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應屆畢業生

1954年6月19日,台灣大學舉行該學年度畢業典禮,全體畢業生合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專題

照片看歷史/1954年中山堂舉行台大畢業典禮 師生排半圓形拍團體照

1954年6月19日上午9時,國立台灣大學該學年度的應屆畢業生結業典禮在中山堂禮堂舉行。該校全體教授及畢業學生、家長,均...

又到了畢業季,面對求職不易,今天中國大陸已有越來越多人年輕人願意成為「做工的人」。新華社 國際

裡子比面子重要!陸逾半00後願當「做工的人」 父母反成阻礙

又到了畢業季,在不少人觀念中,似乎總覺得白領的工作比藍領高一等,但若從長期的薪資走勢來看,實際情況卻非如此。微信公眾號《智谷趨勢》就指出,「今時今日的中國藍領,早已不是『髒累窮』的舊日模樣,反而日益進化成讓人高攀不起的存在。當一部分白領自嘲為『新窮人』,『白天在光鮮亮麗的CBD寫字樓上班,晚上湧進不見天日的城中村』,表面光鮮,月薪3000,成了不少人吐槽的對象的時候,藍領近年來炮製的各種『暴富神話』,卻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

今年畢業的美國大學生的大學生活被新冠疫情打亂,他們在2020年進入大學後遇到校園封鎖、遠距上課的高峰期。圖為2020年柏克萊加州大學校園空蕩蕩。美聯社 國際

被疫情打亂生活又影響求職力 美應屆畢業生找不到工作

今年畢業的美國大學生的大學生活被新冠疫情打亂,他們在2020年高中畢業時就沒能參加畢業典禮,進入大學後遇到校園封鎖、遠距上課的高峰期,現在又有一些大學的畢業典禮因校園挺巴勒斯坦運動被迫取消或受干擾,這群「2024班」應屆畢業生有如被雷打到,難免怨嘆命運多舛。現在他們即將畢業,卻發現就業市場不要他們,寄出大量求職信都被拒絕。這些疫情時代的大學生可能較欠缺人際往來和溝通能力,又碰到美國產業大洗牌,他們遭遇什麼求職困境?

一名高三生申請某間藝術大學沒錄取,直接去學校向教授討說法,引發教育工作者們熱議。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普信時代/少子化助長教學現場惡化 普信生如何學習接受失敗?

一名高三生申請某藝術大學沒上,為此「殺」去學校問落選原因,有網友批評此舉是「普信」。「普信」一詞出自大陸脫口秀節目,意指普通卻充滿自信,這名高三生的故事引發教育工作者熱議,有大學教師直言學生上課吃麵、啃雞排是常態,甚至把老師當喜劇演員;也有高中老師怕講話太大聲打擾到睡覺學生,恐被投訴。若如大學教授們所預言,「普信趨勢」無法擋,那麼家長和老師,如何避免教出普信生?又該如何與他們互動?

一名高三生申請某間藝術大學沒錄取,直接去學校向教授討要說法。學者分析,這是躺著就能進大學造成的「普信」現象。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普信時代/面試不錄取找教授討說法還要求翻譯作業 普信生為何自認好棒棒?

一名高三生申請某間藝術大學沒錄取,她直接去學校向教授討要說法。一名頂大英文系教授收到學生寄信給他要求幫忙翻譯英文作業;學者分析,這是躺著就能進大學造成的「普信」現象,但也有大學教師肯定考生,勇敢為自己爭取權益;普信生們的特質是什麼,出了社會吃過資本主義的鐵拳才會覺醒?

勞動部昨天公布的2023年初任人員薪資調查,其中大學學歷者,有23.9%的起薪是基本工資,也就是幾乎每四名大學畢業生,就有一人的職場起薪是基本工資。示意圖。記者陳苡葳/攝影 評論

薪酸!1/4大學畢業生領基本工資 難怪年輕人「棄綠投白」

今天是勞動節,蔡英文總統透過臉書向勞工朋友說了聲「辛苦了」。其中,蔡政府8年基本工資年年漲,被蔡列在勞動節貼文的首要政績。但就在昨天,勞動部公布2023年的「初任人員薪資統計」,幾乎每四名大學畢業生,就有一人初入職場的起薪,只有基本工資。青貧族「薪」酸,試問一遇選舉就大肆拉攏年輕人選票的民進黨政府,高達四分之一大學畢業生月薪只有基本工資,即將接棒的準總統賴清德怎解?

