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醫學院

國內臨床醫學領域排名第四名的台大醫院副院長高嘉宏說,排名的背後都是一個團隊,他很珍惜團隊的「新血」。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頂尖科學家/如何避免夭折?台大醫高嘉宏:加入大團隊

2024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國內臨床醫學領域排名第四名的台大醫院副院長高嘉宏說,排名的背後都是一個團隊,他理解年輕助理教授兼顧臨床,又要面對發表論文、限期升等壓力,如何避免「夭折」?他以過來人傳授經驗法則,此外,傳承很重要,創新也很重要。

廿七年前捐出大體的楊健民(前左二)的全家福,楊太太周朱枝(前右二)一度因夫家不諒解,飽受壓力。圖/楊青穎提供 生活

他英年早逝捐贈大體 留下3珍貴禮物伴全家

廿七年前,楊健民過世時,證嚴法師詢問遺孀周朱枝,真的要把先生捐出來做為大體老師?周朱枝回答:「要是把他收回來,先生的這一生就平凡了。」頂住夫家壓力,她堅定表達捐贈決心。而楊健民成為大體老師的旅程,改變了親戚的看法,也改變楊家一家人的人生軌跡,因此與四名醫學生結緣,保持聯繫近卅年。

有大學教授私下透露,學術圈有很多看不到的「障礙」,潛規則是「決定要送哪些外審委員時,就已經決定送審結果。」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升等幕後/送外審絕不能送錯人?判斷教授學術成就看2關鍵

今年大專校院教師升等審查陸續完成,台大、陽明交大等都有人沒過,理由是外審委員認為,送審著作雖已刊登國際期刊,但學術表現未達升等標準;但有一說學術界有「潛規則」,決定要送哪些外審委員時,就已經決定送審結果,所以送外審絕對不能送錯人,升等公平性真的存在嗎?為什麼「湊點數」會是升等的障礙?

南韓醫界發動集體行動遞交辭呈,抗議政府要擴招醫學院學生。 歐新社 聽幕後

遠方 EP138|醫學院擴招風波:南韓醫生不敗神話能否延續

今年3月南韓有上萬名實習、住院醫師一起辭職抗議醫學院擴大招生名額2千人,首爾五大醫學院教授28日也遞交辭呈。有人說,過去韓國醫界與政府抗爭沒有失敗過,檢察官出身的尹錫悅帶領的政府,是否會堅持擴招2千人方案,民眾又是怎麼看待此事。 這集「遠方」邀請到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董思齊來談談這起罷工爆發的原因,以及南韓政府在執行較大改革時與台灣的不同之處。

低調的露絲在捐出10億美元後,僅接受紐約時報專訪。圖/紐約時報 國際

富豪遺孀讓醫學院學費全免 慨捐百億與老友巴菲特有關

美國富豪遺孀露絲‧戈特斯曼(Ruth Gottesman)捐給她過去任教的紐約私立醫學院10億美元,讓學生從此統統免繳學費,成為國際大新聞,感動無數人,露絲的背景也因此曝光。露絲的捐款全部來自夫婿生前持有的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A股,夫妻倆都是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老友,巴菲特盛讚露絲的義舉,稱「沒見過這麼會用10億美元的人」。露絲與巴菲特有什麼交情?

南韓醫師舉布條走向總統室,要求停止擴增醫學系招生名額。美聯社 國際

高齡化vs.少子化下的罷工潮 尹錫悅與醫師直球對決誰會先讓步

南韓政府24年來首度擴增醫學系招生名額2000人,引發全國上萬名住院醫師請辭。政府訂出2月29日復職便既往不咎的最後通牒,醫師團體則強硬回應,政府必須先取消擴招計畫。雙方各設下馬其諾防線,直球對決,誰會先眨眼?南韓醫師真的缺額嗎?還是像台灣一樣,不患寡而患不均?

