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篩檢站

政治

全台還有多少檢疫亭 當初造價昂貴 疫後何去何從

聯合報每天推出「圖解新聞」,希望藉由圖像設計幫助讀者理解生硬內容。這次的圖表帶你看疫情期間大排長龍的正壓檢疫亭,如今恐淪為路邊淒涼的「蚊子亭」。

9月29日,唾液採檢作業正式結束後,醫護人員開心地歡呼。記者黃仲明/攝影 專題

邊境解封!入境唾液PCR上路794天走入歷史

大陸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從2019年12月陸續出現不明肺炎病例,自此新冠肺炎疫情逐步擴散、肆虐全球,台灣於2020年1月派遣防疫專家團隊前往武漢訪查,並成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021年中旬,高傳播力的新冠肺炎Delta印度變異株出現,為防堵 Delta病毒變異株侵台,台灣於7月2日進行入境旅客全面PCR普篩。

新冠疫情由北向南蔓延,確診數有下降趨勢。但從檢驗確診率、死亡率和重症死亡率看,數字都明顯提高,恐是疫情發展的隱憂。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焦點

數字看疫情/確診數下降疫情趨緩?「三高」數字現隱憂

新冠疫情由北向南蔓延,確診數有下降趨勢。6月4日本土確診6萬8118人,是自5月23日的12天以來首見「6」字頭,是連續三天確診數下降。疫情是否已經趨緩?從檢驗確診率、死亡率和重症死亡率看,數字都明顯提高,呈現三高情況,恐是接下來疫情發展的隱憂。

居隔政策國內和境外不一致,地方政府籲採統一標準。圖為桃園機場入境旅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焦點

確診百萬後/入境居檢亂象多、嬰兒解隔強制PCR 地方盼中央政策一致

疫情擴大,中央放寬確診密集接觸者只要打過3劑疫苗、快篩為陰性者就可改採「0+7」免居隔;但境外回國者落地PCR為陰性者,卻仍須「7+7」,等同於國內確診者居家照護的模式,引發歸國民眾不滿。自疫情延燒以來,由於政策沒有一致性及整體配套,境外回國居隔已呈現諸多亂象。其中還有2歲以下幼童仍必須PCR才能解隔,孕婦帶小孩被安排到篩檢站篩檢引發恐慌的事件發生。

台灣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北部人搶篩劑、PCR大排長龍、搶病床,這些疫情下的痛,中南部人也可能將要經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焦點

確診百萬後/疫情海嘯將襲擊中南部 能從北部痛苦中學到教訓?

確診人數今(19)天已超過單日9萬,專家認為,這波疫情正逐漸往中南部延燒,且0+7居隔新制上路,更為疫情投下更多未爆彈,有醫師分析,北部與中南部就要黃金交叉,中南部確診數很快會超過北北基桃。中南部醫療量能遠比北部少,北部人搶篩劑、PCR大排長龍、搶病床,這些疫情下的痛,中南部人也即將要經歷,疫情海嘯就要來了,中南部會被淹沒嗎?

疫情嚴峻,昨本土個案暴衝至85310例,創下新高,另增183例中重症個案、41人死亡。不少醫院急診爆滿,在外設置臨時收治床位。圖非新聞當事人。記者陳柏亨╱攝影 觀點

當人民在寒雨中等病床 政客還在為選票計量

基隆在地社團粉絲頁前晚出現一篇文章,1名洗腎的90歲老太太快篩陽,前天深夜零時許到基隆長庚醫院急診,凌晨2點半卻還在「急診室門口忍受風吹雨打」,穿著黃色便利雨衣瑟縮在輪椅的頹然背影,標題寫著「這是什麼政府」。「這是什麼政府」?當你頂著烈日或大雨排隊買快篩、拖著快篩陽的不適病體排隊等PCR(核酸檢測)、發燙的基隆2歲孩子等不到病床最後變成冰冷。每一個在疫情中流逝的人命都在用生命發出這句控訴,作為媒體,我們也必須代替讀者大聲地質疑。...

台北市政府昨天開始在文山區動物園旁木柵機廠的停車場增設「車來速」的防疫急門診,一早就有民眾騎車前往排隊篩檢。記者黃義書/攝影 觀點

將軍與國師 陳時中、陳建仁抗疫全盤皆錯

去年,日本疫情升溫,日本人民為減緩醫療體制負擔,輕症患者採取在家療養方式,但擔心他們在家自主隔離,沒有足夠的專業醫療素養確認自己身體狀況的變化,很需要血氧機及製氧機。台灣看到這則報導捐贈1萬部血氧機及製氧機給日本,一方面感謝日本政府在我們疫苗缺乏時伸出援手,一方面表達台灣對日本人民的關心,當時日本首相菅義偉在推特發文,以中文、日文雙語表示感謝。...

