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許多父母遇到不順心事,就大聲喝斥小孩,成為第一個霸凌孩子的人,到底該如何情緒教育?專家提出解答,家長要先自我情緒管理,適度地向孩子自我揭露生氣的原因,也可以在家中建立孩子情緒「出口」,學會如何調適情緒,是親子共同課題。...
過去較被親子避諱的情感議題,近年愈來愈受重視,家庭更被視為情感教育的重要奠基地。更多的父母認知到,情感能力有助孩子應付各種不預期的挑戰。只是情感教育過去長期不受重視,也較少被談論,到底情感素養是什麼,情感能力為什麼重要?家長在情感教育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最高境界竟然是知道哪些不能說?
回應108課綱的變革,教師檢定考試自2021年改為新制,新增20分的素養導向綜合題,新制教檢通過率首年達67%,近2年降至五成多;現今不但出現代理教師荒,也出現正式老師荒,教師檢定是要找出「會教書」的老師,還是「會讀書」的師培生? 「師資培育法」自1994年三讀通過,就此開啟師資多元培育管道,一般大學可申請教育學程、辦理師資培育中心,師培精神改為「儲備制」,然而師培法上路30年過去,卻也衍生師培人力過剩,流浪教師問題,近年又因少子化日益嚴重,產業磁吸效應,師培成了「師賠」,年輕一輩擔任教師意願低,教師品質愈來愈差,成了師資培育的新難題。
世界主要國家圖書館皆有年齡限制,國家圖書館有個秘密基地OPEN LAB,不只打破年齡限制,也顛覆大家對圖書館總是靜悄悄的想像。雖然親子共讀越來越受重視,但許多家長不得要領,如果有專門的圖書館員指導嬰幼兒的家長及其照顧者與孩子一起正確共讀,應是很美的風景,嬰幼兒閱讀素養示範基地即將誕生。
108課綱上路5年,龐大的教學負擔讓不少教師職業倦怠。去年從台南二中退休的教師凌美影,曾為了新課綱衝到爆肝,至今還背得出6種課程、25節課的一周課表,遠超出基本鐘點的時薪卻不到百元。 凌美影如今是咖啡店老闆。她說:「提前退休,不是逃避現實。」但也感嘆教學現場若持續「同酬不同工」,不只優秀教師出走,新進教師素質也會退步,再好的課綱也難發揮。
今年物理科分科測驗是108課綱以來首次考了課內實驗,教學現場為之振奮。不過,新課綱自然科必修時數縮減,有些實驗只能老師做給學生看,學生無法親自操作。有高中老師感嘆,教學時數都不夠,遑論素養教學,就算彈性改變教學模式,也不敢保證可以提升學生程度。...
3名日本慶應大學生因嫌大學課程無聊,乾脆創業成立「Classroom Adventure」公司。這群Z世代推出結合動畫、懸疑、密室逃脫等元素的事實查核遊戲,不僅日本政府向他們取經,台灣事實查核中心也邀他們來分享。 聯合報數位版獨家專訪這個教育新創團隊,一探他們如何把不安於無聊傳統教育的想法,轉變成創業養分。
在熱鬧的午後街頭,充斥著各式各樣的街頭表演者,有一團猴子馬戲團特別引人注目,每隻猴子玩偶擺動身體演奏手中的樂器,搭配悠揚的古典樂,活潑又童趣的表演方式,吸引不少小朋友佇足聆聽,甚至有許多爸媽大手牽小手,開心欣賞著這場可愛又動人的古典交響樂!
大學個人申請面試正陸續展開,許多大學教授表示,最想看到的是「兩眼發光」的學生,聯合報數位版採訪多位大學資深教授及高中名師,分享面試攻略,他們也提醒考生要表現得「有點自信,又不會太自信」,別只打安全牌,有6項具體建議也可能是被錄取的彩蛋。
繼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將出任賴清德政府的教育部長,26日再傳出台大教授葉丙成及前立委張廖萬堅內定為教育部政務次長。教育內閣團隊底定,其中兩人來自大學,「鄭校長」和「葉教授」未來如何擘畫少子化下的大學經營、高教創新提升競爭力、以及如何留才攬才,外界寄予厚望;而10年一改的新課綱在即,葉丙成和張廖萬堅都曾對課綱有所倡議,118課綱怎麼修是重中之重。
剛落幕的大學學測,數A部分試題敘述冗長閱讀量大,社會科跨科整合題多,自然科出現探究實作題,都是因應108課綱的核心素養命題趨勢。然而,補習班老師一句:學測生物科試題「羞辱學生」,引發部分人士跳腳,該補教師甚至被網友「出征」。似乎每次只要一有觸動108課綱的問題,就會牽動很多人的敏感神經。 然而,現今大學入學考試的爭議之一,是「素養導向」本身就是個抽象的指標。台灣的12年國教新課綱,正朝著素養導向的教學、學習與評量方向前進中。究竟什麼是「素養」?