今年大學個人申請即將展開,在中醫系部分,除了既有的私立中國醫藥大學和長庚大學中醫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中醫系也首次招生。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陽明交大中醫系設「非頂標門檻」 個申面試要找這特質學生

今年大學學測即將寄發成績單,考生後續將展開個人申請,其中在中醫系部分,除了既有的私立中國醫藥大學和長庚大學中醫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中醫系也將首次招生。外界除了好奇首個國立中醫系加入後,是否衝擊個申「中醫科版圖」,考生更關心該怎麼選填志願?為了與老牌中醫系競逐並區隔特色,陽明交大中醫系特別鎖定培養「這四類」學生,對準畢業後職類,首屆也訂出特有的「非頂標」醫科門檻。 陽明交大還透露,考生若想甄選上陽明交大中醫系,二階面試可多展現「這項」特質。

還我馬遠布農族祖先遺骸自救會日前前往行政院陳情,抗議1960年台大醫學院體質人類學研究團隊擅自挖掘祖先遺骨,至今60年未歸還。記者蘇健忠/攝影 評論

台大的馬遠布農族遺骨案延宕6年 蔡政府別再用轉型正義哄騙

延宕六年的「馬遠布農族遺骸爭議」,近日又因馬遠族人到台大抗議引發討論。2017年時,台大校方面對族人的索還與各方呼籲,火速做出返還決定,然而為何六年過去,遺骨仍躺在台大醫學院?更何況2018年時監察院調查報告已做出「建議政府順應世界潮流,審慎研議賦予原住民族申請返還遺骸之權利機制」,請問民進黨政府進度到哪了?馬遠遺骨事件是「歷史不正義的又一事證」,不論是政府或大學,都應更積極、主動給個交代。

新冠疫情過後,囤積症逐漸受到更多重視,囤積症人家中雜物可能已堆到會妨礙上床睡覺或在廚房煮飯,甚至招來害蟲、堵塞消防通道或砸傷自己。路透/Alamy 國際

健康來得及/囤積症能治療嗎?史丹福醫學院用VR教長者「斷捨離」

您身邊是否有人把舊物當寶、捨不得丟掉,導致家中雜物堆積如山?囤積症是一種會隨年齡惡化的心理疾病,估計全球有2%至6%的人口與7%的長者患有這種病,輕則影響生活起居與人際關係,重則導致衛生問題,甚至火災時自斷逃生路。要治療這種病,得先從了解患者囤積的原因著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近期也發表一種創新療法,協助長者練習「斷捨離」。

人體解剖是醫學訓練中,認識人體結構的最重要課程,圖為輔仁大學醫學系學生上解剖課情況。圖/輔仁大學醫學系提供 生活

大體老師「身教」醫學生展大愛 也給親人更多時間道別

在醫學院,有一群特別的師資用非常獨特的方式傳道、授業、解惑,他們給學生的,是貨真價實的「身教」,被稱為大體老師。清華大學去年成立學士後醫學系,當時校長賀陳弘看到大體老師荒困境,帶頭用行動支持,成為「編號0001」捐贈者,身體力行。賀陳弘說,簽了同意書就不能隨便糟蹋身體,既然要做教學用,就要盡可能維持完整正常。 賀陳弘指出,大體捐贈風氣難上升,是因為許多人不忍將親人遺體假手不認識的第三方處理,但其實醫學院解剖課對待大體老師是相當崇敬的…

政治

大體老師不足 圖解捐贈教學流程 需要哪些條件

北部8所醫學院校每年逾千名醫學生上解剖課,平均14、15名學生共用1具「大體老師」,上課圍成2、3圈,8校評估每年要80具遺體才夠用,但過去5年平均每年收募不到60具,醫學教育陷困境。

中醫師執業人數,依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統計,已突破8000人,如未有任何減招計畫,恐加重醫療市場的各項嚴重失衡。示意圖。記者黃仲裕/攝影 教育