政治

虐兒案燒出社工人力荒困境 一圖看六都缺額有多大

社會安全網漏接的悲劇層出不窮,撐起這張網的社工扮演關鍵角色,但縣市政府招聘社工卻陷入人力荒困境。以衛福部社安網第二期計畫為例,縣市社工進用率僅88%,人力一直補不滿。監委王美玉2021年就曾提醒「社工荒」要及早因應。

大學生在畢業前考取到半導體證照後,等於一畢業就跳過助理工程師,入職就是正職工程師。記者郭政芬/攝影 教育

台積半導體學程證書「保證面試」不夠看?2證照直接就業年薪破百萬

台灣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為了爭搶人才,台積電和台清交成等15所大專校院合作,在校園開設「半導體學程」;近年業界更興起一波「半導體證照潮」,鑑定封裝能力與測試工程師的能力。半導體學院畢業等於取得台積電「保證面試」機會,與拿到半導體證照有何差異?為何這張證照被稱為半導體界的百萬證照?許多半導體從業人員報名後者再進修,答案已呼之欲出。

義務役恢復一年,教育部配合國防部推出就學服役3+1方案,學生可於大學四年內修讀完課程並服役,但全台僅46名役男申請,5人報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就學服役3+1僅5人報名 政府不懂學生要什麼註定三輸

明年元月開始,義務役從4個月延長為1年,第一批入伍役男是元月25日,約有600人,教育部配合國防部推出就學服役3+1方案,學生可於大學4年內修讀完課程並服役,國防部日前證實,該方案46人申請,只有5人報名,很傻眼嗎?其實,還有5人報名,成為3+1的第一梯,才應該感到意外。

耶魯大學被踢爆蓄意墊高學生成績。紐約時報 國際

當念耶魯哈佛人人都拿A 名校生怕「給分太甜」埋隱憂

在這個萬物皆漲唯獨薪水不漲的年代,大學生的成績也搭上通膨列車。上個學年度,常春藤名校耶魯大學的大學部學生得到A級分的比率竟高達八成,哈佛大學也不遑多讓。人中龍鳳果然不同凡響,只是理應皆大歡喜的局面幕後,卻有不少學生、教授乃至於校友,表達隱憂。

大陸靈活就業者以送外賣為大宗。官方統計,中國大陸約有1300萬外送員,接近總人口的1%。中新社 國際

1天打4份工…陸2億人「靈活就業」還是「零工就業」?

新冠疫情衝擊中國經濟,連帶也影響民眾就業。為此,大陸官方多次表態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根據大陸國家統計局早前發布的統計數據,截至2021年底,中國大陸「靈活就業」人員已經達到2億人。「靈活就業」儼然成為大陸吸納就業人口的重要渠道,但何謂「靈活就業」?

台積電正在興建熊本新廠,附近多為農地。路透 國際

台積電打破新鮮人薪水天花板 熊本企業砸錢搶人也追不上

台積電的熊本新廠預計明年投入生產,連同半導體相關產業進駐,可望創造1.7萬個就業機會。日本社會新鮮人薪水天花板被台積電打破。熊本市的半導體製造設備商KUMASAN MEDIX人事主管告訴NHK。他們內定錄取26名畢業生,今年春天來報到的只有一半,激烈的搶人戰上演。與此同時,從地價到交通,熊本縣在地人的生活也有了劇變...

台灣水電工程,沒有嚴格的證照系統,很多「電機技師」都是再進修取得台科大電機及台大電機研究所碩士。圖為台灣電力公句。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黑手大學/「醫學院是最好的技職教育」 水電系若比照實習機制能創高薪產業?

大學要不要設水電系的議題引發各界熱議。有業界人士認為,水電系和醫學系一樣,都是屬於職訓跟高教合一的科系,現代的水電系的技職訓練系統應比照醫學系;《做工的人》作者林立青認為,台灣目前「技職教育」做得最好的是醫學院,擁有豐富的學科術科,投入最多資源。台灣技職教育最大問題是沒教你哪裡有業主客戶,反觀醫學教育和產業基本上呈現「壟斷」。 國外的水電師傅收入很好,英美日有嚴格的證照考試,社會地位也不差。反觀台灣的水電工程,卻沒有嚴格的證照系統,人員素質沒有標準,沒有行業的自尊自重,進入行業門檻低,優秀的人當然不願意進來...

