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貿易戰

上周美國總統大選塵埃落定,市場不確定性解除,美股、台股都出現上漲。歐新社 財經

本周台股/美選不確定性解除 外資動向仍藏2個隱憂

美國大選落幕、聯準會也如預期降息1碼(0.25個百分點),股市回歸基本面,雖然明知川普上任後,美中貿易戰新回合即將開打,但問題是股市何時反映此項利空?中國大陸股市在美大選,並未出現恐慌下跌,是時機未到?還是沒在怕?後續值得持續關注。台股自11月1日觸及季線後反彈已有1千3百點,台股隱憂有二,都跟外資有關。

美國總統拜登本月將出席在秘魯利馬舉行的APEC亞太經濟合作會議,與他任內最後一次的G20峰會。法新社 財經

兩峰會成拜登畢業之旅 美中貿易戰因川普上任升級?

美國總統拜登這個月將出席兩場重要峰會,拜登的告別之旅,將在11月14日至16日,參加在秘魯利馬舉行的APEC亞太經濟合作會議,11月18日至19日前往巴西里約熱內盧,出席他任內最後一次的G20峰會。 同一時間,習近平也將出席APEC峰會及G20會議,很可能在APEC會議期間與拜登會面。中美領導人雙方各自團隊,仍在敲定領導人會晤細節,日期尚未確定。

川普回歸白宮後是否對台灣半導體帶來衝擊,各界都非常關注。美聯社 政治

川普回歸恐衝擊台灣半導體?TSIA理事長:台美合作不變

川普2.0是否對台灣半導體帶來衝擊,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理事長侯永清今(7)日受訪指出,目前尚未接獲正式通知,也不清楚細節,但台灣與美國已合作數十年,雙方有很好的夥伴關係,不會因選舉而改變長期關係,至於後續會有什麼樣的調整再來討論。...

幾乎所有民調都顯示,經濟是美國選民今年總統大選最關注的議題,誰能妥善回應經濟問題,料將成為影響美國大選關鍵之一。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聽幕後

郭崇倫會客室 EP183|「川普的關稅政策是個錯誤」 獨家專訪華爾街最具影響力經濟學家

幾乎所有民調都顯示,經濟是美國選民今年總統大選最關注的議題。前總統川普從競選以來,在經濟議題上支持度一直保持領先優勢,但隨著大選逼近與對手的差距正在縮小。美聯社最新數據指出,副總統賀錦麗在中產稅收、住房成本及就業政策上較獲選民青睞,而川普則是在控制物價和關稅方面略有領先,誰能妥善回應經濟問題,料將成為影響美國大選關鍵之一。 本集郭崇倫會客室邀請被譽為「華爾街最具影響力經濟學家」的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前摩根士丹利亞洲區主席史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來談兩位候選人的經濟論述,以及其經貿邏輯背後可能隱藏什麼全球風險。

共和黨候選人川普對結盟態度不熱衷,對台更拋出「保護費」、國防經費應占GDP的10%等要求,引發拋棄盟友的質疑。 法新社 聽幕後

郭崇倫會客室 EP181|川普要台灣國防支出占GDP10%有理嗎?獨家專訪前美國國防部對台事務部門主任

美國與亞洲主要夥伴的關係是處理台灣議題重要關鍵,但共和黨候選人川普對結盟態度不熱衷,對台更拋出「保護費」、國防經費應占GDP的10%等要求,引發拋棄盟友的質疑;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近日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新聞節目《60分鐘》則強調將延續一中政策,但未表態會否動用軍力保台。美國大選過後,安全承諾是否存續、美中台關係將如何演變,都成為各界矚目焦點。 本集郭崇倫會客室邀請前美國國防部對台事務部門主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學院(RSIS)資深研究員唐安竹(Drew Thompson),來談美國新任政府的決策關鍵考量。(錄音時間9月19日)

民間消費歷經疫前疫後暴起暴落後,主計總處官員預估,接下來將回歸正常成長水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主計總處揭台灣經濟三結構變了 未來環境該喜還是憂?

主計總處官員日前出席一場經濟研討會,主動揭露台灣經濟三大結構重大變化,包括:海外生產比率從高點55%,今年首次降到46%、47%,五成以下;民間投資近5年每年平均4.8兆元,較前5年的3.1兆元大幅躍升;民間消費歷經疫前疫後暴起暴落後,將回歸正常成長水準。官員認為,可再創台灣經濟榮景。事實上真是如此樂觀嗎?

