巔」。新華社

車型命名展現中國製造 比亞迪王傳福與電動車的大時代

一講到電動車,特斯拉的CEO馬斯克堪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反而是全球電動車銷售量超越特斯拉的比亞迪(BYD)創辦人王傳福,在西方幾乎不為人知。即使在中國,他也只是在商界有名氣,完全無法跟馬雲或是李開復的明星光環相提並論。比亞迪在全球電動車市場攻城掠地的勁頭,碰上關稅壁壘和川普可能取消補助的雙重威脅,王傳福要如何突圍?

敘利亞人哈馬達曾揭露阿塞德政權對異議者的殘酷刑求,他對著鏡頭無聲流淚平靜控訴的影像震撼許多人心。圖/截自紐約時報影音畫面

真實人生/不只獨裁者殺死異議者 誰為敘利亞自由埋單

敘利亞大馬士革附近軍醫院停屍間,12月9日前總統阿塞德政權垮台次日,有人發現40多具遺體堆疊,死者之一是敘國知名人權分子哈馬達(Mazen al-Hamada)。哈馬達2016年在一部紀錄片鏡頭下,揭露阿塞德政權刑求異議者的細節,包括性侵、夾生殖器等,他無聲流淚平靜控訴的影像震撼許多人心。但他原本都已安全流亡荷蘭了,為何後來選擇返國,最終淪落埋沒隨百草的命運?殺死他的,似乎並不只是獨裁者。...

遭暗殺的俄國核生化防護部隊中將司令基里洛夫。法新社

星期人物/俄國核生化司令被炸死 牽扯俄烏軍情陰謀論

俄羅斯核生化防護部隊司令基里洛夫(Igor Kirillov)清早出門被炸死,烏克蘭國安局(SBU)在消息曝光後隨即宣稱作案,俄國隔天抓到烏茲別克籍犯嫌。基里洛夫並非俄烏戰爭的前線指揮官,理應不是烏克蘭優先剷除的戰犯,但涉嫌指導阿塞德政權在敘利亞內戰中動用化武。他的橫死街頭雖然是烏克蘭出手,幕後卻可能牽扯到俄國軍方派系間的鬥爭,恐怕是借刀殺人...

這名21歲大學生加入錫那羅亞集團製毒後,在今年上半年休學,他還負責研究合成芬太尼先驅原料。圖/紐約時報

真實人生/高薪與罪惡:化學系高材生踏上《毒師》路

墨西哥毒品大本營開出超優渥條件,吸引大學化學系高材生成為製毒工人,他們不僅有超越同儕的薪水,還享受專機接送,甚至保證驚人的額外獎勵,一切都為了一項終極目標。誰夠格加入這個「高薪行業」,招募者心中有什麼隱密標準?智商高人一等的資優生,是活在什麼樣的真實人生中,因此並不在意這是殺人勾當? 錫那羅亞集團(Cártel de Sinaloa)是生產毒品芬太尼的墨西哥大廠之一,芬太尼是一種強效合成鴉片類藥物,自從主要的中國大陸供應鏈在幾年前遭新冠疫情重創,加上美國政府加大打擊邊境毒品原料走私,這個產業有了全新領悟:該是自給自足研發芬太尼先驅原料的時候了,而且要加強效果,讓更多人上癮…… ※ 珍愛生命,向毒品說 NO!毒品危害防制諮詢專線 0800-770-885

敘利亞前總統阿塞德的上台與下台都充滿意外。路透

星期人物/敘利亞前總統阿塞德垮台 妻改革形象也破功

敘利亞民眾對類似的場景並不陌生:總統肖像海報當街被撕下、部隊基地被突破、關押政治犯的大牢被解放,這些10年前的事,誰也料想不到會再次發生,並迫使眾叛親離的總統巴夏爾.阿塞德(Bashar al-Assad)倉皇流亡,24年的獨裁統治,12天就閃電落幕。

45歲的胡安焉是當前中國大陸的一名暢銷書作家,僅僅4年前,他還是一名在北京送快遞的打工人,20年內他做過19份工作。圖/取自「楊文華」微信公眾號

真實人生/20年打19份工 快遞員成暢銷作家的底層微光

45歲的胡安焉是當前中國大陸的一名暢銷書作家,僅僅4年前,他還是一名在北京送快遞的打工人。胡安焉20歲後輾轉於廣州、南寧、大理、上海、北京等城市打工,20年內他做過19份工作,有讀者羨慕他總有「放棄的勇氣」,但與其說是主動跳槽、換工作,更準確來說,實為一次次面對職場規訓以及迷茫的人際關係的逃離,胡安焉多希望自己擁有「堅持的勇氣」。 疫情期間,他把自己在快遞公司的經歷寫成《我在德邦上夜班的一年》刊登在網上,引發轟動,他的真實人生再度轉向,成為一名專職作家,這是他的第20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