中醫系爭議/陽明交大增額不影響開業薪水?年輕醫師憂「難道要去當網紅」

目前國內中醫系每年招生總額365名,陽明交通大學中醫學系以外加名額通過申設中醫系後,中醫師和中醫生憂心未來薪水會降低。陽明交大校方保證,至少會確保每年畢業學生的10至20%(3至6人)的中醫師不會進到市場「搶食」,而是投身大學、醫院、政府或產業界;但中醫界人士認為,目前年輕中醫師待遇大約落在11至15萬元之間,之後隨個人造化不同,薪水差異性會越差越大,有些人甚至可以到20、30萬元,產業界和政府的薪水能否比開業更有誘因,除非當網紅接業配,或是賣保健食品。 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表示,中醫師的培育已經走到瓶頸,中醫系九成五畢業生全去開診所,到第一線的診所服務民眾。而且,365個招生名額從來沒有補滿過,每年估計有近100名是同時有中西醫執照卻沒有投入中醫的人,這次外加30個名額,並不影響總額。

台灣水電工程,沒有嚴格的證照系統,很多「電機技師」都是再進修取得台科大電機及台大電機研究所碩士。圖為台灣電力公句。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黑手大學/「醫學院是最好的技職教育」 水電系若比照實習機制能創高薪產業?

大學要不要設水電系的議題引發各界熱議。有業界人士認為,水電系和醫學系一樣,都是屬於職訓跟高教合一的科系,現代的水電系的技職訓練系統應比照醫學系;《做工的人》作者林立青認為,台灣目前「技職教育」做得最好的是醫學院,擁有豐富的學科術科,投入最多資源。台灣技職教育最大問題是沒教你哪裡有業主客戶,反觀醫學教育和產業基本上呈現「壟斷」。 國外的水電師傅收入很好,英美日有嚴格的證照考試,社會地位也不差。反觀台灣的水電工程,卻沒有嚴格的證照系統,人員素質沒有標準,沒有行業的自尊自重,進入行業門檻低,優秀的人當然不願意進來...

清冠一號在新加坡、澳洲、菲律賓、泰國已經取得中成藥證,歐美也都有輸入許可證,未來還會在國際上銷售。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中醫系爭議/中醫科學家供不應求?清冠開發者:台灣缺基礎建設阻礙研發

近2年國科會生科處由醫師身分申請的專題研究計畫中,僅2.5%計畫主持人是中醫師,其他都是西醫師。學界質疑,中醫培養的科學家足夠未來發展的需求嗎?此外,繼清冠一號後台灣中醫的新藥開發,也是非常重要的產業,必須借重醫院體系來進行人體臨床試驗。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所長蘇奕彰表示,台灣中醫藥產業發展長期缺少「基礎建設」,尤其台灣中藥廠資金規模太小,完全沒有研發能力。

國立「中字輩」大學競爭激烈,各校教師在學術論文發表上勢均力敵,不過近年其中一間大學卻有爆發型成長,成長幅度超越台大。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論文賽局/論文數增長幅度超越台大 這間大學為何不受限補助爆發成長

國立「中字輩」大學競爭激烈,各校教師在學術論文發表上勢均力敵,不過近年其中一間大學卻有爆發型成長,甚至默默「超車」,2022年該校教師在Scopus資料庫收錄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數達2049篇,翻轉為「4中之首」,成長幅度62.5%,超越台大的21.1%;校務決策者透露,學術能量爆發的關鍵是「一要二不」,要激發師生榮譽感,但不炒短線、不把手段當目的。

「進入臨床後第三年才慢慢有一個清晰的思路跟診斷方式」,一名中醫師坦承,進入臨床後才能證實老師的理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中醫系爭議/中醫師素質不一 菜鳥看診「亂槍打鳥」邊治療邊學習