近年愈來愈多中國青年到非洲工作,甚至有人前往創業。圖為過去接受新華社採訪,在肯亞創業的劉鵬(左),他和團隊將耳機產品賣進肯亞總統府。新華社 國際

陸青年求職「非洲薪水3倍」 過來人警告2大問題

在近年大陸青年求職難下,不少人開始放眼海外,其中過去披著神祕面紗的「非洲」,隨著中國大陸推動中非合作、一帶一路政策,各類企業不斷進駐,坊間流傳起「能吃苦,非洲就是掙錢天堂」、「三年攢夠首付(頭期款)」、「薪水三倍,不內捲」等鼓勵前往非洲的說帖,但一些過來人也示警,高薪的背後是枯燥、危險與孤獨。

包括北京大學在內的大陸頂大應屆畢業生,近幾年出國留學比例也都呈現逐年下滑趨勢。圖為今年7月4日,北京大學舉行本科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中新社 國際

大陸留學率逐年降有3因素 海歸失去光環恐成趨勢?

中國大陸教育部前官員王文湛日前公開批評,大陸最高學府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已成為「留學美國的預備班」,有大陸媒體更丟出「清北畢業出國率高達80%」的說法,因此關於「頂大畢業生出國留學率是否過高」、「頂大為外國培養人才」等討論引起大陸網上熱議。事實上,數據卻顯示,近年不只頂大留學率下降,大陸全國留學增速已經放緩不少,是否「海歸」在大陸職場已不再吃香?

吳鳳科大消防系打造校內消防實驗室,培養學生考上消防員、消防設備士。圖/吳鳳科大提供 教育

畢業起薪高 消防系、生死系「獨占市場」 不怕少子化沒學生

在校拿到禮儀師認證20學分,考取喪禮服務乙級,出社會後再加上2年工作經驗,基本底薪加服務津貼,每月可領超過10萬元。台灣人口高齡化,「錢」景更是看好,只要學會殯葬業功夫就有飯碗。而全台唯一設消防系的這所私大,注重輔導學生考上消防人員,確保畢業就能捧上鐵飯碗,這些私校「獨特」科系成功逆轉,少子化海嘯席捲也不怕,他們是怎麼辦到的?

缺工浪潮下政府幫業者薪資加碼,但一年過後,員工留不留得住?恐怕還是得回到「自己的事業自己救」。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大缺工時代如何留住人才 雇主該學會的四堂課

迎接疫後復甦,勞動力欠缺卻成為業者最大的痛。104人力銀行日前公布民生消費產業人才白皮書,點出各產業大搶工之下,服務業卻因低薪而面臨海嘯級缺工危機。缺工固然不是新話題,卻有少子化、人口紅利消失等難以樂觀的結構性因素,解方除了仰賴政府之外,雇主觀念的翻轉與更新,才是問題解決的關鍵。

普通科學生可考統測,但不能參與分發,但綜高學生不論學術學程或專門學程,可考統測也可分發,彈性相對大。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綜高變黯淡/6校逆勢設綜合高中沒優勢?畢業生:升學多了新策略

全國綜合高中全盛時期一度超過150校,截至111學年度,全國僅剩54校仍設有綜合高中部,綜合高中看似走向末路,但近年卻有6校新設立綜高部,有的更是將綜高「重新辦回來」,在退場潮下逆勢設校,這些學校看中了什麼?透過特殊選才考上國立大學的劉姓綜高畢業生說,綜高生考哪一類都可以,準備學測、統測都能得心應手,若身邊同學學測考不好,就會去考統測。

大陸青年學子今年開心步出校門後,要面對的卻是號稱史上最艱難的就業季。新華社 國際

陸青年失業率破2成 各地狂開招聘會 能否擋年輕人躺平潮

大陸2023年應屆畢業生又創下歷史新高,達1,158萬人,幾乎是台灣總人口的一半。偏偏這批社會新鮮人又遇上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大不如前,企業紛紛精簡人事的不利環境。根據官方公布的數據,5月,中國大陸16至24歲城鎮勞動力失業率達20.8%,攀升至2018年有該統計以來的新高。到了6月畢業季,這個數字又衝高至21.3%。

大專校院通常有畢業門檻,但有學生家長控訴學校會為了多賺學分費而故意讓學生延畢。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大學學分爭議/畢業考超難2/3護專生重修 家長轟為賺學分費故意刁難

大專校院通常有畢業門檻,正派辦學的私校一般都樂見學生順利畢業,甚至鼓勵提早畢業,只有「學店」才會為了多賺學分費而故意讓學生延畢。一名護專學生家長控訴,孩子辛苦讀五年,未料畢業前的模擬考,卻被以「比國考還難」的題目「刁難」,竟致整屆護理科三分之二學生因為模擬考不及格,一定要繳錢補修學分才能畢業,最後繳了快1萬元重修費才順利拿到畢業證書。教團痛批,若屬實,校方行徑不僅是開學店,更是開「黑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