焦點

圖解新聞/抓不到確診黑數 恐有第二波死亡潮

聯合報每天推出「圖解新聞」,希望藉由圖像設計幫助讀者理解生硬內容。這次的圖表帶你看檢驗量能塞車,專家示警恐有第二波死亡浪潮來襲。 昨天國內新增本土確診病例3萬6168例,新增10例死亡及87例中重症個案,三項皆創新高。指揮中心表示,中重症人數增,整體穩定未陡升;但專家疾呼,檢驗量能與通報速度備受挑戰,目前病例數已無法反映實際確診數,指揮中心應及時處理。

A小姐安裝台灣社交距離App一年多,首次傳來「與確診者比對有接觸」訊息,竟是她做PCR的5月2日,圖為醫院急診室外等候採檢民眾。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焦點

確診者告白/沒收到回報簡訊怕被罰30萬 先填社交距離App結果更糟

隨著疫情確診量大幅攀升,民眾身邊可能都有不少人快篩陽性,但更多的是對於面對陽性,民眾可能不知道如何自處,聯合報數位版找到一位快篩陽性的民眾(化名A小姐) ,5月3日被通知確診後,以第一人稱寫下自己確診後的親身經驗,透過第一手的觀察,帶領讀者直擊目前疫情第一線的真實狀況。

為避免大量民眾前往醫院急診篩檢造成急診壅塞,影響重症醫療量能,中央宣布開放診所可提供PCR採檢服務,希望能分流有採檢需求的民眾。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焦點

醫院塞爆!基層診所投入PCR採檢 為何多數診所怕怕?

為讓民眾採檢分流,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日前發文醫界,開放診所可為民眾PCR採檢,即起調查意願。據本報掌握,基層醫界一改先前積極推動確診者居家照護分流的態度,多數開業醫師都對診所採檢持觀望態度,據傳耳鼻喉科診所恐有半數都不會加入,坦言「不敢做」,也對民眾進入診所採檢疑慮不少。...

從高燒卻無處篩檢,到1922永遠打不通、沒有快篩劑的緊張,在疫情突然爆發的現在,確診者面對各種障礙和難題。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焦點

確診者告白/親身體驗三大政策亂象 比病毒更讓人恐慌

確診數持續增加,指揮中心滾動式修正居家隔離、輕症居家照護等各項規定,地方第一線人仰馬翻,確診者更無所適從。《聯合報》取得確診者鄭小姐的第一手告白,從一開始高燒卻無處篩檢,到1922永遠打不通、沒有快篩劑的緊張,鄭小姐感嘆:「政策比病毒更讓人恐慌和焦慮」。以下為第一人稱專訪: 我是4月25日深夜開始發燒,26日證實確診。25日下午,我開始感覺到喉嚨有點不舒服、有微熱感,下班後買了感冒藥,吃藥後早早睡覺休息,但凌晨5、6點時突然發冷驚醒,一量體溫燒到39度,整個嚇壞,又吞了一顆感冒藥,心裡已經隱隱有不好的預感...

當掌握各項資源者成為至高無上的威權,台灣社會未來能不能通過與病毒共存的考驗,才是這個威權是否獲得民意認可的試劑。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觀點

政府面對疫情 辦好正事、少對人民認知作戰才是王道

很快的,才進入五月,單日本土確診病例突破2萬,呈指數型上升。醫療亂象已出現,尤其是醫院急診被焦慮等待篩檢的民眾塞爆,接下來,醫療及警消等維繫社會正常運作的量能是否足夠,是全民面對的重大挑戰。口口聲聲要與病毒共存的蔡政府,做好準備了嗎?

北高雄今年初疫情升溫,市府在岡山區巨輪路與通校路口設置「車來速」篩檢站。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焦點

「車來速」拚採檢 醫護穿2層隔離衣 口渴憋尿就怕染疫

疫情延燒,因應大量篩檢需求並加快速度,很多縣市採「車來速」方式在公園、工業區門口讓受檢民眾免下車即可接受採檢。有別於一般篩檢是醫護人員在採檢亭內伸出雙手替民眾採檢,「車來速」則需貼近車窗服務,受檢人不必下車就能受檢,醫護人員卻相對曝險,有的裝備無法完全防杜飛沬,醫護暗叫苦,有人只好穿兩層防護衣求自保。

