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屠殺

二戰時期地下周刊《深水卡巴萊》重見天日,它揭露了一名德國猶太青年,如何在納粹橫行年代,屈身於一個狹窄閣樓手工做出一本本雜誌,散播無聲的力量。此為周刊封面合成照片。圖/紐約時報 國際

真實人生/他手工做反納粹禁書 德國猶太青年躲閣樓散播無聲反抗星火

歷史的長河無情淘洗人間事,有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真實人生,卻能在數十年之後散放光芒。二戰時期地下周刊《深水卡巴萊》(Het Onderwater Cabaret)即將在柏林展出,它每期僅出版一份、共95期,從詩歌到插圖,全由猶太人布勞赫「純手工」製作。 布勞赫是何許人也?這位前途大好的德國猶太青年,在二戰爆發後,不得不狼狽逃亡,一對善良的荷蘭牧師夫婦,改變了他的生命。在納粹橫行年代,布勞赫如何屈身於一個狹窄閣樓,躲過被屠殺命運,做出一本本「猶太禁書」,散播無聲的力量?

哈瑪斯本周釋放數名人質,被視為另一次訊息傳遞的操作,趁著輿論挺以色列採取軍事行動的風向弱化之際,讓外界認為哈瑪斯願意進行數周的談判。路透 國際

「加薩悲劇」讓以色列跌下道德制高點 早在哈瑪斯盤算中?

政治對立就像是後天習得的膝反射:你支持什麼,我就反對什麼,如此而已。但是當哈瑪斯於10月7日錄下大規模屠殺無辜民眾的影片曝光後,這種效應就開始發酵;輿論開始稱是以色列長年打壓才逼得哈瑪斯激烈報復。事到如今,隨著以色列日夜空襲轟炸,關於加薩慘烈情況的即時新聞24小時放送,同情心的天秤已大幅傾向巴勒斯坦人這一邊。這一切都盡在哈瑪斯的盤算?一名普立茲獎新聞工作者提出了他的觀點。

政治

邊打韓戰邊屠殺人民 當年南韓多恐怖?骨骸山看到暈

1963年7月27日的板門店,一大片荒墟中臨時搭了3、4座簡陋小屋,韓戰停戰協定就在這樣的環境下簽署。停戰70年後,南北雙方僵局仍未化解,朝鮮半島的人民仍未擺脫戰爭的陰影。聯合報「新聞時光機」本期帶你回溯韓戰下的小人物故事,他們訴說的畫面,是承平時代的你我所想像不到的絕望與殘酷...

金門地區春季常有大霧,東崗事件1987年3月7日發生時,有一說法是當時有越南船民試圖登岸,但因大霧,守軍開火,因而發生悲劇。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軍武

三七事件報告/金門駐軍漠視人權隨意掩埋 如今軍方被迫急尋遇難者

那一年,小金門的某個春天的傍晚,小金門東崗岸邊槍聲大作,夾雜著六六火箭彈的爆炸聲,當時的陸軍部隊見船隻靠近,便開火射擊,老人、婦女、孩童、孕婦無一倖免。有三名船員下船嘗試溝通,卻被射殺。部隊官兵上船檢查後沒有發現任何武裝設備,僅為一艘越南難民船。 監委高涌誠重新調查1987年陸軍小金門東崗屠殺越南難民案,報告中提及射殺上岸無武裝民眾的案例,而且是不勝枚舉。 聯合報數位版繼去(2022)年3月專文報導之後,這次再從監委報告中剝繭抽絲,試圖理解為何守軍要在「軍令如山」的壓力下,濫殺無辜...

早期金門守軍衛兵在崗哨前嚴密監控對岸情況。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軍武

三七事件報告/外島陸軍射殺難民曾是常態 有人上岸會被長官責難

那一年,小金門的某個春天的傍晚,小金門東崗岸邊槍聲大作,夾雜著六六火箭彈的爆炸聲,當時的陸軍部隊見船隻靠近,便開火射擊,老人、婦女、孩童、孕婦無一倖免。有三名船員下船嘗試溝通,卻被射殺。部隊官兵上船檢查後沒有發現任何武裝設備,僅為一艘越南難民船。 監委高涌誠重新調查1987年陸軍小金門東崗屠殺越南難民案,報告中提及射殺上岸無武裝民眾的案例,而且是不勝枚舉。 聯合報數位版繼去(2022)年3月專文報導之後,這次再從監委報告中剝繭抽絲,試圖理解為何守軍要在「軍令如山」的壓力下,濫殺無辜...