下半年有2場大選動見觀瞻,一場是日本,一場是美國,若這兩個國家執政者出現變化,恐將對台灣產業帶來深遠影響。圖為再次參選的美國前總統川普。美聯社 財經

孫明德時間/下半年最大黑天鵝、灰犀牛 美日大選如何衝擊台灣半導體

2024年可說是史上最大型的選舉年,全球總共有40多個國家、舉辦70場大選,部分國家的政策更可能因此改變,對地緣政治帶來影響。從台灣的角度來看,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認為,下半年有2場大選動見觀瞻,一場是日本,一場是美國,若這兩個國家執政者出現變化,恐將對台灣產業帶來深遠影響。

中國大陸在疫情之後內需不足、生活成本上漲,6月可能又要面臨中歐貿易會否生變,兩者都牽動中國經濟是否雪上加霜。路透 國際

春哥侃陸/中國6月聚焦經濟2大謎題 恐牽動就業市場與民眾荷包

跨入6月,傳統上這是中國大陸政治敏感之月,但今年的6月,是中國大陸經濟破謎之月。雖然因中共領導層高調宣傳7月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仍有人留意到6月的經濟不大好過,至少有兩大謎題待解,一是6月初歐盟會否手起刀落,中國貿易戰可能雙線打響:二是5月中旬將公布經濟數據中,要看指標性的「新豬肉經濟學」說些什麼。 這兩大謎題,將牽動中國經濟是否雪上加霜…

大陸在2021年頒布《反外國制裁法》,這些條款不僅授權採取行動應對外國制裁,還允許採取強制性經濟措施。中新社 財經

陸反制裁歐美 動用經濟作戰工具是象徵或實質嚇阻?

中國大陸外交部本周宣布對12家美國國防企業和10名美國個人採取反制措施,並考慮將歐美進口汽車關稅調高至25%。最新的反制目標包括洛克希德馬丁、雷神飛彈系統以及通用動力資訊科技公司的高階主管。 中國大陸近年來厚植經濟實力後,也開始獲得對其他國家實施制裁的影響力,自2018年以來,北京已頒布至少九項立法制裁條款,聯合報數位版為讀者解析北京出手制裁的時間點,與背後可能的意義。

拜登政府針對中國大陸7大關鍵產業加徵關稅,其中電動車稅率一口氣增加4倍至102.5%,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北京可能藉他國轉運或洗產地規避高額關稅。歐新社 國際

拜登瞄準電動車打關稅戰 「小院高牆」戰略恐因墨西哥破功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拜登政府針對中國大陸七大關鍵產業加徵關稅,其中電動車稅率一口氣增加四倍至102.5%,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北京可能藉他國轉運或洗產地規避高額關稅。 看點2:菲律賓民間組織號召百艘漁船前往黃岩島的示威行動落幕,但後續效應餘波盪漾,中國大陸接下來如何應對、是否會引發更大規模衝突,都是各界關注焦點。 看點3:斯洛伐克總理費科(Robert Fico)遇刺震驚歐洲,引發關注歐洲急遽右傾的現實,這會如何影響6月的歐洲議會選舉,乃至歐盟未來?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左)近日訪法,法國總統馬克宏(右)卻在媒體專訪中表示,歐洲必須捍衛其在與中國大陸經濟關係中的「戰略利益」。法新社 財經

丁學文專欄/世界工廠變全球眼中釘 中國大陸產能過剩該如何解讀?

隨著政治考量、友岸代工到小院高牆成為每個國家紛紛效尤的方向,中國大陸這個架構於全球化,一度人人稱羨的世界工廠,轉眼之間,變成千夫所指的產能過剩傾銷來源。我們怎麼看待全球貿易的真實狀況?所謂的中國產能過剩又應該怎麼解讀?

外電報導,美國政府最快下周宣布對中國大陸電動車、電池和太陽能設備等關鍵戰略產業課徵新關稅。路透 財經

美祭出新一輪高關稅措施 傳中國電動車關稅增至100%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美國拜登政府最快在下周,就會針對中國大陸進口商品關稅公布一套廣泛的決定,預料將針對電動車、電池和太陽能設備在內的關鍵戰略產業類別,課徵新關稅。 彭博、華爾街日報等報導,知情人士指出,預計美國政府最快14日公布中國貨物關稅決定時,會將中國電動車的關稅稅率,由現在的25%大增至100%。

全球經濟欲振乏力,又大陸從去年開始陸續緊縮對台經貿讓利措施,在在考驗賴清德上任後產經政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丁學文專欄/地緣政治與台美經貿變局 賴政府產經新政局充滿考驗

受貨幣緊縮政策、中美兩大經濟體的經濟成長轉疲拖累,2024年全球經濟成長恐進一步放緩。難怪國際貨幣基金(IMF)在「世界經濟展望」最新報告預估,2024年全球經濟將成長2.9%,較2023年的3%成長率小幅放緩。 面對仍然欲振乏力的全球經濟,正蓄勢待發,準備接棒的台灣新政府,又應該有什麼樣的準備與產業政策因應?