指揮官陳時中昨宣布基隆市實施「類普篩」,但對如何教導民眾正確使用快篩劑等配套,都沒有說清楚。圖為家用快篩示意圖,人物與新聞無關。圖/彰化縣衛生局提供 觀點

中央急令類普篩又不強制 基層霧煞煞恐變「累」普篩

疫情升溫,基隆疫情多點爆發,中央疫情指揮官陳時中昨(30)日急赴基隆視察後宣布實施36萬人「類普篩」,要揪出確診黑數。所謂「類普篩」,就是發放全基隆市民快篩試劑、沒有強制性,快篩的效果不如PCR,偽陽性難判斷,又不強制,最後恐怕是人仰馬翻愈忙愈累的「累普篩」。

聯合報民調發現,台北市雖然辛苦打了一場防疫仗,但市民對防疫的滿意度卻偏低。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焦點

六都調查/疫調慢半拍 篩檢量能差 柯市府防疫滿意度偏低

從防疫、經濟、治安、交通、市容及長照等六面向評價六都發展,聯合報民調發現,台北市雖然辛苦打了一場防疫仗,但市民對防疫的滿意度卻偏低,僅74.1%滿意,不滿意度則超過2成,在六都中僅比墊底的桃園市(71.4%)略高。

新光醫院在農曆年前緊急組成防疫醫療團赴帛琉協助,成員4人總共運送40箱醫療物資前往,也前進第一線協助當地篩檢站(圖)採檢。圖/黃建賢提供 焦點

【帛琉年夜飯/上】醫護冒險赴友邦支援 除夕想圍爐須採陰才能上桌

原本零確診的友邦帛琉今年1月中突然疫情升溫,單日增加百例確診,讓台帛旅遊泡泡喊停,也讓計畫農曆春節赴帛琉度假的旅客瞬間歸零。當大家都不敢飛帛琉時,卻有4名新光醫院醫護,選在年前夕冒險赴帛琉,更運送了40箱醫療物資前往,到當地後更直接赴前線篩檢站協助,替友邦伸出援手,4人也在戰戰兢兢地在當地享用了一頓「採陰」才能赴宴的難忘年夜飯。

國民黨前立法委員龐建國今傳墜樓。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焦點

【午間快報】國民黨前立委龐建國墜樓身亡/美首例豬心臟成功移稙人體

•68歲的國民黨前立法委員龐建國今天上午7點驚傳在內湖區住家墜樓,當場死亡,鄰居下樓發現後打電話報警,警方處理中。龐建國曾任台北市中正、萬華議員與立法委員,2008年出任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政府的海基會副秘書長,擔任兩岸談判代表,但因失言風波遭到抨擊而退出第一線工作,轉往文化大學任教。龐建國於2001年3月29日與相戀11年的電視主播邱秀珍結婚。

長榮航空3名機師確診,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對7縣市發出110萬則細胞簡訊。記者鄭國樑/翻攝 焦點

全台發110萬細胞簡訊 家長好焦慮:到底要不要讓孩子去學校?

長榮航空3名機師確診,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對7縣市發出110萬則細胞簡訊,許多篩檢站湧入恐慌人潮,才剛開學就爆出校園有學生確診,要不要讓孩子去學校上課,很多家長焦躁不安,全國家長會長聯盟副理事長王瀚陽說,如果有一半的學生不去上學,學習落差很快就會浮現,教育部應正視「混合班」的必要性。...

台灣若要與病毒共存,「家用快篩」勢必為社區防疫城牆的第一道守門者。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焦點

【家用快篩/下】台灣如何與病毒共存? 專家:啟動「類廣篩」黑數跑不掉

疫情下,家用快篩兩樣情。疫情嚴峻時,它彷彿成為「救命仙丹」,成為人人想搶購的防疫寶物,但疫情一降溫,買氣也直直落,逐漸被冷落。台灣若要與病毒共存,家用快篩勢必為社區防疫城牆的第一道守門者,政府不如以「類廣篩」的方式,藉此阻斷隱形傳播鏈,篩出黑數,讓它不會只是疫情恐慌下的熱銷商品。

居家快篩不像核酸檢測需要直戳鼻咽,但還是需要忍受鼻腔內有異物感。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焦點

【家用快篩/上】家用快篩搶買熱度不再 疫情趨緩就用不上了嗎?

疫情趨緩,迎接微解封的行人,即便仍戴著口罩,心情卻顯得雀躍,5月中起的風聲鶴唳,不再縈繞,連在藥局排隊、人手一盒家用快篩試劑的景象亦不復見。這股搶試劑的風潮,雖逐漸被冷落,但主力戰場卻將移向企業,「一條線」與「兩條線」的差異,將成為定期快篩的上班族,能否進公司上班的必備識別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