奧地利卡林西亞州蜂農胡特,曾因蜜蜂的顏色太深,遭州政府蜜蜂稽查員指示改換女王蜂。他為此告上法院,後來打贏了官司。圖/紐約時報 國際

蜜蜂顏色不對就殺?奧地利要求「純種」蜂群被控像納粹

純種、顏色、處決、屠殺……,如果你以為這是在討論二十世紀的納粹歷史,你就錯了,這是奧地利南部卡林西亞州(Carinthia)蜂農近來討論他們養殖蜜蜂的詞彙。由於氣氛殺伐,許多人現在拒絕談蜜蜂了,他們爭執的主要問題是:蜜蜂的正確顏色是什麼?

美軍陸戰隊員在越南村莊發現成堆屍體。一名美軍士兵拍下照片,成為阮氏清跨海提告南韓政府的鐵證。紐約時報 國際

南韓軍方越戰屠村 法院首判賠償 兩國政府卻不願多提

南韓法院日前做出一項重大判決,首度認定南韓派軍參加越戰期間,士兵犯下屠殺越南平民的罪行,政府應賠償受害的越南婦女3000萬韓元。值得一提的是,南韓與越南剛慶祝建交30周年,兩國政府似乎都不願再揭開這道歷史傷痕。評論員指南韓常批評日本不願面對殖民時期暴行,自己犯下戰爭罪時卻是同副模樣;越南政府則礙於南韓是外商直接投資最大國,「選擇性遺忘」這段過去,讓民眾自行跨海提告,儼然是資本主義「戰勝」共產政府的寫照。

巴黎知名景點──人類博物館,距離地標艾菲爾鐵塔不遠,收藏著1萬8000件骷髏頭骨。美聯社 國際

被掩蓋的真相:巴黎人類博物館的1.8萬骷髏頭究竟是誰?

每年約有數十萬遊客造訪巴黎知名景點──人類博物館,那裡距離地標艾菲爾鐵塔不遠,收藏著史前人的骷髏頭和古代雕像等。但深藏在館內地下室的1萬8000件頭骨,究竟是什麼身分、是在什麼情況下成為收藏品,始終成謎。那會是一椿椿一件件「可憐無定河邊骨」的故事嗎?

戰爭暗殺等消息頻傳,讓人對世局看法悲觀。烏克蘭頓內次克州希維爾斯克市,一名90歲老太太6月30日待在住宅地下室,躲避俄國轟炸。法新社 國際

疫情戰爭暗殺接二連三 是世局真的大動盪還是只是錯覺?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遭暗殺喪生後,不只台灣人,全球許多人對世界的紛亂都感到凝重,甚至認為眼下就是所有世代前所未見的世局動盪低點。疫情、戰爭、糧荒、通膨、暗殺,都湊齊了,還能再壞嗎?第三次世界大戰將來臨?在安倍逝世後驚魂甫定之際,你可能強烈懷疑,世界正在崩潰的路上,但你或許也想追問:這究竟是事實還是感受?

曾任納粹黨衛軍中校的艾希曼,是負責將猶太人移送集中營的戰犯,他被處死後60年,近日再度引起爭論。美聯社 國際

真實人生/納粹劊子手絞死60年後的續集 震撼世人的平庸邪惡

他在60年前被絞死,卻因一份過去未曾曝光的錄音檔,上個月再度成為以色列國內熱議焦點。那音檔從何而來?在其中侃侃而談的人—納粹大屠殺主要推手之一的艾希曼(Adolf Eichmann),究竟誠實吐露了什麼邪惡之心?