隨著演算法、硬體進步,生成式人工智慧(AI)預估在2024年仍是各界關注的科技焦點。 路透 專題

2024左右AI發展的 是商業還是政治?

生成式人工智慧(AI)在2023年爆發性成長,預估2024年仍然是各界關注的焦點。但AI在無論科技產業、地緣政治,甚至監管、著作權問題,也都將在今年遇到不小的挑戰。 台灣準備好因應AI晶片全球貿易戰了嗎?有可能左右人類未來生活的AI,要如何透過法規管制?它會讓科技霸權更集中嗎?AI PC會是下個世代電腦產業的救世主嗎? 這些攸關世界未來局勢的問題,早在8年前一場「華山論劍」的關鍵對談中,就展露端倪。論劍的高手,一位是億萬富豪馬斯克(Elon Musk),一位是Google共同創辦人佩吉(Larry Page)。

日本經濟1980年代相當突出,半導體產業位居前列,不只與美國互別苗頭,還在DRAM市場大獲全勝、橫掃世界,但後來卻走入失落的30年。路透 評論

從日本經濟走入失落30年 看區域經濟「傾美離中」非唯一路徑

總統大選期間,關於台灣國際外交路線的爭辯沒有少過。向美方傾斜並尋求保護,對台灣是否真的有利?即使選舉落幕,此議題仍值得探究。看看日本的例子,或許可給台灣一些啟示。...

區域化供應鏈之勢已然明確成形,過去5年以來,台灣企業被迫忙著「中國+1」,尋找新的生產基地。路透 財經

台灣企業生產拚「中國+1」墊高成本 但也有意外收穫?

自2019年起,中美貿易戰、新冠肺炎、俄烏戰爭、以哈戰爭、淨零減碳等各式挑戰連年到來,如同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所說「全球化已死」,區域化供應鏈之勢已然明確成形。過去5年以來,台灣企業被迫忙著「中國+1」,大嘆成本加重,而且不見得能轉嫁到商品定價上,不過也有意外的驚喜。

2023年12月27日至28日,中共中央外事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中)出席會議併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 國際

春哥侃陸/中國外交新棋局 會積極進攻還是防守求穩定?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2024年的中國有小變局,這變局一在經濟,一在外交。中共決策層罕有的在去年歲尾召開「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以最高政治規格討論外交外事,顯示外交變局的來臨。既然世事如棋,就要看這棋局是使出進攻的「當頭炮」,還是支起防守的「屏風馬」了。

 蔡英文總統(右)1日在總統府發表2024新年談話,左為副總統賴清德。記者胡經周/攝影 政治

蔡英文總統任內新年談話 主旋律如何從維護兩岸穩定變國防自主

蔡英文總統今天(1日)上午發表任內最後一次新年談話,以「世界的台灣」、「民主的台灣」為軸線貫穿,配合即將舉行的總統暨立委選舉投票,盤點去年民進黨政府做了些什麼事,並且繼去年新年談話時讓「媒體問到飽」前例,今年一樣讓媒體問到飽,順勢試圖為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中華民國憲法是災難」解圍。...

各組總統候選人在產業政策上空談發展思維,科技顧問會議記者會則淪為政見發表會,廖俊智表示此次結論就是「半導體×AI」,並如出一轍將政院已拍板的10年3000億晶創台灣計畫唸了一遍。路透 評論

AI晶片成全球貿易戰主要命脈 台灣卻缺乏有遠見的領袖

睽違12年的行政院科技顧問會議經過3天密集交流,15日落幕並召開記者會,會後首席科技顧問廖俊智、國科會主委吳政忠報告,卻在記者會上重申「半導體xAI」、「淨零科技」兩項早已全球如火如荼發展的項目,再重申執政黨的「晶創台灣方案」和「台灣AI行動計畫」政見,還指出台積電、聯發科董事長及其他科技顧問,對台灣半導體目前發展、未來挑戰、國家資源因應,都沒有提出意見與質疑。

大陸手機業者傳音當前在非洲市佔率超過4成,有「非洲手機之王」之稱。圖為一名女子在肯亞首都一家傳音手機專賣店前使用手機。新華社 國際

陸手機「傳音」非洲市占稱王 美晶片禁令考驗產品升級

在美國的晶片封鎖下,8月底,華為新款5G手機Mate 60 Pro橫空出世,引發全球高度關注。幾乎在同一時間,根據市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公布的統計,另一家大陸手機品牌傳音(Transsion),已在今年第二季以2510萬支的產量,悄悄躋身全球第五大手機廠,僅落後給三星、蘋果、小米與OPPO。「傳音」是誰?應該多數台灣民眾都沒聽過。