國人生病會想看中醫的不到三成,原因很多。在中部診所執業的一名「七年級」中醫診所院長坦承,中醫沒有固定且標準答案,新手菜鳥醫師進入臨床後遇到問題往往只能「亂槍打鳥」,靠「機緣」邊治療邊摸索出自身診斷方式,導致中醫師素質參差不齊,該名診所院長也質疑,大學中醫系淪為「國考總複習班」。不過有中醫系學生認為,大學是教導學生在學會基礎的中西醫知識後可做更多延伸,並不是專門製造「診所醫生」的工廠。

知名非營利開放取用期刊 「數位生命科學」今年1月起從「先審查後刊登」改為「先刊登再審查」,招致學界論戰。圖為台大校園。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學審革命/期刊先刊再審是未來大勢?學界論戰幾乎一面倒指出盲點

為打破科學界長期被影響期刊的影響指數(Impact Factor,IF)綁架,知名非營利開放取用(Open Access)期刊 「數位生命科學」(eLife)今年1月起從「先審查後刊登」改為「先刊登再審查」,投稿只要經過編輯接受,不論同儕審查結果是好是壞一律刊登,同時公開審查意見,招致學界論戰,有人認為可能「劣幣驅逐良幣」,且刊登數量變多必定會稀釋IF;中研院院士陳培哲則建議多加一道機制,讓作者自己也要負責。

台大醫學院發現部分教師的升等論文發表在疑似「有問題」的期刊,近日公告「加強實質審查期刊」清單,未來會進行嚴格的審查。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學審革命/台大醫學院下重手砍2類期刊補助 暗示未來升等更難了?

台大醫學院去年開第一槍,正面表列600餘本有爭議性的期刊黑名單,近日又祭出第二彈「加強實質審查期刊」,更詳細地列出疑似掠奪性期刊(predatory journal)和巨量期刊(Mega journal)清單,教師以這些期刊的投稿論文申請聘任、升等,須提供同儕審查完整紀錄,更「出重手」取消論文刊登費補助;馬偕醫學院也明定投稿掠奪性期刊不能當升等的主論文,獎勵金也會被打折,學術界認為「台大先出手,相信各大學應該很快就會跟上」。 有醫學系教授表示,這類掠奪性期刊或巨量期刊的出版商很「聰明」,審查過程雖徒具形式,但都有完整紀錄。雖說台大表示並沒有拒絕以這類期刊的論文來申請升等,但實際上就是多一項刷掉申請人的工具…

台灣大部分的實驗室一年研究經費約100萬元,原本政府補助的費用就相當有限,還要付高額期刊刊登費,負擔相當沉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學術斂財/期刊高價刊登費台大也深受其害 2類教授拚升等壓力爆棚

為何把持學術出版大權的期刊出版商可以予取予求?大學教授的KPI跟期刊投稿綁在一起有何背後內幕?期刊出版社與知名全球大學評比機構相互結合,大學為了排名,只能拚命用國際出版、期刊論文發表數量來評鑑教授,但實情是,很多大學連資料庫都買不起,高額的論文刊登費更讓拚升等的年輕教授,以及未能取得研究計畫補助但又有論文發表壓力的中老年教授壓力爆棚。

一名大學醫學系主任說,醫學領域排名第一的期刊「刺胳針」,刊登費約20萬元,但研究者為了爭取發表機會,都很樂意付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學術斂財/不肖出版商搶OA期刊商機 編輯請辭事件曝學者成斂財工具

學術期刊的刊登費用過高,一直為人詬病,神經影像醫學頂尖期刊Neuroimage編輯群因不滿出版商愛思唯爾(Elsevier)向投稿者開價3450元美金(約新台幣10萬元)的刊登費,兩度協商調降未果,近日集體請辭抗議。台大醫學院教授表示,開放取用(Open Access,OA)期刊利用研究者想要發表的渴望索取高額刊登費。無償參與審查編輯的學者,成為出版社免費的斂財工具。這次編輯集體請辭,是否會引發骨牌效應,學界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