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每天更新,總編輯、主筆群親自點評國內外重大議題,帶來深度觀點。
周一至周五傍晚,犀利點評當日新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建築師貝聿銘、陳其寬同是東海大學與路思義教堂的設計者,兩人年齡相仿、求學背景相似。如今兩人俱已謝世,身後最重要的大展「陳其寬:雙曲‧交響」、「貝聿銘:人生如建築」,卻巧合地選在差不多時間於台灣、香港展出,相互輝映。爬梳這兩大展覽,會發現兩人一生有不少巧合與交集,兩顆星畫過交會,讓台灣有了最美麗的大學—東海大學。
以東海大學校園規畫案奠定建築名聲的建築家陳其寬,是罕見在繪畫、建築都享盛譽的藝文大家,曾於2004年以繪畫獲國家文藝獎。台南市美術館近來舉行他的紀念展,其中近半水墨作品與眾多手稿都是首次亮相,揭開這位大師從圍棋悟陰陽、雙面作畫技法等8大藝術哲學等密碼。
國立歷史博物館「五月與東方」展呈現台灣1950年代中起的現代藝術風華,凸顯當年一群20多歲青年突破傳統、追求新局的勇氣。不過當時台灣藝壇在這現代與傳統之議外,也持續針對全省美展中「國畫」定義掀起「正統國畫論爭」,後者導致台灣曾盛行的膠彩畫沒落,成為學者口中台灣美術史的第二次斷裂。為何現代藝術興起,他們卻遭邊緣化?
國立歷史博物館重新開幕舉辦兩項展覽,分別是在史博館舉行、精選張大千等書畫館藏的「筆墨豐碑」展,以及在一旁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舉行的「五月與東方」展。兩展看似只因當年都以史博館為樞紐而發生連結,其實背後隱藏台灣戰後美術史在國家政策考量下的波濤洶湧。
前輩畫家郭雪湖1928年《圓山附近》曾獲日治政府「台灣美術展覽會」第二屆特選,細密優美筆觸向來被認為展現當時圓山恬靜田園風光。然而近來學者發現,這幅寫實作品其實也默默記錄日本政府將眾多林野收歸官有的國家暴力,畫中悠然農婦還可能因濫墾遭判暴打。解密關鍵就在畫中左下角的界碑。
因為梔子花,想起隔著窗櫺偷窺到底哪個女孩來訪的少年往事,而阿勃勒,則帶著大二談戀愛時的甜蜜……劉墉畫花,畫的是童少的回憶。 我後來讀到杜牧〈金谷園〉「落花猶似墜樓人」,眼前都會浮現童年見到的畫面,覺得白山茶就像身著白紗的綠珠,冷不防地掙脫石崇的懷抱,飛奔出去,一躍而下……
1982年1月17日旅美收藏家王季遷珍藏的稀世名畫「朝元仙仗圖」,在歷史博物館開箱。北宋畫家武宗元在十多公尺的長卷上,以流水一般的筆意,寫帝王威武,眾仙徐行。衣襟纓絡生動如風,令人無限神往! 王季遷欣然出借這一幅秘藏30年的宋畫,參加史博館春節「宋元書畫展」,館方和藝術收藏家大為興奮。從新聞價值看,「朝元仙仗圖」牽連到王季遷拒絕以此交換和親生骨肉團聚的機會;對於中國美術史來說,因為盛唐時的人物畫失傳,此畫延續了唐代名家吳道子的風格,自然成為後人了解唐人物畫唯一的奧妙真品。
台灣美術史起源一般以18世紀乾隆、嘉慶年間出現台灣水墨畫家算起,至今逾200年。台灣美術研究先驅、中研院史語所兼任研究員顏娟英指出,台灣因多次改朝換代,致使清領轉日治後、日治轉戰後國民黨統治後,美術史分別出現兩次嚴重斷裂,對台灣文化傳承與認同打擊甚大。
談到畫家席德進,大眾多半想到「紅衣少年」等美麗肖像畫。近來2處席德進畫展重新呈現出席的肖像畫在美麗外,也訴說多元台灣記憶。他畫中有大量台灣山水與古建築,更創造出以水彩表現的台灣「新水墨」,記錄他身為台灣古蹟保衛先驅。
1927年起,日本政府接連在台開辦「台灣美術展覽會」(台展)及「台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府展)共16回,但過去歷次經重重關卡選展出的2080件東洋畫、西洋畫作品,如今只尋得126件。國立台灣美術館近日展出這僅存的6%珍貴畫作,盡現近百年前台灣近現代美術史的起點,也讓國人看見美術發展與政治力的糾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