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每天更新,總編輯、主筆群親自點評國內外重大議題,帶來深度觀點。
周一至周五傍晚,犀利點評當日新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全球人文社科領域高階人才就業市場崩壞,一名留英博士回台後,一年半丟了16份履歷都沒下文,還有留英博士自願降為碩士級薪水。一名私大人社領域教師說,只能把大學教職當「業務」做,同時培養其他斜槓能力,「學校如果倒了,至少還有後路」。
當博士流浪和教授大量退休同時存在,是什麼情況?因年金改革選擇延後退休的大學教師2023年再創新高,教育部統計,未來10年內,近9千名大學專任教授要退休,教授退休潮來了,但年輕博士要擠進大學窄門仍相當不易,有資深學者透露,後台不夠硬的博士後,才會有找不到大學教職的問題,其實早已有暗盤內定要找的人。不過,台大資深教授表示,即使真的存在「後台」,影響也有限,畢竟一個蘿蔔一個坑,流浪教師的人數仍然不會變。
台灣高教臨時工現象嚴重,不少兼任教師為多賺些薪水、多幾門課的鐘點費而「走跳」數間大學。根據研究,大學兼任教師比率最多的前三名博士畢業學門為藝術、人文和社會及行為科學。資深學者說,台灣高教「偏食」嚴重,人社藝術領域被視為「邊角料」,不增加專任員額,只好以非典型勞動解決教學需求,又用荒謬的KPI阻斷新血引入,流浪博士和流浪教師滿是。 各校徵求老師的資格門檻極高,但「剛畢業的新科博士,怎麼可能有兩三篇核心期刊或者主持過科技部案?」也有大學教授鼓勵年輕博士,大環境雖悲觀,但學術能力養成是自己能做的。...
每年8月,都有一批大學助理教授報到,有研究分析人社領域高教勞動者的求職軌跡,發現2015至2022年間進入求職市場者,更容易「顛沛流離」,約莫要6年才能等到專任助理教授缺;有資深教授回憶,她2004年博班畢業就拿到大學專任教職,那年系上一口氣聘了4名專任老師,現在看來真是「超級神話」。 20年前若自國外拿到博士學位,通常回國後有八成可「無縫接軌」,國內博士班畢業者,無縫接軌機率降至六成左右。反觀這幾年很多學校遇缺不補,年輕博士沒就職機會。考博士班的人寥寥可數,「甚至不用筆試就錄取」。
近期有國立大學傳出招聘教師時涉及年齡歧視,雖然年輕學者在應徵大學教職時吃香,但也有不少私立大學喜歡聘用從公立學校、政府機關退休者,想沿用其學術成就提高學校國際聲望,有國立大學教授會把在原校任職時拿到的研究計畫「帶槍投靠」到新私校;也有私大找教育部前高官當「門神」,有教授透露曾親眼目睹前高官為了私校業務門神打電話給前部屬「要求給個方便」。
大學教師基於各種原因中止與研究生的指導關係,常導致研究生成為「孤兒碩士」、「孤兒博士」,有些博士生研究做了一半,很難重新來。一名曾至加拿大任教的台大前教授說,學生轉換指導教授「不容易有好結果」,他離開台大時,指導的博士生最後休學;一名台大行政主管也表示,絕大多數老師都會有負責任的安排,系所主管也會出面協助轉介,就怕學生本人不願接受安排。也有頂大系所靠著不成文慣例,就算有教授離職,其指導的學生也很少出狀況。
讀越高,進入職場的門檻越難,造就流浪博士,也是對高教資源的傷害,也難怪很多頂大的博士班報名人數甚至是零,因為成本的投入跟以後取得的薪資並不相當。未來8年至少40所大學退場,「淹水線」的私校老師想盡辦法到公校任教,但高階人才的需求是全球性的移動,國外學者及在國外讀書的台灣人爭奪國內大學教職。台灣的大學如何能在全球高教的賽局競爭中脫穎而出,需要政府大破大立,不要等到台灣高教真的從世界高教退場才後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