台灣在2022年「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評比中,閱讀項目拿下全球第5名,但值得關注的是,閱讀表現高水準的學生比例連續3次增加,低水準的學生卻拉不太上來。國文老師觀察,國中教育會考的成績也有類似情形,學校國文課礙於段考進度壓力,很難花更多時間在閱讀理解上訓練,導致閱讀理解呈現「城市越飛越遠、偏鄉還在原地打轉」。閱讀表現高水準的學生通常資質較好、學習動機較強,想提升孩子閱讀理解力,國文老師建議有三方面可以突破。
新冠肺炎3年疫情期間民眾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解封後脫下口罩,馬上迎來「免疫負債」。疫情時代的學生長期戴口罩、視訊上課,學習力有沒有影響?最近北部一所頂大有份調查發現,該校112學年入學生學測英文成績,頂標人數占比相較110學年幾乎減半,後標和底標的低分群學生則是最高。有教授指出,除了疫情,還有國內這兩因素,學生程度近年愈來愈糟...
北一女老師區桂芝批評新課綱引發熱議,這幾年陸續有縣市把「禮義廉恥」牌匾掛回校園,但要如何讓品德教育落地是大家更關切的議題。這縣市出版官方品德教育教材,各校、各班每周至少上一次相關課程,還有學校帶孩子到養老院探望老人家,這一招更厲害,學生志工服務時數達標依然樂於服務,不求回饋,孩子的改變家長都看在眼裡,品德教育意外成招生利器,有小學5年來由20班增加到30班;南部某國小學生本來三字經老愛掛在嘴上,如今也不好意思再亂罵人。
教育部2014年啟動美感教育計畫,兩期5年62億元,108課綱也將「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納入核心素養,當背誦型知識透過網路已可快速取得之際,許多人期待美感教育能帶給孩子迎戰未來的能力。 但有學者指出,美感教育缺乏台灣社會歷史脈絡,變成推廣浮萍式美感,第一線老師也抱怨,藝術課時間遭雙語教育排擠。不過,也有老師在實作中,發現數學考10分的學生原來是小天才。台灣美感教育到底出了什麼問題?今天起推出的美感之爭系列,帶大家一探究竟。
108課綱強調素養學習,110年起的教師資格檢定(教檢)也跟著改採素養命題。但新型教檢實施3年,第一年通過率高達67.4%,創下13年來教檢通過率新高,去年降為62%,今年又明顯下滑到51.6%,通過率高低不定且落差大。外界批評教檢命題失穩,衝擊每年近萬名師培生的職涯發展甚鉅,但除了檢討教檢命題穩定度,今年近半師培生被刷掉,恐也得回頭檢視現行師培教育是否也對準核心素養了。
今年國中教育會考寫作測驗採取「不必訂題目」,要求考生閱讀影劇統計圖,寫出自身理解跟觀影經驗談,有人稱今年會考寫作是大魔王,因為僅有971人拿下6級分,占比0.5%是10年新低,零級分的有四千多人。這樣的結果,強烈打擊精進教學能力的基層老師們,更磨滅孩子的寫作興趣。然而當前趨勢,只要冠上「素養」、「創新」之名,似乎就是一種「政治正確」,但教育初心,是考倒我們的孩子嗎?
拒學風暴席捲台灣,據教育部統計,高中職休退學人數連年上升,其中志趣不合是主要休學原因。但經聯合報數位版記者採訪,志趣不合背後成因複雜,升學壓力、師生霸凌、僵化的體制內教育都是推力,導致愈來愈多學生離開校園。聯合報數位版推出「拒學風暴」系列專題,從拒學成因、國際趨勢、未來人才觀點、世界頂大專訪,深入剖析體制內教育困境,與其背後浮現的未來教育曙光。
聯合報每天推出「圖解新聞」,希望藉由圖像設計幫助讀者理解生硬內容。這次的圖表帶你看2021國際閱讀素養調查的台灣排名。
108課綱強調學習素養,上路至今陷入陣痛期。高中生對準備「學習歷程檔案」疲累不堪;國中階段強化跨領域學習,卻讓老師們傷透腦筋。這些學習上的改變,與國際教改趨勢所強調的「專題式學習」(Project-Based-Learning, PBL)概念不謀而合,本集節目與親子天下攜手製作,希望為新課綱的陣痛找到良藥。 為尋找更具體「教素養」的方法,親子天下特別探訪美國以專題式學習為精神打造的High Tech High (HTH) 學校,令他們驚訝的是,每一位師生都如此熱情,眼睛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