中俄第一座黑龍江公路大橋日前通車,圖為通車後俄羅斯端的大橋景觀。法新社 國際

黑龍江大橋通車助中俄貿易雙贏 百年前血腥國恥被迫封印

中俄第一座跨境公路大橋—黑龍江大橋日前通車,號稱能推動中俄兩國經貿合作。大橋通車在當前俄烏戰爭之際,西方媒體稱是中方支持俄羅斯的又一例證。對中國大陸來說,大橋通車的背後,讓老一輩人想起有段慘絕人寰的「海蘭泡慘案」歷史。

數千名烏軍17日死守馬立波港附近的亞速鋼鐵廠(受損建物後方),俄軍稱18日將封城,「過濾」城內男性。路透 國際

馬力波恐淪布查鎮翻版?俄軍封城屠殺 10萬平民受困

烏克蘭南方最重要城市馬立波(Mariupol)已遭俄羅斯部隊圍困數周,最後數千名烏軍守在馬立波港附近的亞速鋼鐵廠內,堅拒投降,而俄軍除以飛彈及炸彈加強攻擊,還稱18日將封城,「過濾」城內男性,外界估計馬立波可能不久將淪陷。令人憂心的是,該市周邊約有10萬平民,不知是否會面臨基輔郊區布查鎮(Bucha)的命運。

生活

【劫難文學/南京大屠殺篇1】始終沒有痊癒

相對於西方思想界已經對納粹大屠殺背後的人性因素展開極為細緻而深入的思考,南京大屠殺一直以來卻還停留在事實層面和政治影響當中,不斷苦苦糾纏。當年的創鉅痛深,如今像是一道人心裡慢性發炎的傷疤……

生活

【劫難文學/盧安達篇4】沒有旁觀者的一場日常殺戮

大屠殺的真正根源,早在1933年,比利時的殖民時期,用精密的儀器測量盧安達人的額高、鼻寬、耳長,劃分每個盧安達人的民族屬性,在身分證上的欄位,填上圖西人或胡圖人的那一刻開始……

生活

【劫難文學/盧安達篇3】大屠殺結束後

大屠殺並不是一次的慘劇,而是成千上萬次的謀殺,每一個都是來不及長大的生命和來不及完成的夢……

生活

【劫難文學/盧安達篇1】這個國家因為政黨族群而分裂

這個國家因為政黨族群而分裂,想要踩煞車的政府官員或被免職或被殺害, 激進派占據所有位置。他們殺得很快,比飛機墜落速度還快。 從四月七日開始,僅僅十一周,差不多有五十萬人被殺,以每小時殺三百人的速率進行。 居住在盧安達的圖西人有75%從這世界消失……

生活

【劫難文學/盧安達篇2】沉默也會殺人

為何無國界醫生這樣一個職責原是醫治病人的醫療組織,會參與為盧安達尋求公道呢?扎朗尼說:「因為,當年發生的事件,向我們證明了單憑繃帶與縫線,永遠無法治癒盧安達血淋淋的傷口,他們需要的是公義!」

生活

【劫難文學/赤柬篇2】寫作是為了記得

一名男子飢餓難耐,挖木薯根來吃。偷國家的食糧,這在當時被視為死罪,這人被帶到樹林深處,行刑者把他綁在樹上,眼睛矇起,胸部袒露。接著在他肚子上畫下長長一刀,把肝割下來烤熟分食……

生活

【劫難文學/赤柬篇1】紅色高棉

在將近四年(1975-1979)的統治期間,柬埔寨人民被抓進集中營,承受飢餓、刑求虐待的遭遇。最後共有一百七十萬人死於饑荒、疾病、迫遷和屠殺中,占柬埔寨人口的21%。只留給觀光客一個骷髏塚來證明赤柬的殘暴……

《究竟二二八:林茂生之死與戰後台灣反日力量的覆滅》去年申請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的補助未能通過,作者張若彤認為二二八基金會已形同一個「很厚的同溫層」。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焦點

《究竟二二八》申請補助被駁回 因沒喊「官逼民反」政治不正確?

提供有別於主流二二八研究的著作《究竟二二八:林茂生之死與戰後台灣反日力量的覆滅》,去年申請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的「二二八事件教材著作及調查考證補助」,但初審就遭駁回,未能通過。該書作者張若彤認為,這個結果他不意外,因為二二八基金會已形同一個「很厚的同溫層」;該基金會前執行長廖繼斌則批評,否決給這本書補助,其實是因為這本書「揭穿了基金會現在對二二八事件定調的說法」。而二二八基金會則表示,一切「依規定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